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邊軍一小兵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邊軍一小兵 >>明末邊軍一小兵最新章節列表 >> 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下)

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下)


更新時間:2018年12月23日  作者:老白牛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老白牛 | 明末邊軍一小兵 
第700章儒學與督察員(下)

第700章儒學與督察員(下)

校長看二人神情,笑道:“客人不必緊張,這是高年級學子在練習劍術,練習火器。”

他介紹,校內教程一般是上午上正課,下午則各種活動,如學習禮儀,學習音樂繪畫,技藝自然,還有政治品德,各種軍訓方面的內容,低年級只訓練一些粗淺的隊列,教他們整齊走步,知道紀律的重要。

高年級的隊列訓練成為常態,還開始練習劍術,一些基本拳術,小學最后一年,還練習火器,教官會取來鳥銃,教學生熟悉鳥銃構成,如何裝藥填藥,然后實彈打靶。

這課程是非常受學生歡迎的,打靶,誰不喜歡?

李邦華沉吟道:“此便為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并重?”

校長哈哈大笑:“這位先生一看就是讀書人,就是說得明白透徹。”

他知道,外界對宣府鎮的學校是非常感興趣的,經常有人打著捐助的旗號,進學校來參觀一二。身為靖邊軍軍人,他眼睛非常亮,一看二人就不是細作,只是好奇心非常旺盛的人氏之一。

宣府鎮的教學,也不是什么機密,所以他也不隱瞞,為客人解說一二。

確實,宣府鎮的教習名號,也是言曰君子六藝,“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不過內中有些分別罷了。

按外界的說法,宣府鎮比較偏向明法、明字、明算三科,考進士的明經科內容較少。算是培養通用實用之材。王斗的要求,也是小學畢業后。能寫會算會讀,還要品德過硬,在學校中,塑造出完善優良的人格。

一般而言,宣府鎮小學的正課有國文,算術,律法三科,有禮儀、射御、音樂繪畫、格物自然、政治品德諸副課。

特別格物自然。該課非常受學生歡迎,因為內中講的東西好新鮮,內中真是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知識無所不包,一看就很厲害的樣子。

該課主要是王斗所主編,當然,內中東西依他看來,還是非常粗淺的。只教給學生一些淺近的自然科學常識罷了,比如講冰與火道理,如何陽光透過冰面,鏡面,可以點燃物體。

講光的色散道理,為何會有彩虹。就是因為太陽光照射雨滴產生的一種自然現象,還舉例說明了唐時孔穎達,張志和,南宋時蔡卞等對色散的實驗,更介紹了近期方以智所著的《物理小識》。

還有講天下九洲。世界各地的事情,雖然內中編錄的事例很簡單。但對很多學生來說,卻似打開了一扇新的天地,真是比山海經還好看,飽受歡迎就可以理解了。

不說學生,便是民間百姓士子,多有好奇從書店購買此書研究者,更讓身處江南的方以智的書賣空,曾經讓方以智莫名其妙,為何自己的書突然如此熱銷?

還有政治品德課,一樣飽受歡迎,按民間百姓理解,這就是說書課。

講的內容,也多是教化司編篡的“大中國英雄志”中內容,講述歷朝歷代的英杰烈士,忠臣義士等等,內容雖白,煽動力卻很強,往往聽得人熱血沸騰。

講到本朝時,王斗及靖邊軍,當然是重點宣講對象,崛起后各場戰役,各色人物,各人面對生死抉擇時心理,真是聽得人摸耳掏腮,坐立不安,直想一直聽下去。

還有王斗與各官將從小到大的事跡,也被抓來大講特講,韓朝、韓仲、溫方亮、鐘容諸人初與王斗相遇,最終志同道合,共同奮戰諸事,也被宣講得慷慨激昂,催人淚下。

隨著課程的完善,未來更發展為影視、戲劇、文學、圖畫、歌曲等系列暢銷熱賣故事不表。

學生們潛移默化的被灌輸改變,通過一系列小故事,內心存了王斗書寫的“忠誠、榮譽、奉獻、責任”等觀念,知道了該如何做人的道理。

而且政治品德課頗多課外活動,并非簡單的說教,如講“如何與鄰里和睦相處”課程時,學生需假日登門拜訪近處鄉鄰,為他們做幾件好事。

講如何孝敬父母時,也會在學校帶領下,去廠坊田地做些小短工,賺到零花錢后,親手給父母買些喜歡的小禮物,頗為貼近生活,廣受學生們歡迎。

畢竟出校撒歡,是誰都喜歡的,而且潛移默化的影響,塑造成熟的人格。

射御算強身之道,重點培養學生們的紀律性,還有相對強健的體魄,而且掌握一定的軍事知識,校長很遺憾,他這邊的學堂,師資力量還是短缺,往往各人身兼數職,很多課程也不能上。

便如教官,便身兼劍師,御師,銃師等職務,而保安州那邊,可有專門的劍術師,馬術師,火器師,音樂師,繪畫師,他們很多小學還養有馬匹,專門供應學生們訓練,他這邊馬術課只得取消,改為蹴鞠課。

副課別的都好,就是禮儀這課,讓許多學生頭痛。

不過禮不可廢,禮儀,可以使得人有修養,有教養,后世這個已經廢了,學西人那一套,又搞得不倫不類,就象沐猴而冠,有鑒于此,王斗對禮儀課的要求還很嚴……

李邦華默默聽著,通過趙校長的介紹,一個個人品端正,品學兼優,文武雙全,能寫會算的學子不斷從學堂誕生的形象在他腦海中成形,便若王斗說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才是國之棟梁啊。

現在大明的教學確實是走入畸形了,歷朝還有講君子六藝的,但現在只注重科舉,士子們皆埋頭書卷經文中,兩耳不聞窗外事,不說六藝,便是射御書數皆被視為小道。

明算、明法諸科士子更升遷艱難,地位低下。如此出來學子個個文弱不堪不說,還不通實務。這又如何治國?

也因為“偏科”嚴重,接王斗說的話,未中舉得官者,大部分也是謀生能力低下,秀才士子所以又有“窮酸”的稱號,而在宣府鎮,有一技之長者,卻是如此的受人敬重。

不說國文。如通算術者,通律法者,通禮儀者,通樂韻繪畫者,或許在別處窮困潦倒,但在宣府鎮,卻可以輕而易舉的謀生。個個過上優越尊貴的生活。

隨著宣府鎮教學的擴大,教師科目越細,對這些人才要求還更為廣泛,各人沿著自己道路不斷往前攀登,一樣可以如儒學一樣達到巔峰,放在大明很多地方。這是不可理解的。

“此為士子之盛。”

李邦華心里想著,作為讀書人,他當然愿意學子士子個個過上體面的生活,然因為儒學經文獨盛緣故,大明別處便是一個私塾先生職位。也有一大把的破落秀才爭搶,就業范圍太狹窄了。

也是一窩蜂的害處。便如后世一古腦兒都去學計算機,結果很高端的計算機人才貶值再貶值。

在宣府鎮,這個問題完美的解決了,李邦華心想,這便是王斗說的多分階層職務吧,往日落榜士子只能應聘私塾,教一些經文,現在卻有這么多選擇。

他也明白了宣府鎮為何機會這么多,士民工商,皆可有自己的活路。

而且,這還是小學,李邦華聽說宣府鎮中學還開始教習正式的歷史、地理、物理、化學、農政、工商、政治等課目,需要的人才就更多了。

校長賣力的介紹,其實他是看李邦華與朱之馮風度翩翩,一看就是大師級人物的樣子,有意將二人留下來,教國文是當然,最好一個又教音樂,一個又教美術繪畫。

眼下學堂物資方面還好,每天早餐可以保證學生們一個雞蛋,一杯豆漿,就是學校的教師不多。

他自己就身兼數職,還親自給學生上音樂課,但他沒什么音樂細胞,每次上音樂課,只能給學生們吼軍歌,這兩個一看就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人才,豈能放過?

校長一心盡力為教育的偉大風范,深深感染了李邦華與朱之馮二人,雖然他的職務比起李、朱二人差得遠,但他人格品德卻不容置喙,這不是地位高低就可以抵消的。

二人相視苦笑,一時之間,都有留下來的沖動,一生為名利權位國事奔走,然這小小的學堂之地,卻如此的潔凈,有若桃源潔地,心靈避風港灣處,讓他們深深觸動。

最后盛情難卻,二人同意,閑時會過來給孩子們上上課,校長才心滿意足的裂開大嘴放過他們。

他熱情的給二人引路過去,明倫堂本為學子們讀書之地,現在是教師的辦公室,畢竟往日一個縣學不過幾十人,現在一個鄉學就幾百人,明倫堂怎擠得下?開辟專門的教室,成為必然。

此時廣闊的操場上滿是學子,今日是射御課,大小孩童,全聚在平場上,低年級練習隊列,高年級練習劍術,銃術,拳術不等。

“跨左……”

“嘿!”

“刺擊!”

“嘿!”

眼前劍光閃閃,一個班的學子都在練習劍術,頗為壯觀。

這些高年級學生,個個束發,身著青色勁裝短打,極有英武之風。

而在他們前方,一個冷峻的劍士背著手,口中不斷喝著號令,依校長介紹,這名老師原來是一名刀客,外號齊一刀,在天津一帶頗為有名,后入宣府鎮來,考中劍士,被學校聘請過來。

如他們這些外來刀客,劍客,入宣府鎮后,除入鏢局做事外,很多還進入教育系統。

“霍!”

“哈!”

路過劍陣,又一片整齊的拳陣。

又一個班的高年級學生,喝著號子,踏著步伐,不斷的出拳收拳,卻是在練習拳術。

宣府鎮武風頗盛,便是學生們,也是練習極為兇狠的劈掛拳,此為軍中格戰之技,學生們學的,也是未刪節版本。

“舉銃!”

“放!”

然后砰砰聲響,那邊一片的硝煙彌漫騰起。一個班的學生在興奮的輪流打靶。聞刺鼻的火藥味道,似乎還隱隱的傳到這邊。李邦華與朱之馮互視一眼,都有點心驚肉跳的感覺。

練劍術與拳術二人不反對,但這個鳥銃……

不過看校長習以為常的樣子,二人知趣不言。

然后看到一個教官樣子的人踱步到學生前,他舉止有點別扭,似乎某處受了傷,不過卻是目光銳利無比,他說了句什么。就見三個高年級班集合,動作快速整齊。

看他們樣子,李邦華與朱之馮心中暗嘆,許多明軍中的家丁營兵,也不能如此整肅吧?

就見那些束發學生列了個陣,一色的青色勁裝,然后一片的劍光閃耀。卻是個個抽出佩劍斜指。然后入鞘,左手抓著劍鞘,右手按在劍柄上,一片整齊的喝道:“忠誠、榮譽、奉獻!”

一股威勢,凜然而散,李邦華與朱之馮看得心頭震動。這些只是宣府鎮的小學生啊。

他們還看到陣中有幾人一樣漲紅臉大吼,這幾人似乎……

校長看到二人目光,隨著望去,笑道:“哦,那幾個是蒙古人。但在學堂與漢人學生沒什么兩樣。”

李邦華道:“化夷為漢,善。”

心想宣府鎮這點很好。雖分等級,教育上卻一視同仁。

一桿日月浪濤旗從教官手上豎起,火紅的旗幟在寒風中極力飛舞,鼓動的旗幟中,三個班的高年級學生皆是按劍齊唱:“錦繡中華,河山壯麗,長江大河……”

校長臉上帶著笑,不斷手上打著節拍,到了一個調子時,他也哼唱道:“……物阜民康,美哉我大中華……”

回過頭來,他對二人笑了笑,道:“二位先生,請。”

李邦華與朱之馮隨著校長走去,走了幾步,李邦華忍不住回過頭去,雄壯的歌聲仍然飄來:“……美哉我大中華……”

帶著一股振奮人心的味道。

潮水般的思緒涌上李邦華的心頭,回醒過來,發覺自己坐在大將軍府的椅子上,想想這幾個月的經歷,他審視自己內心,原來不知不覺,對這片土地已經產生熱愛。

而最可愛的,便是那些學子,所以他迫不及待,想在教化司任職,只是,王斗同意嗎?

第一次,李邦華有種忐忑不安的感覺。

不知等了多久,聽腳步聲響起,王斗龍行虎步的從內堂出來,身后跟著葉惜之、符名啟、張貴、鐘榮、鐘正顯、田昌國等民政部要員。

看到李邦華,王斗臉上露出微笑,他哈哈一笑,正要說話,卻見李邦華搶上一步,深施一禮,道:“下官見過大都護!”

身旁朱之馮,一樣深深施禮。

王斗道:“……邦華公請坐……朱公一樣坐,上茶。”

他舒服的在自己虎皮大椅上坐下,張貴、田昌國等人瞟了李邦華二人一眼,一樣在旁位上坐下。

他們一樣坐得很舒服,只有符名啟,葉惜之,李邦華,朱之馮正襟危坐。特別李邦華、朱之馮坐姿不用說,從個人修養上看,王斗等人確實不如這些儒家子弟。

不等寒暄,李邦華直接起身,他施了一禮,平靜道:“下官來都護府亦有數月了,大都護體恤下官,一直不愿下官案牘勞形,下官深深感激。只是眼見大都護府每日操勞,下官卻悠閑自在,實是心中不忍,懇請大都護府安排工作,好讓下官等能有為大都護排憂解勞的機會。”

朱之馮欠了欠身:“下官亦是,侯爺每日操勞,下官也是實在看得心痛,希望能分憂解難。”

護衛端來熱茶,王斗舉到嘴邊剛喝一口,聞言差點一口噴出。他看了看,沒錯,說話的是李邦華與朱之馮二人,聽口氣,王斗差點以為是張貴與田昌國。

而且一片的咳嗽響起,顯然民政部各員,都被李邦華二人嗆到了。

不過李邦華與朱之馮神色不動,只是平靜的看著王斗,看他如何說話。

王斗手指在扶手上輕敲,他緩緩說道:“……邦華公想做什么工作?”

李邦華整整自己衣冠,正色道:“下官最佩服便是大都護的教化諸事,下官不才,也讀過圣賢書,希望能在教化上,為大都護府盡一番心力。”

王斗不語。

大堂上又一番激烈的爭論,卻是李邦華見王斗不表態,他也不急,曾為內閣大臣,李邦華最不缺乏就是耐心,只以誠懇的口氣,談起當時自己在保安州的見聞。

而且不但保安州,其實在宣府鎮許多地方,經過李邦華這段時間的微服私訪,他認為,都存在人心扭曲,商賈侈靡,百姓逐臭劣行,這是宣府鎮發展的污點之處,應該盡快改正。

他也敏感的感覺到,廠坊以后可能會帶來污染,青山綠水不復存在,還有廠主為私利壓榨工人,無所不用其極,他暗中走訪一些礦坊,甚至存在奴隸現象,生活非常凄慘,這與都護府的仁政是互相違背的。

還有很多陰暗的地方,他一一舉例,這下張貴與田昌國不答應了,二人暴跳而起。

田昌國首先出來,李邦華最不怕就是戰斗,他淡淡瞥了田昌國一眼:“你是何人?”

田昌國雄赳赳氣昂昂道:“本官民政部副部長,安北銀行銀長,又分管部內商貿、工礦諸事!”

李邦華冷然道:“田公有何見教?”

田昌國嘿嘿而笑,道:“見教不敢,邦華公言我宣府鎮人有錢了就變壞,說什么‘百姓公然逐利,侈靡相高,淫佚賭博,逞忿健訟,聲妓自娛,此為人心喪亂’,敢問邦華公,你口口聲聲指責本鎮,為何不指責大明余處?”

老白牛:本章事情沒說完,下章繼續。(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閱讀。)


上一章  |  明末邊軍一小兵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