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超級物品商店四六二 閱兵2——紛紛登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末世超級物品商店 >>末世超級物品商店最新章節列表 >> 四六二 閱兵2——紛紛登場

四六二 閱兵2——紛紛登場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津門青皮  分類: 科幻 | 末世危機 | 津門青皮 | 末世超級物品商店 
末世危機

T72的主炮是門2A46A1型125MM滑膛炮,發射老式穿甲彈初速1800米/秒,發射新式穿甲彈則初速為1750米/秒,雖然新式穿甲彈也只能在3200米距離擊穿600MM勻質鋼板并不很強,但這一威力也足夠解決豹2與麥瓦卡了,并不是坦克都有貧鈾裝甲或富氧鈦合金裝甲的,從實戰分析,M1確實能抵御T72的炮火。不過從已知數據看,T72應當能在1500米距離上正面擊穿以色列梅卡瓦坦克,至于同樣距離按照德國的測試也能用老式穿甲彈擊穿豹2A4,如果用新式穿甲彈恐怕豹2A6與梅卡瓦3的裝甲也擋不住。當然,海灣戰爭中T72的戰敗時多方面的,指揮不當和綜合信息系統的落后也是戰敗的主要原因。

T72也有自動裝彈機,但那與T64的不同,是C型自動裝彈機,這種自動裝彈機只能讓坦克達到8發/分的射速,不過安全性比T64的K型高的多,這種裝彈機彈藥是水平擺放,并且裝在套子里(彈夾),裝彈機分2次分別裝填彈頭與發射藥,由于是水平擺放,彈藥擺放的很緊湊,當彈藥被擊中時就會發生爆炸也就是俗稱的“殉爆”。這種爆炸從專業上講叫做“二次殺傷”。彈藥的殉爆、發動機燃油的劇烈燃燒都屬于“二次殺傷。”

T72擁有自動裝彈機,因此當火炮射擊完畢后會把殘余的彈筒底拋出車外,而不留在車內。

至于T72的火控系統,在70年代初是比較先進的。

實際上,如果把坦克的發展歷史劃分為三個年代的話,第一個階段就是二戰左右一直到五十年代末,第二個階段則是六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初,而第三個階段就是九十年代一直到現在。

這三個年代的坦克,就算是各自時代的坦克代表作,其中的差距也是不小,比如說二戰時期的最優秀的坦克就是德國的虎王坦克和蘇聯的KV1坦克,在那個時代,這兩種坦克都是那種極為霸道,橫沖直撞,縱痕敵的存在,極為的厲害,但是如果讓他們和二十一世紀一款不能算是很強的坦克,美國的M1A1坦克較量的話,那是必敗疑。

每個時代的武器都有其局限性,所以實際上T72的綜合性能在那些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化坦克面前,也是相當的脆弱。

T72對于防護采取的措施就是直接加厚主裝甲,T72的一種型號B2的炮塔最厚處足有480MM厚。由于是世界上的第一種“三代坦克”,從70年代的角度看,已經很不了。不過實戰證明,這種低廉的坦克在90年代已經近乎淘汰了。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國M1A1坦克的120毫米貧鈾彈能夠輕易的擊穿T72的正面裝甲,并引發了2次殺傷(彈藥或發動機燃油的殉爆),使得T72的炮塔悲壯的飛出十幾米,而T72卻法用它的125毫米火炮擊毀M1A1。

但是作為七十年代和九十年代這兩種相差達到二十年的時代坦克的不同代表作,兩者的實力差距確實是不可以以道里計,但是其價格也是相差極大的

一輛M1A1的價格是3000兌換點兒,而一輛T72的價格則是區區的750兌換點

相差整整四倍,李業翎在兌換某種武器對的軍隊進行裝備的時候,需要考慮到不僅僅是其單體的威力,更是需要考慮其性價比。

一輛M1A1固然可以輕易擊敗一輛T72,但是卻是絕對不可能同時面對四輛T72

坦克和大炮不同,二戰時期的火炮而六十年之后的同行們威力不大,所差的是其操作性能,穩定性之類的因素,但是這些因素是可以用人的因素來彌補的,更何況李業翎麾下還有冰姑娘這等大殺器。因此用二戰時期的火炮和二十一世紀的火炮差別不大,因為他們不會直接交鋒,但是坦克卻不會如此,他們是戰場上重裝騎士,是最為直接的粗暴武裝,是需要強悍的對戰的,所以其質量因素非常重要。

所以李業翎不可能兌換太差,當然,太好的也兌換不起,所以他就只能是尋找那種價格即不高,戰斗力也不算是差的坦克

因此,就選中了T72

如果是和二戰時期的坦克作戰的話,這種坦克具有質量上的又是,而若是和現代化的坦克相比的話,這種坦克又具有數量上的優勢,而且讓李業翎青睞的一點則是,這種坦克,依舊是保持著人工操控的特點,沒有那些后世坦克中常見的亂七八糟的電子儀器、信息化高科技之類的存在。

在末世之中,高科技就意味著不可靠、容易出故障、嬌貴、脆弱之類的這些重重的負面因素。現實中美軍在第二次伊拉克戰爭中的拙劣變就已經是驗證了這一點,被拉姆斯菲爾德用數據化、數字化、信息化理念建立起來的軍隊,被投放到伊拉克的荒漠中之后,脆弱比,而且其內部那些嬌貴的各種電子元件等等,在惡劣的自然環境面前簡直是不堪一擊,很容易就受到影響。這時候這些高科技坦克,就會變成一堆廢鐵。

更何況,T72是前蘇聯的產品,這個紅色帝國雖然有著種種不堪,但是其軍工產品的可靠性還是享譽全世界的——蘇聯出品,就是皮實、耐用、可靠、結實、長久、粗糙的代名詞。

其實在德興城的紅旗軍中,本來是沒有坦克這種編制的,事實上,德興城的軍隊中,除了步槍和一定數量的輕重機槍和迫擊炮等小口徑火炮之外,就再也沒有其他的強勁武器,更別說是坦克這種大殺器了。而駐扎在成為的圣戰騎士軍,則是卡車、重炮、自走炮一應俱全,戰斗力遠遠超過紅旗軍幾個檔次。

在這一點上,毫疑問的,李業翎做的偏心了,但是這也是沒有法子的事兒,獸人的戰斗力極強,戰斗欲望也強,力量也強,根本不是人類可以比擬的,那些重型的兵器在他們手中,很快就能發揮出砌強勁的戰斗力,而若是放在人類士兵手中,需要多長磨合那就是未定之天了。而且圣戰騎士軍是絕對忠于霄兒的,就相當于是絕對忠于李業翎的,其忠誠度比人心復雜的紅旗軍更高,李業翎當然要偏心。

李業翎現在的積分也不多了,他并不打算現在就大規模的對手下的軍隊進行重型換裝,他打的主意是,閉關的這一段,要紅旗軍四處進行掃蕩,大量的殺死喪尸,獲得能量晶元,然后兌換積分。再由此進行反哺,兌換武器給他們進行換裝。

不過為了這一次的閱兵典禮宣揚軍威,也是為了有一些樣品組建試驗部隊,李業翎用最后的一點兒兌換點來兌換了坦克戰車還有其他的一些所需裝備。這些裝備在閱兵結束之后,將會被交給幾支不同的新組建的機械化部隊,這些部隊人數并不多,都是精選的悍卒,他們將是整個紅旗軍的第一批機械化部隊,他們會使用這這些重型裝備來進行模擬戰斗,研究戰術,品評利弊,從而為大部隊的全面換裝鋪路。

十八輛T72那巨大的坦克瞬間震撼了所有人,它們那巨大的身軀,昂揚的炮管還有鋼鐵的裝甲,都是讓人不寒而栗的力量。

雖然在舊時代,他們大部分在電視影像資料中見過這些龐然大物,但是卻沒有幾個人如此近距離的見到這些鋼鐵衛士,現代化的戰場鐵騎,此時站在它們身邊,更是能切實的感受到它們的威懾力。

這,是一種讓人心安的力量。

其實閱兵的目的也在于此,這一場盛大的閱兵,除了要慶祝紅旗軍的成立之外,更多的一個目的就是向整個德興城的民眾們,彰顯武力,給他們以信心,都是把那些不軌的心思扼殺在襁褓之中。

在坦克方陣之后,就是一個自走炮方隊。

和坦克方陣一樣,自走炮方隊也是由十八輛自走炮構成的,而其組成的主體自走炮,則是一個非常成熟的產品——現在圣戰騎士軍裝備的主力自走炮,在二戰末期日軍裝備的優秀高平兩用自走炮,四式75mm口徑自走炮。

炮管長度4230mm,身管口徑比是56.4,這在當時也算是個異數,俯仰角度是0—85度,方位射界360度,彈丸重量6.25kg,彈丸初速860m/秒,全炮重量5850kg,對地射程17600m,對空射程15000m,對空射高11000m。

主要是用于野戰防空,要地防空,是日本陸軍戰爭期間最先進的75mm高射炮,也是當時世界性能最好的75mm高射炮之一,精度,射程,威力,反應速度都屬世界一流水準,但出現的太晚,戰時部署數量不大,全部部署于本土地區,在戰爭末期是日本重點生產的高射炮。

雖然名為高射炮,但是這種武器卻是也可以用作對地面目標,并且威力還相當的強悍,戰爭末期日軍的4式中戰車與5式中戰車最后都是采用4式75mm高射炮作為主炮,這種炮威力極大,有能力正面擊毀盟軍重型坦克,被稱做5式75mm戰車炮。

這種高平兩用的優秀自走炮已經是在的那一段中證明了的強悍實力,盡管其身形和獸人那龐大的體型并不搭配,但是其性能確實極為的優良,獲得了一致的好評。

雖然心中對日本的仇恨是法遏制的,但是李業翎也不得不承認,日本人對于精密武器的射擊,確實是有其天賦存在的,他們的武器和蘇聯制造的剛好是兩個極端,精密、細巧、并不脆弱的同時擁有相當高精的準確度。

事實上,他是不喜歡這種風格的,皮實耐操才是他的最愛,但是這款自走炮卻是個例外,由于造成的低廉的價格和并不遜色與后世同行的性能使得它獲得了李業翎的青睞。

而且,人類使用這種自走炮,比起獸人來還更有優勢,原因很簡單——這種武器就是為人類設計的,獸人們,納帕哈斯體型最小的狼人,想要擠進去,都得費一番功夫,而人類在里面進行操作就相當的舒服了。

事實上,李業翎在這件事兒上也很為難,從體型上看,在一支人類和獸人混合組成的軍隊中,獸人們所要扮演,所能扮演的角色,基本上就只有兩種——一種是需要大力氣活兒的炮兵,一種是勇猛敵的突擊部隊。而人類則是裝甲兵、司機和后勤人員的差事,因為物品商店里面兌換的坦克、卡車、自走炮之類需要駕駛的機器,基本上都是為人類設計的,獸人根本就擠不進去。除非是某個星球上也有獸人這種體型打的生物存在,而恰巧的是,這種生物也進化出來了機械科技文明,而這種幾率疑是極小。

但是如果是讓獸人們只充當尖兵和炮兵的話,未免就有一些暴殄天物了——獸人們法鉆進人類的戰斗機械中,這從一個側面上是不是就驗證了另外一個推測——獸人操控的戰爭機械的威力遠遠超過了人類操控的。

所以,李業翎現在隱隱有了一些想法,準備等人手充足,并且各種科技體系尤其是軍工體系已經可以構成完整的系統之后,就開始著手研究適合獸人體型的戰斗機器——在他的心中,獸人的命可是比人類寶貴得多了。

當然,在此之前,是要建立起一支強大的人類的機械化兵團。

每一輛四式自走炮的配備人員是四人,一個司機,一個觀察手,一個炮手,一個車長。相比起獸人們需要三人就能操控這種自走炮,人類要多占一個名額。

裝甲兵們的穿著和剛才的陸軍又有些不同,他們穿著黃色的軍裝,頭頂上帶著比船形帽略寬一些的裝甲兵專用軟帽,站在自走炮上面向主席臺敬禮示意。

在自走炮方隊的后面,則是戰車方隊。

戰車,一個更準確的定義是輪式戰車,因為坦克本來就是戰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裝甲車的特性為具有高度的越野機動性能,有一定的防護和火力作用,分為履帶式和輪式兩種,一般裝備一至兩門中小口徑火炮及數挺機槍,一些還裝有反坦克導彈,結構以裝甲車體、武器系統、動力裝置等組成。為了增強防護和方便成員下車戰斗,多采用前置動力裝置方案。

隨著坦克的誕生,火力,防護性和越野性都比較弱的裝甲車汽車失去了在戰場上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的地位,于是它轉向其它用途發展,但坦克也是裝甲車輛的一種,只是是在習慣上通常因作戰用途另外獨立分類,而裝甲車輛多半是指防護力與火力較坦克弱的車種。

坦克和裝甲車幾乎有著相同的歷史歷程,它們在一戰中初登戰爭舞臺,讓戰爭首次披上鐵甲、踏上鐵輪馳騁于歐洲的廣袤土地,創造了人類戰爭新的史話。在二十世紀初幾乎同時問世的坦克和裝甲車,二者分別負有界限分明的作戰使命,同時也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戰爭需求的演變相互促進發展。早期的裝甲車構造較為簡單,車載武器和車種單一,越野機動性較差,一般只作為步兵輸送車和偵察車使用,支援坦克部隊作戰。坦克則始終是陸軍機械化作戰的主要裝備。

坦克和輪式裝甲車不同,事實上,輪式裝甲車就相當于是戰車的一個簡化版本,裝甲更薄,體型更小,重量更強,火力更弱,看上去似乎是一種全面的消退,但是與之相對應的,在削減了這么多的性能之后,輪式裝甲車也有其坦克所不具備的優秀一方面——它們的速度更快,達到了一個坦克所望塵莫及的程度,當大部分的坦克還在時速三四十公里徘徊的時候,輪式裝甲車已經可以達到最快八十公里的時速了。而且減輕了重量的它們,也擁有坦克所不具備的多種地形的適應能力和越野性能,坦克所不能到達的區域,它們可以輕松的到達。而坦克限于體型,就笨重了許多,與之相比,它們也更靈巧。

總之,兩者互相補充,都具有對方所沒有的優勢。

自然地自我恢復力量是極為強悍的,尤其是在沒有人類騷擾的情況下,末世之后,先是一場波及全國的毀滅性的大雪災的降臨,將全國各地全都覆蓋在一層皚皚白雪之中,然后白雪融化,氣溫極度上升,從極冷到炎熱,只是經歷了一個很短的。熱脹冷縮,在這樣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人類現代化的痕跡已經被盡量大可能性的給消除了。李業翎從鳳凰城的時候,就看到有不少的小鎮和村落已經被又高又長的密林和野草給覆蓋了。

在這樣的環境下,人類那四通八達的道路能夠保存下來的可能性相當小,而坦克這種武器,是對地形有相當高的要求,別的不說,至少局部要平坦才行。如果李業翎是在地形平坦一望際的華北平原或者是八百里關中都好說,但是偏偏他下一步壓迫進攻的地區,是山巒遍布,地形復雜的晉中群山

如有處置不當之處請來信告之,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給您帶來不帶敬請見諒。


上一章  |  末世超級物品商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