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當國第八百零二章 笑對爾等手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錦衣當國 >>錦衣當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零二章 笑對爾等手段

第八百零二章 笑對爾等手段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特別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特別白 | 錦衣當國 
大明政壇的格局,有文人和武人之間的平衡,有內廷和外朝的平衡在英宗的土木堡之變數萬勛貴武臣以及他們的親信兵將覆滅之后文人和武人之間已經沒什么平衡可言武人不過是供內官和文臣驅策的一條狗。

自有明以來皇帝之中只有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持能夠完全的掌控政權那也是建立在不住的殺人的威懾之上其余時候持別是英宗之后都是內官和外臣的腳力天子居中平衡。

但更多數的時候是天子為一方所制而且一方專權太久下一任天子就會有所調整可結果往往是又讓另外一方專權。

英宗登基之時有三楊執政號稱是賢明但之后就是大太監王振專權;弘治時候號稱是眾正盈朝然后就是武宗正德的劉謹和八虎所謂閹黨為亂;再之后就是嘉靖年朝野只知有首輔不知司禮監掌印。

自楊廷和到張媳自夏言到嚴嵩然后是徐階隆慶年這格局依舊沒有改變徐階去高拱來萬歷登基至今大家自然心中有數大太監馮保權傾朝野但天下人只知張居正接下來張四維和申時行為首輔的時間雖短可外臣獨大內監無名的局面依舊是如此。

問天下士人誰為司禮盟掌印太監能答出來的少之又少宦官們的權責幾乎不出宮禁內廷十二監四司八局二十四衙門權力都是在收縮。

王通邊走邊說鄒義跟著說完這句話都義下意識的想要接話但立刻是愣住腳步也停了下來。

宮中辦差的講究多王大人和部公公在那里密談隨從引路舟人都不敢距離太近鄒義這一停下一干人都是停下。

王通倒走向前走了幾步才發現鄒義停住回頭一看發現鄒義滿臉都是愕然之色看到王通回望鄒義晃晃頭連忙快走了幾步跟上低聲說道:

“匪夷所思匪夷所思為兄實在是想不到這等話會是兄弟你說出來的。,

“我從南街一個校尉到如今的地位部大哥和各位公公出力都是不少我想出這個有什么不妥?

“兄弟你做事雖然天馬行空可究根底來看畢竟還是忠君為國你可知道方才兄弟你說的這番話要是傳到外面去天下間的讀書人都恨不得吃你的肉喝你的血莫說是宮外的讀書人就連宮內都有人要恨你入骨?

兩人對談幾句說到這里王通倒是有些驚訝開口問道:

“方才這提議明明是對宮內好怎么宮內還有人這么想部大哥方才我的提議說不說在你你也不必為難。

“自然要說兄弟你做事雖然讓人摸不清脈絡可做不成的卻沒有你說這宮內的人為什么要反對糊涂了忘了自己是什么人的可當真不少。…”…”“”

王通來到錦衣衛值房的時候發現情形和剛回來那日又是不同那一日眾人敬而遠之的態度今日則是城惶誠恐。

走在值房的回廊之中凡是視線所及之處無人敢走動都是垂手立在兩旁王通走過則是恭恭敬敬的問好請安校尉力士如此小旗如此總旗如此百戶如此千戶也如此一位指揮同知兩位指揮金事只出現了一位指揮檢事楊占也是如此。

進入自己值房那牟院子之后,指揮合事楊占居然跪在了那里恭敬無比的說道:

“王大人武清侯府那邊送來了二十一人都是各個產業手腳不干凈被抓到的在府中就用了刑,送到咱們衙門的時候還活著。”

指揮舍事見指揮同知熟悉的抱拳不熟悉的點頭要是有矛盾理會都不理會也可以斷沒有跪的道理。

王通也不沒有和楊占客氣只是開口說道:

“應該挺不住傷都死了吧等下會有人過去驗明正身要是不對少不得要去侯爺府上去抓!

楊占聽的身子一顫連忙說道:

“請大人放心武清侯府這次絕沒有什么隱瞞取巧的地方。

王通點點頭冷聲開口說道:

“楊大人你出身何處我知道不過你在這個位置上就把該做的本分做到了!

說完轉身進了屋子楊占一直是在后面跪著等王通進了值房才起身他出身武清侯府自然知道武清侯那邊收到了什么樣的訓斥也知道王通接下來會是什么地位了。武清侯府那邊送來的尸首找人驗看過了,的確是他們府上派出去的那幾個有三個人實際上不在大人點名的范圍內也是藥死了送來。

在值房之中楊思塵開口稟報說道王通正在看其他的案卷,此時卻抬頭笑著說道:

“沒想到戲院還能賺錢這一間戲院居然和開個鋪面賺的差不多。

“大人出去半年這半年戲院可是在京師風行天津衛那邊也開設了三間且不說看戲的人多那些豪門養的戲班子若是沒在戲院演過就會被譏刺為閉門造車沒有拿出來的本錢有幾家索性將戲班放在劇院之中還有不少喜好此事的士人主動寫戲給劇院看若是好評如潮也能揚名青樓名妓更是以能在戲院登臺為身價證明大人學生覺得劇院戲曲經此大興百年之后未必亞于這詩詞歌賦,大人單依靠此事也能史書留名。

一種新的文化娛樂形式由王通推行并且大興這的確可以在文化史上留名王通當時做這件事,想的也沒這么復雜不過是想要給錦衣衛多一個宣傳的手段。

但楊思塵這般說的確讓人發自心底的高興王通心中愉快,楊思塵又是開口問道:

“大人武清侯做事頗為規矩謹慎怎么這次卻這般失措用糊涂二字來說都算是夸獎了真是讓人不解?

“有什么不解的財帛動人心天津衛那邊金山銀海錢財匯聚怕是大明之冠這么一筆大財在那邊本來就要拿到手了誰想到我得勝而歸到手的東西又是飛走心中定然怨憤十足做出些事情來泄憤這也是有的。

楊思塵點點頭王通又是繼續說道:

“宮中也有些消息傳出來,有些糊涂賬估計也是算在我頭上這武清侯這么做一來是要泄憤二來怕是要給誰看看。

有幾句話點到即可權謀之事要考慮太多方方面面大內之事即便是自家人也還是少說為妙。

楊思塵棒著一疊文卷出去不多時回來看到王通在那里正出神的想什么看到楊思塵進來王通回過神開口問道:

“楊先生你覺得宮內的宦官做事辦差比外面這些文官做事辦差如何?

楊思塵愣了愣隨即自失的笑道:

“學生雖然是個文人還有個舉人功名不過跟著大人辦差也快有五年所見所聞不少宮內的宦官做事可要比外面這些讀書人可靠太多。,

“怎么講?

“宮內的宦官從入宮時起到出來辦差都是一步步看做事的能耐選拔就算是在內書堂讀書的也要做寫字的宦官也要在各衙門辦差歷練到最后才被提拔起來管事沒有十年十五年的實務做不得管事掌司沒有二十年三十年的實務做不得太監、少監文官辦差得好,金榜高中最次一等的放到外面做個知縣次一等的在京師做個御史做個主事最好的在翰林院在京的官員想要升遷不在實務上關鍵在名望上誰敢大言誰敢說驚世駭俗的話誰就能有名氣,誰就能升遷的快這翰林則在能不能混上個東宮侍講伴讀太子要不然就翰林院、太仆寺一步步的走捷徑十年不出錯總能有個侍郎位置中樞諸公大多沒出過京師京官們每日爭斗求名在地方上歷練的偏生都是些的差沒有升遷希望的這么下來宦官比文官自然可靠太多。,

“哦?王振、谷大用、汪直、劉謹在史書上可都被成為禍亂朝綱敗壞天下啊!

聽到王通這么問楊思塵感覺奇怪因為王通一直不是這個論調但看著王通臉上帶笑他也是輕松回答說道:

“閹黨當道時天下間未必如何壞眾正盈朝時天下未必如何好史書所言大人要看這史書是何人寫的肯定不會是閹人修史。

“這也未必司馬遷修史記他可就是個閹人。

王通調侃一句楊思塵一愣借著雙方對視大笑閑談輕松王通剛要繼續說話卻聽到門外急促的腳步聲響聽到門外韓剛在那里大聲說道:

“大人衙門大門之外現在已經有近四百生聚集街道上還有人在趕過來!

聽到這話楊思塵的臉色就變了王通端坐在那里冷笑了一聲說道:

“來了!


上一章  |  錦衣當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