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京城風云
二詐天晚卜,孫淡只經拿到了最后一場的考這是最后一場考試,只有三道八股文題目。對他來說,這可是自己的強項,憑借著強大的資料庫。孫淡并不認為這能對自己構成任何挑戰,即便歷史的軌道已經發生偏移,即便這三題同史籍上記載的完全不同。他也毫無畏懼。對孫淡來說,這次會試已經結束了。
在拿到題目之后,孫淡甚至連看也不看就扔到了一邊,到在床上就呼呼大睡起來。
第二天,他竟然沒有睡懶覺小生物鐘好象已經改回來了。
還有三天兩夜所有的考試就將結束,他現在考慮的是自己才不過在墻壁上寫了三首詩詞,就這點量尚不足以結成一個集子,也不足以留下一段佳話。
未來三天,還需要再弄上去十幾首才象話。
那么,抓緊時間把這三道題做完吧,一篇文章一千來字,三篇不過五千字。以自己以前寫《西游記》時的手速。一個上午應該能夠搞定。
后人一說起八股文,都說這東西禁錮思想,毫無文學價值,已經是臭大街了。當初孫淡也是這么認為,可到明朝之后用了一兩年時間細心研究這種東西,這才明白。事實并不如后人想象的那樣。
八股文雖是千人踩萬人踹,但若寫的好了,要詩的詩要賦得賦。是一鞭一條痕一掌一捆血。解綺楊延和張居正哪一個不是八股文的高才生。
所謂方寸之中有乾坤,帶著鐐銷跳舞,沒有極強的寫作功底和學術素養,你根本就入不了門。
可惜,孫淡現在已經不是感慨這種事情的時候。對他來說。單純的八股文已經顯示不出他的手段,再說。從古到今,存留于史冊的千古文章,好象還真沒有八股時文。
那么,考完這一科之后,這玩意兒他孫淡是碰也不想碰了。
或許這是自己這輩子最后一次寫八股文了吧。
既然是最后一次,就別浪費時間了,一口氣作完。然后該賦詩賦詩。該寫詞寫詞,不亦快哉!
真說起來,八股文的格式都一樣,每一篇都單純從形制上講也沒什么區別。
孫淡打開三份卷子看了看,這三道題目果然同歷史上記載的大不一樣。分別是:。
第一題出自《論語,為政》“非其鬼而祭之,諂也”意思是,祭祀不應該祭祀的先人,有諂媚他人的意思。不合禮儀。
其中,第二題出自《中庸》第二十五章“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始終。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
其中,第三題出自《孟子,粱惠王下》中“國君進賢,如不得已。將使卑逾尊,疏逾親,可不慎誤?左右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后察之,見賢焉,然后用之。”一句。
三道題出得到不偏,分別屬于中有名的篇章,在場的考生以前都是將這些句子做題做到爛了,就算再笨的考生,也能隨手寫上幾句。
孫淡對那一題。可下筆之前卻無意地掃了對面張媳一眼。
他感覺張媳第二場應該考得不錯,看得出來,前幾天老張的表情很放松,常常是一邊答題一邊面露微笑,顯然是已經進入了狀態。而且,第二場考試考得是考生的行政能力,考的是他們的見識和基本素質。這三點張媳不但補缺,在這么多考生中也是出類拔萃的。他第一場的失分應該能在第二場全補回來。
現在是第三場,八股文不但是孫淡的強項,也是他張媳的強項。而且,今科的三道八股文又是這么簡單,看樣子,老張是不中也難了。
孫淡很是無奈,歷史既然已經發生了偏移,那么,真實歷史上張媳只中了同進士一事或許不會發生。
一旦老張高中,進了翰林院,自己可就平添了一個強敵。
不成,得想個,辦法好好騷擾騷擾他,動搖起心志。
張媳此人爭強好斗,視他孫淡如大敵。
或許,這就是他唯一的缺點吧?
雖然孫淡可以通過在墻壁上題詩,引得考官們圍觀來騷擾張媳。可是,老張現在估計已經習慣了吵鬧,學會了鬧中取靜,這一招對普通人有效。可對歷史名人,未必就好用。
想當初,小時候還專門帶著書到鬧市去讀,以培養自己胸中的靜氣呢?
千萬不可小看了儒家思想對一個人意志的培養,但凡多過幾年圣賢書的人。誰不是一直堅定,胸懷廣闊?
看來,尋常手段對張魂也毫無用處。
一想到張媳在歷史上的精彩表現,一想到他的手段,若他再考中進士,也不知道要給自己找多少麻煩,孫淡就有些頭疼。
不行,還是得想個辦法給這家伙制造些麻煩。
大概是也是意識到了什么。張媳抬頭看了孫淡一眼,目光中充滿了挑釁。他也是好生了得,一邊看著孫淡,手下也不停,依舊一筆一畫得在卷子上寫著什么,手穩得右引…動靜門那味道,壞真有此像電腦打字時的盲
二人都是目光銳利之人,考舍相距又不遠,自可清晰地看到彼此臉上的表情。
張媳的胡子臟了六天之后,今日好象整齊了許多。因為上面粘了不少骯臟的油脂,竟顯出一種锃亮的油光。被胡子一映襯,張媳滿面的光彩都可以照人了。
看得出來。張媳對他的八股文功力是很有信心的。
那么,要想打擊他,就得在這上面用力。
孫淡想了想,立即有了主意。
他將三張卷子同時打開,平鋪在桌上,提起筆在這張卷子上寫一行字,那張卷子上又些一行字。就這么流水一樣寫開了。
這感覺。倒有些像后世工廠中的流水線作業。有一種說不出的從容、機械、教板,以及高效。
張媳一時沒明白孫淡這是在做什么,一呆,手也停了下來,定定地看著孫淡。
他也不明白孫淡這是在做什么,哪里有這么做文章的道理。一篇文章自有氣氣韻和規格,好的文章講究的是一氣呵成。前后貫通。尤其是像八股文這種對格式要求嚴格的文章,要在一定的規矩中寫出文才,寫出味道來,就得思路順暢。
這么東一句西一句的湊像什么話,寫出來的東西還有味道嗎?就好想一個人在寫喜劇,正寫的歡喜,情緒中正帶著一股戲劇因子。馬上轉去寫悲劇,思維和情緒一下子也轉換不過來,寫出來的東西也毫無悲恰可言。
可惜他并不知道孫淡現在根本就不算是原創,抄襲這種事情只要是人就能做,自然沒什么氣韻、創作情緒一說。
孫淡在寫筆抄文章之前其實還是大概地考慮一下的,并不是胡亂找一篇同名的文章抄上去即可。
從明朝起,到清末,八股文的題目因為局限在四書五經的范圍之內。題目都已經出盡。可說是書中每一個句子都有十來篇范文。這一點倒難不倒孫淡,他只需要考慮的是自己抄上去的文章是否符合考官的口味。
就孫淡手頭的范文而言,這三個題目每一題都是七八篇范文,其中清人的最多。
不過,考官是明朝人,明朝人的口味同清朝還是有所區別的。而八股文在考分中占的比例比較重。萬萬大意不得。
因此,孫淡考慮了半天,決定抄三篇距離嘉靖初年不太遠的科場高分文。最后是萬歷或者崇禎年的。
篩選范圍一定,很快就找到了三篇不錯的同名文章。其中,第一篇《非其鬼而祭之,諂也》。他選用的是,萬歷二年進士星的。
萬歷二年離現在也不過幾十年光景,進士的文章自然是非常有水準。此人的在歷史上名氣雖然不大,可這人卻是當時東林黨人的著名人物,東林雖然在歷史上的評價有不少爭議。可不可否認,這群人的學問素養卻是極強的,一句”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更是聞名遐邇。他的文章若不合考官的口味,那才是見鬼了。
于是,孫淡提起畢就抄下了他這篇文章的破題部份“圣人戒諂而及于妄祀者焉!
夫諂而用于祭,僥幸之極思也。此夫子舉之以詩戒談!”
所謂破題,就是文章開篇先將題意點明。八股文章規定破題只有兩句,最多三句。
這個題破得好不好,直接關系到這篇文章的最后得分。
科舉考場中,考卷實在太多,而閱卷的人就那么幾個。題目一律,文體一律,閱卷的時間也短促,審卷官每天要看若干本卷子閱卷人的情緒不問可知,那是十分枯燥。一肚子不耐煩。因此,很多考官只需看一下破題,就可以的得出這張卷子值不值得花費時間讀下去的結果。若題目破得好,就跟下去。若不然,直接扔廢紙簍中去了。不少考生就是在這一關上被刷了下去,由此可見破題的重要性。
破完這道題目,孫淡沒接著寫下去,而是接著去破第二題《誠者自成也》的題。
他在旁邊這張卷子上抄道:“(中庸江原人之當誠,而推能城之妙焉。
甚矣,誠之切于人者也,成已成物于是乎在,而君子可不務哉
這一篇文章本為顧憲成所作。
顧憲成乃是萬歷四年解元。萬歷八年進士,與高攀龍等人創建東林書院。乃是東林黨人的首領。天下讀書人的領袖,名氣可比星大多了。這樣的人物,這樣的文章,就算放在嘉靖一年,也能秒殺所有考官的眼球。
就這篇文章的破題而言,雖然看起來毫無出奇之處,可卻言簡意核,根本沒辦法增刪一字。
他一開篇就說,(中庸二推究了人為什么要誠的根本原因,而且好說明了誠的好處。
誠對人來說實在太重要了。完善自己和完善萬物都有賴于此,君子怎么能不扎扎實實地做呢?
而且誠是道產生的基礎。他的本原來自于天成,所以在我們心中就能夠找到他,他到道理可以遍及萬物,而我的心就是統領。誠在這里可以貫穿萬物,并發揮他的作用。
儒汞…右人性本善,關鍵在干發現;耶穌教認為人性本惡。關姚聯桿悔。
誰對誰錯,歷來就爭論不休,孫淡也不認為這樣的爭論有什么意義。就他現在來說,顧憲成這篇文章真是不錯。選他的文章來抄,肯定沒錯。
至于第三題《左右皆曰賢未可》,孫淡這選擇的是湯顯祖的同名八股文章。
老湯是萬歷十一年的進士,文學大家。他最著名的戲劇作品(牡丹亭二,乃是千古名劇。就算在現代。(牡丹亭二也是昆曲中的經典劇目。
其中最著名的唱段是“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愿,便酸酸楚楚無人怨當初孫淡在讀大學的時候,老師就要求學生們去圖書館借來細讀。
湯顯祖文學上的成就且不說小就拿他能夠在萬歷十一年那種文風鼎盛。競爭激烈的時代脫穎而出考中進士而言。此人在考場上也是一個大能,寫的八股文章絕對一流,抄他的錯不了。
就拿他這篇文章的破題來說,也有值得稱道的地方:“不以近臣之譽而進閑,蓋其慎也。
夫左右太信。則有與不肖論閑者矣。國君之所可,豈在是誤?
孟子葳齊王之疾曰:人才首關大政,君心每每惑于小言。所貴乎進賢者,亦慎諸此而已”
文字樸實無華,卻難得有論有據,不像其他文章那樣空洞無物,是一篇值得一讀的文章。
這樣的文章必然會讓考官眼前一亮。
寫完這三篇文章的破題部分,孫淡出了一口氣,非常滿意自己的速度。
他抬頭看了一眼對面,同張媳疑惑的目光碰在一起。
二人同時目光大亮,好象是要撞擊出火星來。
這個,時候,孫淡猛地將頭一埋。有開始去寫第一篇文章的承題和起講部分。
張瑰更是抓狂:怎么可能這么答題,怎么可能這樣,這明明白就是寫文章的大忌啊?
一念至此,他只覺得心中一片混亂,剛才還連貫的思路頓時亂了,文章也寫不下去。
他一負氣,將筆放下,死勁地盯著孫淡看,看孫淡究竟在玩什么花樣。
在破題之后就是承題,一樣是用三句話說明白破題所說出的意思,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承題以下,引申、講明題意小或說明題目內容的背景等等。這部分叫起講,或者小講。在格式上也有一定之規,要求在闡明主旨的同時,所用的句子不能超過十句。
八股文中的句有的時候很靈活,有時一句中有很多頓挫的地方。可以不算做一句。更有搞怪的考生為了將文章寫得面面俱到,甚至使用上百字的長句,弄得考官很是惱火,至于后果如何,可想而知。
抄起文章來就是快,三篇文章的承題部分,就算全用長句,全寫滿十句。也不過三十句。
孫淡就像后世深力的電器廠流水線上的工人一樣,逐一將三題的承題部分全抄完,前后不過花了半個小時時間。
接著,他又回到第一題,開始抄起講部分。
他的動作麻利異常,看得對面的張媳一陣眼花,對孫淡同時寫三篇文章的才華更是驚嘆到心懷羨慕嫉妒恨的地:這已經不是凡人了!
起講抄完,接著是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孫淡也寫發了性,只覺得身上一片火熱。索性將大氅和棉衣都脫下扔到一邊,只穿了一件單薄的夾衣,披散了頭發,就那么酣暢淋漓地寫下去。
一切都是那么容易,一切都是那么新鮮和令人激動。
恍惚之間,孫淡并不認為自己是在抄襲。而是在進行一次創作。
這三篇文章也好象是依附著那三個作者身上的精氣神,貫穿時空的限制灌進孫淡的身體。他們的一言一笑,他們所具備的精神和思維也為孫淡所有。
這個感覺實在舒服,舒服得孫淡不忍結束。
可是,兩個。小時不到,這三篇文章終于到了束股部分了。
他寫完最后一個。字,將筆使勁地摔在地上,突然有一股仰天長嘯的沖動。
這是孫淡最后一次寫八股文,從今天到以后。直到生命結束,他再不會碰這種東西。
八股文,這種凝結了無數人血淚和無數人期待向往的東西,終于要在今天從孫淡生命中消失了。
八股文,再見!
張媳已經徹底認識到了孫淡的實力,他木木地坐在對面,忍不住喃喃道:“怎么可能這么寫文章小怎么可能”這個時候,日上中天。陽光明亮,孫淡發現,張媳的眼角的皺紋更深,先前還油亮的胡須好象已經失去了光澤,變成一種灰敗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