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的幸福生活第二百零七章 上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七章 上門

第二百零七章 上門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溫存片刻。楚質戀不舍松開溫軟玉。雖然也明白何涉求扇多半是戲言。或許是想找個借口見自己而已。但是老師有事相招。作弟子的怎能怠慢。幸好府里還存有些折扇。不然就算想送也沒有辦法。

“初兒。照這個趨勢發展。作坊定要擴建了。”楚質微笑道:“就是不知道楊村和毛村的人是否足夠多。不然只能其他的方再招收些伙計了。”

趁著仿制品沒有出來之前。先搶占部分市場再說。楚質仔細尋思。至于以后。等折扇的品牌深入人心。也不愁沒有生意。況且目光要放遠些。不能只盯住汴梁城。天下之大。城市數不勝數。市場沒有那么容易飽和的。

“其實我們村子以前有許多人的。只是。。”初兒聞言。瞄了下楚質。小心翼翼說道。似乎在暗示著什么。

楚質也明白以楊村因為貧困。所以有許多村民出去打工了。初兒的意思。無非是想將那些人尋回來罷了。富貴不忘鄉親。人之常。無可厚非。而且這事對質來說也不什么大問題。當下輕笑說道:“招人的事情。自然是由兩村村正負責。當然。如果能知道對方底細。那就再好不過了。”

楚質的意思常明。初兒當然明白。小臉掠過一絲喜悅感激之色。聲音柔媚說道:“初兒代村里的親們謝謝公子。”

楚,灑然微笑。隨即修書一封給高管事信里自然是好好的夸贊了下他。肯定了他近段時間來的工作。表明自己對此非滿面。希望他能再接再厲。信中的末尾就是楚質對于作坊以后的規劃。讓高管事酌情行事。

其實楚質自己也非常清楚。過不久廷賜官授職。為官之后。生意上的事情。為了避嫌。自己怕是不會再直接沾染。能在幕后給出個大致方向。具體的事情。自然會底下的人處理。放權是肯定的況且人家高管事在商海里摸爬打滾十數年。肯定要比自己這個商場新丁經驗豐富論起具體執行工作定然不是自己所能比擬的。沒有必要的話。還是不要在旁對人家指手畫腳了。

檢查書信沒疏漏之處。命人送出去后。楚質準備好禮品。其中自然少不了何涉提到白折扇。收妥當之后讓兒先知家人一聲匆匆在楚府前面的街道攔了輛車。向何府行去。

近段時間來因為忙著赴宴應。楚質很少到何府拜訪何涉了。想到平日何涉的諄諄教導。真誠關切之情。楚質心里也有幾分愧疚。如今再次踏上熟悉的小巷。見就眼前。楚質連忙整理了個儀表。疾步上前輕輕敲門。

“質公子來了。快進。”何府院子拉門探頭。看見是楚質。立即露出燦爛的笑容。輕手把大門推開半邊。鞠躬作揖。熱情洋溢的引請楚質進來。

楚質客氣還禮。微笑走入前院。現院中停有一頂轎子。何涉知交滿天下。何府也時常廣納汴梁鴻儒。有人前來拜訪是正常的事情。楚質也沒有感到奇怪。只微微一笑。好奇詢問道:“卻不知今日是何人前來拜訪老師?”

“是趙相公。”院子微笑道。神情有幾分自豪。雖然一個的位低下的仆役。但是迎來送往的都不是普通平凡之人。還能經常接觸普通百姓一生難以見到的官貴人。院子心里有種難以言喻的優越感。

楚質知道院子說的是趙概。今科科舉結束之后。身為翰林學士知貢舉的趙概。的到群臣的推薦。的到皇帝趙禎的許肯。正式被任命為參知政事。成為大宋政事堂宰相之一。當然。有人上位。那就意味著有人下臺。只是下臺之人。楚質也不熟悉。也就懶的理會。況且下臺之后。未必沒有機會再重新上。

這也是宋朝的特點。宰相輪流坐。不知明年到誰家。罷相在世人看來。是件十分平常的事情。每當全國各的有什么點的天災時。在百姓或者萬民的心目中。那是上天的警示懲罰。警示的對象當然不會是黎民百姓。江山稷是誰的。矛頭自然就指向誰。眾人心知肚明。但總不能讓天子蒙羞吧。這時候身為百官之首當朝輔臣的宰相。自然而然的就是最好的頂鍋人選。是貶是罰就不重要了。

不要以為沒有好處。天子圣明。

切記在心里的。這樣的好臣子自然堪稱大用。隔上那間。隨意找個理由重新再啟用。依然風光的意。而且就算在任期間。一切平安無事。也會有御史站出來指責對方毫無樹建。不配為相。應該識趣退位讓賢。宰相之位也坐不長久。說到底不過是帝王權術。平衡二字作祟罷了。

所以當趙概成為參知政事的消息傳到耳中。楚質奉上程儀表示祝賀之余。心里面卻沒有太大的高興。如果趙概任其他重要職位還好。起碼能在朝中待久些。如今成為副相。過幾年恐怕就要請群外放。

本來還想自己在的方上歷練幾年之后。托趙概幫忙活動下。調回汴梁為官呢。看來這希望要落空了。楚質輕微搖頭暗嘆。雖然說還有個大伯楚汲。可畢竟是血脈之親。也不好直接插手自己的事情啊。

走到客廳前。透過屏風薄紗。隱約可見何涉及趙概的身影。楚質收回對以后的展望。伸手攔住要進去通報的院子。理了下衣裳。滿面笑容的揚聲說道:“老師。'生求”

只見屏風內的身影悠了下。掠過幾句含糊不清的笑語。隨之傳來何涉的聲音:“既然人到了。那就自已進來吧。”

向院子讓了表謝意。楚質伸手掀開廳門珠。從容自若的走了進去。朝列席而坐的何涉趙概行禮道:“見過師趙學士。”

何涉輕輕頜。唇角綻出喜悅笑意。本來就紅潤的臉龐透出潤亮光澤。輕輕揮手道:“不必禮。自己找位子坐下吧。”

何說的隨意。楚,卻不敢散漫。徑直來到兩人下置。安然坐了下來。腰板挺直。目不斜視。臉上的笑容依舊。

“景純。聽學士說。你已經有好陣子沒來了。

”趙概眉毛上。笑說道:“如今卻提著禮品上門拜訪。可是來向學士賠罪啊。”

期集之日。忙于應。自然沒有暇時間前來。這點幾人都心知肚明。楚質也沒有解釋。只是微笑說道:“趙學士所言極是。雖然是俗氣了些。但也只能以此向老師聊表寸心了。”

“那學士覺的。景舉。是俗雅啊?”趙概偏頭笑古人的情感比較含蓄。只有彼的關系親密無間。才能如此笑談無忌。對此楚質自然明白。聞言輕笑不語。目光轉向何涉。

“如果景純送禮是為俗氣。那老夫向他索取禮物之舉。豈不是更加俗不可耐。”何涉笑道。捋了下銀色長須。

微楞了下。趙概隨之反應過來。立即輕笑道:“是俗是雅。現在確實言之尚早。不妨將禮來。讓評賞之后再做定論。”

見到何涉大笑點頭示意。楚質連忙解開隨身的禮品。將幾塊潘谷墨輕移到一旁。捧出用竹條編織的箱子。輕輕掀開蓋子。里面整整齊齊疊著三十余柄散發出淡淡香的折扇。

“咦。這是什么物事?”本以為箱子里裝的是古字畫的趙概。看清楚箱內的情況后。忍不住驚訝起。也不怪趙概不認識折扇。畢竟在當朝副相參知政事。身居要職。處理的政務自然繁多。有抽空前來拜望何涉。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事情。哪里還會有時間到民間微服私訪。自然沒見過這種形制新穎的扇子。

“叔平。這就是你的不是了。身為當朝學士。連在汴梁城中最為風行的折扇都不認識。如寡聞可不行啊。”何涉笑了起來。隨手拿起一柄折扇。手指動作嫻熟的輕微按了下。折扇立即展開。輕搖幾下。清風陣陣繚繞。舒爽之極。

“原來是扇。也沒有什么稀奇啊。”仔細打量了下。趙概恍然說道。接過楚質遞來的折扇。學著何涉的動作。體會了下。感覺還可以。

反復觀摩了片刻。趙概搖頭說道:“這扇確實比以前輕巧許多。但與宮扇相比。卻;了許多。扇面潔白如雪故然不錯。細細看來。沒有團扇那么雅。”

經過千百年來的發展。絹宮扇大多制作精細。裝飾華美。面上常繡有精美的花鳥魚蟲山水。人物佛像。顯然趙概已經習慣這樣的扇子。自然對空白無物的折扇不認同。

與楚質對視了下。何涉笑容燦爛。放聲呼道:“來人。取老夫畫盒來。”

在趙概迷惑的時候。廳外的仆役聽到呼叫。匆匆忙忙奔向何書房。過了片刻。返回廳中。小心翼翼的將作畫用的筆紙顏料擺放到位。

其他書友正在讀

新書日點擊榜


上一章  |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