大學士第三百八十五章 河東(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學士 >>大學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八十五章 河東(二)

第三百八十五章 河東(二)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衣山盡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衣山盡 | 大學士 
小淡邊同禮部的官員攀談,邊細心觀察,泣看就瓚公翻倪來。

這次禮部前來迎接太后可是帶了全副儀仗的,什么金瓜衛士。

什么華蓋儀表,什么包金大轎。

可仔細一看,整個就是藩王的規格,卻不是太皇太后所應有的禮遇。

看起來,毛尚書和他背心的楊首輔他們壓根就沒想到要給太后正名,最好能弄成個藩王家屬朝覲天子就再好不過了。

孫淡不住搖頭,心中好笑:皇帝其實也怪可憐的,他好不容易登基了,想給自己父母一個名分,這也是人之常情。

可是,皇帝的老子自然應該是皇帝。

可朱厚媳先生的父親可沒當過一天皇帝,現在卻要給他上尊號,這才封建社會可是不得了的大事。

可話又說回來,死者為大,大臣們也太固執了,你們同一個私人較什么勁啊。

就算同皇帝爭贏了也能怎么樣,又不能多拿一文錢工資。

因為人實在太多,又帶著儀仗,隊伍也走得慢,路上一步三停,到中午的時候,大隊人馬還在路上的一個小鎮上駐扎下來,來了一個全面警戒,只許出不許進,為的就是吃一頓中午飯。

吃完飯,毛尚書說旅途疲勞,要歇息。

午休了一個時辰,隊伍又開始出發,速度更慢。

等到晚霞染紅了天邊,才看到通州的城墻。

這下孫淡是徹底看明白了,這個毛尚書是在消極怠工。

他本就為皇帝將自己派到通州來滿肚子的怨氣,看在眼里,口中卻不說。

就在一邊冷眼旁觀。

倒是毛澄有些沉不住氣了。

在看到通州城墻的時候,突然張口對孫淡說出今天的第一句話:“孫大人,這天都快黑了,興太后今日是去了京城了。”

毛澄說這句話的時候表情木訥,印著天邊的晚霞,就好象是戴了一張銅面具。

孫淡笑了笑:“毛大人,今日不成就明日好了。”

毛澄深深地看了孫淡一眼,那雙老邁的眼睛又尖又利,絲毫沒有先前那副懨懨欲睡的模樣:“我聽人說,你是楊慎的好友,對楊閣老的改革也頗多建議。”

試探,這是試探。

孫淡心中卻明鏡一樣。

這個毛尚書歲自己戒心甚垂啊。

他拱了拱手:“升庵兄乃是下官的良師益友,當初在山東時就對下官頗為看顧。

至于楊閣老所提出的改革吏治,孫淡認為,我大明朝積弊多年,也到了不改革不行的地典了。”

毛澄點點頭:“君子有朋人有黨,近朱者赤,這一點,蘇詢的文章中說得好呀!對了,陛下派你我為正副二使迎興王太后入宮朝覲,依你看來,該用什么禮制?”“朝覲?”孫淡聽到這個單詞,心中突然一驚,他還是低估了群臣們的決心。

看來,大臣們不但不肯承認太后的身份,甚至不肯讓她住進皇宮來一個既成事實。

也僅僅是將她來京城當成一次普通藩王朝現罷了。

這事情,他們可做得有些過火啊!孫淡一時有些無語。

“怎么,孫大人可覺得有什么不妥?”毛尚書明顯地有些不悅,目光更是尖銳。

不愧是老于宦海的人尖子,步步進逼,竟讓孫淡有些難受起來。

他苦笑著摸了摸自己的下巴,緩緩道:“毛大人,陛下這次是母子團聚,怎么就變成了朝覲?”毛澄面色一整:“父父子子,君君臣臣。

所謂天地君親師,這君字還排在親字之前。

興王太后雖然是陛下的生母,可名義上她現在還是陛下的臣子,自然是朝銳。

孫淡,我聽人說你也是個大才子,了多年的圣賢書,不可能連這樣的道理也想不明白吧?”孫淡有些招架不住,“可陛下的母親不應該是太后嗎?”“此言差也!”毛尚書連連搖頭:“陛下的帝位傳自武宗皇帝,乃是兄終弟及,若論起來,他的母親應該是弘治皇后。”

孫淡被他這么一番理論說得心中惱火,正想出言反駁,可轉念一想,我孫淡同你這個迂夫子爭論個屁啊。

大禮儀牽涉甚大,綿延三四年,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辯論出個輸贏的。

我孫淡不管說什么,都要得罪一大群人,一邊是皇權,一邊是相權,一個不妥,反將自己填了進去。

說好了,我就是個打醬油的。

這次來通州,只要能將太后接進城就算完成任務,其他的是是非非我可管不著。

孫淡只得淡淡一笑,卻不再說話了。

毛尚書以為自己已經辯倒了孫淡,心中很是滿意。

心道,這個孫小淡畢竟是圣賢書的,胸中也知道些禮義廉恥,這個道理他想必也是只不討他是皇帝的親信,不得不來此一爪州道廉恥,總算是一個可以拯救之人。

毛尚書:“那么,孫大人覺得明天我們等該怎么做?”孫淡沒好氣,無奈道:“毛大人是正使,自然由你來安排,只要你能說服太后,孫淡自然是無話可說。

反正下官得的圣旨是將陛下的母親接進宮去,只要陛下能母子團聚,其他倒也管不著了。”

見孫淡不先牽涉進禮儀和皇考一事之中,毛澄以為他已經被人辯得心生羞愧,進而幡然悔悟,心中更是得意。

他欣慰地摸了摸胡須,換上一個親熱的稱謂:“靜遠,說起來我們也不是外人。

你是小楊的朋友,又是趙尚書的學生。

作為一個長輩,我覺得我輩書人做事做人小只要秉著本心,新存天理良知,自然不會彷徨,浩然之氣自生。”

作為副使,孫欺不支聲,這次迎接興王太后進京一事自然由他毛澄一個人說了算。

也不知道是哪個奸佞小人出了這么一個接太后進京的主意,還想來一個木已成舟,沒這么容易。

毛澄心中這么想,看孫淡也非常之順眼。

只覺得這個年輕人真不愧是一個君子,真不愧是楊閣老所看重的無雙國士,在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上能站穩立場。

孫淡心中冷笑:毛大人,你的浩然正氣,對書人自然是十分好使。

可等下見了太后,就能讓你知道厲害了。

太后進京應該依何禮制,我孫淡就算不同你爭,自然有人同你爭論。

反正我就出一個人在這里看熱鬧,到時候問題一解決。

我也可去向嘉靖交差了。

我孫淡又有什么可操心的。

果然,與歷史上所記載的那樣,嘉靖的母親果然是一個不好對付的人。

也讓毛澄異常狼狽。

通州乃是北京的南大門。

又是大運河北放的終點,乃是京城一等一繁華,一等一要緊之處。

這地方衙門眾多不說,也建有皇帝的行宮。

嘉靖皇帝生母所駐蹕之處位于通州城東面,占地極廣,有上千畝方圓。

這處行宮自弘治年建好之后,只正德皇帝下江南時住過一次,平日都空著,看起來還很新。

房屋巍峨莊嚴,好一派皇家氣象。

雖然文官們不承認太后的身份,可武官們卻不這么認為,如今,可以說整個通州地區的駐軍都被調到這里拱衛太后行駕,到處都是威武的值更武士。

禮部依仗隊的出現在行宮中引起了一陣騷動,很快,毛尚書和孫小淡就被幾個宦官引到正殿拜見太后。

按照規矩,若嘉靖生母真有太皇太后的名分,作為外臣,毛尚書和孫淡自然要行三拜九扣之禮。

可毛尚書片片不,就那么昂然地走了殿中,大聲道:“有圣旨,著興王太后進宮朝銳天子,欽此。”

說完,將一份圣旨遞了過去。

孫淡本就不想下跪,見毛尚書如此拿大,自然是樂見其成,就那么站在毛澄身后當起了看客。

在來之前,他本以為嘉靖的母親應該是一個小老太太,可現在一見卻有些發楞”實在是太年輕了。

眼前是一個三十出頭的少婦,已經有些微微發福。

可她五官端正,一張俏麗的臉在渾身的綾羅映襯下顯得更是白哲。

真真是一個熟透了的漂亮少婦。

只可惜,她那雙大而亮的丹鳳眼中時不時閃著惱怒的光芒,看起來很是桀驁,完全沒有皇家的端莊從容。

毛尚書如此拿大,太后身邊的太監和宮女們都是一臉慘白。

太后更是怒得眉毛都豎起來了,她突然一拍椅子的扶手:“毛澄,你才才叫本宮什么?”毛尚書也不畏懼:“興王太后請自重。

你如今還不是太后,國家自有制度。

可亂不得。”

他在那里將身子站得筆直,倒顯出一股凜凜的威嚴。

孫淡看得不住點頭,這個毛尚書雖然思維方式不能讓我這個現代人理解,可就氣節來說,卻很值得人敬佩,是個真正的君子。

太后氣得身體微微發顫:“本宮乃是當今天子的母親,母憑子貴,自然是當今的皇太后。

你一個禮部尚書,不過是外臣。

在名分上,我是君,你是臣。

看你現在這種模樣,還有點做臣子的模樣嗎?跪下!”她這一翻臉,讓殿中所有人都嚇得跪了下去。

只孫淡和毛尚書還筆直地站在那里。

毛澄突然一聲大笑:“興王太后你錯了。”


上一章  |  大學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