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刀1937第四百五十八章 “軍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刺刀1937 >>刺刀1937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五十八章 “軍援”

第四百五十八章 “軍援”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西方蜘蛛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西方蜘蛛 | 刺刀1937 
第二部燃燒的大地——第三部刺刀1937

滇緬公路始建于年春,于當年月初步建成通車。.

在修建這條公路時,中國缺乏先進的建筑機械,動員征用了二十萬工人用人手將此舉世知名的國際交通要道開通起來。據不完全統計,有兩三千人將生命永久地留在了這條公路上。

滇緬公路修建之難,主要是百分之八十路段是崇山峻嶺,一半要通過堅硬的巖石地段。在這些地方筑路者只能通過爆破來開山劈石,為滇緬公路強行開辟出道路。數百公里的巖石地段,就是用螞蟻啃骨頭的辦法,一點點硬啃出來的。

滇緬公路跨越了中國最湍急的河流:怒江和瀾滄江。橋梁專家受先人建的鐵索橋的啟發,決定建造能夠通行載重卡車的鋼索大橋。

年間,中國在怒江和瀾滄江上,先后架起了三座大型的鋼索大橋:惠通橋、昌淦橋和功果橋。

曰本為了切斷滇緬公路,調集多架飛機,對滇緬路的主要橋梁和路邊樞紐進行轟炸。

年月日,滇緬公路全線通車,其中西段從開工到通車只用了九個月。

其中惠通橋、功果橋、昌淦橋是滇緬路上最大、最艱巨的橋梁工程,也是中國工程技術人員最早設計的公路鋼索吊橋。美國駐華大使約翰遜說,滇緬公路可以和巴拿馬運河相媲美。

而滇緬公路的建成,對中國的抗戰大業也起了巨大作用。

年月初,第一批軍用物資蘇聯援華的噸軍火由英輪“斯坦霍爾”號從奧德薩運至仰光港上岸,再經鐵路和滇緬公路運往中國境內。

月初,蘇聯援華軍火從滇緬路運到昆明,是該路首次運輸國外援華物資。

滇緬公路地建成震驚了當時地國際社會。各國傳媒爭相報道。滇緬公路上最初有輛車。以后增加到輛。后來西南運輸管理處遷到昆明。最多地時候這條公路上每天有兩三千輛車在行駛。

蘇聯這批援華物資地到達是非常重要地。

至民國二十七年年底。經國民zf統計。中隊在歷次戰役中總計消耗步槍三十一萬一千枝。輕機槍一萬八千五百挺。重機槍四千挺。迫擊炮一千三百門。各類型火炮六百六十門。

步、機槍子彈七點二億粒。各式炮彈三百四十六萬顆。手榴彈七百三十萬枚。

武器彈藥既然有巨額地損耗。也就得有相應地補充。

國府于抗戰初期陸軍裝備建設地唯一任務便是獲得足量地兵器以填補戰場上地損失。國府地武器彈藥儲備本來就少。而抗戰爆發后。各主要兵工廠奉國府令紛紛往大后方遷移。國內地兵工生產受到很大影響。

兵器產量根本不抵損耗量,因此,國府對于獲得外國陸軍軍火的需求遂變得愈加迫切與重要。

在國府逐步喪失了從德國購進陸軍裝備地可能后,以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為標志。蘇聯正式開始對華實施軍火援助。

但蘇聯援華是基于讓中國拖住曰本使后者不能進攻蘇聯的戰略考慮,故此蘇聯提供的兵器數量一般是以使中國能繼續抗戰為限。

與此同時,由于戰時的財力已瀕臨枯竭。國府從外國訂購武器裝備,除了拿農礦產品交換外,往往還得首先從外國獲得貸款。然后再用這些貸款去購買需要的陸軍兵器,這無疑進一步增加了國府獲取外國裝備地難度。

經過一系列艱辛的外交奮戰,并飽嘗了需求始終得不到全部滿足的痛苦之后,鄭永開始發揮出了自己地影響力。

通過與蘇聯特使的合作,蘇聯的軍事援助終于在國府最需要地時候到來了。

這將對保持戰斗力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出于第三戰區的重要性,或者說多少有些對愛將的偏袒,這些物資中很大一部分在第一時間送到了第三戰區。在這段時間里,鄭永準備率先整編八到十二個師的主力,逐步恢復當初王牌師的實力。

大量的新兵補充進了軍隊。而這些人里又以學生最受歡迎。這些學生雖然有的時候顯得幼稚了些,但他們有文化。有熱情,經過訓練之后勢必成為這些整編部隊的主要作戰力量。

“這次多虧了老毛子地物資及時到了。不然兄弟們只怕真地得空著手上戰場了。”看著剛剛運抵的第一批武器,鐵定國笑嘻嘻地說道。

“你們當老毛子真地那么好心?”鄭永冷笑了聲:

“不過是要讓我們在這中國戰場拖住曰本人而已。而且,你們看著吧,等再過段時間,蘇聯和曰本為了自身的需要,必然言歸于好,然后蘇聯地軍援也就算結束了......”

“不會吧?”司徒天瑞睜大了眼睛:“老毛子才和倭人打了一仗,難道說好就又好了?”

鄭永的表情有些冷淡:

“國家和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有的只是永遠的利益。現在蘇聯人需要我們,所以和我們走得很近,可一旦當我們失去利用價值了,他們就會把我們像破麻袋一樣一腳踢開!”

說著他的神情有些黯淡下來:

“我們的國家還是太弱小,工業能力幾乎沒有。消耗的物資得不到補充,處處都要看其它國家的臉色行事。美國、英國、蘇聯......甚至連我最欣賞的德國也同樣是如此。只要和他們的利益發生了沖突,我保證,沒有哪個國家去考慮到中國正在蒙受的苦難......

我一直都有一個夢想,終有那么一天,我們國家能將武器出口到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我們的艦隊能夠橫行在所有的海洋。華人將成為全世界的主導性力量,中國將成為世界地焦點所在。再也沒有人能侵略我們,再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強迫我們簽不平等條約!”

他的部下們在那安靜的聽著。不知道為什么,他們總覺得今天的總指揮和過去有些不太一樣了。

鄭永的手忽然伸向了腰間的那把刺刀:

“去的公平,去地公正,這個世界唯一的公正和公平是要用刺刀來說話的。早晚有一天這把刺刀會刺到倭島的土地上,那才是我想看到的最大的公正、公平!”

他拔出了刺刀,泛著凜冽地寒光,在陽光的照耀下,這把刺刀好像隱隱有了生命一般。

鐵定國接過了這把刺刀,刺刀的正反面寫著八個字“日月昭昭。天佑中華”!

“日月昭昭,天佑中華!”鐵定國喃喃地念道,愛不釋手地反復撫摸這:“總指揮,這把刺刀究竟是從哪里來的?”

鄭永笑了一下,沒有回答部下。

他也很想知道這把刺刀是從哪里來的,想要知道這把刺刀地主人究竟是誰。

是這把神奇的刺刀把自己帶到了這個時代。讓自己親身處在了這戰火紛飛,無數中華兒女在侵略者面前挺身而出的熱血時代!

也許將來自己會死,但他相信這把刺刀永遠也不會死。刀上的那份精神也永遠不會死:

日月昭昭,天佑中華!

在這個歷史洪流中,中華民族將永遠會以頑強不屈的鐵血精神延續著自己的生命!

“總指揮。重慶方面來的電報。”這時候新任參謀長將一份電報帶到了鄭永面前。

“美國國會已經同意了恢復對華援助。”

鄭永淡淡笑了笑,隨手將電報交給部下傳閱:“最困難的時期看來暫時過去了,有了貸款的進入我們獲得武器地途徑也更多些了。”

這是最近最讓人高興地一件事情了,歐陽平似笑非笑地說道:

“看來咱們的總指揮走地夫人路線是走對了,夫人出馬,無往不利,看來以后咱們是寧可得罪總指揮,也萬萬不可得罪幾位夫人了......”

這時候幾名參謀又匆匆走了過來:

“總指揮,從二十九倭軍對南京發動進攻以來。我部艱苦抵抗十余日。殺傷日軍無數,其中空中僅余十四架飛機頻繁起飛迎戰。至昨日,我空軍部隊......全部殺身成仁......大隊長高志航在起飛過程中也已壯烈殉國!”

守衛南京的中國航空大隊。在保衛南京地戰斗中屢次和日軍激戰于空中,擊落擊傷日機二十余駕,但自身也損失嚴重。

那一天,高志航吃完早飯剛接到起飛命令不久,幾十架敵機乘著拂曉飛抵機場上空。

高志航第一個跑到機前跨上座艙準備起飛迎戰,孰料第一次、第二次開車都失敗了,在機場爆炸,他又命令軍械長第三次開車,就在開車失敗的一剎那飛機爆炸了;高志航連同自己的飛機消失在一片火海中.....

他壯烈殉國的那天,離自己的三十歲生日才剛剛過去了半年。

鄭永默默地脫下了帽子,朝著南京方向深深鞠了一躬,部下們也都學著他的一樣一齊摘下軍帽,朝著南京方向深深鞠躬......

南京保衛戰進行到現在,守衛部隊頑強抵抗,為后方調整爭取著每一分鐘的時間。

十多天的戰斗中,南京外圍大部陣地已經丟失,南京城開始受到了日軍直接攻擊。中人死傷慘重但卻毫無怨言,他們孤軍守城卻沒有任何人膽怯,他們正在為新的勝利而犧牲。

這,就是英勇不屈的中隊......


上一章  |  刺刀1937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