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槍王張繡第二百零一章 李儒定取漢中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地槍王張繡 >>北地槍王張繡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一章 李儒定取漢中計

第二百零一章 李儒定取漢中計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嬴放勛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嬴放勛 | 北地槍王張繡 
一說張繡收到張魯大軍攻陷劍閣。與嚴顏大軍對峙在諸山下…消息,立即就召集眾人議事。

張繡將消息說出之后,當先問道:“諸位以為如何?”

只聽見黃忠當先開口道:“蜀道險要,如今張魯大軍受阻于葭萌關,嚴顏亦是蜀中名將,有他在葭萌關以楊昂和楊拍的能力,雖有大軍恐悄亦不易破關入蜀地。”

眾人之中太史慈乃是青州人,徐榮乃是幽州人,而且久在雍涼一帶作戰,對于蜀地的情況不是太了解,也只有黃忠對于蜀地的情況略知一些而已。

張繡點了點頭,問李儒道:“軍師以為如何?”

李儒望著主位上的張繡,感嘆良多,一年之前張繡還是董卓的手下,如今已經是一方諸侯了,而且這次若是能拿下漢中,只怕其勢力不易撼動。感嘆完之后,李儒答道:“回主公,儒以為無論葭萌關之戰情況如何,都對主公有利。若是嚴顏能勝,張魯手中尚有劍閣。其只需緊守劍閣,嚴顏大軍亦不易攻到漢中。若楊昂、楊拍勝,其軍亦只攻略西川北部的一些城縣,離成都尚有關卡數座,以張魯大軍恐怕亦無力再征伐。若是膠著,自然最好了。而且攻關豈同一般,士卒損失良多不算,而且還耗時日久。蜀地險要,一些大型的攻城器械根本不能用。故此葭萌關戰況無論如何,都對主公有利。”

張繡點了點頭,說道:“蜀地多山,雖然有些地方道路難通,但難保劉障不會令一軍翻山而奇襲漢中。諸位可能以為劉璋沒有這樣的能力,但蜀中有一個有這樣的見識以及能力。”

太史慈最是心急,聽得之后奇道:“請主公明言。”

張繡微笑道:“張任。”

黃忠聽得,奇道:“這張任只是一寒門中人,幼年隨一異人學武,槍法大成之后回到蜀中,得劉焉賞識提拔為將。其武藝據聞是蜀中第一,但總不會強得過呂布吧,就算有呂布一般武藝,只憑忠以及子義、文遠三人亦可將其斬之,亦無須主公出手,只是其兵法造詣如何尚未可知。”

張繡聽完,笑了笑,道:“張任的武藝自然比不上呂布,以繡算來,也就是比正方略勝一籌罷了。與孫堅相比,卻是不如。”最后這話卻是說給徐榮和李儒聽得,因為這里也只有他兩人對孫堅熟悉。

徐榮暗中想了一下,便說道:“這張任武藝雖強,恐怕亦如漢升所言一般,難敵我軍大將,只不知其兵法如何。”

張繡聽得,說道:“張任就是為了學習兵法而使得武藝不前,所以繡才言,蜀中亦只有他會想過翻過群山奇襲漢中。”

太史慈聽得,奇道:“聽主公的話,好像對這張任很是熟悉。”

張繡呵呵一笑,道:“沒錯,這張任就是繡的師弟,也是子龍的二師兄。”

太史慈聽得,驚喜道:“這么說來,有這一份香火情在,主公豈不是可以勸張任來投?”

張繡搖了搖頭道:“恐怕未必,二師弟他性格固執,在戰場之上遇上,恐怕會與繡拼一個不死不休,想勸他來投甚難。”

李儒聽完張繡的話后,便明白他的意思,說道:“主公的意思是不是要我們小心張任。”

張繡笑道:“知我者,軍師也。諸位且緊記,張任此人非同一般,若與他交鋒當以堂堂之師對之,莫要行險計。其熟讀兵書,思想慎密。若行險計容易被其識破。

日后若進攻西川,張任就是大敵,況具蜀地多山,若是行險計被識破,到時恐怕是無路可逃,諸位要謹記繡今日的說話。”

眾人聽得,齊聲應道:“諾

之后張繡又問道:“軍師,今日下午文遠已經有消息傳來,其已經奪下一小縣為落腳點,并按軍師所言插上劉障的大旗。但由于小縣偏僻,恐怕張魯沒有這么快會現文遠他們,軍師以為此時該如何?”

李儒沉吟了一下,說道:“主公此時肯定要進兵,想來尖遠將軍已經將道路打通,大軍入漢中應該不難。”頓了一頓,李儒繼續說道:“至于大軍入漢中之后,儒方才聽主公所言的張任,卻是正好想到一策。”

張繡聽得,問道:“軍師且細細道來。”

李儒說道:“我軍可打上張任的大旗,讓張魯以為張任翻過群山襲擊而來,以此引張魯大軍出來。”

見到眾人一臉疑惑的眼光望著自己,李儒微笑道:“張魯本乃劉焉屬下,對于張任這名劉焉親自提拔的大將應該有不少的。川正如主公所說。蜀中能有如此膽略肯帶兵翻過群山奇緊俄的,只有張任。如今漢中各縣空虛,只有治所南鄭留有數千士卒,若是張魯得知“張任”領兵翻過群山奇襲而來,定然寢食難安。張魯身邊謀士雖然不甚出眾,但應該亦能看出若是張任領兵奇襲而來,所帶兵卒定然不多,到時其必定獻謀與張魯,著其出兵先剿滅了奇襲而來的“張任”如此主公即可引張魯留在南鄭的大軍出來,然后以騎兵剿滅張魯出城的部隊,期間讓文遠將軍領兵奇襲南鄭,只要南鄭一下,將張魯等人捉住,漢中即在主公手中。”

張繡聽完,擊掌贊道:“軍師果然妙計

這時,老練的徐榮卻是問道:“軍師此計雖妙,但楊昂以及楊拍所部該如何處理?要知道他們可有四萬余大軍

李儒聽得,微微一笑道:“如今劍閣只有數百老弱在,文遠將軍奇襲完南鄭之后再領分兵去進襲劍閣,只要將劍閣奪下,楊昂以及楊拍所部就被困死于我軍與嚴顏所部之間。

而楊家又是漢中世家,領兵大將楊拍就是楊家子弟。而楊昂雖非楊家之人,但乃是張魯親手提拔,若是主公攻下南鄭,只需勸下張魯投降,相信楊昂以及楊拍所部就會歸降于主公。到時主公有劍閣為漢中與蜀地之間的門戶,亦不懼嚴顏大軍來攻,主公即可穩占漢中之地。

張繡聽得,贊道:“軍師此計大善,如此我軍當明日一早出前往漢中,再令文遠裝成張任所部。”

眾人齊聲應道:“諾

第二天一早,張繡所部兩萬精馳廣悄悄開撥,他們卻是不敢驚擾到上庸城的百姓,以防泄漏消息。由于道路早被張遼引兵去漢中的時候被打通,山上的樹木被砍到,開出了道路來,一些河流也搭上了浮橋。張繡的大軍根本不需要修橋補路,只需沿著張遼所部開辟出來的道路進即可。

而這一路上,就顯示出張繡的英明來,道路雖然經過張遼所部的修整,但亦甚是崎嶇。如果來的是徐榮所部沒有加裝馬蹄鐵和雙邊馬鐙的部隊,恐怕這一段山路上不少馬匹的蹄子就要受傷,使得馬匹不能再行走了。而且由于山路的顛簸,沒有加裝雙邊馬鐙而坐在馬上的士卒很容易被甩到馬下。也只有張繡領這兩萬加裝了馬蹄鐵和雙邊馬鐙的部隊來才能克服這些困難。

這一切徐榮和李儒都看在眼里,他們開始的時候也如賈詡一般懷疑張繡的用心,以為他是忌憚徐榮所部奪下漢中之后勢力大增會謀反作亂,現在看來明顯是他們多心了。一路上徐榮原本有些冷落的心亦回復了過來,加之張繡亦一如以往一般,如同兄長一般對待自己,徐榮已經對張繡漸漸歸心了。

這一路上,除了張繡和徐榮恢復了以往的友情之外,黃忠和太史慈兩名神射手也經過數次比斗打出了友誼來。太史慈網來的時候就聽說了黃忠是軍中第一神射手,就連趙云也比不上他。

對于趙云的箭術,太史慈還是有些了解的,當時在虎牢關下,他與趙云聯享用弓箭狙擊張繡的一幕,他還牢牢記得,以當時趙云表現出來的箭技,就算是不如自己亦不會太差。而來到軍中聽說黃忠的箭技竟然可以穩勝趙云,太史慈不由得升起了攀比之心?

且說大軍尚屯駐在上庸附近的時候,太史慈就去尋黃忠比斗箭技。這一消息傳開之后,上到張繡、徐薦,下到普通士卒都被吸引了去觀看。太史慈箭術如何,只看虎牢關前那表現可知,這里的士卒不少都在虎牢關下見識過太史慈的箭術。而黃忠乃是軍中第一神射手,就連趙云亦甘敗下風,這一場龍爭虎斗自然吸引眼球了。

且說二人約定好之后,就在軍營中的開闊處比斗,二人都有一壺羽箭三十根。

卻說太史慈先攻,挽弓搭箭,一開始就使出了拿出絕招連珠箭,三根羽箭成一直線全射向黃忠面門,其比之虎牢關下射呂布之時快了不少,張繡見得就知道太史慈在這一段時間之內又有了進步。

黃忠見得,怡然不懼,抬手亦拈了三根羽箭,搭在硬弓之上射出,羽箭射出之后,眾人卻是見到黃忠所使出的亦是連珠箭。此技一出,包括太史慈以及張繡,所有人都愕然了,原來世上不止太史慈一人懂得連珠箭,黃忠亦懂得。


上一章  |  北地槍王張繡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