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激情燃燒歲月第一百三十三章 來的都是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重生之激情燃燒歲月 >>重生之激情燃燒歲月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三章 來的都是客

第一百三十三章 來的都是客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肖申克117  分類: 都市生活 | 肖申克117 | 重生之激情燃燒歲月 
第四卷縱橫四海

李思明猜找上門來的,一定不是工作上的事因為他自認為自己在現在這個崗位上還是“無名小卒”。而且來的客人大帥一定也不認識。

只能是與公司無關的事情。

李思明開著車回到了家從父親的表情上看客人來了有一段時間見李思明現在才回來有些不耐煩。

客廳里一溜坐了八個人而且看上去都像文化人,因為大多戴著眼鏡。這很顯然讓父親應付不過來跟文化人打交道不是父親擅長的,他那一套派不上用場,來的都是客他對知識分子有著樸素的尊敬唯恐怠慢了。用父親的話說咱是工人階級出身跟文化人是兩條道。所以看到兒子回來了松了一口氣。

李思明一進來,就引起了眾人的注意,八雙眼睛盯著他直到他走到近前。李思明心說我這個主人都到了你們客人也不起身寒暄一下?他哪里想到這些人內心之中卻是震驚無比,他們知道李思明很年輕但見到他本人還是很吃驚。

“各位我是李思明自我介紹一下吧?”還是李思明打破了沉默。

“哦,你好,李導演,我是上海電影制片廠的我姓謝!”八人中最年長的一位自我介紹道這人戴著一副很別致的大眼鏡。

“啊?原來是謝導演,您好,您好!”李思明立刻表示自己的尊敬“您是前輩,叫聲小李就行!”

久仰大名啊李思明不知道謝大導演謝老爺子找上門來有何貴干,李思明都已經把自己跟電影絕緣了——因為他從來不曾想在這行干太久他只不過把導演當成一個工具而已,所以他就沒有以導演自居的自覺甚至認為那是別人的事。此大人物李思明也只是聽說過而已,從沒見過他本人,他的電影李思明倒是看過,比如那部詼諧的《大李、小李和老李》這是李思明父親李全最愛看的,常常以老李自居,大家都姓李嘛,而且都是車間主任不過他自認為自己比劇中的老李要開明。父親自稱老李李思明只能當小李。老李要是知道眼前的這位老者正是那部他最愛看的電影的導演就不會找不到話題了一定會將他所知道的溢美之詞全奉獻出來。

李思明沒有“大導演”的自覺但別人不會這么想,至少干這一行的人不會這么想。上次楊月萬里迢迢地奔赴夏威夷,除了告訴自己她懷孕的好消息之外,還告訴他有人希望他回國拍那部反映中越戰爭的電影。可回國拍那玩意沒錢拿啊這是李思明心里最真實最卑鄙的想法沒法說出來要不然他跑到美國來巴結美國的觀眾是為什么?現在更不想將時間放在拍電影上面。

他當時用眼前這位六十二歲高齡的大導演作為擋箭牌,事實上他用對了本來就是這位德高望重的大導演的作品嘛咱要剽竊就剽竊外國人的——那部武俠片除外,還賺外國人的錢,所謂“崇洋媚外”咱可不在乎賺得越多越好。

謝大導演帶著自己編劇,攝影和幾位主演光臨,主要是來征詢一下李思明的“高見”,有人想請李思明來拍這部電影他也有所耳聞,也是這部電影現在才開始拍攝的原因之一。他們這是趕往云南拍攝現場不辭勞苦地繞到了深圳。李思明很想知道他們是怎么知道自己住在這里的。

李思明的電影除了那部《查理的天使》外,都已經在國內公映了甚至都是美國本土之外最早上映的李思明懷疑銀都的林老板有當盜版的潛質單就這速度就值得讓人佩服。最令李思明不爽的是,他一分錢也沒撈著銀都機構倒是既掙了錢,又賺了面子唯一的好處是政府獎項中優秀譯制片獎,倒是被自己的電影占盡了,可那是譯制片廠的榮譽跟自己無關。至于這部《查理的天使》為何沒公映,道理很簡單——幾位女主角衣著暴露,性感充滿挑逗,社會不良影響太壞啊!前些年女青年燙個頭發都被人罵不正經,更何況這些在美國人看來都有些暴露的鏡頭,這還是李思明有意降低暴露度的結果,即使在美國,社會開放程度八十年代跟九十年代也沒法比。因此這部電影只能在電影學院或者電影制片里享受“內部觀摩”的高級待遇。李思明當然也不想毒害祖國的花骨朵們這個罪名太令人發指了。

謝大導演的低姿態,讓李思明受寵若驚只有他自己清楚他不過是冒牌的導演所以說他自認為自己最應該拿的不是導演獎而是演員獎——因為他總是在演戲,演的還是一位“成績斐然”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大導演”的形象。

“小李想,我就倚老賣老,這么稱呼你。”李思明的虛偽讓謝大導演以為這個年輕人真的有那么謙虛,“我受命要拍這部電影今天我帶了主創人員不請自來就是想聽聽你的高見。”

“謝導演太客氣了,我不當導演已經……嗯還不太久!”李思道“事實上我就拍那么幾部電影而已,我現在都已經改行了。”

“小李,謙虛過分就是驕傲。”謝導演卻很認真地說“有志不在年高嘛。你的那幾部電影在國內上映,每次都是萬人空巷啊而且類型與風格讓人過目不望。就那部戰爭片來說,讓人震撼國人從來沒看過這么一部真實殘酷的戰爭片,當年我們看《巴頓》,以為那是最好的戰爭片,可是看了你的戰爭片才知道原來你的電影更讓人拍手叫好。所以我們請你提點建議也是應當的。”

“是啊李導演你的電影十分不錯,也為我們中國人爭了光。”編劇說道。

“好你們拍的是一部好電影。”李思明脫口而出看著八個人吃驚的表情,尤其是這位編劇,搪塞道,“我說的是小說,我拜讀過根據小說改編的劇本一般也很不錯作為一名導演,我認為劇本是電影創作的基礎。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故事有吸引力電影才有吸引力說到底,電影就是在說故事如果這個故事本身沒有說服力那其它的元素也是無本之末。”

他說的有些過了,一時沒有剎住車,人家電影還沒拍呢,你就叫好所以李思明自圓其說也還說的過去。這位編劇正是小說的作者。

“為什么?”謝導演饒有興趣地問道。

“我的那部電影受人歡迎我認為最重要的一方面是真實。什么是真實不僅是服裝,道具,還有人物對白,肢體語言,都要符合歷史原貌和個人情點。戰爭片更是如此,如果一位紅軍戰士手持MP38沖鋒槍那會怎么樣?導演不真誠不認真不敬業,那是絕對的。戰爭中的軍人都是無畏的嗎?不是的我告訴你們不是那樣的,第一次殺人的時候有人會忘了自己手中原來是有武器的,有人會尿褲子的,有人會作噩夢不論他是哪個國家的軍人。我們以往的戰爭電影中,雖然有很多精品但是時間太久了就形成了一個模式的軍人都是很高大很勇敢,即使有小毛病無非是愛發牢騷不講衛生這些‘小毛病’。你的這部小說好就好在,它真實,所有的人物都塑造的很完美,梁三喜代表著軍隊中相當一部分的形象,我…就見過許多這樣的人的家屬,趙蒙生只想著走后門搞‘曲線調動’,這絕不是抵毀軍隊形象,而是真實可信的,尤其在戰爭爆發的時刻。”李思明對著編劇侃侃而談的說道,“藝術源于生活,生活是什么樣的,藝術就是什么要的當然藝術要高于生活。”

拋開導演這個外衣之外,李思明自信在反映這場仍在繼續的戰爭的電影中,自己是最有發言權的。他的隊員中像梁三喜式也不是個別,也是他讓小刀創立一個老兵基金會的唯一原因。己經很長時間沒見著小刀了不是卷款出逃了吧?李思明在心中這樣腹誹。

令他感到意外的是,擔任攝影的攝影師,李思明也認識,正是當年八一制片場奔赴戰場拍攝戰地新聞紀錄片的老趙,不知道他為什么在上影廠攝制組。李思明剛坐下,此人就沖著他擠眉弄眼讓李思明懷疑他是不是斗雞眼直到他主動自我介紹自己曾當過戰地記者,因為親歷過戰爭所以臨時借調過來的李思明這才忽然想起。

“對,對李導演說的太對了!”老趙搶先說道。本來根本輪不著他來評價,不過看他表情似乎急于表明自己是李思明的知己,有義務主動站出來證明李思明所說的是偉大而又正確的,絕對的偶像啊。趙太“多情”,沖著李思明眨了眨眼睛讓李思明惡心無比。

持飾演趙蒙生的唐某人,正坐在李思明的身旁,其實李思明剛進門,第一眼就看到了他,也是他能輕易認出來的唯一的一位,想認不出來都不行。好笑的是此人被國人,尤其是女人們斥為“奶油小生”一類,自從數年前,《追捕》在國內萬人空巷之后,高倉健這個日本人就成了硬漢子的代表。難道中國數億男人中就沒硬漢了嗎?八十年代的女人們發出這樣的感嘆,崇洋媚外原來是從女人們開始的啊(注:女讀者千萬別罵我哦,呵呵)!

認識更多的人更多的名人。這是李思明在這個世界感觸最深的地方之一,這就是而且電影圈里的名人出現的概率要比經濟界,科技界甚至政界名人大得多,這恐怕是中國未來社會開放的成果之一吧。

“你說的是軍隊的社會性吧?”謝導笑著道。他的總結又一次讓李思明威嘆,人有時候不能說那么多廢話。

“對,是社會性,您真是一針見血啊。”李思明恭維著,卻說道,“軍隊是由人組成這每個人來自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受過不同的教宵,家庭的情況也是不同的,軍隊也日蓋受到社會的沖擊。我們在拍反映軍隊題材電影就要考慮這一點,相反過去我們往往將軍人形象放在了太高的位置,臉譜化,模式化,神化比較嚴重因而在新時期如果不注意到這種社會性,給人感覺太虛假。”

“小李,你說的很有道理,這也是我決心想拍這部電影的原因。”謝導說,“不過,你的觀點有點極端了吧。”

“謝導,我知道您的意思。”李思明笑了笑,“這就涉及的電影的作用問題。思想性與藝術性是需要一個故事去支撐的,而觀眾的口味是在變的,如果我們導演和編劇不去變,觀眾總有一天會拋棄我們的。在國外,電影公司只愿意去影迷愛看的如果某個題材被證明是失敗的就沒有人會去拍,他們重視的是娛樂性有娛樂性才會有票房的保證這是他們才關心的。在這娛樂性中,其實也隱合著西方人的價值觀。”

“可是國內不同!”謝導有些激動。

“當然。”李思明笑著道“國內的制片廠我不太清楚,可是我猜你們每年年初一定是計劃要拍多少多少部電影,如果有錢就多拍點沒錢就少拍點,這叫計劃。至于有沒有票房收入,導演也不用去管,制片廠也不管,只要沒有政治思想問題能完成任務就行,我說的對吧?至于當中有沒有資金的浪費,我就不知道了,因為水準高的電影每年就那么幾部。”

謝導啞口無言。

“我的幾部電影在國內萬人空巷,我很滿意。香港銀都機構賺了不少錢如果我是一個外國人根本就不可能獲準在國內上映。這叫市場。78年以來國內每引進一部外國電影和電視劇,都會在國內引發熱熱潮我想這一點應該讓所有的藝術家們包括文化部門警覺。我們不尋求自身的改變,將來是沒有出路的。”李思明深有感觸“我的那幾部電影是拍給美國人看的,如果有更多的美國電影在國內上映,早晚有一天會占領國內各影院因為他們已經培養了觀眾,讓觀眾習慣于看美國電影如果上綱上線的話就是另一種侵略!”

“我承認你說的很有道理可是這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有經濟意識那說的是經濟界的,現在有的在國營企業搞承包試點吧。我們知識分子和藝術界的要是講這個,恐怕不太好。”謝導道。

“可是演員們己經先走一步了。”李思明道“咱們國內有好幾位年輕演員,不是去了美國?大家都知道我在美國還見過雖然境況不佳但是賺美金看上去也高國內同胞一籌?”

“這不是我們考慮的事情。”謝導表情很灑脫,反問道,“你為什么不拍電影?拍了之后打回美國去不就行了嗎?”

“可我的志不在此,科技才是我應該做的。”李思明解釋道。

“小李要說你在電影上的才華沒人不稱贊的你不繼續拍電影那是太可惜了。”謝導對這位總是面帶自信的微笑的年輕人很感興趣見李思明改行,真是恨鐵不成鋼,苦口婆心地勸導著。

李思明郁悶啊遇到了這么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真是后悔啊,可是還得作洗耳恭聽狀。

老趙對李思明的過去挺了解的自從戰場歸來之后李思明在報紙上出現過幾次但是老趙是個有心人很有心地了解李思明的過去。當有人痛罵李思明這個大學教授不務正業的時候老趙知道李思明甘愿在戰場上浴血奮戰本身就是何其的偉大和不可思議,對那些言語不屑一顧。他的內心里,卻為李恩明鳴不平,因為李思明不可能跳出來為自己離開大學解釋他所做的都是國家軍事秘密。

當李思明在深圳和中央首長握手的時候,老趙卻又一次吃驚了李思明改行的速度太快了而且都是風馬牛不相及的職業他對李思明是佩服的不得了——李思明不是天才就是瘋了。

這位老趙,一個勁地為李思明開脫這讓謝導挺不解。

“小趙,你這個人怎么回事一個勁地跟我唱反調!”在謝導面前老趙也是小趙。

“哎我這是見您老欺負一個小輩,看不過吶!”老趙挺仗義的,是個爺們。

天色較晚母親買菜回來和父親張羅一桌好飯謝導一行人本來沒打算在這里吃晚飯的只是因為李思明回來有點晚沒說幾句,天色就晚了。來的都是客李思明即使是不想被謝導教訓一番,也不得不力邀請他們留下來吃晚飯。

于是,李思明又得承受著謝導的語言轟炸,好在當著自己父親的面,他也不好說得太多。李思明發揮自己三寸不爛之舌,大談拍電影的心得,并保證只要在道具,化妝,器材還有煙火特技方面如果需要,保證會免費提供幫助將所有人哄得開開心心的。

“這大概是我對國產電影所能提供的幫助吧!”李思明在心里說道“我不當導演已經……很久了!”

李思明的父親老李,這下才知道原來這位老人就是自己的偶像啊,找到了共同語言,一個勁的勸酒點煙,李思明懷疑他是不是借此多喝幾杯?


上一章  |  重生之激情燃燒歲月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