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偵察兵第二百八十六章 來信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半江>> 大唐偵察兵 >>大唐偵察兵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八十六章 來信

第二百八十六章 來信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半江  分類: 歷史穿越 | 張允文 | 偵察兵 | 李世民 | 特種偵察 | 半江 | 大唐偵察兵 

轉眼之間,臘月已至。

這一日,當張允文從溫暖的床榻上起身,推窗而望的時候,只見得滿目素白。

“老爺,外面來了個小廝,一大早就到了,說是有重要書信需要親手交與你!”在用早餐的時候,梅香忽然道。

張允文不由停住筷子,抬頭問道:“哦,那問沒有問他是誰家的小廝,從何處而來啊?”

“嗯,他是從并州千里迢迢來長安的,至于是哪家的小廝,那小廝笑而不答,說老爺你看了書信便知!”梅香蹙著眉頭說道。

張允文提起筷子,繼續刨著碗中的飯:“那就讓他等著,我用過早餐才去見他!”

用過早餐,張允文坐在花廳之中。片刻之后,那小廝便由一名仆役引了進來。

這小廝不過十四五歲,生得眉清目秀的,舉止之間,倒是透著一股干練。見到張允文小廝先是行了一禮,然后對張允文道:“想必老爺就是張將軍了!我家少爺讓我把這封書信交與張將軍,說是有緊急之事!小的可是從并州快馬加鞭的趕過來的啊!”說著,從懷中取出信件來。

張允文卻不接信,反而笑著反道:“唔,你從太原過來,又稱呼你家主人為少爺,莫非你家主人是張文瓘張稚圭?”

張文瓘在貞觀五年的時候參加明經科考試,得以高中,補作并州參軍,歸于李績帳下,協助李績料理軍政要務,無不得心應手,深得李績賞識。當初赴任并州的時候,張允文還曾經相送過。

小廝頓時笑道:“張將軍當真是洞若燭火,明察秋毫!不錯,小人正是張家奴仆!”

張允文笑著接過那封信,拆開細細讀了起來。開始的時候,臉上還掛著笑意,到后來臉色就變得有些復雜了。看了一遍,收了書信,卻是對身邊的梅香道:“梅香啊,你去賬房支一貫錢出來,就算是給這位小哥兒趕路的辛苦費!”

小廝連忙推辭,卻見張允文站起身來,徑直往內院走去。

在庭院中不停的踱著步子,在雪地中踩出一個個黑色的腳印來。不時的張望一下那扇緊閉的內堂大門,心頭卻是頗有些躊躇。

約莫半刻鐘之后,他終于下定了決心,緊緊一捏右拳,推開了內堂的大門。

一股寒風頓時吹進了溫暖的內堂之中。

“來,宇兒、柔兒,給你們看一封書信!”張允文面無表情的將手中書信遞出。

李宇好奇的接過書信便細細看了起來。一旁的支柔抱著張琰,湊過頭去瞟了書信一眼:“咦?妍姐要嫁人了?還是嫁給姓張那小子?”

李宇掩下信紙,笑著的對支柔道:“不是妍姐要嫁人了,而是姓張那小子的家人想要和王家結下這門親事,而姓張那小子曾經見我們相公和妍姐走在一起,樣子甚是親密,便以為他們是相好的,便寫來這封信,讓相公趕快去趟太原,趁張家提親之人還未到,趕緊先一步動手!”

說著一雙美目似笑非笑的望著張允文:“是不是這樣啊?相公!”

一聽這話,張允文尷尬的笑了兩聲,卻不知該如何作答。

一旁的支柔立刻睜起一雙眼睛,一眨不眨的看著張允文,長長的眉毛微微皺起,讓人感到一絲憐惜。

“哼,你將這封信給我們看是何用意,難道還想讓我們陪你一起去太原不成?”支柔看了片刻,冷哼一聲說道。

李宇卻是掃了一眼張允文:“相公啊,你可要記住你駙馬的身份啊!若是想去太原,可是要過父皇的那關啊!”

聽得她們二人一說,張允文反倒是心頭暗喜。支柔的言下之意分明是不支持,也不反對。而李宇更是毫無意見,只是提醒他的身份和可能到來的李世民的詰問。

當下笑道:“怎么,許久不見你們的妍姐,也是有些想念了么?”

二人齊齊翻了個白眼,輕啜了一口。

支柔懷中的張琰見張允文露出笑容來,趕緊從支柔懷中下來,邁著小腿兒往張允文的方向走來,一邊走還一邊奶聲奶氣的喊道:“爹爹,抱抱!”

和妻子們說了這事后,心頭仿佛有一塊石頭落地了,渾身輕松下來。這時候,張允文要考慮的卻是如何應對李世民了。

一來,此去太原,需要一段時間,如何向李世民說明情況?

二來,自己已是駙馬,如何讓李世民同意自己再娶一房?

張允文頓時陷入苦苦冥思之中。

整個朝會其間,張允文便一直在想著此事。不時的抬起頭李世民。

如果就這樣對李世民講,恐怕連話還沒說完就會讓李世民叫人拖出來自己得委婉的向李世民陳述。可是怎樣委婉的說呢?

太原王家、清河張家……

想到這里,張允文心頭忽然生出一個主意來,若是這個主意一旦實施下來,定能夠說服李世民。但是,在此之前,需要有眾多的資料來做支撐。

于是,張允文在散朝之后,立刻去了戶部,通過關系終于調得自貞觀元年到貞觀八年的天下人口、田地、稅賦的數據,然后趁機抄錄了一份,又出了戶部。

回到家中,再奮戰了一下午,終于寫出了一篇洋洋灑灑的奏章出來。奏章之中,張允文介紹了從貞觀元年到貞觀八年的人口、田地、賦稅等數據,并且指出,人口雖然在不斷的增加,田地也在不斷增多,但是,比起人口增加和田地增長速度,稅賦的增加卻是十分緩慢的。接著論述其原因,當然,主要談的是世家的原因。

奏章之人口的實際增長數目遠比戶部的數據要多,但是,由于世家的隱匿人口不報,以充私人勞動力。且每年世家都在不斷的兼并土地,尤其是災害年間,其兼并程度更加激烈。而世家每年繳納的賦稅卻是沒有上漲多少。而大唐租庸調的主要來源卻是分散的自耕農,而不是靠種植世家土地的佃農,更不是世家本身。換句話說,這些世家在直接和大唐官府搶奪人口與土地,變相著和官府爭奪稅賦。

相信李世民看了這份奏章之后,定然會勃然大怒,讓自己好好奏對一番,到時候自己趁機提出王妍之事,并說明以此來分裂王家,相信李世民定會采納。這樣一來,自己的事情豈不就成了。

想到這里張允文不由露出一絲奸笑來。

趁著天色還未黑,宮門還未關上,張允文便急沖沖的來到皇宮之中。

太極宮中,張允文雙手呈上這份奏章,笑著說道:“陛下,近日微臣偶有所感,翻閱了戶部一些數據資料,嘔心瀝血,方寫成此奏章!還請陛下過目!”

此時,唐高祖李淵已是病危懨懨,朝不保夕,隨時可能逝去。所以,除了大軍獻捷那幾日李世民曾露出笑容之外,這段時間一直是板著一張臉。

聽到張允文的話,李世民露出一絲笑容來,接過奏章,口中道:“呵呵,允文每次送來的奏章,皆是讓人耳目一新,今日又有什么高論啊?”

說著攤開奏章,細細看了起來。看完一遍之后,卻沒有張允文意料中的勃然大怒,只是淡淡的說道:“這世家之事,以前允文提過,朕也上了心,今日讀這奏章,心頭郁郁之意卻是更加濃厚了!允文你過來!”

張允文聞言,連忙上前兩步。一旁侍立的內侍連忙端著一張胡凳放在李世民面前。

帶張允文坐下之后,李世民問道:“朕觀允文,于這世家之事頗為上心,不知可有什么應對之策啊?”

張允文心頭早有腹稿,聽李世民問起,連忙說道:“這應對之策談不上,淺見還有有一點。關于世家隱匿人口的問題,自晉室南渡一來便是一直存在。桓溫曾徹查人口,然效果不甚顯著。今日陛下亦可才用此法,每隔十年便進行一次人口普查,所有人丁須登記在冊。至于這田地問題,呃,除了大力開墾新的耕地之外,微臣也想不到什么措施。”

李世民聞言,頓時有些失望的搖搖頭。

張允文又接著道:“不過陛下,我們完全可以直接打擊世家啊!”

李世民卻是搖搖頭:“朝中官員皆是世家出身,惟有寥寥數人出身寒門。若是直接打擊世家,恐牽一發而動全身啊!”

“何不利用其世家內部的矛盾,對世家進行打擊、分裂?”張允文漸漸轉移到正題之上,“世家之內,并非鐵板一塊,其各家各房,自有打算,我等完全可以利用這一點來打擊世家啊!”

李世民頓時眼睛一亮,頗有興趣的說道:“唔,此事倒還是有些可行性!你且詳細”

“好,那微臣便以太原王家為例!”張允文當下便將王家的內部矛盾等說了出來,末了,卻是說道:“聽聞清河張氏正在向王家求親,若是聯姻一成,則太原王家的內部矛盾便會削弱許多!微臣不才,曾與那外房王屈以及張家求親的對象王妍皆是熟識,故臣請纓前往太原,定使王張二家聯姻不成!”理直氣壯的說完這些話,張允文卻是忐忑不安的看著李世民。

李世民聽了張允文的話,先是一愣,接著竟笑了起來:“哈哈,朕早就聽說你與王家那女子有些不清不楚,今日聽得張家提親,便要前去破壞,看來傳言非虛啊!”

既然李世民把話給挑明了,張允文也倒沒什么隱瞞的,直言不諱的承認道:“不錯,微臣正是想破壞這樁婚事,順帶將王妍帶回長安!”

李世民沉默片刻,終于說道:“好,賢婿,只要你能將王家給分開,那朕便同意了你的事!”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  大唐偵察兵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