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偵察兵第二百二十四章 良辰佳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半江>> 大唐偵察兵 >>大唐偵察兵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四章 良辰佳期

第二百二十四章 良辰佳期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半江  分類: 歷史穿越 | 張允文 | 偵察兵 | 李世民 | 特種偵察 | 半江 | 大唐偵察兵 

十月的關中已經漸漸涼了起來。瑟瑟秋風之中,一支到櫟陽宣讀圣旨的有內侍和侍衛組成的隊伍慢慢的除了長安城。

張允文站在城門邊上,看著這支隊伍漸漸遠去。

“張公爺,你就放心人一定完成你老的囑咐!”內侍一臉諂笑的將張允文遞來的書信鄭重的收到懷中。這是張允文寫給王妍的,里面除了綿綿的情話之外,還稍微透露了一下李世民將要實行的重商和海貿政策,

張允文笑道:“既然如此,那就有勞公公了!”說著張允文送上一個麻布袋子,里面裝著一塊金餅和兩貫銅錢,“來來,這是給公公你還有諸位侍衛兄弟的茶水錢!”

那內侍剛要拒絕,張允文便說道:“公公宣布圣旨乃是公事,為本官夾帶私信卻是私事,這些茶水錢便是犒勞公公和諸位兄弟為本官做私事!你們可千萬不要推卻啊!”

張允文這樣一說,這內侍這才收下這麻布袋子哦,諂笑著向張允文行了一禮:“多謝張公爺賞賜!”

隊伍緩緩行進了,那內侍坐在馬車之中,侍衛們坐在馬上,從長安東門出發,往東而去。他們此去櫟陽,卻是向王家宣布李世民賜婚一事,所以張允文格外看重,親自來這城門口,讓宣旨隊伍順帶捎上這書信。

在這宣旨隊伍出發之后沒幾日,李世民連續頒布了兩個政令。

第一,重商令。早在武德年間,李淵為了促進國家經濟的盡快回復,曾經也下過鼓勵商業之類的政令。但是到了李世民即位之后,卻對商業開始限制起來。例如令為商者不得入仕。而商戶除了繳納商業稅之外,還得承擔人口稅與土地稅。此次軍改之后,李世民聽了張允文的意見,鼓勵商業。然而,這種鼓勵也僅僅是一點點讓步。重商令之中,取消了為商者不得入仕這一條,而改為只能任外九流雜吏。也就是說商人只能當一個沒有品秩的小吏。這僅僅是聊勝于無。至于稅收,則是減了土地稅,加了商業稅。商人籍在均田之中,分田地之時,要打上個折扣,分一畝田地,只能得個七八分,而在納稅之時,卻得按一畝來納。此次減土地稅,卻是讓他們按照實際面積來納稅。商業稅則是調高了一點。

第二,海貿令。朝廷將于登州、揚州二處,設立機構,管理海貿。于泉州處設立水師大營。同時,官府將牽頭開展海上貿易。三支大唐水師艦隊,攜帶著水兵和商品,從三地出發,將通往東海與南海。當然,通往東海的船隊攜帶的主要是商品。而通往南海的艦隊則主要是士卒和戰具。十月的時候一見開始吹西北風了,借著這風勢,艦隊揚帆起航,駛向煙波浩渺的碧藍大海。

這兩道政令一頒布,頓時引了了激烈的反響,無論是贊成還是反對或是是中立,在李世民強大的權力的壓制下,盡是默默不語,就算有話也是憋在心中,等著政令行了一段時間之后結果,再出來批評或是拍馬。

至于商家,則是欣喜若狂,在感嘆自己的后代能做官,能夠少納土地稅之余,對于這上漲幅度不大的商業稅,倒是沒怎么在意,皆是想著稱著這法令才頒布,大干一場。

而那些沿海地區的世家商人,對于這海貿令的反應則是各自不同。世家大族大部分選擇了觀望,只有少部分世家和商人一起,置辦貨物,或是自己準備船只,或是搭上水師的船只,往東海而去。至于南海這邊,因為少與南海往來,對于南海諸島尚不熟悉,所以只有水師出動。

當大唐水師出動之后,面對著這因水師出動而產生的巨額支出,李世民不由心頭憤憤,卻又無可奈何,只有等這海船回來之后,才會知道情況如何。

希望如張允文說的那般獲取高額利潤吧!李世民默默的想著。

除了這兩道政令之外,李世民還派出使團出使高昌,準備向高昌王麴文泰大批購買棉花種子和種植棉花的棉農。

轉眼之間,十月間變過去了。在陣陣吹拂的寒風中,張允文回到家里。

如今,憲兵營、百騎那邊有一幫原先偵察營的老部下幫襯著,訓練起來也倒是輕松。忙碌的反而是軍事學院那邊。因為畢業生將有近四千人,要分配到南衙、北衙之中。這可不是一件輕松的活計。尤其是那些將軍、大將軍的公子。比如程務挺,按照能力強弱分配下來,他應該分配在左衛駐扎的隴右地區,那里挨著吐谷渾和西域,勢力交匯之處,動亂迭生。然而他老爹程名振心疼兒子,想讓他留在關中或是和自己一起呆在左威衛之中,所以特地來找張允文,要求改一下。張允文當即同意。誰料此事被程務挺知道之后,來到張允文辦公室大鬧一通,硬是將自己改回了隴右。

所以,張允文很多時候都在應付這類事情,自然有些疲憊不堪。

一回到家中,卻發現家中仆役皆用一種怪怪的眼神看著自己,心頭不由有些疑惑。進入后院之中,這才明白過來這些目光是什么含義了。

只見后院庭中,一名穿著鵝黃色衣衫的女子正蹲著身子和張琰嬉笑著玩什么游戲。而支柔正撐著欄桿,一臉不高興的看著那女子。

這女子竟然是王妍。

從那日宣旨隊伍出發,一直到今天,有二十余日了吧,想不到王妍竟然來長安來了,而且竟然來到自己家中。

見張允文到來,那張琰頓時脆生生的叫了聲:“爹!”然后直接撲了過來。

張允文抱起張琰,在她嫩嫩的臉頰上親了一口,笑著說道:“琰兒啊,今日乖不乖啊,寫了多少個字啊?”

張琰笑著瞇起一雙眼睛如同彎月:“琰兒今日可乖了,整整寫了五張紙的小字,還背了一章《論語呢!琰兒背給爹爹聽聽!”說著,張琰便用清脆的聲音背誦道:“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聽完張琰磕磕絆絆的背完了這章論語,張允文將張琰放在地上,摸著她頭上梳的雙環髻,滿是鼓勵的說道:“我家琰兒還真能干啊!來,到你娘那里去,爹爹和你三娘有事要談!”

“三娘?”張琰眼中滿是不解,“琰兒只有大娘和娘,哪兒來的三娘啊?”

張允文笑著一指王妍:“唔,瞧見沒有,這便是你三娘,以后記著,要叫三娘!”

聽到張允文這般說王妍白玉般的臉上頓時露出一絲紅暈來。

“可是,可是阿……嗯,三娘讓琰兒叫她阿姨,爹爹你又讓琰兒叫她三娘,到底叫什么啊?”張琰歪著腦袋,一臉的疑惑。

張允文哈哈一笑:“叫三娘吧,現在叫阿姨,過幾日還得叫三娘!”

張琰歪著小腦袋想了片刻,忽的一拍手道:“呵呵,琰兒知道了,是不是三娘以后也要和我們住在一起啊?”

張允文點點頭:“是啊,以后你的三娘就會一直住在我們家了!”

小張琰頓時一拍巴掌,往那支柔的方向跑去,一邊跑還一邊喊道:“娘,娘,爹爹說以后三娘會和我們住在一起了!”

支柔勉強一笑,抱起張琰,口中說的說道:“琰兒乖,跟娘道前院去玩!”說著目光幽怨的望了張允文一眼。

“可是,可是琰兒想和三娘一起玩!”

“琰兒乖,你三娘很久沒見過你爹爹了,咱們先到一邊去玩,讓他們說說話!”

“哦!”

當庭中只剩下張允文和王妍二人時,張允文當先笑著招呼道:“妍姐,好久不見啊!”

王妍卻是輕嘆一聲:“唉!”眼角眉梢之處,卻是即帶著喜悅,又帶著傷懷。

“怎么啦,妍姐?有什么不高興的么?”張允文連忙問道。

王妍搖搖頭,露齒一笑:“沒什么,只是想起過兩日便要進這家門,心頭總有些不安啦!”

張允文看著王妍的臉龐,確定她不是在玩笑,心頭確實有包袱,沉吟一下,說道:“妍姐,你可別想太多啊,無論是宇兒還是柔兒,都是很好相處的。你和他們也呆過,想必是知道的。”

王妍微微點點頭:“嗯,這個我知道!可是看著琰兒,還有繼兒……”說道這里,她忽的幽幽一嘆,“要是能早些遇見你就好了!”

張允文頓時知道她的意思,卻是見到支柔連生了兩個孩子,心頭涌起一陣嫉妒抑或是羨慕吧。當下調笑道:“怎么,妍姐也想要孩子,?呃,包在為夫身上!為夫定當盡力耕耘,爭取早日收獲!”

聽到這種調笑,王妍俏臉霎時便紅透了,輕啜了一口,對張允文嬌嗔道:“你這人,胡說些什么啊!”

李世民的圣旨上只是說在十一月成親,卻并未具體說是哪一日,畢竟這婚嫁大事,須得尋一個良辰吉日方才能進行。張允文在那袁老道處詢問了一下,得知十一月初八便是一個良辰吉日,粗粗一算,離現在也不過十天左右。這十日的準備時間確實短了一些。

然而當只有我將這個日子跟王妍一說,王妍頓時同意:“好哇,就是那一日吧!”

“可是時間倉促,恐怕準備不周啊!”張允文微微皺眉說道。

王妍卻是“撲哧”一笑,略微羞澀的對張允文道:“這準備的事,你大可不必操心,爺爺已經將能準備的都準備好了,就連你應該準備的東西,他老人家也準備好了!”

張允文聞言,不由苦笑不得。

見張允文這般模樣,王妍連忙解釋道:“爺爺知道你忙于公務,少有閑暇,所以這才幫你準備上的,你可不要推辭啊!”

張允文笑道:“唉,老爺子也真是的,也罷,也罷,初八便初八吧!早些成親也好安心一些!”

這話一出,王妍頓時俏臉一紅。安心一些?到底是誰安心一些?

有過兩次成親經驗的張允對于這婚嫁六禮那是了然于胸。先是讓尉遲恭作為長輩去王家在長安的宅院之中行納采之禮,接著便是袁天罡出場,做了那問名之禮。接下來的納吉、納徵、請期諸禮也是一一挨著來做。

本來這些禮節當在一月之內做完,結果被張允文生生壓縮到十日完成。這讓孔穎達等老儒頓時勃然大怒,說是張允文娶妻不遵禮節,甚至鬧到李世民那里去了。

張允文知道之后,當場大罵,說是老子娶媳婦,管這幫老腐儒屁事,要他們在那里唧唧歪歪的!

聽得李玉和支柔不由同時拿眼神戳他。

估計李世民也和張允文想得一般,好言安撫了這些老臣幾句,口頭說著要處罰張允文,結果卻是沒了下文。

終于到了初八,該是迎親了。

這天一大早,天還未亮,張允文便領著一幫人出了門。然后立在立在寒風之中等待天明。

這全怪袁天罡說什么卯時初刻乃是出門之最佳日子,其余時辰則是差了些。而袁天罡,此刻恐怕還在房中躲在溫暖的被窩中誰大覺吧!

寒風之中,不時從親兵口中傳來對袁天罡的問候聲。當然,這種問候聲多是涉及袁天罡長輩的。

當天明之后張允文抵達那王家在長安的宅院之時,不由被眼前的陣容給驚住了。只見大堂之內,出了王屈,王家的王瓊、王盎等人盡皆在場,另外還有一些與王家交好的世家也派出人來為王家助陣。天下五姓七家之,皆派出了人來。

這等陣容倒還是讓張允文汗了一下,不過他的陣容也是不差,老一輩的有李靖、唐儉尉、遲恭等人,和張允文同輩的有李道宗、李道玄等人,沒多久,就連李世民也帶著李承乾來了。

看著雙方言笑晏晏的模樣,張允文忽然覺得自己的婚姻好像戰場一樣。

在這樣的氣氛之下,張允文將王妍接入花轎之中,以最快的速度離開了這里,留下李世民及一幫眾臣與世家子弟打著口水大戰。

回到自己的宅邸,張允文這才松了一口氣,然后是例行的敬長輩、奉茶之類的儀式。從早上一直折騰到未時才算完畢。

接下來便是開席。這一次張允文只請了和自己熟識的人,湊齊了幾大桌。可是那邊送親之人卻是足足有十多桌。

蘇定方和王玄策二人沒安好心,慫恿著眾人灌醉張允文。然而張允文早有準備,才喝了幾杯,便故意醉倒在地。面對著近乎耍無賴的張允文,眾人只好放過他。

這一頓飯又是吃了一下午,將整個張家府邸搞得亂七八糟的,看著一旁的梅香眼角直抽搐。

宴席散開,天色剛剛幕下,外面喧嘩之聲已經消失的時候,張允文躺在床上,卻是傳來了微微的鼾聲。

身穿鳳冠霞披的王妍不由一愣,看著依然熟睡的張允文,呆滯片刻之后,恨恨的伸出右手來,兩根白嫩如蔥的手指捏在張允文腹部軟肉之上,用力一旋。

伴隨著一聲呼叫聲,張允文驀地起身,一臉茫然看著王妍,隨即露出恍然之狀。

“別生氣了,夫人!”張允文看著王妍垂下的臻心的靠上去,在她耳邊吹著風。

王妍嘟起嘴,卻是側了一下身子避過張允文的面頰。

這一側身,那大紅喜服映襯下的潔白修長的脖子顯得更加的動人。讓張允文不由食指大動,“嘿嘿”輕笑道:“夫人還請原諒則個!為夫馬上向夫人道歉!”

說著猛地撲了上去,口中還發出曖昧的話語:“哈,夫人,為夫要開始道歉了……”

于,請閱讀!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  大唐偵察兵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