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士第二百四十一章 后宮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學士 >>大學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一章 后宮

第二百四十一章 后宮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衣山盡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衣山盡 | 大學士 
夕陽正西下,颯爽秋風中,有坤伶的歌聲隨風而來:

“春風無奈,又送一春過。

好事跪跑,贏得懨懨春病多

正是正宗的吳誤軟語。

皇帝眼睛突然一亮:“曲兒到是一般,可詞卻寫得妙,是誰送來的戲班子?”

他身邊坐在陳皇后和張貴妃,身后有十來個太監宮女侍侯著。

聽皇帝問,陳皇后還是那副死板的面孔,“回陛下的話,是張妃讓人從外面請進來的,聽說是京城有名的展家班,臣妾聽著這曲兒唱得不錯。加上陛下前一段時間為順天府鄉試一案而憂心。臣妾見陛下心中煩悶,就從張妃那里把這個班子借了過來。讓陛下聽著解解悶兒。”

嘉靖皇帝的后妃們才進宮沒幾個月。卻一個個都操起了京片子。也算是入鄉隨俗,又得人還學得不錯。陳后本是河北人,學起來也快,不過百來日,就已經能說得一口字正腔圓的京師話。

只可惜她為人古板,順溜的京片子在她口出說出來,竟有一種說不出的怪味,總覺得少了些什么。

皇帝聽得心中有些不舒服,加上又想起鄉試案,更是有些不高興。可表面上他還是緩緩地點了點頭,溫言道:“皇后有心了。”

皇后卻道:“是貴妃有心了。”

皇帝看了看陳后身邊美艷如花的張貴妃,難得地露出一絲笑容:“曲子不錯,聯挺喜歡。”

張妃子有些得意,欠了欠身子:“陛下這些日子清減了,臣妾心中好生難過。”

皇帝嘆息一聲:“今日聯難得同你們聚一聚,就不提這些煩心事了。”

“是”

可陳皇后卻不肯罷休,突然大有深意地看了張妃一眼,道:“陛下。這事還真是張妃有心了。聽說這個展家班最近紅得很。不是公卿士大夫家,還請他們不動。出場的臺班也是極昂貴的,每唱一出戲,就得上百兩銀子。陛下。請戲班子的錢可是張妃自己掏的腰包,陛下可不能虧了貴妃啊!”

張妃本就胸無城府,聽陳后這么說。更是得意:“不過是幾百兩而已,如果能讓陛下高興,再多的錢也不打緊。”

皇帝的臉卻冷了下去,他鼻子里哼了一聲,對張妃道:“張妃最近好象很有錢啊!”

張妃聽不出皇帝話中的意思,抱怨道:“陛下,臣妾能有多少錢,宮中窮成這樣。這里面的日子看著風光,可依臣妾看來。還比不上以前在安陸自在寬裕。”說著話,她嬌笑一聲,嘟著紅唇,想要撒嬌。

她知道自己比陳后要漂亮些。而皇帝也最喜歡自己這種小鳥依人的嬌媚。

可皇帝的心思卻不是張妃所能理解的。

嘉靖一想起科場舞弊案,又想起張妃在其中搞風搞雨,便拂然變色。鐵青著一張臉冷冷道:“看來愛妃是受不了窮的人,古人云:窮則變。變則通。可愛妃做事有時候未免太過了些,聯看不出愛妃怎么“通則久”

張妃吃皇帝這么夾槍夾棍的一句。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嚇得花容變色,眼睛里有淚花閃過。她蠕動著嘴唇:“臣妾,臣妾”了半天。卻不知道該如何說話。

陳后看得心中一陣痛快。暗道:笨蛋無藥可救,這宮中,有君王的寵信固然能在一開始得許多便宜。可若想穩固榮寵,卻是一門大學問。以色事人,終歸不能長久。

宮中十來萬太監宮女,歸制如此之大,已經不是以前那個小小的王府。人多嘴雜,百樣人百樣心思。

陛下是何等精明的人,他當這個家,可不回由著自己的性子來。做事前還得想著宮中其他人的反疵,以及后果。

我們做女人的,青春華年也就那匆匆十年來。要想在這宮中生存下去,沒點智謀,死都不知道什么死。張妃你不過是卓包一個,還有你所極力籠絡的那個黃錦,也是一個大笨蛋。

哪比得上我,我陳后手上可有一個天下聞名的大才子,跟我斗,你還嫩了些。

陳后還是不肯放過張妃,難得的笑了笑,裝著求情的樣子對皇帝說:“陛下也不要責怪張妃,她請這個戲班子進宮來,卻有另外一層意思。”

皇帝:“什么意思?”

陳后:“張妃知道陛下喜歡孫靜遠的文章詩詞,剛才戲班子唱的這出戲的戲文就是孫靜遠寫的。”

皇帝大為意外:“原來是孫淡寫的詞,哎,聯就說怎么聽著這么耳熟。”他面上露出一絲笑容,擺頭苦笑:“這個孫淡,詩詞戲曲道德文章話本評書樣樣來得,可就是為人狂放了些,睚眥必報,有時候還真弄得聯有些惱火啊!處置孫鶴年的時候,他居然協助孫鶴年畏罪自殺,真真是無比的可惡。可聯有能拿他們怎么樣?畢竟,孫淡是孫鶴年的晚輩。忠孝二字他都占著了道理。聯若真處置了他,豈不要遭受士大夫們的非議?”

陳后嘴愈不為人察覺地歪了歪:“陛下說的可是孫淡和黃錦之間的事。”

“還能是什么?”皇帝嘆息一聲:“這二人都是聯的從龍之臣,聯也是心軟,念著他們從前的功勞和情分。若換成其他君王,早就把這兩個不聽招呼的家伙給收拾也是命苦,這二人一個是聯最好使的管事,一個是聯的智囊,卻怎么就不肯和睦相處呢?”

陳后故意道:“陛下說得是,這二人都是有大才的人,若能和睦共處。對陛下,對國家也是一件幸事。”

皇帝眼睛一亮:“皇后你可有法子。”

陳后見皇帝被自己繞了進去。道:“其實,這世上所有的矛盾都是因為缺乏了解和溝通,孫靜遠和黃錦一個在宮中,一個在宮外,一個月中也見不了幾面,一個疙瘩解不開,誤會也就越來越深。”

皇帝以手扶額:“皇后說得有道理,這二人平日里是缺乏交流,要想解開他們心中的疙瘩,是得讓他們找幾咋。機會坐在一起好好談談。聯得想個法子讓他們成天呆在一起。”

“不過”孫淡是外臣,進不了宮的。”皇帝有些苦惱。

陳皇后微微一笑:“陛下,臣妾倒有個法子。”

陳后:“按照朝廷的規矩,外臣還是可以進宮來的。陛下以前不是說要給孫淡一個出身嗎,何不任命他做內書堂的學長,讓他進宮來教宦官們讀書。如此一來,孫淡就可以同黃錦天天照面,見得多了,二人之間的芥蒂自然消科于無形。”

嘉靖擊節叫好:“妙,這法子好,民間有句俗話叫日久生情,這孫小淡和黃錦見玉照面,在聯的眼皮子下。估計也會不會亂來。聯網親政,很多政務也需要有人協助,孫淡有大才,正合用。”

所謂內書堂其實就是太監學校。明制,宦官不得干政,也不許讀書識字,選用的太監基本上都是文盲。可成祖靖難登基之后重用宦官,宦官的權利不斷增大,擔任了很多職務,不少職務文盲是沒辦法勝任的。所以,在宣德年間,宮中就設了內書堂,用來讓太監讀書識字,以便在將來擔任一定的領導職務。

見皇帝點頭,陳后眼睛里有精光一閃而逝。心道:“孫淡能進宮來。固然能為天子出謀劃策小其實又何嘗不能做本宮的智囊。有此高人在手,你張妃還憑什么跟我斗?”

陳后已經知道自己本家有一個叫陳格的人有秀才功名,也參加了今科的順天府鄉試。得到這個消息之后。她心中大為歡喜。如今,宮中后妃之間的爭斗已經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其殘酷之處更勝于朝中的政爭。朝政之爭,失敗者大不了被罷官奪職,未來未必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可宮中的斗爭一旦失敗,就要被打入冷宮,一輩子都沒有翻身的可能。

可如今,張妃已經得到了黃錦的支持,在宮中聲勢甚大。且張妃又深受皇帝寵愛,大有取她皇后位而代之的趨勢。

陳皇后說到底不過是一個女人,在宮中又沒有什么人幫忙,頓覺勢單力薄。

一聽到本家出了陳梧這么一個有功名的讀書人,立即興奮起來,就馬上讓人出宮去見陳接。

可回來的盧、帶來了一個令陳后非常失望的消息:陳接就是一個不通世事的書呆子,休要說給她出謀劃策。見了人,說不了三句話就臉紅,準一個無用的廢物。

不過,陳接同年皆好友孫淡卻是一個大明鼎鼎的厲害角色,不斷才華冠絕天下,耍起心機來,手段也極為狠辣。黃錦且不說他,他同孫小淡根本就不是一個層面上的對手小被孫淡捉弄得灰頭土臉也不讓人意外。就連江華王當初不也栽倒在他手中。

江華王什么人,手下能人異士無數,每一個人拉出來,都是一時之俊杰。若不是孫淡,只怕陛下如今還在湖北當他的憋氣王爺吧!

據陳后看來,孫淡是一個很重情義的人。否則,當初也不可能為他恩師李梅亭一事在京城四下奔走,出錢出力,最后終于將李梅亭從詔獄中救了出去。否則,他也不會冒險幫助孫鶴年在北衙自殺。有陳接同他的同窗之情,再結以恩義,未必不能籠絡住這個大才子。

有孫淡幫忙,還愁打不到張妃和黃錦他們?

況且,科場舞弊案后,皇帝心中惱怒張妃和黃錦他們,對自己也好了許多。說起來,他孫淡對她陳后也是有恩的。

皇帝還在贊嘆:“孫淡才華出眾,最難得是他精通俗務,沒有老學究們的呆氣。聯手上也缺人,他若能在十年之內替聯教出一批得力的宦官。卻也是一件好事。他一旦中了舉人。聯本打算讓他在順天府中選一個縣做縣令。不過這樣也好,反正也在京城,就讓他一邊教書,一邊做官,為聯分憂。”

皇帝興奮起來,搓著手不住說:“好事。好事,大大的好事。”

剁己雖然笨,可這介,時候卻也明白過來,臉色頓時大變。

內書堂什么人,這就是一個內宮高級干部預備班。能夠被選見去的宦官都是才具出眾之輩,總數有三百來人,都是十歲左右的兒童。在里面讀上幾年書,等年紀大些,大多要充斥進宮中各大部門任職。

而從這里面出來的人也都是一時之風云人物,遠得如大太監王振不說。近的如畢云和司禮監的幾個秉筆太監,還有御馬監的一個公公都是從這里面讀過書的。

三百人,一下子全做了孫淡的學生。幾年之后,這宮中不全變成他孫淡的地盤了嗎?

況且,孫淡和黃錦又勢成水火。若讓孫淡將觸手伸進宮豐來,一旦黃錦被他死死吃住,還有他張妃的活路嗎?

一想到這里,張妃又氣又急小忍不住出言道:“陛下,不可,不能讓孫淡來做這個學長。”

皇帝有些驚訝:“張妃你怎么了,聯不覺得有什么不妥當,以孫淡的才學當內書堂的學長足夠了。”

婦己道:“按照祖宗家法,內書堂學長一般都要由德高望重的長者擔任,孫淡資歷不足以當然此任啊。”

皇帝也覺得好笑:“孫淡是不怎么德高望重。”一想起孫淡那張稚嫩的臉將在學堂里為人師表,皇帝就忍不住想笑。

剁己打蛇附棍上:“一般來說。內書堂的學長都應該由翰林院的學士擔任,比如宣德四年的小學士禮部尚書陳山,比如正德年間的大學士李東陽。孫淡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秀才,當內書堂的學長,未免有些

皇帝:“張妃長進了,也知道李東陽和陳山的名字。”他心中暗道:聯難道就沒想過要從翰林院甚至內閣選一個學長嗎?可是,翰林院的學士可都是楊首輔的人,讓楊系的官員把手伸進聯的宮中來,我這不是犯糊涂嗎?內閣幾個閣臣中,毛紀那老東西可是江華王的人,聯早就想收拾他了。至于蔣晃。一個尸位素餐的廢物,讓他來教聯的內臣,別教出一群庸人出來才好。

因此,無論如何看,還是讓孫淡擔任這一職務為好。畢竟,孫淡是聯的自己人,用著也放心。

剁己如何能夠明白皇帝的心意,道:“妾也不過是有所耳聞而已,可不管怎么說,孫淡的身份不適合當這個學長。”

陳皇后見事情要黃二心中發急。忙道:“孫淡現在雖然是個秀才,可馬上就是順天府的鄉試,以他的才華,中個舉人應該沒任何問題。“止他井教著宦官們。再等下幾咋小月就是會試。孫淡申嫌”入了翰林院。也沒人會說什么。

再說,孫淡才名冠絕天下,就算他以白身入內書堂,也不會招人物議。楊首輔是知道孫淡的才能的,楊慎與孫淡頗有交情。這二人不說。別的人不會多嘴。”

皇帝領首:“的確是,孫淡的才能,應該能讓天下人心服的。”

張妃大急:“可是,舉人和進士雖然只差一步,可卻有天壤之別,能中舉人,未必就能中進士。除非,”

陳后目中精光又是一閃:“除非什么?難道你認為孫淡連進士也中不了?”

張妃冷笑:“難說得很,除非他能得順天府鄉試的頭名解元,或許還有機會中進士。我的意思是或許。只怕就算是中了解元,也未必能進翰林院。”

“妹妹這就不知道了?”陳后輕輕一笑:“若說起科舉來,京城乃是人文會萃之地,若兩京城的頭名也中不了進士,那才是咄咄怪事。”

皇帝:“的確,按照往屆的成績來看,順天府頭名解元都是中了的。就算不是進士,也是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無一倒外。”

明朝的科舉雖然制度森嚴,可內中還是有一定的潛規則可尋。如京城這種地方,天子腳下,若順天府鄉試前三名在會試中一咋。也中不了。只怕朝廷的的臉面也沒地方擱。

明朝的會試分為三甲。頭甲三人。即狀元、榜眼和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第一名,稱“傳驢”起初。三甲頭名亦稱傳驢,后僅限于二甲頭名,中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人數最多,賜同進士出身。

見皇帝也這么說,張妃自然不會駁了皇帝的面子,就道:“若孫淡能中了解元,自然是當得了這個內書堂學長。”

陳后立即道:“就這么說好了。妹妹,要不我們各自拿出點東西出來做彩頭賭孫淡這科鄉試能否中頭名解元,權當一個耍子。”

剁己自然不肯服輸:“皇后要賭,臣妾自然不敢拒絕,不知姐姐要賭什么?”

皇后道:“聽說張妃手頭有一百多匹上好的湖州綢緞,要不,我拿那尊陛下賜給我的那尊紫檀木三豐真人的雕像同你賭。”

張妃:“好,就依了姐姐。”

陳后輕輕一笑:“其實,這一把姐姐我是贏穩了的,到時候妹妹可不要心疼你那一百匹上好的綢緞啊!”

張妃怒目而視:“誰贏誰輸還不一定呢!”

陳后:“妹妹又生氣了。可是再擔心,擔心一但輸了,舍不得拿那一百匹綢緞出來。可我聽說妹妹手頭闊綽得緊,這點綢緞自然不會放在你心上。”

皇帝大覺警怯:“張妃你怎么有那么多綢緞?”

張妃嚇得面色大變,半天也不敢說話。陳后:“陛下也不要問張妃了。跟了你這么多年,誰手頭沒幾個體己。”

張妃見陳皇后不停煽風點火。心中大恨,道;“陛下,孫淡去做內書堂的學長,內書堂的管事還缺一個人。這個位置也很要緊。不一定要找那種有才有學的大儒,關鍵一點是要夠忠心。”

所謂管事,其實就是內書堂的掛長,日常不需要教書,只掛個名,管理一下學拜一般來說,這個人選大多由司禮監掌印太監擔任。

皇帝連連點頭:“是應該任命一個管事,孫淡不過是一個外臣,宮中的宦官們大多性格偏激,有些惱人的小性子。只怕到時候就怕孫淡鎮不住他們。”

張妃立即道:“陛下說的是。”

她心豐得意,忍不住用挑釁的目光狠狠地盯了陳皇后一眼。

說起皇帝的貼心人來,不外乎是孫淡、黃錦、陸松、陸炳四人。陸家父子二人是武職,也不是太監。自然不會來做這個內書堂管事牌子。如此一來,就只剩下黃錦一個人選了。

陳后不是要拿權嗎,我就讓黃錦去分孫淡的權,大家爭一爭未來幾十年宮豐的人才。

這是其一。

其二,內書堂的管事牌子按例必須由司禮監掌印太監擔任。

如今,皇帝登基已經好幾個月了,司禮監掌印太監一職遲遲沒有落實。

本來皇帝就有意于黃錦,可前一段時間皇帝需要黃錦去掌握東廠。就遲遲沒有任命,只讓黃錦先擔任司禮監秉筆太監一職。一是讓他先熟悉熟悉政務,二則等他徹底掌握住東廠之后,才好去做內相第一人。

可順天府科場舞弊案事發,黃錦不但丟掉了東廠督公一職,灰溜溜地回司禮監不說,看樣子連他那個志在必得的掌印太監一職只怕也要丟了。

如果能借此機會讓黃錦去做內書堂的管事,按照祖宗定下的規矩,黃錦就能名正言順地坐上司禮監掌印太監一職。一舉兩得。何樂為不為。

陳后一呆,立即明白了張妃的想法。心中一亂,卻無發可想。暗道:這個張狐貍還真是陰險,連這樣的法子都想得出來。該怎么辦呢。該怎么辦呢,

她畢竟是個女人,雖然為人聰慧,可卻沒有急智,遇到這種事情,頓時就懵了。

她心中氣苦:這時候若有人在本宮身邊出出主意該有多好?

這更堅定了她要將孫淡收入囊中的心思。

皇帝點點頭,嘆息一聲:“聯也知道黃錦想做掌印太監,聯以前答應過他的。罷了,聯也不想食言而肥,就讓他去當吧。”

張妃心中歡喜,面上露出笑容。

皇帝:“不過,東廠那邊他不能兼任,聯打算讓畢云去管東廠。聯前日間同畢云談過一次話,這才知道,當初聯能進宮他也是出了大力的。哎,他竟然從來沒在聯面前提起過。不想居功。這人,實誠啊,聯不能讓老實人吃虧。”黃錦雖然是自己心腹,可實在是跪扈了些,宮中也需要有人能夠制衡,這也是對他好。

皇帝的帝王心術張妃子自然不會明白,聽到說畢云要做東廠廠公,張妃一臉潁然。

而陳后卻大覺振奮:本宮夾袋中又多了一大臂助,真是天助我也!


上一章  |  大學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