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偵察兵第六十二章 平息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半江>> 大唐偵察兵 >>大唐偵察兵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二章 平息

第六十二章 平息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半江  分類: 歷史穿越 | 張允文 | 偵察兵 | 李世民 | 特種偵察 | 半江 | 大唐偵察兵 
仁智宮位于長安和慶州之間。眼見李世民帶兵出征,李淵心頭松了一口氣。

然而這仁智宮卻是建于深山之中,李淵一直作避暑之用。而此刻,草木茂盛,極易掩護,如果那楊文干派遣輕騎突襲仁智宮,那自己可是擋不住啊!

想到這里李淵不由有些慌了。于是,他召集擔任警衛的羽林衛將士,從南面連夜下山。

下山沒走,忽然見到前方一處燈火通明的營地。李淵一看,原來北魏時留下的一個堡柵。

這堡柵里面是什么人?李淵不由有些疑惑。當即向駐守山下的羽林衛士卒問道。

“回陛下,這些人乃是東宮屬官和衛士。今日太子殿下前來仁智宮,把這些屬官和衛士留在此處!”一名羽林衛校尉答道。

李淵頓時神色一變,隨即若無其事的道:“那我們去看看!”

正說著,忽然見那間堡柵大門打開,里面的屬官涌出,往李淵的方向過來。

李淵道指著那些屬官道:“三十人一隊,把他們全都看起來!”

羽林衛一百多名士卒頓時將這些屬官看守起來。而李淵,也在這堡柵之中,渡過一夜。

第二日,李淵重返仁智宮。

張允文有些無奈了。他看著面前的這幾份情報,微微嘆了一口氣:“唉,這回怎么大的事,太子竟然沒事了!”

一份情報上寫著封德彝于外朝奔走,四下聯絡,設法營救李建成。

而另一份情報寫著李元吉與嬪妃輪流為太子求情。

這一內一外,一家一國,兩個地方同時來求情,李建成沒事了。

另一份情報時軍報,說楊文干已經攻陷寧州,將里面的百姓官吏趕出寧州,占據城池,構筑堡壘。

“頭疼啊頭疼!”張允文撫摸著額頭。

“陛下,太子雖然犯錯,可已經誠心悔改了嘛,何必再為難他!你看看他囚居在仁智宮的這幾日,整日茶飯不思的,幾乎都瘦了好幾斤來!”

一張寬大的香榻上,罩著粉紅色的紗帳,光滑細膩的綢緞被蓋鋪滿床榻,李淵身邊坐著一個嬌媚入骨的女子,她嫩滑的雙手環住李淵的脖頸,正在對他大吹“枕邊風”。

這女子便是尹德妃。她已經是第三次給李建成求情了。

李淵一雙大手頓時捉住尹德妃的滑膩小手,溫柔的道:“愛妃啊,你可知道建成他這是在干些什么嘛?他這是在謀逆啊!你說說,我要如何放過他!”

尹德妃親昵的道:“陛下之言可是有些不準啊!太子殿下可是你的親生兒子,有什么逆可以謀的!再說了,現今他已是太子,入主東宮,登基大寶不過時間問題。他為什么回去冒這個風險!嗯,你說是不是,陛下啊!”

李淵不由點點頭。

那尹德妃見機又道:“說不定這些事太子并不知情,不過是東宮內的一些官員所為,與太子無關啦!”

李淵聞言,有些松動了:“嗯,讓朕再好好想想!”

終于,李世民出征五日之后,李淵宣布處理結果。

在圣旨中,李淵只是用強烈的言辭訓斥了太子一頓,說他的種種行動致使兄弟之間關系不睦,并以此來責備他。至于私運五百具明光甲至慶州一事,李淵則完全將責任推卸到太子中允王圭、左衛率韋挺和天策府兵曹參軍杜淹身上。將他們一并流放到了巂州。

得到這個處理結果,張允文第一時間便飛鴿傳書給已到達寧州的李世民處。

李世民解下鴿子腿上的信筒,攤開一看,里面卻是用蠅頭小楷密密的寫出了這件事情的處理結果。

“啪——”李世民一拳擊打在面前的幾案上。似乎想要發泄心頭的怒火。

聽到里面的響動,外面的士卒頓時掀開門簾,卻見李世民面色鐵青,趕忙退了出去。

“來人啦!”李世民吼道,“前鋒騎兵還有多久可以到達寧州?”

進來是親兵道:“稟殿下,前鋒已經到達寧州。不過開未開始進攻!”

“傳我將令,大軍即可全速前進!”說著,自己一把掀開門簾,登上駿馬,一身黑甲散發出一種威武的氣息。

“玄甲隊,跟我上!”說完一把馬鞭,當先狂奔。

在他后面,幾百名玄甲隊騎兵在程咬金的帶領下跟著李世民而去。

到達寧州城外,和先前的一千前鋒匯合一處,列陣于寧州城下。

“亂臣賊子,還不快速速出城投降!”李世民有些猙獰的對著城頭士卒吼道,“我乃大唐秦王,爾等還不快速速投降!”

大聲吼出之后,心中郁悶頓時消減不少。

然而對方卻是不回答他,只是射出一陣箭雨,遠遠落在李世民馬前。李世民毫不介意,下令在城外安營扎寨。

就這樣雙方僵持了幾日。每日里以弓箭對射,然后李世民派人出去勸降。

終于到了第五日,城內隱隱傳出喊殺之聲。

李世民一聽到這個聲音,估計城內出現內訌,所以也不忙著攻擊,一直等待著。

大約一個時辰之后,只見寧州城大門打開,一隊士卒押著幾名被牢牢捆住的人出城而來。

遠遠見到秦王軍隊,一人便大喊道:“殿下莫要攻擊!罪臣乃是楊文干帳下副將!今日我等擒賊請罪來了!”

李世民示意讓人過來,果然看見宇文穎和幾名將軍被捆成粽子,被士卒推著前進。

那副將來到李世民面前,一下子跪在地上:“逆賊楊文干已被罪臣等人斬殺,其余附逆盡數在此!”

李世民點點頭,一面讓士卒帶這位副將下去,一名安排士卒入城,接管寧州。

當他的目光掃到宇文穎身上時,不由開口道:“父皇因為楊文干叛亂所以讓你前去。你怎么依附叛逆呢?”

宇文穎看了李世民一眼,默默無語。

李世民嘆了一口氣道:“來人啊!把這些亂臣賊子全部梟首示眾!”

幾名刀斧手出列:“喏!”

武德六年六月十九,楊文干被部下所殺,頭顱送往長安。這場本應發生在武德七年的叛亂到此結束。

然而縱觀整個事件,從最開始的長林軍到最后的楊文干之亂,這些全都是李建成走出一步步昏棋。而秦王府則是憑借發達的情報網絡,借力打力,推波助瀾,將事情往利于秦王府的方向發展。

在楊文干叛亂事件中,張允文甚至犧牲了一位武德二年便打入東宮的棋子——橋公山,讓他出頭和爾朱煥告發東宮。然而由于李淵對李建成的寬容和朝廷內外的一致說情,這本可以拉太子下馬的事情竟然不了了之,最后,天策府還賠上了一個杜淹,實在讓李世民憤怒不已。


上一章  |  大唐偵察兵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