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的新年,月初的幾天,除了報道夢工廠在哈維獎頒獎典禮上面的輝煌成功之外,又一件事情刊登在了各大媒體的重要版面。
這件事情,首先是從路易斯安那州開始的,在新年的第一天,路易斯安那州銀行被一伙蒙面人搶劫,根據當時的警察提供的說明,這伙蒙面人的搶劫十分的有藝術含量。新年的第一天,路易斯安那州銀行的工作人員,特別是保安人員都還沉浸在節日的氣氛里面呢,根本就沒有像平時那樣精神專注。就在他們一幫人睡眼蓬松的時候,一輛車子在州銀行門口停了下來,從里面走出來的是一幫蒙面人,他們沖進了里面,僅僅用了三分鐘就控制住了里面的形勢,然后一個穿著風衣的人一邊跳著舞一邊走進了銀行,就在眾目睽睽之下,這幫人瀟灑地搶走了州銀行剛剛運達的120萬美元的現金,然后瀟灑地開車遠去。
當這幫人離開之后,銀行里面的工作人員才開始報警,警察們抵達銀行的時候,只發現墻上多了一行字:虛空,一切都是虛空,都歸塵土。
面對著這樣的一句話,路易斯安那州的警察們苦笑不已。
而就在州銀行被搶劫之后,一周之內,路易斯安那州境內的5家銀行被搶,一共被搶去了80萬美元,而且每次被搶劫的銀行墻壁上面,都會留下一句十分有哲理的話。
這使得路易斯安那州政府徹底亂成了一鍋粥,路易斯安那州長不得不宣布全州進入緊急戒備狀態。全州境內地警察局徹底被調動了起來,各個地區之間的道路全部封鎖。這些警察們幾乎是挖地三尺,凡是發現可疑地人立即搜捕。
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之下,就在路易斯安那州州長認為萬無一失的情況下,在一個下著大雨的深夜,路易斯安那州首府的最大的花旗銀行被一幫蒙面人打劫,和以往不同的是,這幫人搶劫了之后并沒有馬上離開,而是在銀行里面舉行了一個派對。直到半個小時后他們才離開。
離開的時候,這幫人地領頭人告訴銀行的工作人員他的名字叫迪林杰。
這次的行動,第二天早晨成為了爆炸性的新聞。隨著路易斯安那州銀行搶劫案的屢屢發生,這個地方已經吸引了美國全部媒體的目光,人們紛紛猜測這幫人到底是誰,看得出來,他們并不單單是為了搶劫銀行,因為如果真的是為了錢而來地。他們絕對不會如此地頂風作案,而且似乎是故意和路易斯安那州的警察們作對,最后竟然在重重盤查之下在路易斯安那州的首府搶劫并且囂張地留下名字。
這一次的行動,也徹底讓路易斯安那州政府和路易斯安那州警察丟盡了臉面。花旗銀行地被打劫,如同一個重重的巴掌扇在了他們的臉上。
這次事件發生之后,路易斯安那州警察局長宣布辭職,路易斯安那州政府不得不求助于調查局,請求調查局介入,來徹底剿滅迪林杰。
迪林杰在美國各地已經聲明顯著了,這家伙是徹徹底底的搶劫銀行的專業戶。而且在193年年底。迪林杰已經進行了一系列的搶劫活動,這些搶劫。使得他成為了西部5個州的全民公敵。但是在一系列地瘋狂搶劫之后,迪林杰突然消聲覓跡。他地消失,也讓西部各州政府松了一口氣,但是想不到一個月之后,就突然出現在路易斯安那州,并且干出了這樣的大事,這顯然引起了美國各界地關注。
對于迪林杰的這種行為,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是十分痛恨地,路易斯安那州宣布迪林杰為全民公敵,調查局隨即宣布他們會成立特別專案組進行徹底的剿滅。
調查局局長埃德加.胡佛更是氣得暴跳如雷,干脆撤換了先前的專案組負責人,派遣了自己的得力助手邁爾文.柏維斯專門負責這件事情,甚至他本人親自參與指揮,能夠把美國攪得如此雞飛狗跳的人,估計這么多年來也只有迪林杰了。
邁爾文.柏維斯,三十來歲的年紀,在此之前,幾乎沒有怎么出現在公眾面前,但是熟知調查局的人都聽說過這樣的一個消息:在調查局里面,有兩個人是最神秘的,一個人是埃德加.胡佛,這個調查局的掌門人,不管是身世還是他的面容,都是一個迷。除了埃德加.胡佛之外,另外一個神秘的人就是這個邁爾文.柏維斯了,據說他是埃德加.胡佛進入調查局的時候唯一帶進來的人,不僅僅是他最信任的人,更是在調查局當中占據重要的地位,負責很多重要的事情,可以說,他完全是調查局的二號人物,是埃德加.胡佛的左膀右臂。
這樣的一個人,和埃德加.胡佛一樣,十分的低調,很多人都知道調查局里面有這樣的一個人物,但是和他打過交道的人并不是很多,這一次,埃德加.胡佛竟然任命他為專案組的負責人,由此可見約翰.迪林杰把調查局逼到了什么地步。
在1932年,迪林杰的一系列舉動就已經讓調查局焦頭爛額了,這一次竟然做出了這樣的大動作,無疑是讓調查局丟盡了臉面。
長期以來,在美國,調查局都是萬能的存在,從來沒有人敢撼動調查局的權威,讓調查局難看,但是這一次,約翰.迪林杰算是站出來挑戰了,他用自己的行為向美國社會進行抗議,抗議聯邦政府的統治之下,美國社會的黑暗和墮落。
不僅僅受到迪林杰騷擾的這些州宣布他為全民公敵,到最后。聯邦政府和調查局干脆宣布約翰.迪林杰為美利堅合眾國地全民公敵,這也意味著。在美國的國家地圖上,約翰.迪林杰將面臨著任何一個地方地警察的圍追堵截。
整個美國的警察系統因為一個搶劫犯而亂成一團,這樣的事情,是之前從來沒有出現過的。
媒體全都興奮了起來,對于他們來說,沒有什么事情比這件事情更有趣了。各大媒體紛紛派出最強的記者來跟蹤報道這件事情,洛克特克電視臺更是開辟了專門的一個節目向公眾報道約翰.迪林杰的一切,這個節目隨即成為了洛克特克電視臺當中收視率最高地一個。老百姓對于約翰.迪林杰的感情,和政府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約翰.迪林杰是俠盜羅賓漢一樣的任務,因為在約翰.迪林杰搶劫銀行的時候,很多地方的孤兒院、養老院都收到了大筆的匿名匯款,收到這些錢地人,都認為這些錢是約翰.迪林杰匯寄的,對于約翰.迪林杰的這種行為。美國民眾高度贊揚。
民眾稱約翰.迪林杰為“美國的英雄”,對于他地這種行為,絕大多數的民眾都是認可的,在某些地方。民眾甚至打出了“營救我們的英雄,幫助我們的英雄”這樣的口號,很多城市的民眾干脆舉行了游行,要求本地政府收回“全民公敵”地判定。
在所有地媒體當中,洛克特克電視臺是最受民眾關注的,這不是因為洛克特克電視臺一貫地強勢報道,而是因為洛克特克電視臺上面往往會出現很多關于迪林杰的一線消息。這些消息完全是其他媒體所無法具有地。
約翰.迪林杰如同一把火。點燃了民眾對于現在社會的極大的失望。在赫伯特.胡佛、魯特曼當政的時候,美國雖然在經濟危機當中遭受重創。但是隨著胡佛新政的實施,特別是魯特曼的堅定推動。美國的經濟漸漸好轉,民眾的生活也逐漸恢復,至少民眾沒有多少人餓肚子了。
但是自從羅斯福上臺之后,胡佛新政的很多政策都被廢除了,最重要的就是羅斯福為了獲得華爾街財團的歡心,收回了很多公共設施的建設權,而先前,這些公共設施基本上滿足了美國超過一半的失業人口的工作需求,取消了這些公共設施,美國的失業率激增,民眾找不到工作就會餓肚子,為了生存,他們就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出來,原本不錯的社會環境徹底變壞,社會混亂不堪,根據相關的調查機構的調查,1932年內,美國經濟持續惡化,國民經濟開始萎縮,原本的恢復形勢已經蕩然無存。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民眾自然是義憤填膺,公眾對于羅斯福政府早就產生了巨大的意見,羅斯福本人的民意支持率更是急劇降低。
約翰.迪林杰的出現,徹底點燃了憋在民眾心目中的這把憤恨之火。民眾渴望出現這樣的一個人,出現這樣的一個英雄,一個敢于和政府對抗敢于用自己的生命來追求社會正義的人,盡管這種行為本身可能顯得有些魯莽,但是至少這種精神是為民眾所敬佩的。
而媒體對待約翰.迪林杰的態度,和以往對待搶劫犯的態度也是有明顯區別的。搶劫銀行的事情在美國經常出現,對于這些罪犯,媒體一向都是不齒的,但是這一次,除了《紐約時報》等等這些支持羅斯福支持聯邦政府的媒體之外,其他的很多媒體都不約而同地采取了隱晦的贊揚的報道方式。
在媒體上面,約翰.迪林杰完全是迷人的,媒體把他塑造成了一個英雄,甚至在報道的時候產生了很多傳說,盡管這些傳說的真實性是很值得懷疑的,但是民眾都堅定地認為這些事情就發生在約翰.迪林杰的身上。
這也更加增加了約翰.迪林杰身上的絢爛光環了。他有剛剛開始的搶劫犯,變成了英雄,最后變成了俠盜,甚至變成了民眾的救助者,變成了上帝的使者。
在這種情況下,民眾們開始不約而同地幫助他們心目中的英雄,很多美國城市開始成了“保護迪林杰協會”。民眾用這樣地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盡管他們知道這種行為是政府所不允許地。
面對民眾的這些組織。聯邦政府和調查局徹底無語了,他們無可奈何。
“民眾這樣的行為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極大的阻礙,我希望民眾能夠認識到他們的這種做法意味著什么!”調查局的發言人最后不得不召開新聞發布會,專門對民眾這樣的行為進行批評。
但是他們地批評根本就不管什么用,民眾不僅僅成立了這樣那樣的保護組織,很多的年輕人都把約翰.迪林杰當成了自己的偶像,他們模仿迪林杰和警察抗爭,甚至學著迪林杰打劫銀行。而且完全是學著迪林杰的方式。
這樣一來,美國全境烽煙四起,一瞬間,幾乎到處都是迪林杰。這樣的形勢,直接導致著各大銀行不得不改變營業時間并且增加保安力量。同時,調查局是徹底被搞得頭疼了,到處都出現的迪林杰,完全打亂了他們的計劃。混亂了他們地視線,讓他們抓捕地迪林杰的行動變得異常的困難。
看著媒體上面出現的這些消息,我地心情是十分復雜的。
首先,對于聯邦政府尤其是羅斯福等人被搞得暈頭轉向民眾對其大生反感的結果。我自然是高興的。經過了整整一年的執政,民主黨和羅斯福如今成為了眾矢之的,而迪林杰則成為了直接的導火索,這把火,說不定會越燒越大,最后燒毀民主黨也不一定。
除此之外,對于迪林杰我也是十分擔心地。不管怎么說。約翰.迪林杰是當初是我幫著越獄地。雖然他如果沒有越獄也是死路一條,但是現在我總覺得他這么做事情。很大的關系就是因為我把他放了出來,我擔心他被抓住。更擔心他會被調查局擊斃。
至于調查局,我也是有些矛盾地。埃德加.胡佛對我一向都不錯,尤其是這一次,甚至幫助我否決了羅斯福的提案,算是幫了洛克特克財團一個大忙,但是這一次,我卻因為幫助約翰.迪林杰越獄,丟給了埃德加.胡佛一個大麻煩,憑借著調查局地能力,我想埃德加.胡佛遲早會知道我和迪林杰的關系,到時候,他會怎么看待我呢。
不過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我也的確沒有什么選擇了。
為了扳倒羅斯福,為了給他們帶來巨大的麻煩,我也只能這么做了。
迪林杰的一把火,點燃了整個美國。除了政府、民眾、媒體關注之外,好萊塢電影界的很多人也被這個男人搞得雞飛狗跳。
首先是米高梅電影公司的老板馬爾斯科洛夫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公然宣稱他認為迪林杰是一個英雄:“他是一個英雄,一個實實在在的英雄!一個男人,做到了他這樣的地步,也不算白活了!不管別人怎么看他,至少我覺得他是個真正的男人。如果有機會的話,米高梅會考慮拍攝一部以他為原型的電影!”
作為好萊塢電影公司中最大的電影公司之一的米高梅電影公司,竟然會宣布要考慮拍攝一部這樣的電影,一下子震驚了電影界。
而事情遠遠沒有到這里就結束了,在馬爾斯科洛夫發表了這樣的言論之后,派拉蒙電影公司老板阿道夫.楚克也宣布派拉蒙會考慮拍攝電影來聲援約翰.迪林杰:“英雄拯救世界!這樣的故事總是在好萊塢電影中呈現,現在,我們看到了現實生活中英雄的誕生!我們想有了這樣的題材不拍攝的話,我們的電影人豈不是白白浪費了我們的時光和我們手中的攝影機!?我們想給后世留下一個傳說,留下一個永恒的關于英雄的傳說!”
如果說馬爾斯科洛夫和阿道夫.楚克在這件事情上面帶有一絲理想主義的話,那么華納兄弟電影公司的老板山姆.華納就來得更徹底了。
“我就是喜歡約翰.迪林杰!我喜歡他身上的一切,喜歡他的男人味,喜歡他做事情的方式,喜歡他的行事風格!這是一個真正的男人!我喜歡的男人!所以我想華納兄弟電影公司一定會拍攝這樣的一部電影!這也作為我對約翰.迪林杰的致敬之作吧!”
山姆.華納是好萊塢所有電影公司老板當中,最喜歡黑色、暴力電影的。可以說,好萊塢的暴力、黑色、色情電影,幾乎有一半都是誕生于華納兄弟電影公司的手里面,對于這樣的題材,對于約翰.迪林杰這樣的人以及他做的這樣的事情,山姆.華納是不可能不感興趣的。
一時之間,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都把自己的目標鎖定在了約翰.迪林杰的身上,這顯然是民眾意料不到的。
而民眾更料不到的事情,不僅僅是來自夢工廠。
今天早上太忙,沒來得及傳小說,請大大們多多諒解!小張拜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