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激情燃燒歲月第七十五章 再回深圳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重生之激情燃燒歲月 >>重生之激情燃燒歲月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五章 再回深圳

第七十五章 再回深圳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肖申克117  分類: 都市生活 | 肖申克117 | 重生之激情燃燒歲月 
第四卷縱橫四海

在市場經濟時代有一個故事無數次被人引用,它最早的出處每人能說清楚。

說是有位老板讓三位應聘的推銷員去向和尚推銷梳子(和尚是光頭)最終的結果作為他們得到聘用的依據。這個故事中三位推銷員的表現和結果,有很多方面的寓意,其中一條說明了營銷的偉大營銷創造了需求。

但這是買方市場時代發生的事情。

李思明說:“如果每一個中國的家庭買一臺我們的彩電,我們就要忙至少三十年!”

曾智說:“如果我們不僅賣彩電,還賣冰箱、空調、洗衣機,并且每個家庭只買我們的產品那么我們一輩子就不用干別的事了。”

這是賣方市場時代或者短缺經濟時代,李思明和曾智的“偉大愿望”。

渡邊三郎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但是很值得試一試哪怕是只占其中的一部分只要速度足夠的快產品足夠的好。于是他在日本馬不停蹄地參觀談判,沒人知道他會將這些設備引到中國去。

《阿甘正傳》上映之后,李思明似乎輕閑了下來。不過自從上映以來,一些必要的宣傳工作他還是要到場的還有沒完沒了的酒會,新聞發布會當然還有無孔不入的記者。在露了幾次面之后李思明以回家探親為由離開美國。

波音飛機在太平洋的上空飛馳藍天下白云朵朵還有那不朽的太陽將白云鍍上一層光輝的色彩。

“我們知青基金會已經成立了,你的呢?”李思明轉頭問身邊的小刀。

“早就等你這句話了!”小刀笑著道“我還以為你舍不得掏錢呢。”

“廢話你小瞧我了不是?”李思明道。

“不是我小瞧你,錢太少我不干!”小刀挑剔地說道。

“瞧你這樣還拽起來了。”李思明瞪著眼道:“你不干,我找別人了!”

“我開個玩笑而已。”小刀笑著道:“不過,錢一定不能太少,杯水車薪頂個鳥用?”

“我先出五百萬元人民幣,以后還會增加。不過我可提醒你,這兩年以來你也算是見多識廣的可別把慈善事業當成只是花錢的事業。”李思明道。

“這個你放心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我早就想好了,我先把人手找齊,狼牙地人現在都是大忙人,找他們也沒用。我準備通過他們找一些退伍轉業的老兵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熱心正直和有責心。另外審計這一塊由你這個老板找人負責吧?”小刀道。

“這個我會找香港地會計師來負責地。你可小心點,別讓我抓到把柄。要是被我逮找了我就把你從這飛機上扔下去喂鯊魚。”李思明作勢威脅道。

“那你也只能想想現在要是把我扔下去。這全飛機上的人都能給我作證,你是兇手!”小刀一點也沒有配合一下的自覺。

“那是當然。”李思明撫平小刀剛才被自己揉皺地衣服,悻悻地說道“你現在是孤家寡人一個我要是想作案一次,也得等你有老婆孩子再動手。那樣殺傷力更強一點。”

“……”小刀只能將他的話當作耳邊風。

飛機在傍晚時分在香港降落。李思明和小刀在香港休息了一夜。李思明注意到,《阿甘正傳》已經在香港上映了。雖然不能做到與北美市場同時上映但是銀都林老板的速度可不是一般的塊。通常外國電影在香港地上映至少要晚上6個月左右這個家伙頗令李思明滿意。不過李思明對自己的電影在香港的票房不太抱很大的期望現在香港本土地電影堅挺無比,還未達到最頂峰。

中英雙方就香港問題的第二階段的會談是從1983年7月12日在北京開始的。這是一次馬拉松式的談判。由于英方仍然堅持“主權換治權”的立場會談從一開始就陷入僵局。英方并打出“經濟牌”中方施加壓力進行討價還價。9月24日港元收市價為1美元兌9.6港元達到創記錄的最低點從23日至24日,短短的48小時內港元對美元貶值12.9%對15種主要貨幣平均貶值11.6.

香港金融體系面臨全面崩潰的危機,頗有“黑云壓城城欲摧”之勢,頓時引起了香港各界人士對英國企圖以“經濟牌”壓中國讓步的做法提出強烈批評幾千市民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行親會要求香港當局盡快采取措施,制止港幣下跌,物價上漲。一向標榜客觀中立地《信報》也發表了題為《損人不利己的險招》地文章,指出:有人認為“不妨亂一下或許可以加強英方討價還價能力”其實這是一個“損人不利己的險招”。“港英如果為爭取談判桌上的優勢再亂一亂再一次犧牲港人的利益最后連恐共的人都會反感的。”在此情況下港英當局感到不盡快采取措施收拾局面,必將引起嚴重后果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10月15日港英當局實行固定匯率,1美元兌換7.8港元,同時取消10%的港幣存款利息稅以及銀行最優惠利率也由13厘提高到16厘使港元對美元匯率迅速回升這場嚴重港元危機令港人回憶起來仍心有余悸的“九月風暴”終于過去英國的“經濟牌”也同時宣告破產。

“再跌一次讓你們血本無歸才好!”李思明悻悻地想道。

李思明看了從機場買的報紙上的相關報道之后,又一次感嘆這金融學是個很有“錢”途的學問,只可惜,他一點也不懂。要不然,比拍一部賣座的電影要賺多得多。他忘了這一行的風險更大,說這話頗有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的意思。

第二天,李思明和小刀趕往深圳。小刀與李思明分別直接離開找他的老戰友去了。

深圳地變化只能說是日新月異。一幢幢大樓拔地而起寬敞的馬路一條條通向四面八方,來自全國地建設者在這里披星帶月。也出現了第一批打工者,他們最后成了深圳人。但是深圳地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為了吸引投資,獲得建設資金,深圳采取出租土地的方式吸引外資主要是香港地資金。

列寧曾主張“資為社用”他說:“不怕租出格羅茲內的1/4和巴庫的1/4,我們就利用它一來使其余的3/4趕上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研究資料表明。蘇聯有2/3的大型工業企業是用美國的技術援助建成的他們還聘請了一支2萬人的美、德、意專家作為“援軍”。

深圳人找到了理由香港德興公司搶先租地5000平方米,建起了德興大廈,香港中國海外投資公司隨后租地3000平方米建起了海豐苑大廈。但這種做法立刻招致了種種批評。某單位曾經公開組織討論會主題是:怎樣看待“前線保國防,后方賣土地”?有報紙公開刊登《舊中國租界地由來》,影射特區的“土地出租”就是“租界”。有人公開吹風:“深圳發生了驚天賣國案”。一時輿論紛紛。直到1980年8月26日,深圳才從旋渦中脫身而出這天,全國五屆人大常委會通過的《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中,肯定了“國有土地有償使用”。

但是,不僅如此,深圳表面的繁榮卻不得不面對一些置疑:第一,深圳特區在1983就要結束的時候沒有做到所說的“三個為主”。資金以外資為主、產業結構以工業為主、產品以出口為主是中央給深圳定下的發展目標,但事實并非如此。第二,有人認為特區賺了內地的錢。有人亦莊亦諧地寫道:“更妙的是一些上海人跑到深圳買了一把折骨傘,發現竟是從上海送去香港,又轉回深圳的。上海人很高興,說是比在上海買少花了幾塊錢:深圳人也高興說賺了幾塊錢,香港百貨公司夜高興,同樣說賺了幾塊錢,真不知是誰見鬼了。阿凡提到井里撈月亮。”第三花了大價錢買來地一些機器設備,發現是人家淘汰的甚至是國內生產地。這是李思明之所以同意渡邊三郎入股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不過李思明可不管這些經濟界的爭論。

站在工地的制高點,俯瞰著下面忙碌的建筑工人如果有一對翅膀李思明想飛起來。這里是南頭管理區未來的南山區的一部分。

徐大帥神采飛標,頗為自豪:“看吧,這里將是屬于我們的。”有了錢徐大帥的信心更足了在建的是一座科技大廈,是一個半月型的十層大樓,這在深圳絕對不是最高的一個建筑,但是由于占地面積太大讓它的氣勢驚人。這座科技大廈的對面,在規劃中是一座同樣造型的辦公大廈,不過這還只停留在紙面上,現在還沒有必要建設。在這座半月型大廈環抱的,是一個中國式的花園不過現在卻是一個亂糟糟的堆滿建筑材料和充斥著灰塵的工地。

而西邊不遠處就是規劃中的工廠、那里的工程要簡單的多,差不多完成得七七八八了,只等著安裝設備。

“我希望這里是一個令人興奮的地方,一個銳意進取的地方,一個每天都會誕生出新事物的地方,一個所有有志于創新科技的年青人、中年人或者德高望重的老科學家都愿意長住的地方一個能在中國的現代化事業中留下注腳的地方!”李思明目光如炬的盯著眼前的一切認真的說道。

“你說得真好聽,如果真能成為那樣的公司把我這條老命賣給你也值了。”徐大帥看著李思明不像是開玩笑的表情,頗為感動。

“你說的才叫好聽。別忘了你只比我大兩歲而且你也是股東。我聽你這話,好像覺得自己就是黃世仁了,而你就是苦大仇深的楊白勞!”李思明不滿。

“政府方面的你要不要見一見?我們的‘老板’可是阿智這小子哦不見不好。”徐大帥道。

“那我就代表我們的‘老板’見一見吧。”李思明道。


上一章  |  重生之激情燃燒歲月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