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的幸福生活第一百五十章 還是運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章 還是運氣

第一百五十章 還是運氣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VIP

人走近了,隱約聽到里面傳來陣陣聲樂,便有些明了,肯定是伎人在里面表演,但凡這種聚會,美味佳肴可能不會有,可總有一些供眾人取樂的名目,絲竹管弦之調自然是其中首選。

“景純,你可知山長在何處?”人太多,擠不進去,高士林問道,目光游離不定,在人群中尋找起來。

“我也是才來不久,如何知道。”楚質說道,有心擠進去,可惜人人都有這個心理,才上前兩步,又被擠了出來。

“幾位不用尋了,我知道何學士在哪里。”曹評笑道。

“請公正兄指點。”楚質說道,清楚人家既然是聚會的組織者邀請而來,身份地位不一樣,了解到的情況肯定比自己多一些。

曹評微微一笑,著幾人在人群人穿行,朝著聚會處唯一的建筑,也就是一看就知道是臨時搭造的棚子走去,楚質這才醒悟起來,這種聚會,雖說自由行動,但不管怎么說,總有些特權人物需要照顧的,自然不能讓他們和旁人一樣連坐的地方都沒有。

走近棚子,幾人發現這里聚集了不少人,只不過氛圍卻安靜許多,沒有外面的那么喧鬧,棚子中雖然置放了許多凳子坐墊子,但是大多數人都是選擇站立,恭敬的聆聽著少數幾個人的講話。

“景純,山長在里。”尋望了片刻,高士林輕聲說道,示意伸手向楚質示意。

楚質指著高士林所指方向看去,現何涉安然的坐在棚子左側,滿面春風,與一旁的趙概談笑風生,楚質正準備舉步過去給何涉問好,驀然棚子內似乎有些吵亂起來,只聽眾人在大聲的呼叫什么聲音太響反而聽不清楚了。

“怎么回事啊?”高士林迷自語。

“似是一幫士子圍著小宋學士在說些什么。”曹評微笑道。也覺得有些困惑。這些士子哪來地膽子。居然敢這么無禮。

許多人然相視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正欲起身探個究竟。卻見宋祁滿面微笑按撫眾人聲音漸漸回落了下來。過了片刻。宋祁笑了起來。有些得意之色道:“你們別不相信當年我就是憑著一首詞。獲得美人芳心。打動官家。最終抱得美人歸……。”

眾人仔細聽了會。立即明白宋祁在向一幫士子炫耀自己地光輝情史。知道宋祁品性地馬上啞然失笑新回身坐下。繼續談笑風生而更多地文人士子連忙湊上前去。雖然宋祁地事跡已經廣為傳揚是他們不1⑹小說手&機!站w&ap&.⑴&⑹&.C&整理介意再多聽一次。況且這還是宋祁親口敘述地不定還有什么不為人知地隱秘呢。

“這么久了。小宋還是這個脾性。也不知悔改。”何涉輕嘆說道:“如此下去。就算官家想要重用。朝廷諸公怕是不會同意地。”

“誰說不是。不過我們地勸言也管用。就連宋相公親自開口。他還是滿不在乎地德性。口中振振有詞。說自己若是改了。那就不是小宋了。”趙概輕笑說道。輕微搖了下頭。

“本想他在地方上待了幾年。心性會穩了些。哪知……。”何涉嘆氣無語。有些許恨鐵不成鋼地模樣。

“常言道,本性難移,想讓他有所改變,怕是非常困難。”趙概輕聲說道。

“好了,不說他了。”何涉輕微搖頭,悄聲問道:“叔平,有件事情老夫一直沒有來得及問你……。”

趙概微笑,了然說道:“可是景純之事。”

“不錯,景純的才學如何,老夫心里清楚,考個舉人絕對沒有任何問題,但是貢士嘛。”沉吟了下,何涉說道:“還須再苦學幾年,老夫讓他參加會試,無非是想借此機會磨練他的心志,沒有想到他居然中了,其中肯定有什么蹊蹺。”

“會試如何嚴格,能有什么蹊蹺。”趙概輕笑道。

“這正是老夫百思不得其解之處。”何涉捋須說道:“景純的性子老夫了解,絕對不會做些有辱名節之事,會試結束時,情緒也低落了一陣子,顯然他也覺得此次得中的機會不大,可事情偏偏出乎意料,其中若是沒有隱情,老夫是不信的。”

“那何學士在懷疑什么?”趙概微笑說道:“要知道我雖然身為知貢舉,名義上是此次會試的主官,但是只負責巡考而已,批閱考卷的事情是由司馬太常負責的,我也過問不了。”

慶歷八年因為朝廷重臣的推薦,司馬光被召試館閣校勘,并獲通過,隨后兼任為太常禮院、貢院屬官。宋代以史館、昭文館、集賢院為三館,都在崇文院內,后又于院內建秘閣,三館、秘閣是國家藏書之所,相當于我們現在的國家圖書館,宋初,置檢討

等,稱為“館職”,檢討與校勘主要的職責就是整皇帝顧問,相當于國家元首的智囊團成員,地位相當高,而司馬光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逐漸為世人所知。

“司馬太常這人,老夫也曾聽聞過,學識頗深,而且為人耿直,敢于直言。”深思了片刻,何涉說道:“景純與他素不相識,想來他也不會有所徇私。”

“以司馬太常的性子,哪怕和景純認識,怕也同樣會秉公而斷,絕不會手下留情。”趙概據實說道。

“這樣說來,是老夫多心了。”何涉說道,心里還是有些疑慮。

“也不盡然。”趙概微笑說道。

“行了,不必掩掩藏的,有什么隱情蹊蹺就痛快道來。”瞄了眼趙概,何涉臉色一沉,怒目而視。

趙概也不害怕,面帶微笑,條斯理的抿了口茶湯,覺得關子也賣得差不多了,這才輕聲說道:“其實這次景純得中,還真有幾分運氣。”

“何出此言?”何連忙追問。

“學士也清楚,會試雖分三場,但前兩場只是個陪襯,要想得以錄取,那還要看第三場的策試。”趙概說道。

“慣例如此。”何涉輕輕點。

前場考的經文墨義,其實就是考驗士子們的基本學識到底如何,如果連這兩關都過不了,后面的策試考卷根本不用再讓考官批閱,即可直接刷下來。

“正如學所言,景純的才學功底不錯,前面兩場輕而易舉的通過了,被閱卷官批為上上之卷。”趙概笑道:“考個舉人確實沒有問題。”

古代批閱試卷評定成績的方式和現在有區別的,沒有分數一說,只是在卷首標明等級,從最高分優等,到最低分劣等,沒有統一的評判標準,只是由閱卷官而定的。

當然不用擔心閱卷官會借機刁難使壞,已經完善糊名制和抄錄制的科舉考試,閱卷官員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批閱的是誰人的卷子,而且一份卷子,最少要經過幾個閱卷官批閱,最后才由主官根據閱卷官們的評定,最終決定成績如何。

“那是自然,老夫的弟子豈能過不了最簡單的兩場考試。”何涉捋須,有些得意,其實心里也有些意外,按照何涉最初的想法,楚質能過第一場,成績為上等不成問題,第二場勉強過關,成績可能差了些,最多是中下水平,沒有想到兩個都是上上等,又出乎意料啊。

“那學士可知道景純的策試考卷成績是幾等?”趙概說道,嘴角掠過一絲神秘微笑。

“能得中貢士,最低起碼也是中上等吧。”考慮了下,何涉遲說道。

“學士錯了。”趙概輕笑起來。

“莫非是上等?不然就是上上等。”何涉推測,隨之又否決道:“應該不會吧,景純文章文理順暢,言詞卻過于直白,能評為中等就不錯了。”

“學士此言很有道理。”趙概臉色有些怪異,停頓了下說道:“可偏偏景純的文章,經過幾個閱卷官的批閱,一律評定為優等,連裁定成績的主官也是如此認為的。”

“優等?”何涉楞了,難以置信。

“景純文章內容大致是……。”似乎是記憶猶新,趙概隨口念誦其中幾段。

“嗯,字句通暢,應對還算規矩,文理平穩。”聽了幾句,何涉皺眉說道:“如果通篇都是如此的話,不過是篇普通策文罷了,定為中上也算是閱卷官們的寬容雅量了,如何能定之為優等。”

“如何不是。”趙概笑了下,帶著幾分認真,斂容說道:“若放在平時,這篇策文自然是平平穩穩,無論如何也不能得到如此之高的評定,可放到科舉閱卷,得到優等評價一點也不足為怪。”

“二者有何不同?”何涉迷惑不解道。

“學士只注意景純文章平平穩穩、中規中矩、字句順暢,似乎還有些直白。”趙概輕聲說道:“卻不知道偏偏正是直白兩字,使景純得以錄取。”

“這是為何?”何涉問道,顯得十分的困惑。

“學士應該清楚太宗淳化三年時的典故吧。”趙概輕聲說道。

“自太祖建隆元年至太宗端拱二年,因頻頻舉行科舉考試,且多以最先交卷者為狀元,是以天下士從準備考試就只在速度上下功夫,而忽略了文章的質量,文風華而不實,幸得太宗英明,知之其害,決定不再以行文的遲速作為決定名次的標準,此風才得以遏止。”何涉皺眉說道:“莫非又有人仿效此風不成?”


上一章  |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