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偵察兵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雜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半江>> 大唐偵察兵 >>大唐偵察兵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雜事

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雜事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半江  分類: 歷史穿越 | 張允文 | 偵察兵 | 李世民 | 特種偵察 | 半江 | 大唐偵察兵 
第五卷家國經略

無意間被卷入到阿史那結社謀反的事件中,張允文心頭也是頗為不爽,而后,在大殿之內,李泰又對自己加以攻訐,所以張允文隨著李世民大殿的時候,心頭還是帶著幾分不爽。

來到承天門外,只見幾名宮中衛士正在打掃現場。他們將尸體拖到一起,那拖動的過程中,道道血紅的痕跡在雪白的雪地上蜿蜒,顯得分外醒目。

看到這些尸體,李承乾和李泰臉上不由露出不自然之色。

李世民的到來,讓這些正在清理現場的士卒不由放下手中活計,齊齊向李世民行禮。李世民揮揮手,示意不必,走到那堆尸首旁,目光慢慢移動,終于落在了那阿史那結社的尸首上。

微微輕嘆一聲,李世民轉過頭來,輕聲笑道:“好刀法啊,一刀破喉,一擊斃命,不知是何人擊殺此獠啊?”

張允文上前一步,抱拳道:“乃是微臣手下親兵,現為昭武副尉的楊石與現為昭武校尉的宋瀑同擊之,兩招之內便擊殺了此獠!”

“哦?”李世民慢慢的往成天門外走去,眾人連忙跟上,“不知這二人現在何處?如此猛士,朕倒是想見上一見!”

張允文進入皇宮之后,楊石和宋瀑二人卻是被守衛城門的士卒熱情的請到了城門后面的一處房間里,正在和幾名衛士喝著酒。測試文字水印2。聽見李世民來到承天門外,這些人趕緊跑了出來,混在人群中,隔著近丈的距離,護著李世民等人。測試文字水印2。

聽得李世民的言語,張允文四下一望,一下子便瞧見了人群中的二人,連忙招呼二人出來見禮。

李世民一見到二人,便不由嘖嘖贊嘆起來。二人往那兒一站,一股彪悍的氣息便散發出來,讓常年混跡軍營的李世民不由眼睛一亮:“果然是猛士啊!宋瀑楊石,你二人上前聽賞!”

二人連忙上前,半跪在李世民面前。

“你們二人護衛晉王,平定叛亂有功,升楊石為昭武校尉,升楊石為游擊將軍。各賞黃金百兩!”

二人當即大喜,拜謝道:“多謝陛下賞賜!”

“嗯,你二人現居何職?”李世民又問道。測試文字水印7。

“我等如今在偵察營新兵訓練營之中認訓練教官!”

李世民點點頭:“這也倒是人盡其用!好了,你們二人先且退下!”

二人退下之后,李世民反身往皇宮走去。回到那承天門下,張允文向李世民抱拳道:“陛下既然沒有微臣的事了,微臣就先且告辭了!”

李世民卻道:“慢著,允文啊,朕有兩句話對你講!呃,太子。魏王還有晉王,你們先且回宮!”

三人同時看了一眼張允文,目光中各自帶著不同的意味。李泰和李承乾是驚訝,李治目光中帶著的卻是擔心。

在三人離開之后,李世民便輕聲的說道:“允文啊,你是不是哪兒得罪過魏王,魏王對你是深有成見啊!”

張允文苦笑一聲:“微臣也不知是何處得罪過魏王,想來是文武不和吧!魏王殿下喜愛文學,而微臣乃是武將,只通曉軍事!故而魏王對微臣恐怕有所成見吧!”

李世民輕嘆一聲:“好了,允文,魏王之事朕會與他分說。測試文字水印1。另外,允文還記得當初朕與你說的話么?”

張允文點點頭:“嗯,湖面看似平靜,實則下面暗流洶涌,還是站在岸上才好!”

“既然你記得,那可要在平時的時候也要做到啊!”李世民滿是深意的說道。

“陛下放心,微臣定當持中守正,不偏不倚!”

“呵呵,這樣就好!”

再和張允文說了幾句話之后,李世民便施施然的走回皇宮。測試文字水印9。

張允文站在后面,向李世民的身影一揖:“恭送陛下!”

阿史那結社謀反一事,在朝堂中的還是引起了不小的振動。那些投附大唐的部族首領紛紛上書,表達了對阿史那結社的譴責和對大唐的忠心。李世民收到這些奏章之后,也派出人來,對這些首領賜下厚厚的禮物,表示慰問。

至于那賀邏鶻及其他突厥大漢,在四面城門封鎖,金吾衛全體出動的情況之下,很快便被逮住了。最后在論及這些人的處罰的時候,李世民念及這賀邏鶻乃是突利唯一的兒子,并沒有斬首示眾,而是將起流放嶺南。測試文字水印9。至于其余突厥大漢,則是一個沒留,全部梟首。

隨著新年的到來,那些在外呆著的王爺們也漸漸返回了長安。長安城內照樣一片雞飛狗跳,忙得金吾衛焦頭爛額。

然而,在這些到來的王爺之中,卻沒有吳王李恪的身影。

張允文心中好奇,這李恪每年年末的時候,都要跑回長安,不在長安呆滿三個月是不會走的。而今沒來長安,倒是有些讓人好奇。向李治一問,這才知道,這李恪犯事兒了。

臘月初的時候,這家伙竟然在祭拜祖先的那夜與乳母之子賭錢,被那位從長安過來負責監督李恪祭拜祖先的宗正寺官員,氣的夠嗆。測試文字水印4。于是這位宗正寺的官員憤然上書,告了李恪一狀。

為了平息宗正寺的怒火,而且李恪這小子也確實是欠教訓,李世民便下令免去了李恪安州都督之職,并且令他今年不得入長安來。

所以,李恪的身影到現在都還沒有出現在長安。

聽了這個消息,張允文不由微微一笑,這李恪的膽子還真夠大啊!

新年的時候,張允文帶著妻兒,一家家的挨著拜年。可惜的是,遠在西域的蘇定方沒在長安,張允文就是想去拜年,也是不成的。只好托人給在高昌吹風淋雪的蘇定方送去了一份厚禮。

在回家的路上,經過東宮的時候,看見兩輛滿載貨物的馬車停在長林門外,東宮衛士忙著從馬車上搬下東西來。測試文字水印4。一看這架勢,張允文便知道了這是漢王李元昌給李承乾送的禮物。

眾親王之中,唯獨李元昌最得李承乾歡心,兩人的關系最為密切。但是,這李元昌送與李承乾之物,多為褻玩品賞之物,可供李承乾愉悅心志,卻無半點實用之處。

正是因為李元昌的這種舉動,使得李承乾更加沉溺于玩樂。可以說,李承乾由最開始的聰明好學,到后來沉溺玩樂,悠游廢學,這李元昌要負起很大的責任來。

到了新年,李世民賜宴的時候,張允文看見了那位高昌國主麴智盛。測試文字水印2。李世民沒有殺他,只是將他和高昌的一眾大臣囚禁于長安,至于復國之類的事,壓根就沒有提過。

倒是那些文臣,如魏征、高士廉、蕭瑀等人提出了許高昌復國的建議,不過這種建議沒有得到李世民的同意。李世民反而在私下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說高昌處要沖之地,據形勝之所,山河表里,其戰略位置之重要,大唐不可輕棄之。

這等說法讓麴智盛等高昌人很是失望。復國無望,便開始沉溺于長安飛繁華之中。

接著,李世民又提出將高昌分做西州、庭州、伊州三州,于交河設置安西都護府,派兵駐守此處。

群臣聽罷,以李靖為首的意中武將全力支持,而以魏征為首的文官卻是極力反對。測試文字水印4。

魏征上言道:“陛下初即位,文泰夫婦首來朝,其后稍驕倨,且滅我使團,故王誅加之。罪止文泰可矣,宜撫其百姓,存其社稷,復立其子,則威德被于遐荒,四夷皆悅服矣。今若利其土地以為州縣,則常須千馀人鎮守,數年一易,往來死者什有三四,供辦衣資,違離親戚,十年之后,隴右虛耗矣。陛下終不得高昌撮粟尺帛以佐中國,所謂散有用以事無用。臣未見其可!”

李世民這次卻是沒有聽魏征的話,拜原涼州都督喬師望為安西都護、西州刺史,領兩千士卒駐守交河,轄蘇定方部下三千。蘇定方被拜為安西都護府司馬。

于是,安西都護府,這個大唐管理西域的政治軍事機構便正視誕生了。它的誕生,卻是李世民為了防止西突厥南下攻陷高昌而設立的,如今擁兵五千。倒不是李世民不想多在高昌留些兵馬,實在是高昌貧瘠,僅僅在交河及其他幾條河流兩岸方能種植農作物,每季所產,除了供給三州百姓之外,剩余不多。所以,軍中糧草還得隴右之地運送過去。

因為李世民的這個決定,麴智盛一直處在沮喪之中,就連賜宴時,也是神情恍惚,無心歌舞。

過了正月十五,長安城內熱鬧的氣氛才漸漸的消散,朝會又開始了,南衙的各個衙門也逐漸的人多了起來。

張允文一手抱著張繼,一手牽著張琰,一直走到家門口時,這才停下腳步,將張繼放下,松開張琰,俯下身子,對著張琰說道:“琰兒,你在家里可要好好帶著弟弟啊!”

張琰眨著一雙漆黑的大眼睛,用力的點著腦袋,頭上的三鬟髻隨著腦袋的擺動而搖動,模樣可愛極了。

張允文哈哈一笑,翻身上馬,策馬慢慢往皇城走去。

幾乎每日,張允文都會在府門口舉行這樣一場告別儀式,跟自己的兩個孩兒告別,然后到各個部門辦公去了。

隨著假期的結束,張允文又得開始工作了。

本書。


上一章  |  大唐偵察兵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