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偵察兵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壞水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半江>> 大唐偵察兵 >>大唐偵察兵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壞水壩

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壞水壩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半江  分類: 歷史穿越 | 張允文 | 偵察兵 | 李世民 | 特種偵察 | 半江 | 大唐偵察兵 
大帳之內,李世民坐于上座,其余將領分坐兩邊。

“張愛卿,你是這營州的都督,還是你先來介紹一下遼水的情況吧!”李世民看著張儉說道。

張儉站起身來,先向李世民和眾人行了一禮,沉聲說道:“遼河上下游百里之內,末將皆已派人探察。為此處水流較緩而河面較窄,最適宜渡河作戰。當然,末將所言之渡河,乃是指以舟楫渡河。若是要架設橋梁,從此處往下游走二十余里。那里大部分河床皆是淺灘,深水處不過兩三丈寬,最是適宜架設橋梁。!”

剛剛說完這些,那李績便出言問道:“張都督,那高麗軍如何防守者遼水一線?”

張儉笑了一笑:“這正是末將將要說的。凡是我們能想到的最好的渡河地點,那些高麗人同樣想到了。所以,整個遼水一線,凡是能進行強渡攻勢與建橋作業的地方,都有高麗人把守。少則數千,多則兩三萬。比如我們對面,便有兩萬步兵。除卻這些兵力之外,還有一支騎兵作為機動。”說道這里,張儉忽然想起了什么,補充道,“對了,他們還攔下不少的小河小溪,估計是準備在我大軍渡河之時開閘放水!”

李績一聽,不由吃驚的說道:“這般說來,那整個遼水一線便有數萬大軍?”

張儉點點頭:“不錯,據偵察兵的粗略估計,這遼水一線總兵力在五萬左右!唉,畢竟有此天險以為屏障,當然得重兵把守了!”

待張儉介紹完畢,李世民便說道:“若是我軍同時從數個方向強行渡河,張愛卿,不知可否?”

“當然可以!”張儉當下點頭道,“我大軍盡數集中此處,只需要派出數萬大軍,欲各個適合強渡之處展開強渡攻勢,以高句麗的軍隊,是擋不住我大唐精銳的。不過那些高麗人正是懼怕我軍同時渡河,這才于上游支流之中,筑壩堵水,待大軍全線進攻的時候,開閘放水,以沖擊我軍。”

李世民見自己的意見得到認可,不由暗自得意,朕這十多年雖享極榮華,但這行軍打仗的本事也沒丟下嘛!

見到李世民這表情,眾人又是一通馬匹送上去,直將李世民哄得呵呵直笑。

得意了一下,李世民繼續說起正事來。

“這般說來,只要能在渡河之前將那些水壩一一破壞,屆時我大軍強渡出擊,便可無憂!”李世民說道。

張儉重重的點點頭:“末將正是這個意思!可是這破壞水壩的任務可不是那般輕易便能完成的!”

此言一出,眾將不由安靜下來。確實如此,這破壞水壩之事,不能大張旗鼓的進行,只能組織小股力量,悄悄地渡過遼水去,然后神不知鬼不覺的將水壩挖開。這個任務當真有些難度,要知道,高麗人在遼水東岸可有五萬左右的大軍啊!而且誰也不知道那水壩附近有多少高麗士卒把守。

李世民沉默片刻,確實輕笑一聲:“朕怎么忘了,允文不是最擅長做這類型的事么?叫他出馬便是!”

“呵呵,微臣也是這般想的!”李世民話音一落,附和之聲頓時響起。眾人的目光盡皆集中在張允文身上。

張允文上前兩步,走進場中,沉聲道:“此事的確不難!那些高麗人既然是想以積水形成洪峰,沖擊大軍,定然在大壩之上設了能快速拆除的機關,比如橫梁什么的,只要將這些東西拔出掉,就能很快拆除大壩!但是,水壩拆除之后,必定形成洪峰,而高麗軍中不乏聰明之人,定然會想到大壩被毀之事。這時候,我們將面臨高麗軍的圍剿。所以微臣建議,洪峰一過,大軍即刻發動進攻。一來這水壩被毀,高麗軍心必定動搖,此乃是攻擊之最佳時機。二來,高麗軍定會出動騎兵搜查我等,調走部分騎兵,也分擔了戰士渡江時的壓力!”

眾大臣聽著這話,不由齊齊點頭。

李世民沉默片刻,忽然喊道:“來人啊,去將李淳風李道長叫來!”

眾人不解,將李淳風叫過來干什么?

沒過多久,穿著一身青黑色道袍的李淳風便出現在大帳之中。

“李愛卿,你長年觀測天象,定然深知這氣象變換之規律!你且未來幾日天氣如何啊?”李世民笑嘻嘻的問道。

眾人這才恍然,原來是叫李淳風過來說說天氣啊!

李淳風低首一稽,朗聲說道:“會陛下的話,風云變幻,實難預測。微臣不過是通曉皮毛而已,又哪兒能說得那般準確?不過據微臣觀測知曉,至少在未來十日內,這遼東都不會出現大雨!若是陛下欲圖發動攻勢,盡可放心!陛下乃是正義之師,天公敢不作美?”

聽了李淳風的話,李世民臉上露出笑容來。在讓李淳風下去之后,李世民笑著對張允文道:“聽見沒有,允文,未來幾日,都不會有大雨!所以朕便會令士卒列陣遼水,待洪峰一過,即刻發動進攻。呃,今日休息一下,明日便給我渡過遼水,將那些水壩全給我毀了!”

張允文上前一步,抱拳道:“喏!”

第二日夜。張允文面前集合著兩百名偵察兵。這些人盡是今年新兵訓練營中的精銳力量。之前,張允文曾經找那些渡過遼水的偵察兵了解了一下情況,大致知道了哪些地方筑有水壩,然而他們也不知道是不是都檢查完了,畢竟當時他們已經在遼水東岸呆了那般久,給養早就用光了。所以等到洪水一退,立刻返回西岸,還沒有仔細偵察那些水壩。

當他們聽說張允文將帶著偵察兵去破壞水壩,一個個自告奮勇的要求張允文帶他們去。張允文本來就抱著訓練新兵的目的,哪兒能讓這些人去?不過最后,還是從他們之中選了十多人出來,加入這次行動。這是十多人,便是到過那水壩實地的偵察兵。

當夜無云,一鉤殘月掛在天際,灑下不算明亮的光芒。

張允文將部隊分成了二十組,每組十人,攜帶一應裝備,泅水而渡,悄悄摸上了遼水東岸。

張允文領著一隊人,其余各隊由那些老兵領著,沒有老兵的,則由十人中表現最優者領著。到達遼水東岸之后,約定好明日上午辰時初刻,太陽升到山頭處,便開始破壞水壩。然后便分開行動,二十支隊伍消失在夜色之中。

一路上悄悄的避過高麗人設立的暗哨,張允文帶領著偵察兵穿梭在林間平地,如同一只獵豹一般,行動如飛,卻沒有半點聲響。

在他身后,那些偵察兵見到張允文的步子,心頭頓時涌起了崇拜之意,接著便不經意的模仿起來。

終于,在順著一道河流走了許久,終于發現一處水壩。這里駐守著五十多名高麗士卒和一些平民。搭建起的小型營地中,一盞燈火忽明忽暗。

張允文細細觀察了營地四周,良久,轉過身,做了個手勢,叫眾人跟上。

不過他走的路卻是方向行進,離那水壩越來越遠。中偵察兵雖然心頭有疑問,但是卻默不作聲,緊緊跟著張允文。

到達僻靜之處,張允文才壓低聲音道:“剛才在離我們右手邊一百多步的地方,陳小三那小子正帶人盯著那營地!”

眾人這才恍然,原來那地方早就給人盯上了。

于是,張允文只好帶著眾人另外去尋找水壩。

然而令他郁悶的是,每到一處,那里總是已經有人先到達了。不得已,張允文只好繼續往遠的地方走。

就這樣,時間一點點過去,當東方的天空出現一抹魚肚白的時候,整個遼河流域忽然煥發出了生機,鳥兒的啁啾聲,昆蟲的鳴叫聲,諸般聲音慢慢響起,配合著那水流的潺潺聲,聽起來非常悅耳。

令張允文遺憾的是,自己到最后還是沒能找到一處水壩,只好和另一隊一起蹲守在水壩邊的高麗營地里。至于那些高麗士卒,已經被張允文他們悉數擺平了,尸體就堆在一間營帳里。

同樣情況的還有另外八支小隊,他們同樣沒有找到水壩。看來這高麗人修筑的水壩也只有這么些了。張允文所在的地方離當初他們渡河的地方足足有四十多里遠,而再往上游走,便是多是荒廢的農田和村莊,有水壩的可能性已經大大減小了。所以張允文也就沒有在往上游走,而且還在幾處顯眼處做了標記,讓其余小隊也別繼續前進了。

終于,太陽漸漸露出山頭來。張允文站在水壩邊,一邊看著遠方山頭處漸漸冒出來的太陽,一邊讓偵察兵在水壩邊做好準備。

就在太陽跳出山頭的那一刻,張允文大聲吼道:“預備——開始!”


上一章  |  大唐偵察兵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