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偵察兵第三百一十六章 南北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半江>> 大唐偵察兵 >>大唐偵察兵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六章 南北衙

第三百一十六章 南北衙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半江  分類: 歷史穿越 | 張允文 | 偵察兵 | 李世民 | 特種偵察 | 半江 | 大唐偵察兵 

張允文讓人將這禮單送到后院的李宇處。有些事情他還是要向李宇說明的,畢竟李宇乃是自己的發妻,乃是這張家的大婦。

此刻的李宇正處在手忙腳亂之中,那嬰孩在李宇懷中不停的哇哇大哭著,嫩嫩的四肢亂舞亂蹬,讓李宇一會兒給嬰孩蓋上絲布,一會兒又哄著那嬰孩。見到丫鬟送來的禮單,粗粗看了一眼,便道:“這個東西有什么看頭!”便要讓人給拿開,忽然覺得又有些不對,再次說道,“慢著,讓我再”

待目光掃到禮單落款處,李宇頓時恍然。原來有人在催促張允文趕快成親了。想起王妍的那艷麗的面孔,李宇心頭不由微微有些發酸。這時候,懷中的嬰孩再一次放聲大哭起來,李宇趕忙輕輕拍著嬰孩的背部,,細聲哄著。

“你去回老爺,就說是該怎么做就怎么做吧,有些事遲早是要做的!”待嬰孩的哭鬧聲漸漸小了下來,李宇對著那丫鬟說道。

丫鬟記下,行了一禮,便退出了房間。

李宇看著懷中孩子可愛的臉頰,不由輕聲嘆了口氣。

聽了李宇的回答,張允文知道此事已成,然而剩下的事情便是需要李世民的同意。當初他可曾許諾當眾賜婚的,可如今正值軍制改革時期,李世民會管自己的這事么?

心頭雖然有些忐忑,但張允文還是來到太極宮中,準備向李世民直言此事。

然而來到太極宮中,卻見一眾武將盡皆在此,表情嚴肅。見到張允文進來,那程咬金當場便笑道:“呵呵,你小子是飛過來的吧!陛下派去喚你過來的內侍剛剛出去還不到半刻鐘,你小子就來了!”

張允文心頭頓時笑道:“呵,那可巧了!”

又等了片刻,只見李道宗、尉遲恭等人竟然也出現在了大殿之中。這些人本是一方都督,在外做官,想不到今日也來到大殿之中。

“嘿嘿,允文,聽說你小子的兒子生下來有八斤三兩重,是不是真的啊?什么時候請我們喝酒啊!”程咬金笑嘻嘻的說道。

此言一出,那些立在四周的武將也紛紛起哄。

“八斤三兩重?”張允文不由一臉愕然,“這,這是誰說的?”

“全長安都傳遍了,說是汝南公主殿下為你生了個兒子,重有八斤!嘿嘿,允文啊,你總算是后繼有人了!”

聽到這話,張允文頓時沉默不言。這種風聲定然是長孫皇后令人傳出去的,也不知汝南和支柔聽見這風聲之后,又該做何想法!

正沉吟間,忽覺肩上一重,一只大手落在肩上,卻是尉遲恭正拍著自己的肩膀:“允文啊,你喜得貴子,竟然也不通知為師一聲,昨日為師入城的時候,這才知道你得了一子!”

張允文急忙告罪道:“呵呵,師父見諒,小子還以為你坐鎮相州,便派了一人正往相州送信而去,想不到師父先一步回來了!”

“是啊,回來了!”尉遲恭嘆氣道,“老夫不會再出去了,剩下的日子便在長安安享晚年吧!哦,對了聽說你和李大將軍他們搗鼓出一個軍改,雖然具體的老夫還沒看過,但是允文你要記住啊,凡事須得符合實際,要一步一步的踏在地上飛得太高,摔得厲害啊!”

“允文受教了!”張允文躬身拜道。

尉遲恭點點頭,不再說什么。

這時候,李世民步入大殿之中。

眾人頓時拜道:“臣參見陛下!”

目光掃了一下下面的人群,朗聲道:“諸位愛卿辛苦了,不必多禮,起來吧!”

待眾人起來之后,李世民笑道:“尉遲卿家,道宗,你等遠道而來,風塵仆仆,朕沒讓你們歇息便將你們叫來了。還有允文,得子不久,恐怕正在家中怡妻弄子吧,被朕叫來,還真是對不住你啊!”

張允文和眾人連忙道:“陛下哪兒的話,為陛下分憂,實乃我等分內之事,何敢托辭啊!”

李世民笑了一下,接著嚴肅的說道:“今日找卿等前來,便是為這軍改之事。如今軍改已進行一個多月,一切順利,兵員之事,已招募過半。十萬禁軍三十萬邊軍已經招募了三十多萬人。為此,國庫支出近五十萬貫,恐怕日后將會更甚。如今剩余之事,便是構架領導這三十多萬人的衙門機構!”

說道這里,李世民目光掃過殿中眾人,仿佛又回到了當年戎馬的時候,坐鎮帥臺,遣兵點將。

“朕將于北衙設立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軍四軍,每軍編制,參照十二衛而設。南衙十二衛,領三十萬大軍,其中左右衛為諸位之首,領三萬兵馬,余者十軍均分之。左衛領左右驍衛、左右威衛、左金吾衛領軍,右衛領左右武衛、左右領軍衛、右金吾衛加之北衙禁軍四軍輪流戍邊與衛戍關中。”

聽到李世民這般說,張允文也不由一怔,當初他的建議可是讓禁軍坐守關中,想不到李世民竟會將這些禁軍送去戍邊。

仿佛是看穿了張允文的心思,李世民目光朝著張允文的方向道:“禁軍若是久駐關中,為繁華所迷,其戰力定會衰落,不若一起戍守邊境,反倒能保持戰力!故朕方作此決定!現在朕來宣布初步的人事任命,嗯,若是愛卿有何意見或是難以擔當之由,可在待會兒說出來,朕可酌情考慮!”

說完便示意一旁的內侍開始念誦。

那名內侍頓時拿出一份文書來,開始用尖利的聲音念誦著一條條任命方案。

北衙之中,左羽林軍由李道宗擔任大將軍,右羽林軍由尉遲恭擔任大將軍,左龍武軍由李道玄擔任大將軍,右龍武軍則是由程咬金接手。至于南衙諸衛,則是沒多大變化,依舊是由原來那些大將軍擔任的,像什么侯君集任右衛大將軍,李大亮任左威衛大將軍,張亮任左驍衛大將軍等。但是,有幾個新面孔還是出現了,如阿史那社爾任左衛大將軍,契苾何力任右領軍衛大將軍,阿史那思摩任左領軍衛大將軍。

這結果一出來,便有數人提出不同意見。尉遲恭當先說道:“啟稟陛下,老臣年事已高,此次回京,便是想辭去官職,頤養天年,請容老臣歸退!”

李世民卻道:“朕知曉明公辛苦,羽林軍乃是皇城衛軍,非得如明公這般勞苦功高之人方能勝任。呵呵,至于這軍中之事,明公大可交由屬下去做。況且羽林軍中,公務亦是不多啊!”

聽得李世民這般說,尉遲恭只好不言。

接著那阿史那社爾又道:“外臣乃是新降之將,今寸功未立,便領左衛大軍,實在惶恐不安啦!”

這阿史那社爾是今年正月帶兵歸附大唐的,說是寸功未立,也倒是實話。

然而李世民笑了一聲:“誰說你是寸功未立?當初歸附大唐之時,領部族五萬之眾來投,豈非天大功勞?”

阿史那社爾倒是不好意思的一笑:“這不是先授了左騎衛了么?”

李世民哈哈一笑:“你倒是實誠!可是你阿史那社爾縱橫西域,也成自立可汗,論及領軍野戰,在眾將之中也算是位列前茅,若不是與薛延陀實力懸殊,又豈會敗北?朕意已決,勿要多言!”

阿史那社爾當即不語。

這阿史那社爾也倒是個人物,他乃是突厥處羅可汗次子,十一歲時,便以智勇聞名于本部,因此拜拓設(部落首領),在漠北建起牙旗。貞觀元年的時候,突厥頡利可汗征討反叛的薛延陀、回紇之時,阿史那社爾被夷男擊敗。貞觀二年,阿史那社爾率眾西走,依附可汗浮圖,發展勢力,以圖自立。貞觀四年,李世民滅東突厥。而此時西突厥內部混戰不休,咄陸可汗兄弟相互爭位。阿史那社爾乘機前去詐降,然后引兵突然攻打西突厥,攻取近半國土,擁十萬余眾,自稱都布可汗。勢力壯大之后,他便思忖著向薛延陀報仇,便領五萬大軍攻擊薛延陀,激戰百日,終是敗北。逃亡高昌,又恐西突厥夾攻,便于貞觀九年率眾東行,歸附大唐。

而其余將領,也沒有對其任左衛大將軍表示異議。

除了尉遲恭與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也提出異議。他認為自己領右領軍衛大將軍也是不當,自己太過年輕,難當此重任。

李世民卻是笑道:“契苾啊,滅吐谷渾一戰之中,你在最后時刻力主追擊,甚至想要拋開薛氏兄弟和張允文,自領軍入磧,終才滅了那慕容伏允。如此功勞怎不能領大將軍一職?”

到最后,契苾何力終于還是接受了這一任命。

于是,這南北衙諸軍人選便確定了下來。觀這諸軍大將軍人選,光是草原人便有五人:阿史那社爾、阿史那思摩、契苾何力、執失思力、阿史那忠。這讓張允文不得不感嘆大唐的包容力,對于這些曾經的敵人,竟然能如此豁達的給予高官顯位,手握重兵,這種氣魄實在是讓人佩服不已。

然而在感嘆之余,張允文忽然發現一個問題,這些人之中好像沒有自己的名字。按理來說,他張允文立下過如此大功,且此次軍改方案乃是一手締造的,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怎么到現在連個大將軍都沒撈著?

正疑惑間,李世民又道:“最后,朕來說說這憲兵之事。當初聽了允文之言,這憲兵專管違紀之軍隊,乃是專用于募兵,就如軍中御史臺一般,且有隨時隨地拘人問訊之權。其權力不可謂不大。朕思忖良久,決定集屯營兵、偵察營二者為憲兵營。其職責有三,一為輔助戰斗,二為監管軍紀,三為戍守皇城。此營設將軍一名,中郎將四名其余編制參照諸衛,今定編制萬人,由張允文領將軍一職!”

此項措施一出,張允文不由一怔,望著李世民,卻是不知道說什么好。

(于,小半碼字不易,望各位讀者閱讀!)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  大唐偵察兵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