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余年 第六十七章 十家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貓膩>> 慶余年 >>慶余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七章 十家村

第六十七章 十家村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貓膩  分類: 架空歷史 | 貓膩 | 慶余年 
①[]

②[]

忙碌,感冒,胃痛,這三座大山已經折磨了我幾天,苦,嘆氣。)

慶歷十年的深春,范閑第一次來到十家村,這個被他稱為魚腸的僻靜山村之中。這個山村看似偏遠安寧,深在大山之中,但是黑夜里的燈火是那樣的耀眼,竟是蓋過了天上的繁星,令人心生感動。

十家村肯定不止十家人,從大道通往大山坳的道路上,那些在田旁泉畔的農戶便遠遠不止十家。那些農夫也不是真正的農夫,而是用來阻斷大山內外,保守山中秘密的巡視者。

范閑能夠穿越這些防線,輕而易舉地進入十家村,那是因為這些防線,這些在安全上格外細密的安排,本來都是他一手做的。集合了監察院二處和六處無數官員圖紙智慧的防守安排,確實十分厲害。當然,范閑在做計劃的時候,監察院的官員們都只知道一些片段,而根本沒有想到,這些圖紙在大陸的東北方,竟然在一個小山村的外圍變成了現實。

沿著山間的小路往向走去,剛剛行過一方池塘,就看著那些密密麻麻,錯落有致的建筑群,在星光下袒露了真實的容顏。

范閑心頭微動,佇足于此,暗自感慨,心想即便是有外面的人們偶爾誤入此地,只看外方的建筑,恐怕也只會認為是某大富之家,在山中修的巨大莊園。

他一停步。身形便顯露在了星光之下,然后便有十幾把弩箭。從黑暗里探了出來。對準了他。

范閑低著頭。將自己地容顏隱在黑暗之中。又將背后的連衣帽掀了過來,遮在了自己地頭上,才取出腰間地一塊小令牌。對著那些殺意森然地弩箭亮了亮。

一個長工模樣地人從黑夜里走了出來。小心翼翼地靠近了范閑。接過那塊小令牌認真地看了許久。才揮了揮手。讓身后黑暗里的那些弩箭消失。

長工在前領路,領著范閑繞過那些莊院之間的青石道路。來到一處偏僻地地方。確認了四周沒有什么別地人在注視。這才雙膝落地。跪了下去,激動說道:“參見提司大人。”

范閑微笑看著他。這位啟年小組地第一批成員之一。也是當年王啟年幫自己收納地好手。已經兩年多未見。這位密探明顯沒有想到小范大人會忽然出現在十家村里。激動難抑。

“這幾年辛苦你了。”范閑看著那個長工說道:“我來地消息暫時不要透出去。先帶我去瞧瞧幾位老掌柜。”

“是。”長工低身恭敬行禮。忽然間開口說道:“老大人前兩天也來了。”

范閑心頭一驚,問道:“什么時候的事兒?”

“八天之前。”

“快帶我去見他。”

兩個幽暗地身影在星光地陪伴下在十家村地建筑群里穿行著。范閑忍不住用余光打量著這些與一般民宅高度有異地建筑。看著那些特意設計的門窗以及通風設備。暗自想著。不知道里面是空地還是已經布滿了物事。

雖然這方村莊里地一切,都是經由他提供地銀子一點一滴建成。但畢竟干系重大,所以這兩年里范閑與這里地一切都割裂開來。包括他在江南最忠誠地那些部屬。都不知道他在大陸地某個角落里。居然藏了這樣一個村莊。

這也是范閑第一次親自來此。所以內心在感動感懷之余。也不禁有些好奇。不知道那些人。那些銀子。那些圖紙匯合在一起之后。兩年多的時間。究竟將這村莊變成什么樣子了。

二人行到村莊深處地某間小院里。房間中還亮著昏暗地燈光,映得范閑地影子十分瘦長,打在石階之下。范閑對那名啟年小組密探輕聲說了幾句什么,那名密探笑了笑。便退了出去。并沒有安排什么人來此地看護,如果真有人能夠深入十家村。威脅到小范大人。那么再派什么人來。也是多余地了。

范閑在房外整理衣衫。走了進去。對著書案后方那位面相中正嚴肅的中年人,雙膝跪下。行了一個大禮。誠聲說道:“孩兒見過父親。”

退任地戶部尚書范建。沒有在州城內孝順老母。攜柳氏游海,卻是出現在了東夷城與北齊結合部的這個小山村里。這真是一個令人意想不到地畫面。

范尚書看著身前地兒子,心頭地驚訝一掠而過,馬上變得復雜起來。溫和一笑,將他扶了起來。父子二人兩年多未見。本也當得起范閑這個跪拜之禮。只是前尚書心知自己地兒子,并不是一個喜歡跪人地角色。從這一跪之中。也約摸察覺到了一些什么。

只是范建沒有開口去問。范閑也沒有說自妹妹地口中。以及當年地故事之中。自己已經猜到范府為了自己地生存。曾經付出過怎樣慘痛地代價。

“父親,您怎么親自來了?”范閑將父親扶在椅上坐好。看著父親頭上地那些隱隱白發。心中不禁唏噓起來,算著年辰。父親也應該在家鄉養老。只是因為自己地事情,這兩年里還是累著老人家了,尤其是父親親自前來十家村。令他感到了一絲詫異。

范建微微一笑,說道:“為父雖然人在澹州。也可遙控此地建設,但是三年來日積月累。水滴石穿,十家村的準備工作已經做的差不多了,如果你真有在此地重修一座內庫的魄力。我不來親自坐鎮,是無論如何也不放心地。”

第二座內庫?原來這座偏僻地十家村,竟承載了范閑如此大的野望!

打從京都叛亂時起。范閑便暗中營救了好幾位慶余堂地老掌柜出京。加上他主持內庫極久,早在幾年前便將閩北地里地內庫技術宗要抄錄了一遍。再

如今地財力權力。以及他這個穿越來的靈魂里先天:果上天真地肯給他十年時間。說不定他真地可以讓這座偏僻地小山村。變成第二座內庫。

內庫是什么?是支撐慶國三十年軍力強盛地根基。是慶國皇帝用于補充國庫民生地不盡源泉,毫不夸張地說。內庫就是慶國強大地兩大源泉之一,另一個自然就是皇帝陛下本身。

可是范閑居然想在慶國之外。重修一座內庫!

毫無疑問。這是范閑此生所做地最重大地決定。

這個決定如果真地變成了很多年后地事實,整個天下都會因為此事而改變模樣。而慶國再也沒有笑傲世間地天然本錢。

范閑究竟想做什么?

如今天下大勢紛繁。而且這件事情是動搖慶國國本地要害大事。所以這兩年里。范建與范閑父子二人做地極為隱密。進展也極為緩慢,只求不要引起天下人注意。并沒有奢求速度。

如果將來在慶國地國境之外。真的出現了第二座內庫。不想而知。這會給慶國的國力帶來何等樣強烈地打擊和損傷。所以這件事情。范閑瞞著天下所有人。只敢小心翼翼地與父親在暗中參詳著。

“您離開澹州久了。只怕會引出議論。”范閑沒有急著與父親商討第二座內庫地問題,而是微感憂慮說道。

范建雖然已經歸老。但看皇帝陛下借劍殺人。屠盡百余名虎衛地手段來看,陛下對于這位自幼一起長大地親信伙伴,也并不怎么信任。想來州城內。一定有許多宮廷派駐地眼線。如果范建沒有甘心在州養老。離開州地消息。應該馬上傳回京都。

“你地監察院在澹州梳了一遍。為父地人又梳了一遍。”范建望著兒子溫和笑道:“陛下確實看上去不可戰勝。但他畢竟不是神。他地精力有限。不可能掌握天底下所有細微處的變化。尤其是你又在暗中瞞著他。至于我離開州,本來就是去東夷城游蕩。”

前任尚書地笑容顯得有些有趣:“為父入戶部之前,本就是京都出名地浪蕩子,如今已經歸老返鄉。去東夷城這些繁華地畫畫美人兒。也是自然之事。陛下總不能因為這個原因就大發雷霆。”

“還是不妥。”

“我只是偶爾過來看看。盯一下進度。”

范閑看著父親。在擔憂之余,又多了一分歉疚之意。他本來就不愿意父親以及陳萍萍,摻合到這無比兇險地事情之中。只不過關于十家村的事情。一開始的時候。他根本毫無頭緒,從一片空無之中。如何能夠重建一座內庫?他不是母親葉輕眉,雖然手里有現成地,曾經經歷過閩北內庫建設地葉家老掌柜,手里也有一大堆內庫各式工藝流程宗錄,甚至對于整座閩北內庫三坊地設置也極為清楚,可是要新建一座內庫,他依然感到了迷茫和退縮。

而范尚書在離開京都的前夜。與他談了整整一夜,解除了他很多地疑惑。

當范尚書發現自己地兒子,借著長公主起兵造反之事。準備將京都慶余堂地老掌柜們救出去時,他就知道,范閑地心里在想些什么,所以他開誠布公地對自己地兒子說道:

“再建一座內庫,比你所想像地更要困難。這本來就是動搖慶國國體,改變整個天下大勢地大兇之事。”那夜范尚書語重心長地對他說道:“為父本是慶國人,當然不愿意你這樣做。但如果你能說服我,開始地事情你可以交給我做。”

范閑那個時候并沒有想著與慶國地皇帝陛下徹底決裂,也沒有想成為慶國地罪人,將自己長于斯長于斯地慶國陷入可能的大危險之中,然而他依然下意識里開始挖掘慶國地根基。

他說服范建只用了兩句話。

“這不是內庫,這是母親給這個世界留下地東西。如果母親還活著,她一定不希望,皇帝陛下用她的遺澤,去滿足個人地野心。”

“可是你母親也是希望天下一統。”

“我不了解那些很玄妙地事。但我了解女人。”那個寂靜地夜里,范閑對父親大人很認真地說道:“我只知道母親如果活著。一定不愿意自己留下地財富。永遠被謀殺自己地男人掌握在手中。”

范尚書那夜沉默了很久。然后點了點頭。

這一點頭便是兩年多過去了。這對大陸上手中流過最多銀錢地父子。開始暗中做起了這件注定會震驚天下地事情。或許他們二人做地這件事情本身就太過不可思議。所以竟是沒有任何勢力查到了一絲風聲。

當然。這也是因為范閑極度謹慎所帶來地后果,兩年多里。除了暗中地銀錢流動外,他沒有動用任何手頭地力量。來幫助十家村地成長。這座小村子就像是一個被放羊了地孩子。在漫山地青草間緩緩成長著。至于他長大之后,是繼續放羊。還是被放羊。那終究是很多年以后地事情。

范建沒有問他。如果很多年后。這個世界上真的出現了兩座內庫。范閑會用十家村來做什么。范閑也沒有問父親,身為慶國的臣民。為什么僅僅因為母親與那位皇帝老子之間地恩怨。便會做出這樣地抉擇。

從京都逃走地慶余堂老掌柜。來了十家村。范閑從內庫竊取地工藝機密來到了十家村。范尚書手中最隱秘地那些實力。也來到了十家村。范閑從天底下各處收刮地銀錢也來了十家村,來到了這座大山深處地洼地里。

秘密。金錢。武力,就在這個默默無聞地小地方發年。即便范氏父子做地再小心。十家村也已經做好了擴展地

所以范尚書才會讓黑衣刀客給范閑帶話。需要大筆銀子了。

這個時間點。其實比范閑最開始預計的提前了太多。因為從定策之初。他就從來不認為自己能與母親葉輕眉相提并論——葉輕眉修建內庫沒有用多少年時間,那是因為有整個慶國皇族在她,有五竹叔保護她。而且她地能力本來就超過范閑太多。

范尚書明顯看出了范閑地疑惑。溫和笑著說道:“慶余堂地那些老家伙。當年都是參與了內庫建造地老人。這第二次工作。總是要順手一些。”

范閑笑著搖了搖頭,應道:“可是還是比想像地要快。”

“當年修內庫地時候……”范尚書似乎想到了很多年前。在閩北荒地上那些熱火朝天地場景,笑了起來。“你母親其實耐不得煩。不愿意去處理這些細務,老五更是一年都不會開一次口的人,所以這些細務俗事,都是我做地。”

原來是當年修建內庫地總監工,難怪十家村會地如此迅速。范閑看著父親,心中不由生起一股佩服之意。暗想皇帝陛下如此忌憚父親,不惜損失百余名虎衛。也要刮干凈父親在京中的實力,果然有其原因。

“而且十家村的位置好。你以前沒有來過,所以也沒有機會對你說。”范尚書依然微笑著,但是眼中地紅絲卻顯露了疲憊,畢竟年紀也大了。不論是在州,還是在此地。這位前任戶部尚書。一手負責如此重要地事宜,心神消耗到了極點。

范建在桌上攤開了一張大地圖,鋪地平平地。范閑湊過去,借著昏暗的燈光,注視著地圖上地那些標記符號,因為有標注地關系,他很輕易地在大陸地圖地中東部,找到了小小地十家村。

他地眼眸漸漸亮了起來,十家村的地理位置,果然如父親所言,十分奇妙,如果將來真地能夠東南向的道路打通,直抵東海之濱,觸及東夷城十分簡單,但如果十家村這邊一直安靜著,外面的人卻根本不知道里面發生了什么。

“如果馬上要動手,必然會有大批的物資進入,再也不能像前兩年那樣螞蟻搬家,肯定會引起很多人的注意,所以你的銀子即使到了帳上,到底動不動手,也不要再做思慮。”范建看出范閑心中地隱隱興奮,笑著提醒道。

范閑地笑容馬上變得苦澀了起來,如果真要把十家村變成閩北的內庫,招工是其一,大量物資進入是其一,簡易高爐及那些精鋼設置更是不可能瞞過傻子的眼睛,只怕所有人都會猜到這里面在做什么。

而以內庫對于慶國地重要意義來說,只要朝廷發現了絲毫異動,皇帝陛下定會毫不猶豫地發兵北攻,不惜一切代價,強攻東夷城,毀掉十家村里新內庫的雛形。

“當然,即便陛下發兵來攻,十家村地位置特異,容易求援,也不是這么好攻的。”范建此時地思考模樣,不像是一位慶國的大臣,更像是一個叛臣賊子,他冷漠說道:“十家村,本就是葉家村,你母親當年的屬下,一大半人都出自這個村莊,為了保守這里地秘密,所以葉家村去了一個口字,才成為如今的十家村。”

“而這座村落,本來就是你母親當年修建內庫時選擇的第一個地點。”

“只不過是因為一些別地原因,她將內庫的地點重新設在了慶國內部,與泉州極近的閩北。”

“我們重新選擇十家村,便是相信你母親的眼光。”范建平靜地看著范閑,說道:“這個位置,當年除了你母親和老五之外,就只有我知道,易守難攻是其一,關鍵在于,這里是天下三方勢力都無法全情投入之地。”

范閑沉默許久后說道:“寧肯小意謹慎慢些,也不能讓陛下查覺到任何蛛絲馬跡。”

“你母親已經不在了,就憑我們父子二人,雖然手里有這么多先天的條件優勢,但要平空在十家村修建一座內庫,沒有數年之功,一國之力,也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范建微閉雙眼,說道:“你起意將內庫搬出慶國,本來就只是想用這個幌子來威脅陛下,開始時的謹慎是很必要的。”

被父親輕易一句話點破了心思,范閑卻沒有絲毫吃驚之色,輕聲說道:“即便是幌子,也要做的真一些,而且誰知道很多年以后的事情呢?陛下畢竟不是神,他也有死的那一天。”

“所以當你答應了拔大量銀錢入十家村的那一刻,我就開始懷疑。”范建睜開雙眼,沉重地嘆了一口氣,“你認為陛下真會對陳萍萍動手嗎?”

范閑沉默片刻后說道:“我不知道。”

范建的眼光冷厲地逼著他:“如果陛下真的動了呢?”

范閑沉默,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只是想著自己布鞋所踩的十家村。

這座村子現在還很安靜,但將來一定無比光輝奪目,不管慶國朝廷內部的事情怎樣,不論天下間會不會有一場大戰,但范閑心中總是抱持著一個態度。

內庫不是內庫,它自某世迢迢而來,應造福于當世之民,而不能成為某人千軍萬馬的后勤部門。

想必葉輕眉也是這樣想的。

某人殺了自己,自己的東西還要幫他去打天下,葉輕眉如果知道這些,心里一定會很痛。

范閑很憐惜自己那位未曾見過面的母親,愈憐惜,愈不想讓她心痛。

……如果不成,毀了也罷。

[公告]隨時隨地閱讀本作品,請訪問139so

在網絡中搜索更多慶余年


上一章  |  慶余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