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良皇帝第七十九章 治國之道(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無良皇帝 >>無良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九章 治國之道(中)

第七十九章 治國之道(中)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傲無常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傲無常 | 無良皇帝 
我急忙一把扶起了他,喜色道:“琴太傅快快起來,有你相助朕。定可以叫大吳百姓生活富足,安居樂業。”

“皇上過譽了。”琴太傅恭謙道:“老臣不過是一介山野村夫,承蒙圣恩眷隆,才得以為天下百姓做點事情。”

“如今六部正缺乏一個有效部門統籌管理,琴太傅可有良方妙計?”我道出了心中所慮,如今六部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我把持一番,再這么下去,恐怕會把自己累死。

“之前有內閣把持六部。然而在先帝的逐漸銷弱下,內閣已經式微,幾乎是名存實亡。一些所謂內閣大學士,僅僅是起著擔任議政之責,并無實權。”琴太傅淡望了我一眼道:“先帝重新將大權攬來不易,皇上切勿因貪圖享樂而重放大權。”

被琴太傅一言說中了心事,不免有些尷尬,干笑道:“琴太傅有所不知,如今大大小小的雜事太多。”

琴太傅微一皺了下眉頭,便迅即道:“皇上盡管可以將內閣重新調整一番,內閣大學士均是學問過人,知識淵博之人。皇上大可以將其容納為私人幕僚團,一是給他們些事情做做,不至于因閑生事,二是可以提拔一二能干者,干干欽差,出使之類的活計,對皇上,對江山也有好處。”

“琴太傅妙計。”我不由得豎起了拇指:“省得那幫學究們整天閑著無聊,唧唧歪歪。如此。朕南書房那一套轉角房,空屋子頗多,就在那處重新設立一個內閣辦公處。朕隨時都可以找他們謀劃謀劃。那么,還有那個翰林院。也都是一幫子吃閑飯沒事干的家伙,琴太傅有何辦法給他們點事情可做。”

“看皇上地政略,只要邊患一停。在數年之內恐怕會大力發展內政吧?”琴太傅輕聲道。

“朕的確有此意,所謂民富則國強,國強則安定。再者說,朕也不希望整天看到這災那災,老百姓流離失所。”我緩緩說道,隨后又向琴太傅望去:“太傅可有內政發展妙計?”

“皇上,大吳江山數千萬人口,不可謂不眾多。然而卻人才凋零。民智未開。老臣以為,發展內政必先重德育兩字。此乃大吳江山長久屹立不倒的根本。”琴太傅定睛望著我道:“那些翰林院的文士編修等。可以并入太學院,重點發展大吳國民教育問題。”

“這個?”我眉頭一皺道:“容朕再想想,此事明日朝上再議。”

“此乃天大地好事,皇上為何疑慮頗重?”琴太傅有些想不透的問道。

“翰林院那幫書呆子,成天只知道做文章。讓他們去負責天下教育,那朕以后不就是擁有數千萬的書呆子了?這恐怕別人倒未打來,而大吳就內部吵開了鍋了。”我雙眼一瞪:“此事決計不妥。”

“那皇上的意思是?”琴太傅捉摸不透道。

“朕以為。教育不應當簡簡單單的以做文章為由。”我目光中露出了一片深邃:“別以為朕不知道為何要高調的推行以八股來應試。那不過是為了安穩天下讀書人的心而已。再者說,朕根本就不需要一幫子只會做文章的書呆子來把持朝廷。”

“皇上既然在這方面早有打算。”琴太傅暗想了一番道:“如此的確需要多多考量一番,明日朝上再議。容老臣也回去好好想想,明日一并稟報皇上。”

“不忙,不忙。”我淡笑的拉住琴太傅手臂,親昵道:“你我師徒倆人經年未見,該是敘舊之時。朕即刻命人準備一下火鍋。大冬天地,吃火鍋極為舒坦。”

琴太傅愕然的望著我,輕嘆道:“無論是在哪方面。皇上您地確比他要強多了。”

琴太傅這句話,說的我心中大喜。他此刻稱那家伙為他,顯然是已經不再將其放在心上了。等于是變相承認了我才是真正的皇帝。

樂樂呵呵地陪同琴太傅吃喝火鍋。就連太后,也賣力相陪。琴太傅向來很賣太后的賬,而且很有可能是太后早就與琴太傅講妥了。否則太后也不會如此放心讓琴太傅與我單獨見面。

一夜無話。

次日早朝之上。一些大臣見著立在百官之前的琴太傅,不由得竊竊私語,驚疑不定。琴太傅早先任少傅時,并不高調,甚至于都不愿出席朝列。但是其聲名在外,知道他的人亦不少。尤其是劉枕明他們,更是與琴太傅相熟,見狀立即上前笑哈哈的打招呼。

我觀察了一陣,這才從中和殿背負著雙手走出來。輕輕咳嗽了兩聲,小多子跟在我身后,急忙尖叫道:“皇上駕到。”

群臣一聽,這才手忙腳亂地地各自站好位置,肅立下跪喊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我踱步到金龍椅前,眼神掃視了一遍,緩聲道:“都起來吧。”

“謝皇上。”

“老臣領旨。”琴太傅躬了躬身子道。

“好了,言歸正傳。要找琴太傅敘舊的愛卿,容午后再說。”我淡然著揮了一下手:“有事就秉奏吧。”

“回皇上。”兵部右侍郎于青站了出來,恭聲道:“皇上,出征東突厥的簡將軍已經著八百里快騎送來軍報。其大軍已經于三日前抵達了邊關,目前一切都在準備中。”

“這么快?”我一愕然,簡令泰他們的行軍速度倒是很快,區區一個月便抵達了邊關。隨即,我又道:“擬朕?意,囑咐他一切按照計劃行事。”

“臣遵旨。”于青退回朝臣中。

接下來又處理了幾件小事后。琴太傅這才緩緩站起身來道:“皇上,老臣有一事要奏。”

“琴太傅請講。”我對他報以微笑,我這個笑容,頓時在落在了朝臣的眼中,不由得重新估量起這個太傅來了。

“皇上有勵精圖治之心。當以農耕,教育為主。”琴太傅緩緩道:“農耕乃是國之根本,需要格外重視。而教育乃是開啟民智,大副地提高大吳百姓的素質,為大吳更好的提拔各界人才。此兩項,乃立國之根本。否則空有強大的軍事,大吳無可用之糧,無可用之人,何能不敗與天下?”

我微微蹙著眉頭,思索了好半晌后,才一臉肅穆地點頭道:“太傅所言,甚得朕心。農之一方面,朕已經有了考量,據戶部回報來的消息,那片試驗用地的產量超過了原先產量地三倍以上,而且利用有效工具,可以將一農民的作業效率提高五倍以上。這一點,戶部已經在儲備這種新型農具和新型種子了,相信在這個春季,就能在京城附近一帶開始大面積試點了。太傅不若說說教育一事吧。”

“皇上既然對農業已經有了全盤計劃,那老臣就不多嘴了。”琴太傅聽到這個消息,也是一番欣慰,隨即道:“老臣考慮過,要想一次性普及教育,那是一件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惟有逐步推行教育政策,才是上策。臣擬在十三省每省先行建立一中學院,每座太學院擬將容納五千人左右,而入院學習者,必須是當省學子中的佼佼者,入學三年有成者,給與其弈業,授功名學子稱號,相當于秀才功名。而京城則建立一座太學院,可容納萬人。每中學院弈業中優秀者,都可以通過考核進入太學院學習,攻讀三年有成者,將授予其學士稱號,相當于舉人功名。有學士稱號的人,才有資格參加大吳國最終的科舉考試,成為大吳國之棟梁人才。”

“那是否有必要在各級府縣,每縣設立一座小學堂?”我皺眉問道。

“的確是有必要的。”琴太傅輕嘆一口氣道:“可惜,以大吳國目前的實力,根本無法一下子建造出那么多小學堂。如今的小學堂,惟有借用原來的各級私塾,讓他們給中學院輸送人才。”

我也有些認同道:“太傅所言極是,以大吳國目前的財力,即便是建造這些中學院和太學院,恐怕都是極為勉強。一口是吃不成胖子的,只有逐步來才能見成效。”

“在建立學院之時,還有一件事情必須解決。”琴太傅緩緩道:“那就是學院老師的招募,光那十三所中學院,一所太學院,就至少需要二千名學院老師。”

“二千名?”我愕然,看樣子即便是將翰林院那幫書呆子都扔進去,都才占了冰山一角。


上一章  |  無良皇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