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上元觀燈(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天下 >>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上元觀燈(下)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上元觀燈(下)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高月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高月 | 天下 

二本坊門前也是人潮涌動,拖家帶口的坊內民眾喜笑四大門走來。個個步履匆匆,心情急切,務本坊內大戶頗多,一輛輛輕便馬車夾雜在其,這是出來看燈的大家女眷了。

觀燈其實也是看人,大街上人人精神飽滿,男子大多穿著圓領袍衫,腰束革帶,頭戴紗帽或軟腳幀頭,腳蹬烏皮靴,打扮得大同異,連普通的腳夫、奴仆也會穿上這樣一身行頭,昂首闊步走在大嶄上觀燈。

但最引人矚目的還是女子,今天是上元前夜,每個女子都精心打扮,拿出自己壓箱底的裙衫,天氣尚寒,年紀稍長的婦人大多是短福長裙,而年輕女子和和未行竿禮的小娘們則是清一色的石榴裙,紅、紫、黃、綠爭艷斗研,尤以紅裙最為流行。

李慶安和他的十幾名親兵已經等了快半個時辰了,今天上元節開始,他的所有下屬都放了假。三五成群地出去逛燈,他也心情愉快。耐心地等待著明月的到來。

可等了半個時辰還不來。李慶安的心也有點沉不住氣了。是不是明月出門受到了什么阻攔?自己是不是該上門去請,而不是躲在這里。

就在這時,李慶艾忽然看見一名騎馬之人正遠遠向這邊馳來李慶安目力超人,一眼認出正是昨天見到的趙緒明,只見他滿臉神采飛揚,不停地抽打馬匹,顯得心情焦急。

不用說李慶安也猜得到,這個趙緒明也是去請明月,不過似乎沒有成功。但既然沒成功應該是滿臉沮喪才對,現在卻神采飛揚,難道他有什么收獲了?

趙緒明飛馳而來,卻沒有看見李慶安直接出坊門去了,李慶安注視著他的背影,立刻吩咐一名親兵道:“去盯住這個人。看他去哪里?”

親兵答應一聲。便策馬跟去。這時李慶安已經不想再等了,他催馬帶著手下向孤獨府馳去。

網走了不到一里,一輛漂亮的馬車向他迎面駛來,周圍也跟著二十幾名家了,這正是他所苦苦等候的馬車,車窗上明珠探出頭,正興奮地向他揮手,激動的眼睛笑成了兩個小小的彎月。

緊接著他看見了明月,車窗邊上偷偷露出一半的臉。美眸脈脈含情地注視著他,那眼是羞澀、是期待、是神采飛揚,一股喜燦勺光輝映襯著她的明眸皓齒,顯得十分耀眼奪目。

李慶安陶然欲醉,一種突然而來的幸福把他包圍了,此時一切煩惱和擔心都被他拋到腦后,此時此刻,他心只有明月一人。

馬車在他面前停下,車門開了,明珠從車里跳了下來,笑道:“真是抱歉,讓你等急了。”

“沒關系!”

李慶安有點不知該說什么。不是說好偶然相逢嗎?可這架勢,哪里有半點偶然相逢的樣子,他又抬頭看了一眼車窗,明月已經從車窗上消失了。車門前出現了一個貴夫人,她笑吟吟問道:“李將軍,還認識我嗎?”

“你是

”李慶安忽然想起來了,“你是王夫人!”

”對!是我。”

王夫人笑著拉了明月一把。“下車去吧!還害羞什么?”

只見滿臉通紅的明月慢慢走下了馬車,她低著頭小聲道:“李將軍,讓你久集了。”

李慶安眼前一亮,他從來沒見明月打扮得這么漂亮過,她穿一件以錦織繡而成的綠色小袖短儒,儒上披帛,一般唐朝看女子是否出嫁最簡單便是看她披的是帛還是帔,帔巾狹長艷麗,多以厚實細密的錦緞制成,上繡紋樣,下懸玉墜,不能像披帛那樣隨風飄曳。

明月肩披紅帛,纏繞雙臂迎風飄動,狀如飄帶,下身穿一條橙黃色的長裙。裙上繡有小花,裙腰高束至胸部,裙長曳地,顯得她格外的俏麗修長。

加上她貌若明月,肌膚豐滿白膩,竟有一種水月觀音之感,李慶安心一陣贊嘆,連忙上前深施一禮,道:“能陪明月姑娘賞燈,是李慶安的福氣。”

“你們兩個啊!你行禮他還禮的,這么客氣做什么,還不去看燈。”

王夫人笑著又向明珠招招手。“明珠,咱們倆去看燈吧!”

明珠一呆,她看了一眼李慶安,期期艾艾道:“可是

她著實想和李慶安一起逛燈。

”別可是了,快跟我走吧!”

明月連忙上前道:“祖娘。讓明珠和我們一起去觀燈吧!”

王夫人微微笑道:“她跟你們去了,我怎么辦?平時我幫她說話,上元夜了,這小丫頭得陪陪我才行。”

她又拉長了聲音道:“明珠。你再不跟我走,以后我再不幫你說一句話,讓你祖父罵你。”

說著,她拉過明珠的手。在她手腕上輕輕掐了一下,明珠明白了。她只得無精打采道:“姐,你們去吧!我陪祖娘去逛燈。”

她坐上馬車,恨恨瞪了李慶安一眼,這個沒良心的,自己替他里外奔波,也不幫自己說句話。李慶安卻笑著向她眨眨眼,明珠只得索然無趣地躺下來,懶洋洋問道:“祖娘,你想去哪里觀燈,我今天腿痛,可跑不了多遠。”

長安是繁華之都,今夜又逢上元節前夜,便似應了那“八月十五

畫二,正月十五雪打燈”的俗語,天空竟飄托,細雪,紋貿貓孤的一場小雪,但它擋不住長安人的熱情,天網擦黑,家家戶戶便早早吃了晚飯,將大門一鎖,攜妻扛子上街觀燈去了。

大街上已是人潮洶涌,百萬長安民眾傾巢而出,盡情地享受著這一年一度的大唐狂歡節。

朱雀大街上的花燈最多、最壯觀,人也是最多,延綿十幾里,燈火璀璨,照如白晝,只見亭臺樓謝、銀裝素裹。滿城街巷、鋪銀散玉,遠近樹木掛琳瑯。猶如撐片玉傘。等到冰輪升起桂華滿時,只見但見人煙湊集之處,遍搭起千姿百態的燈架,真是玲瓏百燈,無奇不有,銀燭星球燦爛,照耀如同自晝。

“明月姑娘,你去年是怎么看燈的。”

在擁擠的人流,李慶安和獨孤明月并肩慢慢走著。一邊欣賞滿街殉麗多彩的燈火,一邊慢慢地聊著天,親兵們牽馬跟在后面,也充滿驚喜地指著一盞盞花燈竊竊私語。

明月初時的羞澀已經漸漸沒有了,她心充滿了輕松和喜悅抿嘴一笑道:“每年我都會和朋友和姐妹們一起去看燈,去年是和崔煙煙、崔倚云還有韋綺,我們四人結伴出游,網開始是坐馬車,后來人太多,只好下來步行,崔倚云還扭了腳,最后大家只逛了一小圈就回去了。”

她看了一眼李慶安,見他全神貫注聽自己說話,不由心喜歡,又笑道:“那你呢?安西的上元夜有花燈嗎?”

“撫茲有,拔煥城也有,不過只是漢人聚集的地方有,我們叫燈市,家家戶戶都在自己門前放一盞燈,大店門口則多放兩盞,形態各異。就像打擂臺一樣,看誰家做的燈漂亮,男女老少都出來逛街,把很多胡人也吸引來看燈小孩子成群結隊,倒也熱鬧,不過你若去了,燈市肯定會變得冷清。”

“為什么?”明月奇怪地問道。

李慶安笑道:“因為大家都跑來著你了,在我們安西可沒這么漂亮的女子。”

“油卑滑舌!”明月嬌嗔地白了他一眼。心甜絲絲的,卻故意板著臉道:“我可沒說要去安西著花燈,我是說想去安西看天空之城。”

明月一對美眸如秋水流波,那含情凝常的一轉,百媚叢生,讓李慶安看呆住了,這時后面有人大喊,“前面閃開,馬車來了!”

眾人紛紛埋怨,這么擁擠的人群,還趕馬車出來看燈,可見那馬車上插著“楊,字三角旗時,旁邊還有大群如狼似虎的侍衛,沒人敢再說話,紛紛向兩邊避讓,

李慶安也連忙拉過明月的手,閃到一邊去,幾輛馬車豪華馬車浩浩蕩蕩從人群經過,車窗輕紗拉開,李慶安看見了韓國夫人那張長相尖刻的臉。還有她女兒崔凝碧。兩個人相貌頗似,也在賞燈,卻沒有注意到他們。

后面一輛馬車似乎是秦國夫人的,間一輛高大的馬車兩旁各有五十名騎兵護衛,個個盔甲鮮亮,橫槊帶刀,殺氣騰騰。馬車上十八面旌旗迎風招展,正前方插著一桿劍南節度使的白色符節,這是楊利的馬車。

李慶安不由冷哼了一聲。“好厲害的節度使,好大的排場!”

馬車緩緩過去了。李慶安走了神,卻忘了還牽著明月的手,明月忽然看了幾個熟人,臉騰地紅透了,急甩開李慶安的手,李慶安這才反應過來,連忙松手,“對不起!”

這時,后面跑來一大群小娘,她們約二十余人,一起相邀逛街,一張張俏臉與花燈相映生輝。浮翠流丹,豐容規飾,令人目不暇接。

“明月!”有人驚喜地大喊。只見兩個女子跑了過來,正是崔煙煙和崔柳柳姐妹倆。

“明月,你怎么一個人在這里?”崔煙煙眼神不好,竟沒有看見李慶安,她拉著明月的手笑道:“剛才我遇到明珠了,你們怎么不在一起?”

她妹妹崔柳柳連忙拉了姐姐一下,崔煙煙這才發現李慶安就站在旁邊,她一怔,忽然向明月擠擠眼,笑道:“我說呢!今年怎么不來找我,原來是和愛郎約好了。”

“別亂說!”

明月的臉紅得跟柿子一般。連忙低聲解釋道:“只是路上遇到了,碰巧而已。”

”原來是碰巧了,哎!我怎么沒有這么好的運氣呢?”

崔煙煙向李慶安眨眨眼。這才對妹妹笑道:“柳柳走吧!別打擾人家了。”

崔柳柳心充滿了嫉妒。她忽然對李慶安笑道:“剛才我看見凝碧了,她說下午去找你的,就在后面不遠,你可要當心點哦!”

李慶安淡淡一笑道:“誰是崔凝碧,我不認識她。”

他又對明月道:“我們走吧!”

明月笑了笑,對崔煙煙道:“煙煙,那我先走了。”

她指著前面一盞大象燈笑道:“李將軍。我們去看大象燈去。我最喜歡了。”

兩人并肩走了,崔柳柳嫉妒地望著他倆的背影,一步三回頭,崔煙煙搖搖頭,嘆道:“柳柳,算了,別吃干醋了。”

”我吃什么醋,比他好的少年郎多的是。他算什么!”

崔柳柳哼了一聲,跟著姐姐,快步走了。

李慶安和明月站在旁邊一盞象燈前駐足觀望,這左畝方真的大象。掛在半空,照態可掬,周身米芒四散:明月眼露出向往的目光,便笑道:“你喜歡大象?”

“嗯!”明月輕輕點頭,“我小時候曾去過蜀,見一南詔人牽大象演藝。父親還把我扶坐上大象。那種感覺令我至今一直難以忘懷。”

李慶安找了一圈,只見旁邊一個小攤在賣手提小花燈,一大群人正圍著挑選,便笑道:“你等我一下。”

他擠進了人群,不一會兒,只見他提著一只小象花燈擠了出來,遞給明月笑道:“給你!”

謝謝!”

明月接過小象花燈,見小象做得逼真可愛,心歡喜之極,禁不住掩口而笑。

就在這時,幾名騎馬的金吾衛士兵奔來大喊,“玄都觀前萬彩寶塔燈樓點亮了,大家快去看啊!”

人群一陣騷動,紛紛向崇業坊跑去,明集也異常激動道:“是萬薦寶塔燈啊!李將軍,我們去看看吧!”

“走,我們也著看去!”

李慶安拉著明月的手。兩人隨著人群一起向不遠處的崇業坊跑去。

在崇業坊馬球場上,一座高達二十余丈的萬彩寶塔燈樓點燃了,懸掛燈輪五萬盞,璀璨光華,儼如群星齊聚。光照可達方圓百里,李慶安也被這座恢宏氣勢的登樓震驚了。

明月仰望著這座璀璨奪目的寶塔,她美麗的眼露出了迷醉之色,喃喃道:“天寶二年上元夜,我還是十歲時,這盞寶塔燈出來過來一次,可惜娘不讓我們出門。當時聽他們說寶塔燈如何美麗,我和妹妹都哭了,原來它真是這么美奐絕倫。”

“始姐,李大哥!”

明珠忽然出現他們面前,她拉著明月的手又蹦又笑。激動得快哭了,“我到處找你們!”

“傻丫頭,才兩個時辰不見就激動成這樣。”

明月憐愛地給她拭去眼角溢出的淚花,笑道:“祖娘呢,她怎么沒和你一起?”

“她遇到了祖父,要和祖父一起看燈。又嫌我礙事,就讓我自己去逛燈,我聽說這里有寶塔燈,想著你們可能在,便跑來,沒想到真遇到了。”

她又挽李慶安的胳膊,撒嬌道:“我不管,反正從現在開始。我跟著你們,休想再丟下我!”

李慶安點了她的鼻子一下。笑道:“沒問題!”

這時,寶塔下傳來了歡快地歌聲,令人期盼地踏歌開始了。踏歌是大唐民眾最喜歡的歌舞娛樂,尤其被年輕男女們喜歡,在上元節的歡樂之夜。在在上已節的明媚春光,年輕男女們手拉著手,圍著圈跳舞唱歌。盤旋進退,開元元年上元節,宮通宵達旦踏歌的宮女就有三千多人。天寶二年年李隆基更是在宮外搭起山棚,架起了高二十余丈的萬寶燈塔。長安民眾傾城而出,在火輪燈樹下又唱又跳,一連踏歌三日三夜,歡樂之極未之見也。

這時,年輕男女們從各處跑來,每個人的眼都充滿了激動和向往之色,明月心的熱情也被點燃了,她拉著妹妹和李慶安的手笑道:“我們也去踏歌吧!”

“走!”

三人一起向萬彩寶塔燈奔去,這里已經有數千男女在踏歌而舞了,有的圍著寶塔,有的自成一圈,他們手牽著手。挽手踏歌。舞姿矯健,歌聲悠揚。

李慶安和獨孤姐妹加入了旁邊一個一百多人的小圈里,他一手牽著明月。一手牽著明珠,一齊盡情地跳舞唱歌。

漸漸地,李慶安和明月成了主角,他們被圍在間,李慶安舞蹈豪邁奔放,充滿了西域的剛勁之風,他仰天長歌:“天邊落日如血,峰頭皚皚白雪,腳下黃沙萬里。月光如霜下夜”

明月身姿柔美,婀娜飄逸,仿佛一朵綻放的水蓮花,她眉目傳情,低吟淺唱:“君若天上云,依似云鳥,相隨相依。映日浴風;君若湖水,依似水心花,相親相憐,浴月弄影。人間緣何聚散,人間何有悲歡,但愿與君長相守。莫作曇花一現。

明亮的燈火,他們心手相連,明月感受著他那寬大有力的手。他那么緊地握著自己的手。甚至把她的手握得發痛,一直痛到她心,可是這種痛又使她滿足,讓她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依靠,這時候,那長久以來積壓在她心頭上的烏云,仿佛忽然化開了,噴射出燦爛而又快樂的火花,當她從李慶安的眼也看到一股熱情奔放的火焰時,她的心融化了,她臉羞紅了,她的眼睛流露出甜蜜的愛戀,流露出柔情無限。將李慶安團團包裹,這一刻,她希望他永遠牽著自己手,不要放開,和她一起飛向那美麗的天空之城。

今天寫封推感言,忽然發現自己寫書竟已經四年了,從刃玉年7月刀日,一晃四年過去了,一千五百十夭,堅持到現在,真的不容易啊!各位書友,你們的訂閱就是對老高辛勤汗水的支持,希望大家支持正版,支持高月,給老高以創作的漏點,一起把寫好,大家訂閱吧!不要看盜版了。

.蘇1


上一章  |  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