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各國(這個范圍甚至可以推廣到全世界)的元首中。最看重電影的人。有列寧、墨索里尼、喬治五世和小胡子。四個人每一個人都十分的有趣。列寧本人在電影上面沒有多大的造詣。可以說。他本人完全就是一個普通的電影觀眾。連影迷都稱不上。他之所以看重電影。完全是因為他看中了電影的政治宣傳功能。畢竟俄國人當時文盲占了十之八九。你寫文章、辦報紙沒有人看得懂。電影就不一樣了。任何人都可以看。都能夠在電影里面不知不覺地接受政府的宣傳。所以。在列寧那里。電影是政治的。
墨索里尼也很特別。他本人是一個電影迷。同時也是意大利的最高領袖。最為重要的是他是一個獨裁者。193年的墨索里尼。在歐洲其他國家民眾的心目中。聲譽可并不是很好。整個意大利在他的統治之下。完全是一種高壓政策。獨裁的體制。使得所有意大利人提心吊膽。他們不知道哪一天自己就會無緣無故地“失蹤”了。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盡管墨索里尼對電影大力扶持。盡管意大利電影也會出現不少的優秀電影和優秀的電影人。但是相對來說。意大利這個時期的電影是十分單一的。完全是按照墨索里尼的喜好發展得。可以說。這種模式。某些程度上面來說。是有至于喬治五世。和列寧、墨索里尼相比也很不一樣。首先。最大的區別就是雖然他是英國的元首。但是在權利地掌控上面。他根本沒有多大的權力。雖然他本人是一個資深電影迷。專業知識雄厚。藝術涵養也高。而且他抱有自由思想。對各種電影藝術都喜歡。可是他手里面沒有權力。自然也就不可能讓英國政府在電影上面實現巨大的投資和扶持。
實際上。在歐洲各國。英國人在電影上面的投資和支持是最可憐的。在這方面。他們甚至還比不上北歐小國瑞典。雖然有好的元首。但是沒有實際有效的行動。這是英國最可悲地地方。這也導致了英國電影在世界電影中的地位遠遠無法和它本身的國家形象相匹是最特別的一個。
首先。在電影的涵養上面。小胡子絕對是最優秀的一個。要知道。在藝術造詣上。其他的三個人可絕對不是他的對手。列寧的藝術素養是有地。但是基本上算得上中等水平。墨索里尼中下等最差。喬治五世的欣賞能力除了電影之外。基本上都是宮廷化。沒有多大的活力。只有小胡子。受到過長時間地訓練。要知道。在從政之前。他的理想可是成為一名偉大的浪的那幾年。正是歐洲藝術思潮一撥接著一撥爆發的年代。對于各種藝術思潮。小胡子都有相當深厚的研究。而對于電影。他本來就十分的喜歡。特別是加上了我的影響。導致他地電影鑒賞水平。絕對高于其他的三個人。
其次。在政治上。小胡子對電影比其他三人都要重視。列寧看重點應是因為電影能為他們宣傳。能夠鞏固布爾什維克地統治。墨索里尼喜歡。主要是他個人。喬治五世也基本上是個人因素。小胡子出了個人喜歡之外。除了他認為電影能夠有強大的宣傳功能之外。他更覺得這是恢復整個國家失落的輝煌重振日耳曼人信心的最為重要的一個工具。在他那里。電影是和德國輝煌和思想的復興畫上等號的。
小胡子把電影抬到了一個無以倫比地高度。不單單是單純地政治宣傳。他要把電影當作他沖擊的長矛。刺醒麻木失落地民眾。呼喚德國的光輝。構建之前的輝煌的德意志。這種遠大的目標。自然高于其他三個人。也使得電影在小胡子的心目中變得極為重要。
第三。小胡子的決心。是最堅決的。列寧的電影政策。很多時候都是有令不遵的。他本人對于電影的重視其實也不是很傷心。等他去世之后。他的電影政策就完全在蘇里尼對于電影沒有所謂的決心不決心。他高興的時候。就能夠大大支持電影。心情不好的話。說不定就會關閉電影場。喬治五世有決心都沒有用。畢竟沒有權力。
小胡子自從建立了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開始。就已經決心要發揮電影的功能了。在黨的建設上。在黨衛軍、沖鋒隊的建設上。在宣傳上。審視實在競選的時候。他都特別重視電影的功能。甚至把在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遇到困難的時候。依然能夠節衣縮食發展電影。這樣的決心是顯而易見的。
尤其是在他成功成為德國總理取得了德國的最高權力的時候。小胡子一上臺就頒布了一系列的措施。而在所有的措施當中。電影。是極為重要的
小胡子撤銷了原來的工作稀松的電影管理機構。成立了專門的德意志電影局。全面負責德國的電影管理工作。而這個機構在德國政府里面的級別。竟然能夠單獨開辟出來和宣傳部平起平坐。單單從這一點。就已經能夠看到電影在小胡子的心目中。有多么重要
電影局成立之后。在小胡子的親自指示之下。電影局對德國的電影產業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所謂的”新生運動“。在這個運動中。所以在政府注冊的德國電影公司全部接受了檢查和資產、經營評估。在完成巨大的工作之后。德國電影局對德國電影進行了重新的資源整合。小的電影公司被聶捏合在一起成為實力雄厚的大公司。經營不善的電影公司要求進行改組。對于德國電影公司的老大哥烏發。小胡子更是大為支持。在上臺不到一個月。烏發就接到了一筆相當于兩億美元地資助。據說這還僅僅只是開始。
另外。電影院線也被納入到了德國電影局的管理指責之中。全國的電影院。實行的管理辦法不同于美國的自由主義也不同意意大利的高壓政策。而是一方面保持電影院線的私有把電影院地單純的經營權下放給電影院的老板。但是卻又控制著電影院的管理權。
烏發旗下控制著德國三分之二的電影院。對于烏發的這些電影院的管理。電影局甚至有更優惠的政策。
除了在電影公司、院線上面支持之外。在小胡子的指導之下。德國國家電影局在電影人才方面也下了苦功夫。在柏林。一家名為”德意志國家電影學院”建立。這家電影學院地模式完全照搬柯里昂電影學院。所有的課程、對于電影人的培養方法。都如出一轍。而在這家電影學院地廣場上。豎立的雕像。不是小胡子。也不是小胡子崇拜的腓特烈大帝。而是我。安德烈.柯里昂。家電影學院成立的儀式上。面對著那些心懷夢想的年輕人。發出了這樣的感慨:我們要把這個電影學院辦成整個歐洲乃至整個世界最偉大的電影學院。將來。這所電影學院會和柯里昂電影學院一起成為不朽!
電影學院里面的學生地待遇。據說比黨衛軍的待遇都要好。不僅僅是電影學院地學生。電影人在整個德國的地位迅速上升。在工資、住房、補貼各方面。都超過了普通的德國人。
加上德國政府提供了成立了“電影基金會”開始扶持電影人進行他們的電影創作。使得在小胡子上臺之后。德國的電影形式一片火爆。原本萬馬齊喑的局面。變得紅紅火火。德國電影人的積極性徹底被調動了起來。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夢工廠地歐洲分公司不失時機地向德國電影局提出了已經提交了三次都被否決掉地提議:夢工廠想融資烏發。進入德國的電影界。
在接到這樣地一個提案之后。德國國家電影局進行了長時間的討論。依然不能達成統一的意見。有的人贊同。有的人反對。更多的人卻保持了沉默。一方面如果這個提議得到批準。那就意味著烏發第一次向別人敞開大門。這樣的情況之前還沒有出現過。德國人是守規矩的。甚至有的時府都沒有批準。他們如果批準了也不像話。而另外一方面。電影局的人也知道。德國現在百廢待興。雖然小胡子上臺之后形勢大有好轉。但是戰敗之后德國的經濟發展就幾乎陷入了停滯狀態。尤其是經濟危機的打擊。使得德國成為歐洲最窮財政最困難的一個國家。小胡子雖然游戲支持電影。但是他能夠拿出來的錢實在是太少了。畢竟在其他方面都需要錢。因此。如果有外資融入德國。這樣必然也將大大推動德國本土電影的發展。
而更多的人保持沉默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看到了夢工廠和小胡子的關系。在德國。小胡子喜歡看我的電影那是連小孩都知道的事情。小胡子經常在布置各種工作的時候。都會說出這樣的一句話:“你們這樣做事請可不行。你們得像柯里昂先生拍攝電影一樣對待你們的工作!”據說這句話甚至被柏林的各行各業涂在了他們的工廠上作為生產口號。
也許是因為電影局的內部旗鼓相當。也許是因為考慮到我和小胡子之間的關系。電影局對于歐洲分公司的這個提議并沒有立刻表決。而是直接匯報給了希特勒。
結果第二天。他們就收到了希特勒的批復。小胡子的批復十分的簡單:同意夢工廠歐洲分公司的提議。盡力配合。
就這樣。因為小胡子的一話。夢工廠敲開了烏發那扇關閉已久人人想盡卻進不來的大門。
這樣的一件事情。迅速在歐洲電影界傳來了。美國電影界自不必說。在羨慕的同時。更多的人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德國電影看起來真地要爆發了。而這樣的爆發。絕對會改變整個歐洲的電影格局。
這樣的想法。一點都沒有錯。
小胡子上臺沒多久就對德國電影推行了這么多的支持舉措。在這些舉措之下。廣大德國電影人的熱情被調動。使得德國電影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局面。大量地電影作品被拍攝出來。而且其中很多都是優秀作品。德國人的思考。本來在歐洲就屈指可數。德國人在藝術在哲學在文化上面的優勢。使得他們的電影在藝術性上一半高過其他的國家。而小胡子執政涌現出來的這一大批電影。也收到了歐洲電影同行的極大關注。
這批電影。雖然因為投資的關系。在制作上面可能沒有意大利電影那么精良。也沒有法國電影那種浪漫情緒。但是它們絕對是生機勃勃的。不管是在藝術形式上面還是在具體地藝術思考上面。這批電影猶如在在歐洲電影界吹入了一股強勁的清風。
而這批電影作品中。很多優秀的作品也收到了德國人地熱烈歡迎。它們收到歡迎的是因為電影本身的藝術性很高、可看性極強。另外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小胡子對電影人的熱切期望對于電影特殊意義的重視。使得德國電影人在這批電影當中。融入了對于足夠對于民族的那種深沉的愛。這種愛。導致了這批電影地基調和以往德國電影的基調有著本質地區別。
以前的德國電影。都是沉浸在哥特文化的陰影里面。電影的氣氛是陰霾的。是黑暗的。可是這批電影。卻如同是在黑暗中吹響的一聲聲號角。它們吹醒了德國人曾經擁有地那種高揚。吹響了它們曾經擁有地驕傲。點燃了它們血液中的民族烈火!
長時間生活在麻木、卑微中地德國人。在這批電影面前熱血。這批電影在首映之后。整個德國萬人空巷。幾乎每一個電影院都被擠得滿滿的。
這批電影。優秀的電影有十幾部。德國人都很喜歡。但是其中有一部電影。受到了全國民眾的瘋狂追捧。很多民眾幾乎是幾遍十幾遍地看。整個德國落淚如雨。那淚。不是悲傷的淚。不是失意的淚。而是驕傲的淚。是自豪的人。
小胡子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后之后。面對全國發布了廣播演講:“想知道我們德國人的血還說不是熱的嗎!?去看這部電影吧!想知道德國人還有嗎!!去看這部電影吧!想知道德國人還有沒有希望嗎!?去看這部電影吧!上帝不會拋棄我們。德國是德國人的德國。它永遠都不會崩塌。因為它的尊嚴和輝煌深深扎根在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之中。扎根在我們偉大的德意志人的心
小胡子的影響之下。真個德國完全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電影院!數以萬計的德國人。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后。熱血。久久不能平息。
德國國家廣播臺稱這部電影是:“它是德國的《勇敢的心》!它是德國的《愛國者》!他是德國的《耶穌受難記》!它是德國的呼吸!它是德國的魂魄!”
而當我看到這部電影的名字的時候。我自己都驚訝得快要喘不過氣來。它有一個十分響亮同時又讓我無比熟悉的名字——《意志的勝利》!
在后世。曾經有人要在全世界的電影當中。要評出最美的電影。結果到最后。評來評去。只有一部電影能夠達到各種要求;曾經有人要評出最偉大的宣傳片。評來評去。所有的宣傳電影都在一部電影面前黯然失色;曾經有人要評出電影史上最偉大的一部電影同時又是一部最被人們故意忽視的電影。這部電影名列榜首!
《意志的勝利》。這部電影。在電影史上實在是太特殊了。而在后世。這樣的一部電絕對是全世界所有電影中最多的一部!
在這部電影拍攝之后的八十多年之后。在歐洲曾經舉行過一個電影回憶。參加會議的都是世界電影界的大佬級的任務。其中的很多人都談到了這部電影。而又一個已經成為歐洲電影泰山北斗級的導演甚至說出了這樣的一句看起來極端的話:“如果你說你是一個影迷或者市電影人。同時你又告訴我你沒有看過《意志的勝利》的話。我會羞于和你交談。”
這部電影的魅力。那些沒有看過的人。那些對于三十年代電影的總體水平沒有一個基本了解得人。根本不會體會到這部電影是多么的偉大!
在純粹的美學上面。它達到了史無前列的高峰。在構圖、場面調度、分割、運動等等各個方面。它幾乎就是巔峰并且不可超越。而在電影本本身的宣傳手法上。在電影的主題思想的揭示上。同一領域的電影也很難望其項背。甚至在許多年后的中國。一個拍攝過“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的那個著名的大導演。在拍攝一部叫《大閱兵》的電影的時候。也是低著頭哼哧哼哧地學習著幾十年前的這部電影。結果動用了無數高科技。都管用了大量的部隊。花費了大量的資金。取得的效果卻連這部電影的百分之一都沒有。
這樣的一部電影。已經成個傳奇。現在。它竟然就這么突兀地出現在了我的眼前。盡管它比歷史上提前誕生了一年。
因為這部電影。德國
而的。可不僅僅只是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