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偵察兵第四百四十四章 班師回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半江>> 大唐偵察兵 >>大唐偵察兵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四十四章 班師回國

第四百四十四章 班師回國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半江  分類: 歷史穿越 | 張允文 | 偵察兵 | 李世民 | 特種偵察 | 半江 | 大唐偵察兵 
當李世民發布收集前隋將士骸骨的命令之后,遼州、扶余州的各處駐軍將領紛紛響應。凡能統軍者,其年紀都是三四十了,對于前隋煬帝征高麗之事,可以說是親眼目睹。不少人的親人還戰死在這片土地之上。如今得到李世民收集骸骨之命,哪能不竭盡全力?

所以在命令下達后的幾日內,不斷從各處傳來消息,說著某處發現了萬人坑,某處又發現了京觀。謝謝被發現的骸骨被裝單獨裝在一個個盒子中,在通過車輛運送到遼東平壤二城。

當那些骸骨被運抵平壤之時,李世民帶著文武官員當著高麗貴族的面,長長一揖。\那些高麗貴族,面色霎時間難看起來。

眼看著九月中旬到了,這天兒也漸漸涼了下來,李世民便思忖著該是返回中原的時候了。

在看看這遼東之事,已經做得差不多了,剩下的留給蘇定方。唐軍新勝,這威望可是達到頂峰,短時間內是沒人敢來捋唐軍之虎須。可以說,十年之內,遼東無事。

留下那些尚未清查遼東高麗土地完畢的戶部官員在此處,李世民決定返回長安了。

對于李世民的這個決定,文臣武將盡皆據雙手贊同。原因無他,眼看這天氣漸漸冷了下來,而因為戰爭的勝利,原本預備運送過來的棉衣等御寒之物便被悉數留在了幽州,未曾運過來。\若是再留在此處不走,恐怕過段時間只有頂著風雪返回中原了。

大軍啟程依舊是做前中后三軍。前軍由李道宗帶領,帶著那些骸骨以及一些輜重,在兩萬步騎的護送之下先行。在李道宗出發五日之后,李世民也領著一眾文武和四萬大軍出發了。張允文也跟在中軍離開平壤。

離開平壤的時候,張允文和蘇定方好好的聊了半天,對于這遼東、高麗之事暢所欲言。其間,張允文便囑咐蘇定方一定要挑起那新羅和百濟二國的相互仇殺,絕對不能讓一方滅了另一方,甚至只要一方取得了壓倒性優勢,唐軍都可暗地里出手幫助另一方。\總之一句話,一定不能讓這連個國家修養生息。

聽了張允文的話,蘇定方不由面色古怪的看了張允文一眼:“難道他們和你有仇?”

“當然不是!”張允文將頭搖得跟撥浪鼓一樣,“呃,大哥,你好好想想,若是這兩個國家不打了,他們修養生息,二十年間,可成兵十萬,而我安東都護府一共才多少兵馬,不到三萬唐軍。只要我大唐的軍事優勢不在,這兩個國家恐怕就不會老實,會想著占我大唐土地了!所以不能讓他們好好的休息!”

蘇定方點點頭:“唔,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不過這一手還真是陰險啊!”

張允文配合似的陰陰一笑:“還有,蘇大哥,小弟還要說上一點!”

“什么?”

“你在擔任著安東都護期間,可一定要大興教化,廣設學堂啊!”一聽張允文這般說,那蘇定方頓時一愣,面帶疑惑的問道:“我大唐文化,何以教給這些外人?”

張允文道:“你想啊,這些高麗人說的是高麗話,用的是高麗語,我等如何管制?若是在這些高麗廣設學堂,統一教授漢話、儒家典籍,而且蘇大哥完全可以對高麗人來個區別對待。\\會說漢話的人,無論是在平時的待遇上還是在地位上,都比那些不會說漢話的人要高上一些。這樣一來,學說漢話、習漢字的高麗人豈不是要多上許多?十年二十年之后,待那些說高麗話的老頭子全部死了,那這片土地之上不就只有高麗話了么?那時候便再無高麗人這個稱呼了!”

蘇定方哈哈一笑:“不錯,不錯,這一招確實不錯,不過這花費的時間可是會很長啊!”

張允文滿不在乎的說道:“沒關系,這滅亡高麗之后,此地至少有十年和平。十年之后,再將那新羅百濟給滅了,那這片土地不就太平了么?”

蘇定方當即瞠目結舌的看著張允文。\

除了這些話語之外,臨別的傷感亦是少不了的。

蘇定方拍拍張允文的肩膀:“唉,你倒好,回長安去了,可我還得留在這個苦寒之地啊!”

張允文頓時訕訕一笑,這蘇定方留在平壤全是自己的主意,也實在有些為難他了。當下調笑道:“等你回長安的時候,小弟請你喝酒!對了,蘇大哥,這高麗新羅可是多有美女,與中原女子風韻不同啊,你在此處可是要好好的享受一下啊!”

當大軍逶迤出了平壤城時,張允文不由回望一眼平壤城那高大的城墻。\這座城市如今已經是安東都護府的治所,扶余州的州城。而不久之前,它還是高句麗的國都,自己曾經戰斗過的地方。這世事變遷,如此之快,令人感嘆。

大軍沿著來時的路線慢慢的往回走。一路上兵甲煊赫,也算是再次耀兵于高麗人,顯示兵威ie到達薩水的時候,只見那薩水兩岸,一個個深坑宛然,卻是那些被移出骸骨之后留下的坑洞。

見到這些坑洞,李世民和眾大臣站在邊上,久久肅立。

薩水之上,沿著由前軍搭建的一座座浮橋,大軍緩緩渡過薩水。\

一路繼續往北,越過鴨綠江,在折向西行。

看著那些曾經戰斗過的地方,李世民和眾大臣不由唏噓感嘆,不時的指著某處說什么誰在這里打過一次勝仗滅了幾千人,誰又在那里設下埋伏,活捉了多少人。

聽著這些將軍們吹噓的數字,張允文疑惑的一估量,乖乖,光是這殲滅和俘虜的高麗兵便有十萬人之多,難道這高麗還真能湊出這般多的兵來?

“住嘴!“李世民估計也是不好意思了,聽著這些將軍吹過頭了,當下惱怒的說道。

張允文輕輕一笑,不再言語。\

然而,他不言語,不代表別人不來找他。

那程咬金和另外幾位將領湊到張允文身邊,探身說道:“哎呀,此次征討高麗,允文你可是立了首功啊!”

張允文趕緊謙虛道:“程將軍客氣了,什么首功不首功的,還不都是一樣么?”

程咬金當下笑道:“老程也就是這么想啊嘛,什么首功不首功的,若是換著老程去奔襲平壤,定然會比你小子做得更好!”

張允文想不到自己一句客氣話,這程咬金竟然還真當真了,當下翻個白眼,不再去看他。\

旁邊的那些將軍聽著程咬金的話,也紛紛笑罵道:“老匹夫,你這分明就是嫉妒允文的功勞!”

程咬金厚起臉皮道:“誰說是嫉妒,本來就是嘛!”

張允文只好苦笑不已。

就這樣,一路上和將領們打打鬧鬧,說說笑笑,全沒有來時的緊張。行了十多日,便來到了遼東城。

在遼東城休整了一日,大軍繼續進發。不過這隊伍的規模卻是增加了不少,一百多輛運送前隋將士骸骨的車輛加入了這支隊伍。再加上那些從遼東各城調回來的士卒,隊伍的兵力很快增至六萬人。

這樣一來,隊伍的行進速度更慢了。

過了遼水,到達營州的時候,上至李世民,下到普通士卒,心頭皆是一松,這下子進入到大唐境內了。看來那遼州和扶余州剛剛設立不久,還不是那般深入人心。

到達幽州的時候,已經是十月中旬了。士卒們穿著鐵衣在秋風中瑟瑟的樣子,讓李世民也看不下去了。而那些棉衣等御寒之物剛好在幽州囤積著。李世民便下令將這些棉衣分發下去。

過了幽州到長安的官道比起遼東的道路可要好走得多,大軍行進的速度加快不少。

不過李世民為了顯示滅高麗的功勞,決定走清河,到太原,然后再回長安。這就等于走了一個“之”字形的線路。

不過文武百官竟無一人反對這般做法。李世民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了,他要讓清河太原的那些世家瞧瞧自己的武功。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其他書友正在讀

新書日點擊榜


上一章  |  大唐偵察兵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