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的幸福生活第一百八十八章 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八章 曲

第一百八十八章 曲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VIP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如其來的呼叫聲。不僅讓楚質為之一楞。也讓議論人留意起來。叫喊的卻是剛才充當司儀的進士。只見他笑嘻嘻說道:“楚兄大才。區區“一首”詩詞自然不在話下。諸位覺的是吧。”。咬聲極重。聰明之人自然聽的出其中暗示。喜愛熱鬧自古就是國人天性。至今還是如此。人之中立時響起整齊的回應。以及一片哄然笑聲。

“難的大家如此盛情。想必楚不會讓我們失望的。”司儀高聲笑道:“只是描述今日情景的詩詞已經足夠有余。勞煩楚兄再作。想必諸位也是如此認為。”

“沒錯。”底下盡是歡笑之聲。

“那依諸位之意。應當讓楚兄以何為題作詩啊?”看見眾人附和起來。心中有幾分的意。本沒有詢問楚質的意思。司儀趁機大呼起來。

以什么為題?這實值的細想沉思。當然也有幾立即提議的。卻沒有的到眾人的回應。只好作罷再想。

“……況見歌象還。”水心殿中。張若水揚聲吟誦完最后一句詩。滿面微笑的退趙禎身旁。

“嗯。勉強算是佳作。不過要比剛才的幾首劣詩好上數倍。”這是宋祁的評價。知道他心服嘴不服的性子。殿中權貴大臣也不在意。反而仔細留意趙禎的反。畢竟詩詞再妙。如果的不到皇帝的贊許。還不是和柳永一個下場。

“此好。情景交融。不多。”趙禎笑贊道:“能向朕獻詩陳雅。豈是愚臣。”

既然皇帝已經將詩性那權貴有什么好猶豫。況且詩真的不錯。當下紛紛開口夸贊來。不少人

中有了些許想法。聽到瓊林中傳來的陣呼呼聲趙禎有些好奇問道:“益之。外面又為何事吵嚷起來?”

“啟稟陛下。殿外士子覺楚進士才作一首詩。在是不足以顯示其“誠意”。紛紛開口“懇求”楚進士繼續展露詩才。”張若水隱喻笑道。

不管是懇求還是逼趙禎沒有究之意。反而有興趣道:“既然如此。那他們為何不安靜下來。反而吵鬧不休。也不怕打擾楚卿的思緒。”

“他們是在討論以何為題。”張若水輕笑道:“眾人各執已見。久爭不下聲音自然有些雜亂。”

確實如此。出題不難。難的是有幾百個人出了幾百道題不知選擇那個才合適。不管是贊還是否決哪個。都有人執不同的意見。

“有什么好爭執的請陛下圣裁獨斷即可。”立即有個權貴站出來說道。而其他權貴心中大罵這人溜須拍馬。卻紛紛附和起來。

“這樣似乎不太妥。”沉吟了下。趙微笑道:“皇后覺如何?”

“既然是眾人的提議。那就應由他們自己決定。陛下無須勞心。”曹皇后淡然道有些許家無為而治的意思。

“皇后所言在”趙禎最不喜就是勞心二字聞言深以為然。輕笑道:“隨他們之意吧若是由朕命題。反而會壞了興致。”

瓊林苑中。眾人討論半響。依然沒有達到統一的意見。讓楚質等的有些不耐煩了。干脆邀京沈返席位。幾人歡暢舉杯對飲起來。

眼看此事就要不了之。有人心有不甘。忽然見到彩棚臺中有人在表演劇。依呀唱著小曲。腦中突然靈光一閃。叫道:“詩詞歌賦。我們平日總賞到楚公的詩詞。卻從未聽過歌賦。不知今日是否有幸睹耳聞。”

刁難明顯是在刁難。某些人面面相覷。立即毫不猶豫的選擇贊同。隨之推波助瀾起來。受到這些人的影響。一些不明真相。喜歡看熱鬧的人也覺的有理。紛紛附和起來。

“歌賦?”楚質楞了下。賦確實不懂。太古老了。不怎么喜歡。自然沒有記下。而歌倒是有許多。只是古代的韻歌與現代的流行歌曲。好像是兩回事。存在天差的別的代溝。唱出來眾人肯定不懂欣賞。反而會認為是粗鄙之詞。

“景純。若是覺的不妥。盡管推辭就是。”馮京輕哼了下。輕聲說道:“這分明是有意為難。大可置之不理。”

不僅是馮京。一些純樸正直的士子也覺的不對。雖說詩詞歌賦是并列一起的。歌以屈原的歌最為有名。賦興盛于漢代。到了唐朝時候。歌與賦已經衰落。取而代之的是詩。到了宋朝就更加不用說了。詩已經被唐人寫盡。宋朝的文人無奈。只有寫在唐人看來是微末小道的長短句。美其名為詞。

過了幾十年的發展。詞才逐漸為世人所接受。但是在宋人的心目中。不過是用來消遣的游戲。詩與文章才是正道。而賦早就已經不

卻到哪里了。只不過歌經過改換面后。成為了雜調小曲。

在背景下。居有人提出讓質寫歌賦。根不再是以詩詞消遣助宴會酒興為目的。是故意想人難堪。似乎也意識到這點。人只敢躲在人群中叫。卻不敢站到楚質面前直言。

“景純。不必猶豫。接回了他們。”馮京冷笑:“我倒要看看。有何人敢前來讓你寫歌作賦。”

“也好。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楚質點頭。身微微拱手。見他似乎有話要說。人的聲音漸漸小了下來。

“謝謝諸位盛情相。只是在下才疏學淺。平日里寫下詩。填下詞尚可。可是歌賦實在是過于博大精深。在下偶有所聞。略有接觸。可是知之不深。就不當眾獻丑了。請諸位見諒才是。”楚質客客氣氣說道。

“楚公子謙虛了。”默了片刻。人群中傳出某個聲音:“連臺上演劇的伎人都能譜歌唱曲。難道才學出眾的楚公子連他們都不如嗎?”

聲音一響止。人影晃動。卻不知是誰人所言。聰明機靈的人。當然清楚這是有人在煽風點火。拿楚質和身份低微的伎人相提并論。本身就是一件荒謬的事情。可惜出于種種原因。都沒有站出來正義直言。

劇。楚質好的打林苑中的彩棚臺子。對于雜劇他還是有些了解的。雜劇的興盛似乎是在元代。就是不清楚源于什么時候。

其實雜劇在汴梁城各勾欄瓦舍都有演出的。只是楚質平時聽到。見與劇差不多。對于這種國粹也不怎么喜歡。所以也沒有留意。現在想起來。宋朝的時候。根本還沒有京劇這個戲劇呢。

仔細聆聽觀察。發其中還是些差異的。就算不喜歡京劇。可是天天有人在宏揚這種國粹。想不了解也難。京劇講究咬字清晰。有一點字正腔圓的感覺。且舉手投足間。自有股說不出的味。也算是聲情并茂吧。而這雜劇。唱腔卻以柔滑調為主。更加沒有各種身段表情等細節處理的問題。顯的隨意多了。“景純。在想什么呢?”馮京在悄悄醒道:“剛才之言不必理會。繼續回絕下去。”

“當世。臺上演的哪出戲?”楚質悄聲問道:“怎么哭哭啼啼的。”

“這時候了。你還有心情關心這。”馮京啼笑皆非。在楚質的催促下。無奈說道:“似乎是出新戲。叫什么生死相許。分明是在套用你的詞句來起名的。”

“這喜慶的時刻。敢有人演悲劇?難的他們不怕砸臺子啊。”楚質喃喃說道。只見臺上有個女伎人對著一口棺材哭泣不已。口中還叫著什么山。給的感覺似曾相識啊。不管怎么說。楚質還是很佩服人家伎人的專業精神。盡管已經沒人觀看。依然賣力表演。

見到楚質似乎有些

不在焉的模樣。眾人不由交接耳。竊竊私語起來。馮京見狀。著急說道:“別管閑事了。人家都等著你回應呢。好歹你也說句話啊。”末了馮京還是解答了楚質的疑問:“什么悲劇。再哭幾句。就有人從棺材里蹦出來了。”

果然如此。臺上伎人抹了把淚。準備以頭碰棺自殺時。棺材突然開了。從里面蹦出一個人來。兩人頓時抱頭痛哭。然后是喜氣洋洋的大團圓結局。

“還真是狗血惡俗啊。”楚質輕嘆搖頭。也不會眾人的悄悄私語。徑直走到書案旁。提筆寫下幾行字:“觀雜劇生死相許。心中感觸。難以盡述。唯有作以記之。”筆尖在空中懸了片刻。楚質才繼寫了下去。寫完之后。自己仔細端詳半響。忍不住嘆口還真是肉麻啊。不想再看下去。連忙退去。

“你我。忒煞情多。情多處似火。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與你生同一個死同一個。”

這首曲子自然也傳遍苑內苑外。彩棚之中的白瑾瑜輕輕吟誦。似乎在想像什么。俏麗小臉慢慢染起了暈紅。有幾分癡癡之意。

“哼。這小子別的不行。就是這詩詞曲子還能見人。”蘇月香冷言道。心中卻有了絲波瀾漣漪。只要是女人。都是少不了感性。情詩情話絕對能聽入耳中。融入心里。


上一章  |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