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偵察兵第三百三十一章 千帆競渡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半江>> 大唐偵察兵 >>大唐偵察兵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一章 千帆競渡

第三百三十一章 千帆競渡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半江  分類: 歷史穿越 | 張允文 | 偵察兵 | 李世民 | 特種偵察 | 半江 | 大唐偵察兵 

煙波浩淼的海面上,層層波浪翻涌如山。夏季的狂暴的海風從海面上吹過,在掀起波瀾的同時,也吹動著一張張大帆鼓脹。強勁的力道將這巨舟推得行進飛快。

這是一支龐大的艦隊,艨艟斗艦,大小船只加起來,足足有五十多艘。這些船中,大者高達五丈。長近二十丈,小者僅僅能載百石。

這便是從登州出發,往東瀛進行貿易的大唐船隊。這些大船盡是唐軍水師,小舟卻是那些,民間商人的船只。大船之上拍桿、撞角之類的武器還沒有拆除,便在上司的催促之下,滿載著貨物,與那些民間船只一道,編成一支巨大的艦隊,往東瀛而去。

當這支艦隊劈波斬浪,在經驗豐富的漁民的導航之下,歷時三個月,到達東瀛的九州島上的時候,那些東瀛人驚慌的表情,卻是讓唐軍上下愣神片刻,然后便轟然大笑。

如今的大唐水師統領乃是張大亮這位大將軍。而統領這只船隊的也是一名老將,叫做徐成,如今意思五十多歲了,以前乃是水盜出生,對于這水上之事,那是了如指掌。李大亮任水軍統領的時候,他不過是一個統領五艘船的小艦隊的將軍,如今混了許久,還是一個在那個位置之上。

到李世民下詔令行海貿之策時,這位老將軍以出眾的技術和對大海天氣了如指掌,成為了這支官民混編艦隊的統領。至于徐成的副手,卻是一位剛剛從軍事學院畢業不久的年輕人,叫做劉仁軌。

對于這位劉仁軌,徐成一見他時,便對這位剛從軍事學院畢業的年輕人微微不屑他那皮膚,比起自己來可是白多了,哪里是個能干事的主兒?

對于徐成的蔑視,劉仁軌是知道的,但是他知道,光憑一張嘴是不能讓這位水盜出生的將軍服氣的,要靠手和腦子,只有做出能讓徐成刮目相看的事跡出來,這位徐將軍才會看得起自己。

于是,劉仁軌一直兢兢業業,上下打理著這支艦隊,將這艦隊打理得井井有條,而且好將那學院之中學來的知識用于實踐。比如說旗語。

在桅桿之上懸掛不同的旗幟表示不同的命令,在甲板上的水手揮動手中大旗,做出不同的姿勢來,也是下命令。憑借這旗語還有平時的表現,劉仁軌終于得到了徐成的認可。

艦隊除了九州,沿著海岸線航行,四國、本州也一一去了,甚至還見到了東瀛的天皇。

艦隊聽說東瀛將他們皇帝的名號稱為“天皇”時,心頭皆是憤怒無比。大唐皇帝稱“”天子,而這彈丸之國的皇帝卻稱”天皇“。這置大唐于何地?

當下,一些憤怒的士卒便嚷嚷著要殺上東瀛皇宮去,將那所謂的“天皇”執于階前。

最后劉仁軌和徐成壓住了這些士卒,不讓他們這般沖動,卻吩咐他們,平時航行的時候,注意描繪海岸線圖和收集關于東瀛的資料。眾士卒聞言,欣喜若狂,要知道,每一次作戰之前,都是要先收集對方的情報。劉仁軌這般吩咐,分明是存了攻打東瀛的想法。

收集情報是由士卒們在私底下秘密進行的,而劉仁軌他們卻是在和日本的各個幕府以及天皇做著生意。

如張允文所料,這從中原運來方的或貨物在運抵東瀛之后,身價至少翻了十倍,尤其是筆墨紙硯和書籍一類的東西,東瀛人更是愿意花上二十倍、三十倍的價錢購買。

當貨物賣的七七八八的時候,劉仁軌粗粗估計了一下,次次海貿,竟然賺得了六十萬貫的利潤,實在是令他咋舌不已。

拿出一部分錢來,又在東瀛大肆購買了一番。尤其是黃金和白銀,這些家伙足足裝了兩船回來。若是張允文在此,定會阻止這些士卒的舉動,在大唐的通用貨幣為銅錢的時候,這些家伙大肆買進黃金,難道就不怕黃金多了,不值錢了么?

就這樣,這支艦隊乘著夏季狂暴的海風,橫渡東海,返回了中原。

“陛下!”

朝會之上,掌天下度支的溫彥博滿是激動的說道:“此次艦隊共計運回黃金五千斤,白銀一萬三千斤,東瀛特產無數,粗粗算下來,共計獲利七十萬貫!”

這個數字一出,眾臣頓時嘩然。當初李世民就說過海貿賺錢,然而沒想到卻是這般賺錢,簡直就是一顆搖錢樹啊!那些身后有家族的大臣不由紛紛嘀咕著等散了朝會,便讓家中組織艦隊,出海航貿。

就連李世民也是大吃一驚:“溫愛卿,你剛才說是多少?”

“稟陛下,七十萬貫!”

李世民頓時一呆,隨即咳嗽一聲,哈哈大笑道:“朕當初便是瞧見這海貿利潤之巨大,這才下令海貿的,如今看來,朕所行之令,倒是無錯啊!”

群臣頓時同時躬身道:“陛下圣明!”

李世民又是得意的大笑幾聲,目光卻是看向張允文。要不是當初張允文竭力保證,恐怕就算是李世民,也會因自己的懷疑和群臣的質疑二放棄這道政令吧!

“好,既然這號,海貿利潤如此巨大,那朕便下令擴大其規模,這次不僅要去東瀛,還要去高麗、新羅諸邦,凡是能同我大唐貿易之國,皆可納入貿易對象范圍!”

這海貿得巨利的消息傳遍整個大唐的時候,那些曾經猶豫的世家也憋不住,開始營造大船,準備出海了。

一時間,從山東到江南,無數艘大船張帆以待。

而這時,李世民卻是在和李靖等一干軍方高級將領在參謀院里商量著高昌之事。

只聽李世民道:“諸位愛卿,朕曾排除使團前往高昌,向高昌國王麴文泰提出購進棉花種子之事,然而我大唐使團在高昌卻是遭到了襲擊!來,具體之事,由張允文細細道來!”

張允文站起身,輕咳一聲,清清嗓子,將王玄策等人從到達高昌胡的所遇之事細細到來,最后,慷慨的說道:“高昌本為我大唐屬國,如今竟然襲擊我大唐使團,幸虧我唐軍士卒拼死突圍,這才沒有盡墨于此!高昌麴文泰之行為,實在讓人憤怒不已,所以臣建議,出大軍以滅高昌!”

張允文此言一落,眾位將軍頓時紛紛站起身來,出言說是愿意領兵出征,徹底滅亡高昌。

看著這些一個個肌肉發達的將軍爭著在李世民面前表現,張允文卻是將目光移向了李靖。

而李世民的目光也正望著李靖。

頭發花白的李靖沉吟片刻,終于說道:“臣以贊同出兵討伐高昌!”

張允文心頭大喜,正要說些什么的時候,忽然聽見殿外傳來一聲尖利的聲音:“老奴冒昧打擾,還望陛下恕罪!”

霎時間,殿內一下子安靜起來。

李世民皺著眉頭說道:“有什么話趕”

張允文也是心頭抱怨這內侍的不識趣,這么熱烈的氛圍,竟然被他給打斷了!

只聽那內侍說道:“稟陛下,外面來了一位調查院的官員,說是有極其重要的事情找張允文張大人,所以逼著老奴前來通報!呃,還望陛下見諒!”

聽得這個消息,眾人當下盡數將目光集中在張允文身上。

張允文心頭卻是暗怒,調查院哪個家伙竟然如此的不識趣,沒看見老子正在開會么?

當下向殿內眾人抱抱拳,決定先出去教訓一頓那個家伙再說。

來到殿外,只見一個身影正在焦急的踱著步子。這人卻是陳全康。

“大人!”一見張允文,陳全康迎了上去,“大人,西域有消息傳過來了!”說著,還晃動了幾下手中的紙張。

張允文接過紙張,粗粗一掃,頓時發出一聲大笑來:“哈哈,實在是天助我大唐啊!這王玄策果然是一代縱橫家!”

陳全康知道此事事關重大,在遞上紙條之后,便自動的消失了。

張允文則是興沖沖的拿著紙條沖入殿內:“陛下,大喜啊!”

李世民早就聽見他在外面的狂笑聲和大吼聲,聞言當下笑道:“有什么喜事啊?”

張允文當即遞上紙條,口中說道:“高昌王麴文泰在襲擊我大唐使團之后,竟然又出兵攻打我大唐屬國焉耆,誰料大唐使團便是逃亡于焉耆。使團正使王玄策聽聞高昌來攻,單人入龜茲,借來龜茲兵三千,與五千焉耆士卒在大唐士卒的協助之下,夾擊五千高昌士卒,大獲全勝,斬敵八百,俘虜一千,余者潰逃!”

一聽到這個消息,眾人不由同時吸了一口氣。這大唐使團他們是知道的,只剩下三十七人。而焉耆國長期處于高昌欺壓之下,其軍戰力比起高昌士卒來說,實在是差了一截。想不到竟然擊敗了高昌來犯之敵。當然,明眼人一看便知,能擊敗高昌的關鍵卻是在王玄策帶來的三千龜茲兵身上。

“哈哈,這王玄策果真有蘇秦張儀之才啊,合縱締交,周旋諸國,真乃是人才啊!等他回來,朕定要好好賞他!”李世民看完紙上的消息,眉飛色舞的笑道。

“如此看來,這高昌之兵不足為慮啊!陛下若是給我五千兵馬,老夫定能滅了高昌!”一名老將軍拍著胸脯出言道。

“老臣只要三千!”

“老臣只要兩千!”

殿內,氣氛又開始熱烈起來了!

這一章是在成都的網吧里敲的,那鍵盤摸起來非常的不爽啊!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  大唐偵察兵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