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朝中論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天下 >>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二章 朝中論戰

第一百三十二章 朝中論戰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高月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高月 | 天下 
卷三云譎波詭卷三云譎波詭

全文字站“小亮,長安環沒有到開門的時間。但…隊騎乓從沃,掣而來,騎兵飛奔至含光門下大喊:“隴右緊急軍情,開門!”

片刻,城門轟隆隆開了,只有隴右之戰的緊急軍情,才能使城門特別開啟。一隊騎兵飛馳進了長安城,向興慶宮方向疾奔而去。

芙蓉帳里,楊玉環一頭秀如輕云出岫、鬢云亂灑,她酥胸半掩,露出一對羊脂白玉般嬌乳,這時。她忽然被一陣低低的叫喊聲驚醒了。

“陛下!陛下!”

楊玉環朦朧惺忸地睜開眼,不悅道:“陛下還在睡呢!不是說過不早朝了嗎?”

“娘娘,有隴右緊急軍情。”

“知道了,去外面準備伺候吧!”

楊玉環伸出雪藉般的玉臂。輕輕推了推身旁的李隆基,“三郎,醒醒吧!”

李隆基翻身一把抱住她,迷迷糊糊道:“什么事?”

“好像有隴右緊急軍情。”

“什么!”李隆基一下子坐起來,忽然按住腰”哎喲!,喊了出來

“三郎,怎么了?”

李隆基擺擺手,笑道:“沒事,就是起來太快,閃了艘。”

“看你!”楊玉環嬌嗔道:“奴家叫你這幾晚好好休息,你就不聽,現在可好。閃腰了。”

“聯強壯得很呢!再和娘子恩愛二十年都沒事。”

李隆基笑著捏捏楊玉環的玉頰,起身出帳了,“給聯更衣,聯要立即去大同殿”

半個時辰后,李隆基集著常服、頭戴烏紗帽,來到了大同殿,此時李林甫、陳希烈等五名相國都趕到了大同殿,哥舒翰的緊急軍情也同樣傳到他們手中,不久,太子李亨也聞訊趕來了。

“臣等參見陛下!”

李隆基點點頭,對眾人道:“幾位相國請坐!”

他坐了下來,隨手從旁邊的金盤里打開剛網送到的緊急軍情,這是哥舒翰親筆所書,李隆基眉頭漸漸皺了起來,兩個月前他聽到神威城筑城成功,李慶安在海西火燒吐蕃軍糧,心中十分爽快,可今天的緊急軍情卻告訴他,神威城又被吐蕃人奪走了。而且駐重兵在西海郡,恐怕不能再從赤嶺北面上山。

這個消息讓李隆基的心情糟糕起來,他正好放下奏折,善于察言觀色的李林甫立刻道:“陛下,后面還有好消息。”

“哦?”李隆基又打開奏折,接著向下看,當他看到李慶安在應龍城下以兩千軍大敗吐蕃兩萬大軍,殺敵五千。他激動得再也難以自抑,重重一拍龍案。高聲贊道:“好!好!打得好!”

他頓時心情大好,對李林甫笑道:“想不到這個李七郎真是一個將才,聯想好好封賞他,相國覺得如何?”

李林甫用眼角余光掃了一下李亨,見他欲言又止。便淡淡一笑道:“陛下,在兩軍僵持之時。神威城失守可謂影響軍心,但應龍城大勝又挽回了這種顧態,李慶安確實該封賞,但臣以為,戰事還沒有結束,河澶之戰還有大仗未打如果此時就急于封賞,恐怕有些操之過急了。”

“相國此言詫異!”

李亨站起身,先李隆基躬身施一禮,“兒臣有話想說,請父皇恩準!”

“亨兒,你有話就說吧”

“謝父皇!”

李亨慢慢走到李林甫面前。道:“李相國,我久聞為帥之道。當在賞罰分明,有功而不賞,有過而不罰,取敗之道也,李慶安上次海西出奇兵而大勝,相國說功勞難以確認,這次李慶安在應龍堡大敗吐蕃軍,相國又說論功不能操之過急,那我就不明白了,李慶安要立下怎樣的奇世之功,相國才認為可以給那么一點點小封賞呢?”

“亨兒!”李隆基的臉沉了下來,不悅道:“不得對相國無禮。”

“兒臣不敢!”李亨狠狠瞪了李林甫一眼,退回座位了。

李林甫連忙站起身,有些惶恐地對李亨道:“殿下,臣不是說不能封賞李慶安,也絕沒有否認他的功勞,臣的意思是說,把他的功勞先記下,待隴右戰役結束后一并封賞,那時封他一個高官也能說服于人。”

這時,陳希烈也站起身笑道:“臣支持李相國的想法,兵有兵道,將有將規,李慶安的軍功論賞,應該由主帥哥舒翰提出,如果我們越過哥舒翰直接封賞李慶安,一則是對哥舒翰的不尊重,二則我們會遺漏對其他有功將士的封賞,會導致賞罰不均,反而會影響士氣,所以臣的意思是陛下可先口頭褒獎,待大戰結束后再一一論功重傷。”

李隆基點點頭,又對其他幾名相國道:“幾個愛卿可異議?”

楊慎衿和張筠一齊道:“臣無異議!”

李隆基見裴寬不吭聲,便笑道:“裴愛卿可是覺得不妥?”

雖然裴寬覺得暫不封賞對李慶安不公,但他也認可陳希烈所言,不能繞過哥舒翰,要封賞也是要哥舒翰提出正式要求,他也點點頭道:“陛下,臣認可陳相國之言,確實不能繞過哥舒翰。”

“那好,既然各位愛卿意見都一致,那聯便采納了,可以先口頭褒獎。”

說到這,李隆基憂心仲止一“現在只經漸漸到了年底“但河強戰役卻始終無講展,攢協擔心等打完這一仗,大唐的國庫也被耗空了,李相國,聯聽說長安米價斗米一百二十文,可是真的?”

李林甫嘆了口氣道:“一百二十文只是平均米價,最好的湖州米已經到一百四十文,若朝廷再不平萊米價,恐怕到新年時就會突破斗米二百文。那時極可能會有搶米風潮爆了。”

斗米兩百文,這是李隆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天寶初年斗米不過十文,這才幾年便到兩百文了,他沉吟片刻便問張筠道:“張尚書,太倉還有多少存米?”

張筠從袖中取出一折道:“陛下,太倉存米還有八十萬石。臣昨天特地去實地查看,其中有三十萬石都是霉爛不堪地陳米,不能食用,實際上只剩下五十萬石了,陛下,就這五十萬石,也不夠隴右戰役三個月所用。昨天兵部來牌文,要求再調米八十萬石米到隴右,臣哪有還有糧食運去?”

“那陜州的存米呢?是否可以調來一部分?”

“陛下,河東、河南大災,陜州的存米已經調往二地了。”

李隆基的眉頭重重擰成一個到八字形,怎么會窘迫到這個程度?這時裴寬站起身道:“陛下,臣有一個辦法,可以立即得米百萬石。”

李隆基大喜,急道:“裴愛卿請說。”

“陛下,關中米并不少,關鍵是它存在長安各大豪門的私倉之中,如果陛下能出一旨限米令,限制豪門屯米,然后朝廷以平價購米,那時,何愁京中無米?”

裴寬說完,大同殿里一片寂靜,讓長安豪門限米,這和前幾年的限田令有何區別?誰會買帳?大同殿的氣氛變得有些尷尬了,李林甫干笑了一聲道:“裴尚書的辦法雖然不錯,但不太現實,恐怕行不通?”

“怎么會行不通?”裴寬冷冷道:“豪門私倉遍布關中,僅咸陽縣就有二百五十座,哪一座不是存米千石以上?這些私倉都是誰的,李相國應該比我更清楚,此隴右戰役到了關鍵之時,總不能因為軍糧不足而兵敗吧?還有新年將到,長安城內米價將暴漲的流言四起,前天西市的張家米鋪已經被河東饑民所搶,昨天下午西市的糙米價便已突破了一百四十文,到新年時。二百文會止得住嗎?這些,李相國難道不比我更清楚嗎?”

李林甫聽裴寬揭穿了他的粉飾之言,他老臉不由一紅,道:“我并不是說不可以向豪門購米,可購米是需要錢,現在左藏存錢也不過五十萬貫,年底要支付俸祿,下個月貴妃娘娘要過壽,還要新年大祭,都是要花錢,哪里還有余錢去購糧?”

“購糧只是說法,錢不夠可以暫欠,隴右之戰牽動關中安危。唇亡則齒寒,難道豪門們連這一點道理都不明白嘩”

“好了!”李隆基不高興地枰斷了他們的爭論,對豪門征米,怎么可能?他拉長臉對李林甫道:“隴右的軍糧要保證,長安的米價也降下來,聯不管你用什么辦法。新年時長安的米價不能過二百文。否則聯惟你質問。”

李林甫無可奈何,只得苦著臉道:“臣遵旨!”

停一下,李隆基又道:“傳聯的旨意到隴右,告訴哥舒翰,聯不想再拖下去了,三個月之內,務必要拿下石堡城,否則王忠嗣就是他的下場!”

李隆基心情郁悶地回到后宮,楊玉環迎上來笑道:“三郎現在才回來啊!”

“嗯!安排隴右戰役,聯有些忙。”

楊玉環抿嘴一笑道:“那臣妾的師傅在隴右表現如何?”

“師傅?”李隆基一怔,他隨即反應過來,是指李慶安,他笑了笑道:“你那個師傅很不錯,立了大功,聯準備好好封賞他。”

“那準備封他什么官?”

”這個等戰役結束,再一并封賞他,娘子放心吧!聯一定會封他個大官。

“那就多謝三郎了。”

楊玉環心中歡喜,又道:“剛才三姐來過了。”

李隆基不由精神一振。笑問道:“三姐來了嗎?”

楊玉環又嬌又媚地白了他一眼,不高興道:“我就知道三郎一聽見三姐的事情就眉開眼笑,哼!”

李隆基連忙將她摟在懷中,安慰道:“她是你的三姐,也是聯的三姐,關心她,不是很正常嗎?”

他具楊玉環小嘴微撅,那副嬌嗲的神態讓他心中不由一蕩,他連忙舉手誓道:“三郎對娘子忠心耿耿,絕無他念,在此誓!”

話沒說完,就被楊玉環柔若無骨的小手堵住了嘴,對他媚然一笑道:“三郎不用,奴家知道的”。

楊玉環的心情好了起來。她摟住李隆基的脖子撒嬌道:“那下個月奴家的生日,三郎怎么給我過?。

“娘子放心,聯一定會為你舉辦一次最隆重的壽宴!”

,知召


上一章  |  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