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2》的公映,引發了好萊塢電影人的激烈探討,雖然反對的人很少,但是還是有那么幾個,除了喬治.史蒂文斯之外,批評最激烈的顯然就是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了。(點墨站。)
“首先,這不是一部好看的電影。比起上一部來,這部電影無論實在情節上,還是在人物故事本身的設置上都要黯然得多。柯倆先生在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已經完全掉盡了自己設置的一種所謂的藝術漩渦里面。他好像覺得這要把電影搞得復雜,人物搞得多一點,性格搞得復雜一點,觀眾就會認為這部電影十分的深刻而且藝術性十足了,當然了,除了這些設置之外,在電影音樂的運用上面,在演員的挑選上面,在場面調度上面再加入一些個性化的因素,也就能夠打動觀眾。這樣的想法是我在看完柯里昂先生的這部電影之后揣測的他的想法。”
“《教父》我是十分喜歡的,我承認這是一部難得的好電影,因為它在很多方面都能夠觸發人的靈魂。它就像是一把銳利的刀子,讓人覺得痛快覺得犀利,但是柯里昂先生的這部新作,卻讓我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冗長的大雜燴,嗦,分散,沒有神韻,而且帶有一種沉悶的壓抑感。”
“電影最大的一個缺點,也是我最不能夠接受的,是電影的殘暴和黑色。原先我以為柯里昂先生的電影里面是不會出現這樣的內容的,兄弟仇殺,不斷的背叛,家庭里面地崩潰等等,這些內容的出現是這部電影最大的敗筆。”
“這些內容和《教父》里面的仇殺不同。后者至少是我們能夠接受的,但是前者的很多內容不僅僅不會給我們啟發,反而會傷害我們的靈魂。我想很多觀眾在看到傅雷多被邁克派人殺死在船上的時候,那個鏡頭絕對會深深刺痛所有觀看到這個鏡頭地人。我在想,如果孩子們在看到這個鏡頭的時候,他們會怎么想,他們會不會從此就在內心深處留下心理陰影?這些,柯里昂先生想到了嗎?”
“以往。柯里昂先生總是會批評好萊塢電影的黑色內容,認為好萊塢電影的大量的兇殺、暴力、色情等等內容會給觀眾帶來巨大的不良影響,這一點,我們都是認可的,但是為什么這一次柯里昂先生自己卻反下了這樣地錯誤呢?”
“我想出現這樣事情的原因,是不是和柯里昂先生在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因為重婚案被逮捕有關呢。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我覺得柯里昂先生就更應該向公眾道歉了。因為作為一個電影人,是絕對不能把自己不良的私人情感投放到觀眾那里的。”
“總而言之,我覺得柯里昂先生這部電影是不足取的,甚至是應當受到批判的。”
希區柯克對我地指責十分的尖銳,而且把矛頭指向了《教父2》的黑暗之上。
某種程度上說,這家伙十分的聰明,因為他看到了這部電影的一個特點。不錯,和《教父》相比《教父2》顯然是黑暗的,而且用殘酷來形容也一點都不為過。特別是邁克讓手下對著自己的親哥哥弗雷多的腦袋開了一槍的鏡頭,地確是很殘酷的。
但是這些內容,顯然不是為了表現黑暗而黑暗,這一點其實我覺得希區柯克自己都清楚,但是這家伙卻認為在這一點上面顯然能夠攻擊我,于是就抓住不放進行歪曲,和好萊塢一貫的那種純粹就是為了滿足觀眾感官刺激的中小成本的電影混為一談。希區柯克是很聰明地,因為他知道觀眾在這一點上面很容易同意他地這種觀點。
但是希區柯克的這種看法,可以欺騙觀眾。但是模糊不了好萊塢眾多電影人地眼睛,在得知希區柯克的這種指責之后,好萊塢眾多地電影人展開了對希區柯克的一同狂批。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除了曲解估計就不會做任何的事情了。他對于柯里昂先生進行的指責是完全刻意扭曲的。我敢肯定,對于柯里昂先生的這部新片,他絕對知道它的價值。而之所以揪住所謂的黑色暴力不放。最大的目的不是客觀評價,而是攻擊柯里昂先生。”
“柯里昂先生這部新片中展現的那些殘酷、黑色的鏡頭。不但不會像希區柯克說的那樣是對電影藝術性的減弱,反而能夠增強電影的整體表現力。因為正是有了這樣的鏡頭才真實反映出了邁克的痛苦的內心世界,才反應出了整部電影想要表達的主題:人性在社會下擠壓之下的那種變形。”
“也正是因為這些鏡頭,采訪我們深刻體會到了一個男人的不易,體會到了一個男人風光背后的辛酸。這些,我想只需要仔細思考一下就已經不難看到了。”
“希區柯克的這種職責是毫無道理的,而且竟然對柯里昂先生的創作動機進行無關的揣測,認為這和柯里昂先生的被捕有關,顯然,這是很小人的。”
脾氣本來就暴躁的斯特勞亨對希區柯克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引起了很多人的支援,把希區柯克罵得狗血淋頭。
不過不管希區柯克這些人如何的批評,《教父2》還是獲得了絕大多數電影人的認可和贊揚,觀眾對于這部電影更是由衷的喜愛,《教父2》的票房不但沒有像很多人擔心的那樣會少于第一部,反而有上揚的趨勢,根據雅賽爾那邊提供的院線的數據,《教父2》在二十四小時之內的票房甚至超過了第一部,這一切,已經說明了這部電影的成功了。
美國報紙的各大媒體除了對《教父2》進行鋪天蓋地的報道之外,對于同一晚首映的其他電影也進行了比較評論,而其中有幾部電影是十分引人注目的。
1932年地電影,尤其是各大電影公司推出的主打電影,都是投資巨大的大片。好萊塢圣誕電影檔期本來就十分的重要。所以在檔期推出的這些大片,尤其是選擇和《教父2》同一天首映的大片,越發引起人們的關注。
和《教父2》同一晚上映的電影主要有這么幾部:雷電華電影公司出品希區柯克導演地《第十七號》、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出品劉別謙導演的《你逃我也逃》、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出品喬治.史蒂文斯導演的《紅舞鞋》、雷電華電影公司出品比利.威爾德導演的《藍胡子的第八任妻子》、20世紀電影公司出品金.維多導演的《農夫娶妻》、米高梅電影公司投資斯特勞亨導演的電影《貪婪》。
可以說,這六部電影,各具特色,不同地電影公司,不同的導演,卻有一個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幾乎全都是這些導演的發奮之作。
六個導演當中,希區柯克是轉型之作,他能不能夠繼續在雷電華站穩主梁地位能不能夠再上一步就看這部電影了,劉別謙早就開始轉型了,但是一直不太成功,這部新片對于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喬治.史蒂文斯在開拍之前就立下了軍令狀。稱如果電影失敗了他五年之內不會拍片,算是破釜沉舟了,至于比利.懷爾德,他的電影是他進入雷電華之后的首部電影,如果這部電影砸了,那他以后就不要想在雷電華里面混了,斯特勞亨現在已經被看成是好萊塢的老人了,對于他來說,基本上拍片的機會是拍一部少一部了。因此電影對于他來說十分地珍貴,更何況他認為這部電影可能是自己一生的代表作。被稱之為不倒翁的金.維多,這部電影對于他本人來說可能沒有什么不同,但是對于這部電影的主演亨利.方達對于20世紀電影公司來說,這部電影可就太重要了。亨利.方達是20世紀電影公司的搖錢樹,20世紀電影公司還指望靠著亨利.方達生存發展呢,金.維多的這部新片可是亨利.方達閉關在柯里昂電影學院學習之后出來的第一部電影,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否則20世紀電影公司算是要倒霉了。
因此。這天晚上首映的電影,不管對與哪個電影公司不管對于哪個導演都是十分的重要。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使得這六部電影在首映之后受到了媒體地特別的關注。往年,每到這個時候,媒體對于電影的評價也是熱鬧的。但是遠遠不如今年這么熱烈。
而這六部電影當中。首先被推上輿論風口的是喬治.史蒂文斯地《紅舞鞋》。這部投資巨大先前被稱之為有可能超越《好萊塢故事》而成為好萊塢最偉大地歌舞片(喬治.史蒂文斯自己的話),結果在首映之后遭到了鋪天蓋地地一通狂罵。
在拍攝的時候。這部電影就受到好萊塢電影界和民眾地期待。不光光是巨大的投資成本,克拉克.蓋博和克勞黛.考爾白兩個人主演就讓人心花怒放了。
而在故事上面。喬治.史蒂文斯自己的講述更是讓媒體對這部電影展來了瘋狂的猜測。當時喬治.史蒂文斯稱這部電影展現的是一段百老匯的恩怨情仇,集歌、舞、故事、感情的等等為一身,并且對克拉克.蓋博和克勞黛.考爾白進行了顛覆性的包裝。
所有的這些,都無疑讓人們對這部電影期望甚高,而當這部電影首映之后,情況就截然不同了,引來的是滔天的批判聲。
“我覺得喬治.史蒂文斯真的要五年不拍片了,他應當在這五年的時間里面好好想一想什么樣的電影才算是好電影,需要想一想他應當拍攝什么樣的電影。因為這一部《紅舞鞋》簡直是失敗透頂!”
“先說它的題材,眾所周知,這部電影是所謂的歌舞片,史蒂文斯先生甚至宣稱他的這部電影將有可能超過由柯里昂先生指導的好萊塢歌舞片的頂峰之作《好萊塢故事》,事實證明,有野心是好的,但是當野心和實力不匹配的時候,那野心就成為了狂妄了。這部電影里面地確是有歌有舞。但是卻一塌糊涂。”
“《好萊塢故事》之所以獲得成功,之所以能夠成為永恒的經典,除了這部電影獨具匠心的各種成功的藝術設置之外,歌舞的優秀是不可或缺的。這部電影里面,凝結著美國最好的舞蹈指導阿斯泰爾的心血,凝結著好萊塢最偉大地電影配樂人波特的心血,里面的歌曲至今膾炙人口,里面的舞蹈更是在美國乃至全世界經久不衰。但是再看看《紅舞鞋》里面的歌舞,簡直就是百老匯的翻版,沒有任何的改動。我要說地是,百老匯的歌舞適合舞臺絕對不適合電影,那種儀式化的東西,那種做作的舞臺表演,讓人看了內心憋悶。而且舞蹈不美,歌曲不新,演員演唱的水平尤其讓人不敢恭維,克勞黛.考爾白原本就沒有受到過什么正統的歌舞教育,所以她在電影上面的表演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一截木頭在唱歌跳舞。”
“其次,我們來說一說轉型。先前喬治.史蒂文斯稱這是《紅舞鞋》最大的特色之一。不錯,在這部電影里面,克拉克.蓋博和克勞黛.考爾白都有轉型。可結果是什么呢?原本靈動性感的克勞黛.考爾白成為了一截木頭,原本風流倜儻地毒藥男人克拉克.蓋博成為了一個丑陋不堪扭的歌劇院看門人。喬治.史蒂文斯或許是從《巴黎圣母院》那里面得到了靈感。但是考爾白和蓋博的確不適合這樣的角色,喬治.史蒂文斯不是雨果。”
“除此之外,我最不能忍受的是這部電影里面的臺詞。當這部電影的第一個鏡頭放映之后,我就基本上斷定這部電影要砸了,因為銀幕上的那些演員說的簡直就不是人話。他們一個個像是亞里士多德或者是柏拉圖,甚至連掃地地清潔工都滿嘴的犬儒主義,這簡直是災難。史蒂文斯先生或許想讓這部電影顯得高雅一點,可是這么做絕對是自殺!這是我看到過的無數的好萊塢電影當中臺詞最爛的一部電影!”
“作為同行,也作為朋友。我給喬治提出一點忠告,我覺得他真地可以好好閉關5年,在這五年里面好好讀一讀柯里昂先生地著作,好好學習學習,或者干脆像亨利.方達那樣到柯里昂電影學院去進修。這樣至少他會明白電影的真諦。明白真正地電影是個什么樣子。”
作為喬治.史蒂文斯的朋友。西席.地密爾對于喬治.史蒂文斯地批評一點都不客氣,他對于《紅舞鞋》根本就沒有任何的贊賞。所有的職責和批評都帶著恨鐵不成鋼的氣憤。
而西席.地密爾的這篇批評文章,也顯然代表了好萊塢眾多電影人的觀點。
某種程度上說。西席.地密爾的批評是十分誠懇的,沒有任何的夸張成分,史蒂文斯的這部電影,犯下了很多的毛病。其實,西席.地密爾批評的這些還沒有擊中要害,史蒂文斯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他的野心實在是太大了。
他要把這部電影拍攝成好萊塢最偉大的一部歌舞片,有這么一個目標,是好的,但是這個目標成為了催化史蒂文斯走邪路的一個最大的劊子手。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史蒂文斯顯然放下了他原本擅長的很多東西,甚至硬生生地把很多他根本就不擅長甚至是薄弱的東西都運用到了上面,比如歌舞片,比如歌舞片的場面調度和設計,他認為出彩的設計,結果到最后都無一例外地成為了這部電影的最大缺點。而對于考爾白和蓋博的轉型,也顯然不成功,這種轉型不僅沒有為這兩位優秀的一演員開拓戲路,反而遮住了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最后葬送了他們。
不僅僅輿論上面對喬治.史蒂文斯的這部電影進行了猛烈的批評,觀眾的反應更是激烈。在放映這部電影的電影院,觀眾不僅拒絕觀看這部電影,甚至還阻止那些沒有觀看掏錢買票的人走入電影院。
“這絕對是一部會讓人做惡夢的電影。如果你不想對蓋博和考爾白失望,我覺得你最好別看,否則的話,你會痛惜一周。”一個觀眾面對著洛克特克電視臺的鏡頭如此告誡其他的觀眾。
觀眾不僅僅對這部電影進行了抗議,很多人更是直接向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發飆。結果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地收發室里面。受到的咒罵信件成麻袋地往外搬,除了信件之外,還有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比如寄來的臭鞋、死魚、豬頭等等,讓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收發室的那些工作人員哭笑不得。
喬治.史蒂文斯從這部電影首映之后就再也沒有在公眾面前露面,對于他來說,這一次真的是栽了一個大跟頭了。
不過和他相比,有的人遇到的爭論就更大了。
在和《教父2》同一個晚上首映地六部電影當中。比喬治.史蒂文斯的《紅舞鞋》還要引人注目的電影只有一個,那就是希區柯克的《第十七號》。這部雷電畫電影公司1932年最看重的電影,投資超過千萬美元,希區柯克對于這部電影的用心程度更是遠遠超乎一般人的意料。
雷電華迄今為止投資成本最高地一部電影,希區柯克稱自己最滿意的一部電影,希區柯克的轉型之作,希區柯克拍攝時間最長的一部電影。一部沒有任何明星大腕的超級大片,波瀾壯闊的史前史詩……這一連串的噱頭,足夠讓任何觀眾目瞪口呆了。
喬治.史蒂文斯對于他的《紅舞鞋》野心巨大,不過他的野心在希區柯克面前就小巫見大巫了。喬治.史蒂文斯要把《紅舞鞋》打造成超越《好萊塢故事》地好萊塢第一歌舞片,他的目標只不過是我的一部電影,希區柯克就不一樣了,他的野心是“讓安德烈.柯里昂見識一下什么才叫真正的電影,我覺得這部電影絕對是安德烈.柯里昂拍攝不出來的,這種電影也只有我能夠拍出來。”
希區柯克是這么說的。也是朝著這個目標這么做的。和喬治.史蒂文斯相比,除了野心巨大之外,在能力上面,他也比喬治.史蒂文斯優秀得多。
《第十七號》選擇和《教父2》同一晚放映,而且是六部電影當中唯一一部和《教父2》同時放映的(其他電影雖然是同一晚但是不同時),這個安排也足以說明了希區柯克地野心。
在和我死磕得這么多年中間,希區柯克失敗的次數太多了,他太想獲得一次勝利了,這一次。他認為他找到了一個最有威力的武器,所以報仇的心態顯然是急不可待的。
《第十七號》一經放映,引發地關注和討論是空前地,對于這部電影,好萊塢電影人當中一分為二。一部分對這部電影大批特批。另外一部分確實極盡褒揚,使得好萊塢電影界十分的熱鬧。
“我不得不說。在看完希區柯克先生地《第十七號》之后,我是驚喜的。因為這部電影帶給我地驚訝超乎了我之前對于這部電影的想象。說實話。對于希區柯克先生的這部電影,之前我并不看好,最根本的一個原因是這個題材根本就不是他擅長的題材。如果說希區柯克宣布他要拍攝一部心理大片,我絕對看好,但是這樣的一個題材,他沒有這個經驗,也沒有這個能力。”
“但是當電影出現在我的眼前之后,我還是震驚了。我要說的是,這一次,希區柯克給我們呈現了一個不同的自己。”
“《第十七號》和希區柯克以往的電影相比,最大的特色就是它不是心理電影,這是眾所周知的。因為不是心理電影,希區柯克一向擅長的東西就派不上用場,這對于他來說,是一個劣勢,也是一個優勢。之所以說是劣勢,是因為拍不了心理電影希區柯克之前的很多得意的東西完全失效了,而說是優勢,是因為觀眾對于希區柯克熟悉的地方恰恰是心理電影,希區柯克任何的創新都會十分容易地得到觀眾的認可。”
“《第十七號》作為希區柯克第一部轉型的大場面的電影,是成功的。這一點,是肯定的,雖然有些地方,比如大場面的戰爭場景希區柯克的場面調度顯得有些生澀,但是從整體來看。這部電影還是能夠讓人滿意地。”
“我覺得我們應當鼓勵希區柯克,鼓勵他做的這一次嘗試。最重要的,是鼓勵這種努力創新的精神。如果好萊塢電影人都能夠像希區柯克這樣的話,那么好萊塢必然會蓬勃發展!”
波特.李對于希區柯克的這部電影給與了肯定,認為這部新片基本上還是成功的。
“我認為《第十七號》是圣誕檔期最令人耳目一新的電影。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用這部電影向所有人證明了這樣地一個道理,那就是:希區柯克不僅僅只能夠拍攝心理電影,除了心理電影之外,其他類型的電影他一樣拍攝得好。”
“《第十七號》為好萊塢創造了一種新的電影類型:史前史詩電影。這部電影展現的古老的美洲文明。迷人而熱烈。不管是蒼茫的森林,還是一望無垠的玉米田,不管是撲面而來地身著奇裝異服的土著,還是恢弘的金字塔,都讓我們產生了一種發自肺腑的震顫!”
“整部電影中,有一種氣氛是貫穿始終的,那就是清新昂揚。每一個鏡頭都在向外透發出一種生命的陽剛之氣。電影里面。那些健壯的土著的身影,主人公作為奴隸一路逃脫的過程既然我們見識到了土著生活地凄慘和磨難,也讓我們見識到了生命的力量,領會到了生命的偉大和堅強。”
“《第十七號》是一股清新的風,觀看這部電影是如此地讓人賞心悅目。希區柯克這一次成功了,我相信他會創造屬于他的輝煌。”
緊跟在波特.李之后,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的導演弗蘭克.卡普拉對于希區柯克的這部新片也是十分的認可。
不過對希區柯克最贊譽有加的,還是魯賓.馬莫利安,這個和希區柯克同出于一個公司地家伙。對于希區柯克的稱贊簡直用盡了所有能夠稱贊的詞語。
“當我看到電影的最后闖過了重重追殺遍體鱗傷獲得自由的男主人公,迎著夕陽在原野上跳著舞蹈地時候,我就知道好萊塢最偉大地電影誕生了。這一刻,希區柯克先生創造了一個奇跡,他成為了這個曾經在地球上存在過卻又湮滅在歷史的塵埃中后來變得不為我們所知地文明的創造者和發掘者。”
“《第十七號》開創了史前敘事地先河,希區柯克先生開創了偉大的魔幻現實主義風格,這部電影里面有對歷史風情的再現,有對人類生命力的贊揚,有對光明的追捧。有對自由的謳歌。這部電影史一部實實在在的藝術杰作!它一定會矗立在好萊塢電影的歷史畫面之中,成為永遠無法磨滅的豐碑!”
魯賓.馬莫利安把希區柯克捧上了天,雖然遭到了很多人的唾棄,認為這家伙完全就是為希區柯克片捧臭腳進而想得到希區柯克在雷電畫電影公司對他的照顧,但是馬莫利安的有些分析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對希區柯克進行肯定的這些人當中。又一部分態度是誠懇的。比如波特.李,提出來的意見也是十分在理的。而有些人。顯然就是打著評論的旗號為希區柯克搖旗吶喊了。
不過和他們相對應的是另外一批人,一批對希區柯克的這部電影并不太認可并且提出尖銳批評的家伙。
首先對希區柯克展開重炮轟擊的。是一向看不慣希區柯克的約翰.福特。脾氣火爆的約翰.福特,也是好萊塢公認的有話就說從來就不顧忌的人。
“有些人對希區柯克的新片《第十七號》贊嘆有加,甚至用偉大、不朽這樣的字眼去形容,我覺得這簡直是在侮辱好萊塢電影人,把我們都當成棒槌!”
“希區柯克的這部電影,和他之前的一些電影相比,的確有很大的改變,從我本人的角度來說,這部電影也是他拍攝過的所有電影中我唯一覺得不錯的電影,但是,這樣的一部電影絕對不可能用偉大來稱呼,和柯里昂先生的《教父》系列相比,這部電影簡直蒼白得要命,在藝術性上甚至差布列松的《一個鄉村牧師的日記》還很遠呢。”
“不錯,《第十七號》對于好萊塢電影來說的確是產生了很多新東西。比如對我們誰都不清楚的瑪雅文化地發掘和展現,比如對于那種森林精神的探討。不少人都稱贊希區柯克這部電影的畫面和風格。的確,《第十七號》的畫面是漂亮的,有些時候猶如油畫一樣漂亮,而且畫面上因為沒有了之前希區柯克先生拿手的情色鏡頭,多了很多的自然風光從而顯示出了一種自然美,但是這些新東西充其量只能算得上是一些充實電影地手法,而不能說增加了電影的藝術性。”
“希區柯克的這部電影里面,景色是美麗的。但是也只不過是單純的景色而已,這些畫面,只是為主人公提供了一個落腳的環境,而沒有作為一種積極的元素參與到電影藝術地建構當中去。這一點,我們可以看看柯里昂先生的《教父2》,我們拿希區柯克指責的一個鏡頭舉例子就能夠看到希區柯克先生和柯里昂先生在這方面的巨大差別。”
“《教父2》當中,有一個鏡頭被希區柯克說成是殘忍的。這個鏡頭就是邁克派人殺掉自己的親哥哥弗雷多的鏡頭。那個鏡頭,實在是好萊塢幾十年電影中少有的精彩之筆。單輪畫面上的風景,這個畫面絕對不必希區柯克先生地《第十七號》里面的很多風景鏡頭差。廣闊的湖面之上飄著一葉小舟,弗雷多坐在前頭,那個持槍的手下坐在船尾,大遠景,天空之上是陰云,仿佛要起暴風雨,然后那個殺手舉起了槍。弗雷多倒下。”
“這個鏡頭上面的風景是美的,這種美不單單是指畫面上的美,更重要的是這畫面直接參與了影片的意義建構,渲染了電影所要揭示地人性的脆弱和黑暗,如果沒有這樣的畫面,這個鏡頭所要表達的意義必然會大打折扣。”
“再看看希區柯克的《第十七號》里面地畫面,一幅幅很美,但是根本沒有對電影產生任何地意義推動作用。這,就是一般的導演和大師地區別“我個人認為。希區柯克的《第十七號》固然有不少可取地地方,但是在《教父2》面前根本就沒有可比性,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約翰.福特的文章,并不是很長。但是目光卻十分的刁鉆老辣。約翰.福特熟悉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更熟悉他的電影,所以他能夠知道希區柯克電影的致命弱點。自然也就能夠點到希區柯克的軟肋。
約翰.福特的這些言論發表之后,根本就沒有人反駁他。倒不是因為有些人不想反駁,而是他們根本反駁不了,就連希區柯克面對這樣的言論,也是無可奈何。
除了約翰.福特,約翰.休斯頓、威廉.惠勒、霍華德.霍克斯、維克多.弗萊明等等,眾多的電影人都對希區柯克的這部電影進行了剖析,指出了這部電影的缺陷之處。這也讓希區柯克先前的囂張很快就消失了,面對著如此眾多的好萊塢電影人們的批評,尤其是當他發現這些批評絕大多數都是客觀的時候,這個胖子一直叫囂著他的這部電影創造了一個奇跡的口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沉默。
希區柯克的這部《第十七號》,雖然如約翰.福特等人所說,的確存在這方面那方面的問題,不過客觀地說,對于初次執導自己不擅長的電影的希區柯克來說,有這樣的成績已經十分不錯了。
這部電影的缺點是不少的,但是優點也很多。至少我還是喜歡這部電影的,因為這部電影里面充滿了一種野性美。這種美,是迷人的。
好萊塢電影人對待這部電影的態度最后也基本上形成了和我差不多的觀點,他們認為希區柯克的這部電影的確算得上是成功之作了,雖然有些不成熟。
而觀眾,對于這部電影也爆發出了巨大的熱情,《第十七號》的票房一片紅火,這讓雷電華電影公司的高層大喜過望,不僅給希區柯克舉行了慶功宴,凱瑞.洛克菲勒更是宣布要讓希區柯克負責指導雷電華電影公司的下一部主打電影,這樣的消息對于希區柯克來說可實在是太重要了。
喬治.史蒂文斯和希區柯克的電影,都獲得了激烈的爭論,其他的幾部電影雖然沒有辦法和他們兩個人電影相比,不過受到的關注也不小。
劉別謙的《你逃我也逃》,就獲得了觀眾的認可。
劉別謙一向在社會電影的幽默上面無人能及,這是他的特長,而在這部電影里面,劉別謙更是把他的看家本領發揮到了極致。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群德國演員的故事。這幫演員,原本過著幸福的生活,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讓他們無法在劇院里面演戲,為了生活,也為了藝術,他們把表演搬到了劇院的外面,在炮火之下繼續他們的事業,并且鼓舞了周圍的群眾。
這部電影以其樂觀向上的精神、劉別謙式的獨有的社會幽默獲得了民眾的一致認可和喜愛,里面的那群勇敢的演員,更是廣受稱贊。
這部電影票房一路飄紅,完全超過了喬治.史蒂文斯的《紅舞鞋》,直逼《第十七號》這個成績讓華納電影公司樂翻了天。
雷電華電影公司除了希區柯克的電影之外,還生產了一部電影,這部電影就是比利.威爾德的楚女之作《藍胡子的第八任妻子》。
作為一個新導演,比利.威爾德在好萊塢根本就是一個默默無名之輩,他之所以進雷電華是看中了雷電華家業巨大但是成功的導演少,這說明如果年輕的導演說不定就有拍片的可能。
事實上,他的這種想法是完全對的,他的這個《藍胡子的第八任妻子》,劇本一送到給了凱瑞.洛克菲勒的辦工桌上,凱瑞洛克菲勒就被這個題目搞得七葷八素的,在草草看完這個劇本之后,凱瑞.洛克菲勒就決定傾全力來推比利.威爾德一把,凱瑞洛克菲勒認為這個年輕人絕對會取得成功。
結果這部《藍胡子的第八人妻子》首映之后運氣出奇地好,票房飄紅的同時,更是在好萊塢電影界獲得了一致的好評。
不過最邪乎的電影絕對不時比利.威爾德的這部了,而是20世紀電影公司出品,金.維多導演的電影《農夫娶妻》了。
這部電影,先前被好萊塢電影人稱之為“名字最土”的一部電影,很多人都認為金.維多這個不倒翁這一次因為這部電影恐怕是兇多吉少了。
情節十分的簡單,將是的就是一個農夫的一連串的糗事;人物也十分的簡單,整部電影里面,主要的演員才八個人;除此之外,其他的方面比如電影的場面、電影的主題等等,都受到了觀眾的質疑。
在好片眾多的圣誕檔期電影里面,《農夫娶妻》簡直就是土得掉渣,那里有半點的藝術特色。
但是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之前最不被人們看好的電影,卻在首映之后獲得了美國民眾鋪天蓋地的贊揚聲湮沒了。
人們喜歡這部電影里面的那些質樸的格調和人物,那些人雖然沒有多少的文化,但是在自己的農場里面生活得有滋有味,他們的生活,對于大部分的觀眾來說都是熟悉的,而對于觀眾的鼓舞,無疑也是巨大的。
尤其是亨利.方達,這家伙經過了幾年的學習,演技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得到了所有人的肯定,被稱之為可能是好萊塢絕無僅有的男影星。
對于這種評價,亨利.方達則根本不在意。
“我在意的就是我能不能創造出好的角色來。這是我一生的夢想。”亨利.方達用這樣的一句話來表明了他的態度。
《農夫娶妻》的的大獲成功,使得觀眾不由自主地把目光放到了另外一部電影上面。
作為對比,這部電影的處境顯然有十分的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