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偵察兵第三百五十七章 修撰書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半江>> 大唐偵察兵 >>大唐偵察兵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五十七章 修撰書籍

第三百五十七章 修撰書籍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半江  分類: 歷史穿越 | 張允文 | 偵察兵 | 李世民 | 特種偵察 | 半江 | 大唐偵察兵 
回到家中,滿身的疲憊也在妻子的軟語和兒女的笑聲之中慢慢的消散了。

不知不覺間,自己的兒子張繼已經能顫顫巍巍的走路了,可是,這小家伙太懶了,走上幾步便會哭鬧著讓大人來抱。待李宇將他抱起時,這小家伙便是笑逐顏開。讓支柔、王妍還有張允文一邊直罵著小家伙懶,一邊伸出手來抱他。

抱著張繼,張允文的目光卻是落在了王妍的腹部,輕嘆了一口氣,然后微微搖了搖頭。到現在為止,王妍的肚子仍舊沒有反應。為此,王屈那老兒已經不知道催了張允文多少遍了。每次都是送上一份厚禮,然后再落款處隱晦的催促張允文趕快讓自己的孫女懷上,也好讓他抱抱重孫子。

每當收到這厚禮的時候,張允文便是將禮物收下,禮單扔給王妍。\王妍看了這禮單最后的話語,頓時臉龐羞得通紅。然后惱羞成怒的伸出兩根手指來,掐著張允文腰間軟肉,狠狠一扭。

就這樣,不知不覺之間,貞觀十二年便要過去了。

在這幾月內,那東宮與魏王府的爭斗,卻是漸漸顯露出來。

由于貞觀十二年這一年實在是多事之秋,和高昌吐蕃先后打了兩仗。在這種情況之下,無論是李承乾還是李泰,都知道收斂起來,盡量不和對方發生什么矛盾。所以也倒是平安無事。不過這高昌之戰一結束,太子李承乾便搶先一步出手,將賀蘭楚石收入東宮之中,也間接的將侯君集綁上了自己的戰車。

雖說侯君集被免去了兵部尚書一職,但軍中的職位卻是沒有被免去,只是由左衛大將軍換成了右威衛大將軍。\軍中威望仍在。當然,換的不止侯君集一個。在十一月的時候,十二衛大將軍挨著對調了一遍,遠在太原的李績也被調回長安,替換侯君集任左衛大將軍兼兵部尚書。

侯君集的加入,使得東宮陣營實力頓時膨脹起來。

而為了應對這一局面,李泰在朝會之上奏請修撰《括地志》。若單論修書,倒也沒什么,可是這李泰在敘述括地志的時候說查天下十道,三百五十八州,一千五百五十一縣,博采經傳地志,旁求故志舊聞,詳載各政區建置沿革及山川、物產、古跡,風俗、人物、掌故等,請令天下諸道、諸州、諸縣皆配合之。\另,請大擴文館,廣募才俊,共修此書。

李泰的話音一落,張允文便瞥見太子的臉色分外難看。

若是李泰將此書修成,先不說其在士林之中的影響力將會達到一個什么高度,且說這大擴文館,廣募才俊和請天下諸道、諸州、諸縣皆配合之這兩條,就會使得魏王府實力大漲。

看來李承乾吸納賀蘭楚石之后,魏王李泰即刻開始了凌厲的反擊。

李世民聽了李泰的奏章,心頭微微一喜,修撰此書,不僅僅是修撰一本地理書,同樣也是對于整個大唐上下的一次大的梳理,其作用是非常大的。且歷朝歷代,凡是國力漸強,則皆要修書,或為重修史書,或為另立綱目。\由李泰主持此次修書,李世民倒也放心。

“父皇,兒臣請奏!”隨著木杖輕輕撞擊木地板的聲音,李承乾一瘸一拐的出列。

“唔,不知太子有什么話要說?”李世民看了李承乾一眼,心頭微微有些不痛快,口中言語帶著些許冷意。

李承乾恍若未覺,向李世民行了一禮,說道:“四弟敢當大任,為國修書,此等精神作實讓兒臣佩服!然四弟所提,大擴文館,廣募俊杰之言,兒臣便不敢茍同了!如今四弟文館之中,人才濟濟,有蕭德言等人,幾乎囊括了半個翰林院的學士,實力不可謂不強。若是再行廣募賢士,恐為外人笑我翰林學士連修一本書都不能,而要再行募人!另外,兒臣以為,四弟奏請天下諸道、諸州、諸縣配合行事,亦有不妥。\若是地方官員,為巴結四弟修書,而置地方行政于不顧,若是如此,實在不妙。故而兒臣以為,四弟派出人手,收集各處之經傳地志,方不為擾民之法!”

李承乾說得也倒是分尸有理,聽完他的話,李世民心頭的不痛快倒是消了一些,轉而望向李泰:“魏王,你有何可說的!”

李泰正要開口辯駁,忽地瞥見一旁的劉洎對著自己的方向輕輕搖了搖頭,略一猶豫,最終還是說道:“大哥之言,也是頗有道理!微臣謹遵便是!”

聽了李泰這話,低著頭的李承乾不由露出一絲冷笑來。

散朝之后,李泰看著劉洎離開的背影,不由兩步追上去,輕聲問道:“劉老,剛才為何不讓我反駁太子的話?”

劉洎看了看四周,但見朝臣三德差不多了,這才低聲說道:“殿下,樹大招風啊!如今殿下已經得到這《括地志》的編撰工作,便要適當收手,不要將太子逼得太急了。\還有,老夫瞅見太子在進言之后,陛下微微點了點頭,看來陛下還是有些贊同太子的意見。所以還是不要輕易的反駁好!”

“可是,可是本王府中,十多位學士,如何能完成這般龐大的編撰工作?”李泰憤憤的說道,“大哥也太過分,還想讓我將府中之人盡數派遣出去,那長安不就是他獨大了么?”

“慎言,殿下慎言啊!”劉洎呵呵笑道,“如今殿下與東宮,都憋著一把勁,爭取在陛下面前表現。\殿下修《括地志》便是一個表現的機會。若是以手頭的人手,完成了這部書的修撰,豈不是會讓陛下另眼相看?另外,陛下不是沒有限定這書修完的時間么?殿下就拖個六七年,陛下問起來的時候,就看殿下你的表現了!”

李泰聞弦歌而知雅意,呵呵一笑:“劉老的意思本王已經明白了!多謝劉老指點!”

劉洎也是笑了一下,向李泰行了一禮,便施施然的離開了。

李泰回頭看了看身后雄偉巍峨,挺拔入云的大殿,暗暗捏了捏拳頭,大步流星離開此處。

李承乾一臉陰沉,看著座下的幾名親信,沉默半晌,終于憤憤說道:“魏王已得父皇應允,負責修撰《括地志》一書,若是此書一成,魏王在士林之中,定當威望大漲。\你們說說,孤當如何是好?”

紇干承基、賀蘭楚石諸人互相看了一眼,皆是不言。

李承乾見狀,不由有些失望的搖搖頭。面前這群人多是武將,若是論起動腦子,還不如自己呢!

這時候,殿外傳來一聲內侍的聲音:“稟殿下,杜大人求見!”

李承乾趕忙說道:“還不快快有請!”

片刻之后,一道身影出現在門邊,正是李承乾的老師杜正倫。

這位杜正倫曾在東宮擔任過太子少師一職,也算是李承乾的老師了。

杜正倫坐下之后,環視了一眼,屋內眾人,接過宮娥送上的茶盞,輕輕啜了一口,看著李承乾,笑道:“殿下可是在為魏王的事情煩惱?”

李承乾連忙點點頭,露出一副焦急的神情來:“還請杜老為孤拿拿主意啊!”

杜正倫放下茶盞:“老夫正是為了此事前來!”

一聽這話,李承乾頓時大喜:“不知杜老有何見教?”

杜正倫撫著下巴處長長的白須說道:“呵呵,魏王請修撰《括地志》,也確實是大功一件。\然而這這《括地志》之前,卻還有一本書在修撰。而這本已經修撰成功的書,卻是讓陛下不滿意啊!”

李承乾心中一動:“杜老所說的可是那《氏族志》?”

杜正倫點點頭,又端起茶杯喝了起來。\

《氏族志》是一本專門記載宗族譜系的書籍,它包攬全國各姓,統編其中,按照歷史、郡望、人物等標準,將天下姓氏分為數等。其本意便是將那些曾經顯赫的山東高門,江南大族姓氏從士族之中抹去,打壓士族實力,同時提升一部分庶族姓氏的地位。

然而,負責主編此書的高士廉、韋挺、岑文本、令狐德棻等人卻是沒有很好的理解李世民的意思,或者說沒有去理解李世民的意思,在評定天下姓氏的時候,仍列山東士族崔民干為第一等。李世民看過之后,很是不滿,他指出:山東士族“世代衰微,全無冠蓋”,而靠以婚姻得財,“不解人間何為重之?”他命高士廉等重新刊定,并指示“不須論數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級”。

而如今,《氏族志》被駁回之后,高士廉等人正準備動筆修改。

聽了杜正倫的暗示,李承乾驀地醒悟,對啊,李泰可以請求修撰書籍,為何孤不可以?若是孤在這次修改《氏族志》中做出貢獻,一來可以取悅李世民,二來則是可以喝高士廉、韋挺等人拉上關系。這些人可是朝廷的臺柱啊!

不過轉念一想,這《氏族志》的編撰,說不定會得罪很多世家大族的人,這到底值不值呢?

想到這里,李承乾便猶豫的向杜正倫問道:“杜老,可是此書是要重新修訂天下姓氏,排列族譜,定會使得許多士族不滿,若是他們……”

李承乾說道這里,卻是說不下去了。因為杜正倫正冷笑的看著他。

“殿下想想,這東宮之位是陛下給的,還是那些士族給的?只要陛下高興,得罪一些士族又有何妨?況且陛下打壓士族之心堅決,殿下能和陛下站在同一條船上,對于殿下坐穩身下的這把椅子,也是有所幫助的!”

李承乾頓時面露恍悟,起身一揖:“多謝杜老指點!”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其他書友正在讀

新書日點擊榜


上一章  |  大唐偵察兵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