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的幸福生活第三百零九章 尾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零九章 尾聲

第三百零九章 尾聲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一典實尊老愛幼并不是什么傳統美德,在古代長壽往往下卞省陛驗與智慧,而幼小孩童卻是未來的希望,按照生物的進化規律,智慧與希望是必不可缺的,所以根本不用楚質的提醒,山峰里面的百姓就十分自覺地攜老扶幼,身體盡可能的貼在山壁小心翼翼的順著山徑緩步行走。

百余步路程而已,卻花費了大半個小時,二百來個百姓才慢慢地走了出來,他們隱藏得倒是十分隱秘,如果不是剛才察覺山廟有翻動過的痕跡,且泥濘山路也隱約可見一些凌亂腳印,楚質也未必能發現他們的藏身之地,畢竟山路行人稀少,經二百多個百姓走過,就算大雨傾盆,也不會那么容易把印跡都沖刷無痕的。

見到百姓都安全轉移出來,楚質也沒有心情留下享受這里的風雨交加滋味,立時率隊往山下行去,不過山路難行,況且現在風急雨猛,若是一個不慎,腳底打滑,便會直接滾落下去,楚質可不敢疏忽大意,吩咐衙役們多弄些木杖給百姓支撐妨滑用。

上山容易下山難,這話一點也沒有水分,就算再三提醒眾人要謹慎留意,可還是有人在下山途中站立不穩,若不是楚質也料到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早吩咐眾人三五成群,相互拉手攙扶慢行,不然怕要釀就不少悲劇。

又磨蹭了近半個小時,眾人才抵達山下,前面就是平坦大道,固然也容易滑步摔跤,但是相對而言,眾人寧愿在平地里摔上百次,也不想在山崖踏滑半步。

出來尋人,隨身攜帶的雨具自然不多,安全下山之后,松了口氣之余,望著在風雨中面露難受之色的百姓,楚質立即吩咐眾人加速步伐,爭取盡快返回城中。

一急,就容易出事,打滑摔跤幾率猛然提升。而摔倒的姿勢千奇百怪,前俯后仰算是比較正常的,左橫右側也不算稀奇,但是摔跟頭能摔出前空翻和后空翻來,的確讓人大開眼界,有的甚至能連翻幾個,跟頭而穩當著落,身手之矯健,讓楚質感嘆民間果然不愧是藏龍臥虎之地,奇人異士層出不窮。

如果不是還有些清醒,記得自己的職責,看見某些人這精妙絕倫的表現。楚質恐怕會忍不住擊掌喝彩叫好?

不過摔跤確實不是件好事,見到旁人走路不小心滑倒在地,沾了滿身污水泥垢,不管走出于善心還是惡意,笑聲自然是少不了,當然,地球是圓的,總會輪到自己也享受到這種待遇,到了最后,發現大部分人都在泥洼地里翻滾過之后。笑意自然斂去。

倒了,自己就爬起來,絲毫不理會身上污痕,揉了下摔痛的部位,繼續專心趕路,或者是摔久了,有了經驗豐富,又或者是趕路專注,摔跤的情況越少,而速度也漸快。二十來分鐘之后,立即回到安置點的溪前面。

眼看只要過了小溪,再走十分鐘左右就可返回城中,可惜上天偏偏不從人愿,眼前的景象卻讓眾人愁眉苦臉,一籌莫展。

只見剛才只有十余丈寬,水流平緩的小溪,赫然搖身一變,擴展成為一條波濤洶涌,水勢端急的江河,且水面上漲,寬度也增加了近倍,在沒有舟筏的情況下,除非善詠之人,不然別想輕易泅渡過去。

“怎么會突然變成這樣?。楚質眉宇緊皺,有些不解。

“大人,據小的估計,應該是雨勢過大,導致上游堤鋇崩裂,積水沖流直下,才使得溪水變成這般模樣。

。一個衙役十分肯定的說道,末了解釋起來:“這幾年,每逢雨季,都會出現此種情況

楚質默默點頭。眼睛掠過深思之意,側身問道:“能繞過去嗎?。

“行到是行,從這里再往前走半里地,就有個。橋渡。”一個熟悉附近地形的衙役立即上前回答,但也有些不確定道:“只不過現在雨流端急,不知那橋渡是否讓大水沖垮了。”

沉吟了下,楚質指示道:“你立即找幾個。會水的泅過去,回城尋求幫助,讓碩大人籌備舟筏之時,也多拿些雨具前來;。

那衙役輕輕點頭,招呼了聲,脫去一層衣袍,便與幾人跳身撲入水中,時隱時現,不約一會兒就游過溪河,上了岸邊,遙遙行禮,疾步奔向杭州城,見到幾個衙役離開之后,楚質也沒有閑著,領著百姓朝橋渡方向走去。

半里地,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也費了些時間才到達目的地,但是到了地方,眾人卻高興不起來,正如衙役所猜想的,橋渡已經被大水沖垮,若不是隱約可見渡口橋墩,還有水中不飄浮著的木板,眾人根本想不到這里原來還有座小橋。

在此前有端急江河攔路,后無拔雨之地的情況下,眾人只有兩個選擇,一是繼續往前走去,再走七八里地,就能繞過這條江河,二是站在原地不動,等待救援部隊的到來。

兩個方案各有優劣,繼續走的好處是再過半個小時這樣,肯定能渡過這條江河,壞處就走過江之后,還要花半小時到達對岸,再向城中進發,相當于繞了個大;站在原地不動的好處是,費力,不用那么辛苦繞,但問題在于,不知道增援部隊什么時候才來。

畢竟地江河雖與杭州水域相連,但卻是逆流而上,在這種風雨不定的氣候下,想操舟而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就算扛著竹筏與雨具來到這里,也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可能要比繞圈還要久;

猶豫不決的半響,楚質還是沒有決定下來,正準備招集眾人商議表決一下,卻發現因為長時間淋雨的關系,一些孩童的臉色已經開始發青,這分明是患病的前兆。

真是該死,楚質心中暗罵自己,卻忘記成年人與孩童根本沒有可比性,哪里能在雨中久待,自己只顧著將人帶回,卻忽略了這點,早知道應該將老幼留在山中避雨,等準備充足之后再將他們接回才是。

后悔莫及,懊惱情緒繚繞于胸,恨得楚質直跺腳,暗暗咬牙,事已至止,說什么都無法挽回,看來也只能這樣了。

“來人有了決斷,楚質強自振了下精神,大聲吼叫起來,抹了把面上的雨珠,在百姓中穿梭,不停用指尖虛點:“你,你,你,”還有你,出列。”

被點到的都是些看起來年輕力壯、身材魁梧的青壯百姓,固然滿肚子疑惑不解,但他,二二乖乖的聽令站了出來

“本官有愧啊楚質沉聲說道,一臉的羞慚。

“大人何出此言一些衙役連忙問道。旁邊的百姓也莫明其妙的望著楚質,弄不清他怎么無緣無故的說起這個。

“因本官之誤。讓諸位與家人在大雨中滯留許久。”楚質輕聲說道:“特別是那些稚齡童子,瞧他們的樣子,若是再繼續淋雨的話,非鬧出病來不可。”

百姓聞言,有孩子的,連忙仔細打量自家孩子,沒有孩子的,也紛紛朝孩子看去,發現事情果然和楚質說的差不多,頓時慌亂起來,有的父母甚至丟棄手中的行李物品,緊緊的將孩子摟在懷中,以身為他們擋風掠雨。

“諸位,請聽我說楚質揚聲道,對著百姓把兩個方案的優劣分析清楚,卻否決起來:“但如今看來,兩個辦法都極為不妥,童子們可等待不起。為今之計。只有

“只有什么底下心急如焚的百姓紛紛叫嚷起來,有些反應快速的,想到楚質剛才的舉動,立即喊道:“只要能快些進入城里,有什么辦法,請大人道來,要是有用得著小民的地方,盡管吩咐便是

“本官的意思是,我們,、大可直接渡江楚質認真說道,隨之解釋起來:“剛才幾個衙差泅渡時,本官發現他們站立時,江水才到他們胸膛,只要穩步小心,走過江河也并非難事

沉默了片刻。聽到楚質之言,百姓有人面露喜色,其實百姓之中會水善詠的不在少數。也有人想泅渡而去,只不過見楚質沒說,也不好意思提出脫離大部隊的想法,現在聽到楚質的決定,自然連連點頭不已。

不過也有人滿面愁容,特別是那些扶老抱幼的,欲言又止,卻不敢說出聲來,畢竟他們可不是獨自一人而已,托家帶口的,若是只身渡江,難道要離棄這些骨肉血親不成。

猶豫了下。短須中東人站了出來,虛指著那些老幼婦孺小心翼翼道:“大人,那,他們該怎么辦?”

“待會你們便知楚質笑了笑,來到剛才點列出來的青壯旁邊,讓他們分成兩排,相對而站,看著眼前歪歪扭扭的隊伍,楚質微微搖頭,不過也沒有提出過高的要求,而是站入其中,以身示范,伸出雙手,一左一右拉著旁邊兩人,說道:“你們也是如此。”

帶著迷惑心情。眾人按令行事,兩排人互相之間手拉著手,看上去就像兩條繩索。楚質滿意點頭。來到最前面的位置,沉聲道:“隨本官來。”說著,緩緩側步向江入中走去。

這時,百姓也有些明白楚質的用意,只見在他的帶動下,兩排人慢慢走入水中,江水果然只到胸膛位置,不過水流很急,讓他們站得有些不穩,幸好大家相互攙扶。齊心合力之下,十分順利的走過江河。

就差幾步就能上岸,不過楚質卻沒有上前,而是擰頭觀察,發現排尾那人就在對岸沿邊,跟自己估算的一樣,見自己判斷沒錯,楚質輕吸了口氣,牽著對面之人的手,叫道:“排末的,搭手,轉圈

在楚質的示意下,兩排人頭尾相連,形成了一個橢圓,而且緩緩繞圓移動起來。很快的,楚質就回到對岸邊上,見此情形,有些人卻隱約明白楚質的用意,有的人還是稀里糊涂的弄不清,直到楚質大聲喝道:“快將童子負于本官背上

這時,再愚笨的人也明白怎么回事了,百姓神情激動,紛紛按令行事,當然,也有些人不知走出于敬畏,還走出于討好,直言要替下楚質。

“休要廢話,動作快些,莫要耽擱楚質搖頭拒絕起來,不是他逞能,而是有心彌補自己的失誤。

由于楚質的堅持,百姓也不敢多言,不過卻只是將一個兩三歲的孩掛在他背上。而楚質也懶得爭辯了,再扯下去只是在浪費時間而已,讓人拿根腰帶將小孩牢牢綁好,再次慢步走入水中。

當然,不可能只是楚質一人背負小孩而已,其他人也是同樣待遇,不過在水流湍急的情況下渡江已經不是件易事,況且身體突然多了幾十斤的負擔,那更加困難起來,不過見到堂堂一縣之尊也在其中,就是覺得再苦再累,也要堅持下去。

不僅是楚質等人苦累而已。岸邊可是也有不少青壯百姓,見到這個,情形,當然也是有樣學樣,另外組織一撥人馬,在附近也開始轉起圈來,有了他們在旁分擔壓力,轉運老幼的速度快了很多。

才半個。小時不到,就完成了轉移老幼的任務,至于那些婦人,某些人倒是想背。可人家丈夫卻不同意,硬是要自己來,他們也只能暗暗失望而嘆;

岸邊還剩下一些行李物品沒有運過去,不過也不用明說,大家也知道,這卻是另一邊人馬的事情,畢竟楚質的身份擺在那里,剛才事急從權,現在可沒人再敢煩勞這尊大神幫他們搬運行李。

“大伙都上岸吧適時位于江心位置的楚質點頭說道,可能是因為終于能擺脫勞累的感覺,眾人心情舒暢,自然有些松懈起來,特別是有幾人上了岸邊。沒有必要再牽手相連,大家也就漸漸放松開來。

楚質也是如此。放開旁人之手,托著沉重的步伐在水里挪動,直線朝岸邊走去,不料網走幾步,腳步突兀落空,事發突然,把握不住平衡,身體頓時墜入水中,其實這也好解釋,眾人在水中繞圈,形成了旋渦,中間的沙層被急流沖刷而去,當然變深了,楚質沒有注意,踏空落水也不稀奇。

本來也不是什么大事,只要反應過來,重新站直就好,可惜此時的楚質身體極度疲憊。渾身力氣竟然用不上半分,身體迅速地朝水底降落,呼吸凝滯。胸悶欲死,掙扎了下,在水中無處著力,咕嘟咕嘟喝下好幾口濁水,腦中浮現惠夫人、初兒、白謹瑜、曹雅馨等人的身影,隨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如有章節錯誤、排版不齊或版權疑問、作品內容有違相關法

律等請至客服中心舉報


上一章  |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