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是,上不去也就算了,還下來,雙手攀在墻頭上,一定很累人!
當然,也不排除付先鋒利用幾個月的時間,布置好一切,或者說,和章國偉的后臺又完成了一系列的交手。
其實說到底,從最早夏想得到暗示不要動牛林廣,再由牛林廣在秦唐的囂張,聯想到某地曾經轟動全國的打黑行動,拿下了一名黑惡勢力保護傘的司法局局長,表面上是一次轟轟烈烈的正常的打黑,實際上,幕后的交易甚至可以上升到高層兩大派系的一次間接交鋒。
夏想就知道,牛林廣作為某人的代言人角色,輕易不能碰,一碰就會扎傷手。
如果再追根溯源的話,還可以追溯到他擔任省委常委之時的高層之間的過招。
因此,牛林廣以前的囂張是本性,在他擔任省委常委之后,依然囂張,就是挑釁了,是政治斗爭的延續。
正是因為一早就有許多重量級人物再三勸告他,不要動牛林廣,所以他一直繞道,從不和牛林廣正面接觸,也是要做出樣子,拿出姿態,省得礙了別人的眼。
還好,他不管是擔任市委以來,還是高配了省委常委之后,和牛林廣一直沒有打過一個招面,從政治上講,算是沒有失分,哪怕最后牛林廣被挫骨揚灰,沒有經過人民的審判——審判也不過是一場更漂亮的話劇罷了,就算牛林廣敢招供,他還不敢聽,更不敢公開——他和牛林廣之間,還真是只見刀光劍影的交手,不見彼此的真容。
也讓夏想以后即使有機會見到某人,也可以臉不紅心不跳,從容地握手寒喧,假裝和他沒有過任何過節。因為他確實不但沒有和牛林廣見過面,更沒有對牛林廣下狠手。
他本想抓住牛林廣接受人民的正義的審判,但可惜的是,牛林廣多行不義必自斃了。
因此,夏想一直認為他在處理牛林廣的問題上,基本上做到了滴水不漏。
不過對于秦唐一任的得失,唯一的一點遺憾就是,他在如何對待章國偉的問題上,有點優柔寡斷了。
倒不是說他懼怕章國偉的后臺,說到底他也有后臺,足夠和章國偉的后臺抗衡,只比后臺的話,就成了小孩過家家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實際上,官場中人有時也很清楚,官場有時很神秘,很高深莫測,有時又和小孩過家家沒什么兩樣。有許多事情你知我知,但就是當面不說,你要打啞謎,我要講玄機,說來說去,山高云深,其實就可能就是最簡單兩個字——不行。
但話要說得委婉,說得含蓄,似乎越會繞,就越有領導藝術,不是好現象。但在現今的官場,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
夏想倒無意去批評什么,說實話,直到今天他也不是很清楚,章國偉省里和京城的后臺,到底是誰,還有章國偉和牛林廣之間,又有多深的牽連……
總體來說,秦唐任上,最讓夏想拿不定主意又下不了決心的,正是章國偉。因為他找不到合適的結論來評價章國偉。
章國偉有能力,也會做人,官樣文章也做得錦繡,應該說,是一個八面玲瓏之人,最大的優點就會演戲,但最大的缺點也是太會演戲,而且一舉一動演戲的痕跡過重。
其實官場中人都在演戲,但要演得不著痕跡不動聲色并不容易,章國偉就是太注重個人形象了,將保持偉光正的形象當成了政治任務,過猶不及了。
其實平心而論,章國偉的一些幕后手段,差不多官場中人為了自己的位子,都多少也會染指一些,別人背后兩面三刀,就落人詬病少,章國偉就被人議論得多,就是因為他壞就壞了,還表面上大義凜然地假裝好人。
巨大的反差,就造成了不少知道真相的人對他的強烈反感。因為誰也不喜歡坐在臺下指責這個批評那個的人,反倒自身最不干凈。
就和經常有貪官被人揭發之后,周圍的人還大多不相信,因為貪官平常最節省,最高調反腐。
但具體到章國偉身上,雖然一系列的事情背后,都有章國偉的影子,也可以肯定的是有他的黑手,甚至還有推波助瀾主動挑起事端的可能,又不得不承認,章國偉太狡猾了,絕對是高手中的高手,盡管罪行累累,但卻又讓人抓不到真正的把柄。
一些捕風捉影的事情,就算確實是章國偉所為,但也不能就拿他如何,再說了,章國偉在秦唐屹立不倒,先后經營了十幾年,省委一直不任命他為市委,但也不將他調離,也是說明了一點,章國偉在京城的后臺,比較強硬。
省委將章國偉壓在秦唐,也是無奈之舉。
夏想甚至還想,宋朝度從長遠計,讓他前來秦唐,是為了鋪好跳板,但從燕省省委的角度考慮,他來秦唐擔任市委,何嘗又不是一步好棋,用他可以牽制甚至打垮章國偉的好棋?
當然,后來的種種事端,導致秦唐局勢失態,而他突如其來的高配常委的提議,也讓省委始料不及并且措手不及,因此,省委對他態度大變,也在預料之中。
其實按照夏想的設想,他現在只關心的是下一步他的去向,因為他很清楚,他肯定還會在副部的級別上歷練一段時間,但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是副部,常委、副省長也是副部,權力可就差了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