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槍王張繡第九十六章 陳松的離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地槍王張繡 >>北地槍王張繡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六章 陳松的離開

第九十六章 陳松的離開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嬴放勛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嬴放勛 | 北地槍王張繡 
話說張繡出得董府,回到自己的府邸中,屋內張濟、賈詡、徐晃、胡軫、胡車兒幾人都在,張濟見得張繡平安無事回來,當即問道:“伯淵,董公有沒有將你重罰了?”

張繡搖了搖頭,說道:“只是讓我閑賦在家罷了,大軍暫由叔父統領。”

張濟聽得,長出了一口氣,說道:“如此就好,不過不是為叔說你,伯淵這次確實是沖動了。李傕乃是董公心腹大將,這個你跟他結這個仇可是大了,恐怕怎么解也解不開。”

張繡聽得,冷哼一聲說道:“如此濫殺無辜之人,死不足惜。”

聞得此言,徐晃當即贊道:“主公所言甚是,李傕此人死不足惜,日后晃當用手中大斧親手砍下他的人頭以祭奠洛陽附近被他禍害的百姓。”

張繡聽得,卻是笑道:“公明恐怕此愿難成,繡亦要以手中虎頭金槍在他腦袋刺個大洞,用以祭奠鄉親。”

徐晃聽得,哈哈一笑道:“主公既如此想,晃卻是不敢與主公爭功。”

張濟見得張繡和徐晃二人肆無忌憚地討論日后誰去砍下李傕的首級,嘆了口氣搖頭道:“你們,唉……”

這邊張濟無言,賈詡卻是微笑著說道:“其實張大人此次并非一無所獲,最起碼待百姓將此事傳開之后,百姓就知張大人與李傕之流不同,乃是真心為民之輩,卻是爭得不少民心。”

張繡聽得賈詡之話,卻是想到那些被李傕禍害的百姓,便問胡軫道:“文才,那些家園被毀的百姓現在如何了?”

胡軫答道:“回主公,軫已經讓士卒收攏百姓,并且重新為他們搭建房屋了,相信他們很快就可以恢復以前的生活。”

張繡聽得,點了點頭,隨后卻是嘆道:“唉,亂世將啟,苦的還是百姓啊。”

幾人聽后都沉默不語。

就在此時,門外傳來一陣喧嘩,幾人聽得卻是一同來到門前,張繡見到有人要近府,門房卻是在死死地攔著,張繡開聲問道:“何事喧嘩?”

門房聽得是張繡的聲音,卻是回道:“回少主,門外有人,說是老爺夫人和少主夫人車駕,小的不敢做主,準備向少主稟報,但一人自稱是少夫人的兄長要闖進來,故此發生爭執。”

張繡聽得說道:“一定是嬸嬸和瑤兒他們從長安來了。”說完就和幾人一同來到門外,見到陳松正和一些家丁發生爭執,而后面有一部小車,里面坐的應該就是張繡的夫人,陳松的妹妹陳瑤和張濟的夫人鄒氏了。

張濟見得,卻是當先喝住家丁,然后說道:“下人不懂事,松兒和瑤兒來了,先進屋內。”

只不過陳松卻是沒有如張濟想象一般答應,他卻是走到張繡跟前,大聲說道:“張繡,我來問你,你這兩日可是率軍追殺并州逃兵。”

張繡聽得,雖然覺得有些奇怪,但還是點了點頭。

陳松見得張繡點頭,當即對著張繡怒目而視,說道:“張繡,我父親和我都看錯你了,看來父親當日卻是所托非人。你竟然指使士卒肆意屠殺百姓,婦女,我恨不得生啖汝肉。”

張繡聽得陳松剛開始說話就覺得不妥,但陳松滔滔不絕地說著,張繡連插嘴的機會也沒有。當陳松說完,張濟卻是立即說道:“松兒住嘴,事情不是你想象中一般,一切都是李傕指使其部所為,伯淵……”

還沒有說完,卻是聽到陳松冷笑一聲,說道:“果然承認了。李傕和張繡共同領軍追殺并州逃兵,你們都是董卓的手下,董卓此人狼子野心,欲大逆不道行廢立事,李傕還有你張繡就是董卓的爪牙,想不到你張繡平日滿口仁義,今日卻是行如此慘絕人寰之事。”說完頓了一下,接著道:“不過念及你多年對我的養育之恩,我陳松乃是恩怨分明之輩。此恩我他日再報,不過自今日起,我陳松與你恩斷義絕,再無瓜葛。我妹陳瑤已經嫁與你為妻,我希望你可以善待她,不然的話我陳松不會放過你的。”說完不顧小車上陳瑤拼命的哭喊,扭頭就走。

張濟在一旁卻是說道:“伯淵,事情真相并非如此,快和松兒去說清楚吧。”

張繡聽得,卻是搖了搖頭,說道:“松兒已經大了,他有他自己的路,現在確實讓他去闖一闖的時候了,其雖然武藝不強,但普通幾名大漢亦近不得身,且讓他在天下闖一闖吧。”然后吩咐道:“且扶嬸嬸和瑤兒進屋。”一旁的侍女低聲應諾。

鄒氏和陳瑤進屋之后,在廳中聽了張濟說出事情始末之后,都道陳松太沖動了。陳瑤更是不斷地低聲抽泣,張繡卻是以大戰之后勞累,讓各人都回房歇息,自己則是扶著陳瑤回房安慰一番。

兩人自從張繡到河東之后就沒有再見,此時陳瑤已經有十七(虛歲)了,卻是比以前成熟了不少,陳瑤不是太高,生得嬌小可人,其抽泣過后卻是更有一陣楚楚可憐的氣息,讓張繡愛憐之心更重。細心安慰了陳瑤一番之后,二人卻是久別勝新婚,后面自然是春guang滿屋了。

再說陳松,罵了張繡一頓之后卻是離開了張繡府邸,心中還暗暗生著悶氣,他卻是沒想到當年單人匹馬從萬軍中救他和妹妹出重圍,又細心教導他成才的義兄張繡會是肆意屠戮百姓,讓士卒婦女的惡魔,這樣的落差他卻是接受不了。心生悶氣之下卻是在城中尋了一處酒館,喝起悶酒來。

酒館之中自然有人在評時論政一番,說得最多的自然是近期風頭正勁的董卓和呂布。此時有一個客商卻是說道:“唉,西涼軍不知是兵還是賊,聽聞董卓心腹李傕在城外屠殺百姓,婦女,以百姓人頭為敵人首級請功,其部下如此,看來當日何進真是引狼入室了。”

陳松聽得此事,卻是輕輕地哼了一聲,但另外一人說話,卻是使他心神劇震。只聽見一人接話道:“也不是這么說,聽聞董卓部將張繡張將軍,得知李傕指揮其部禍害百姓,卻是直接揮軍攻打李傕所部,殺了李傕的親侄子和手下一員心腹大將,如果不是董卓和呂布趕到,恐怕就連李傕本人都會命喪張將軍之手。”

此話說完,方才那名客商卻是問道:“此言當真?”

那人說道:“這個自然,我本來就是洛陽城外的人,昨日卻是到北邙山上砍了些柴拿到城里賣,逃過了一劫,再回村里的時候才得悉此事,幸好我家中只余我一人,不過不少鄉親都受到李傕所部禍害了,幸好最后關頭張將軍出現,救了大家,而且還讓手下士卒幫大家搭建房屋,重建家園,鄉親們都對張大人很感激呢,不信你可以到城外探聽一番。”

那客商卻是嘆道:“想不到董卓麾下也有張大人這么一個為民的好官,不過他險些殺了董卓的心腹大將,不怕董卓報復?”

那人卻是說道:“這就不知了,不過張大人武藝高強,且手握重兵,恐怕董卓亦不敢隨意殺了張大人。”

那客商說道:“想不到你這么一個普通村民亦有如此見識。”幾人又繼續一陣交談。

這邊陳松卻是終于聽得事情的始末,卻是暗怪自己沖動,剛才說了那番話走了出來,現在卻是再無面子回去,心中暗暗有些后悔。將桌上的酒食都放入肚子之后,陳松卻是到得洛陽城外一些村莊驗證一下那名樵夫所說的話是否正確,從不少村民那里聽得的卻是和樵夫所言大同小異,又見到不少張繡手下的士卒幫忙搭建房屋,陳松才知道這次確實是錯怪了張繡,自己亦再無面目見張繡。細想一番之后,卻是記得當年父親有一好友,乃是孔子玄孫,名曰孔融,現在于青州北海任太守的,于是便決定投奔他。

今天更9000字,早上先更4500


上一章  |  北地槍王張繡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