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的幸福生活第八十八章 別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八章 別離

第八十八章 別離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又是一天清晨,輕微寒風呼嘯,在汴河面上掠過,蕩起陣陣漣漪,汴梁城中的一段碼頭上,依舊是繁榮熱鬧的景象,天際才一片浮白,前來這里運貨提取的商旅行人已經擠滿了大半個碼頭。

碼頭一邊,一艘準備出發的客船前,楚儉與家人做最后的告別,楚洛公務繁忙,或者不愿意在人前表情自己的感情,所以沒有前來相送,只有惠夫人和楚質帶著幾個仆役在碼頭上與楚儉依依惜別。

“儉兒,到地方之后,不要忘記托人來信報平安啊。”溫柔理順楚儉身上衣裳的折皺,惠夫人美麗的眼眸泛過絲絲傷感。

“儉兒記下了。”楚儉鼻子一酸,瀨瀨落了幾滴淚。

“秋兒,日后就勞你照顧儉兒了。”纖手握著一個眉清目秀的小廝,惠夫人悄悄說道:“若是在儉兒那里受了什么委曲,盡管告訴我。”

“才不會呢。”嬌羞瞄了楚儉一眼,隨之秋兒語氣低落,美目盈起了淚花說道:“要不然秋兒不走了,一直留在您身邊。”

“傻孩子……。”惠夫人自然勸慰起來。

“大哥,你多多保重了,記得常給我寫信。”一旁的楚質輕聲說道:“要是在泰山待不下去了,盡管回來,想必大家都不會怪你的。”

“二弟,你這是在咒我嗎。”楚儉頓時有些啼笑皆非,離別傷感似乎淡了些。

“嗯,如果不想過早回家,那也可以四處游學,見識一下大宋的壯麗山河景象。”楚質輕輕笑道:“若是見到什么稀奇物事,記得托人捎點給我就成。”

“二弟,我這可是去求學,不是游玩啊。”楚儉苦笑說道。

“大公子,船準備要起程了。”一個仆役匆匆走來稟報道。

“娘、二弟,我走了。”離愁傷感再次涌上心中,楚儉黯然說道。

“儉兒,一路走好。”惠夫人忍不住落淚起來。

張開了嘴,楚儉卻沒有發出聲音,輕揮了下手,毅然轉身向依靠在碼頭邊上的客船走去,剛走幾步,步伐一滯,回身深深望了眼,眼眶晶瑩閃爍點點亮光,重重點了下頭,繼續上前行去。

“惠夫人、二公子,秋兒去了。”秋兒帶著一絲抽泣說道,一步三回首走著。

船工的口號聲響起,客船慢慢隨波流去,微風卷起,憑添幾分蕭瑟,轉眼之間,客船已經漸漸消失在天際。

“娘,我們也回去吧。”長嘆一聲,收拾心情,楚質柔聲說道,隨手示意旁邊的仆役做好抬轎的準備。

“質兒,娘要到相國寺為儉兒祈福。”輕輕用衣袖抹去臉上的淚痕,惠夫人輕聲說道。

“那也好,我隨你一起去。”楚質當然不會反對,揮手讓仆役抬轎子過來,扶著惠夫人進了轎子,對仆役說明了目的地,然后跟在轎子旁邊悠悠向大相國寺走去。

雖然是清晨,但是到大相國寺進香的善男信女不在少數,而在寺前做生意的市井小販也早早擺起了攤位,扯開嗓子賣力的么喝著。

楚質隨著轎子邁進寺門,只見眼前壁瓦丹柱依舊,畫梁飛檐依舊,斗拱層疊依舊,一片金碧輝煌的模樣,剛剛進入寺門,就有一個知客僧迎了出來。

“不知施主是進香,還是禮佛?”與寺前肥頭大耳的和尚不同,這個知客僧雖然年輕,卻顯得彬彬有禮,顯然對迎來送往的事情非常熟悉。

“禮佛。”楚質也明白,進香就是在大殿外拜下,然后上幾柱香了事,禮佛卻沒有那么簡單了,要進內殿,由專人陪同,似乎還能求卜問卦,由高僧解簽等等,禮儀頗多,香油錢自然也要多一些。

“不知施主信奉的是哪位佛尊菩薩?”知客僧一聽,心中自然歡喜,態度更加溫和起來,瞧來人的風度和穿著就知道是大戶人家,香油錢自然少不了。

大相國寺占地五百余畝,轄幾十個禪、律院,養僧千余人,為了能更好的服務大眾,增加信徒,寺中供奉的佛陀菩薩自然不會只有幾個而已。

這個楚質就拿不準了,他可沒有什么信仰,連忙悄悄請示惠夫人。

“聽聞天王殿的卜卦最為靈驗,前來問簽求平安的人頗多。”惠夫人柔聲說道。

聽到了指示,楚質毫不猶豫說道:“去天王殿。”

原來真有個女眷,見到轎子知客僧就猜測出幾分,聽到聲音之后,心中再無疑慮,連忙恭敬在前面引路,作為一個廣納天下信徒的寺院,大相國寺自然沒有女眷不得入內的規矩,畢竟相對而言,來寺院進香許愿的絕大部分香客都是女的,而且也是最舍得施舍的,如果有這個規定,恐怕大相國寺的香火定然會慘淡不少。

大相國寺天王殿共有五間三門,殿內飛檐挑角,黃琉璃瓦蓋頂,居中塑有一尊彌勒佛坐像,慈眉善目,笑逐顏開,坐在蓮花盆上,兩側站著四大天王,他們個個圓目怒睜,虎視眈眈,大有滅盡天下一切邪惡之勢。

來到內殿,在楚質的攙扶下,惠夫人慢慢走出轎子,絕美的容顏以及溫柔嫻雅的氣質立刻引來旁邊香客的連連注視。

“大師,這里可有靜房?”人多眼雜,楚質被人盯得十分不舒服,立時回首詢問旁邊的知客僧,同時遞去一小串銅錢。

靜房就是供香客休息的地方,里面裝飾精雅,有茶水點心供應,而且還可以請高僧為自己講解佛經,打坐參禪。

“請施主隨小僧來。”十分嫻熟的接過銅錢,知客僧臉上不見半點端倪,仍然是那么從容淡然,雙手一合十,揖了一下,在前面引起路來。

“你們幾人在外面等候。”楚質吩咐了一句,扶著惠夫人,隨著知客僧轉了幾個彎,來到一間收拾干凈,彌漫出檀香的靜房內。

靜房擺設十分簡單,一張席子,幾只椅子,茶幾上擺放幾碟時令果瓜,點心茶水,墻壁上還掛著一幅形象逼真,充滿慈祥意味的佛祖畫像,畫像下有張小供臺,臺上擺放著青燈與香蠟,還有一只精巧的銅制香爐。

“施主有什么吩咐盡管喚小僧前來。”知客僧十分知趣的告退而去,走出靜房之時隨手帶上了房門。

“質兒,隨我一起為你大哥與秋兒祈福。”抽出幾柱香點著,合在手心,惠夫人對著畫中佛像恭敬膜拜起來。


上一章  |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