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第七部 華北決勝 第三十二章 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軍事>>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部 華北決勝 第三十二章

第七部 華北決勝 第三十二章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常樂無言  分類: 軍事 | 抗戰烽火 | 常樂無言 |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北進集群司令部,頭上仍纏著紗布的潘楊濃眉下的目光在剛剛收到的一封電報上來回梭巡著,很快在“遇襲”兩個字上聚焦了。在接到這封電報之后,原本準備呆在醫院里等著彭、林二人到來的潘楊立即與齊、孫兩人一起秘密回到了集群司令部,重新掌握了部隊,然后將自己一個人關在作戰室內一個小時之后,將門推開一條縫隙,將秘書文正德叫了進去。

“小文,記錄。”潘楊嘴里說著,腳下開始踱起步來,右手插進了褲袋里,扣扣索索的摸出一支煙來,就這么抓在手上。

秘書文正德趕緊抓起紙筆,邊聽邊記。

這是一封給中央軍委的電報:

為確實保證總部前進指揮機關之安全,我們意見以先到之新1師部隊立即經西河源占領蔚縣、陽原兩地,以一部積極向察南之日軍發動佯動性攻擊,掩護總部前進機關經該師所控制之平張公路向北平外圍運動,在該師保衛下接管集群指揮。屆時,如北平日軍或晉軍方面有所異動,則可調動其兵力,相機發起天津或北平戰役,吸引日軍注意,并打援。我210A、B兩師的行動,擬以爾后平津地區敵情決定。如平敵繼續堅守或敵主力往援,則我其余各師在北平以西與敵實施決戰。如屆時已判明敵放棄攻擊行動確保北平,則我后到部隊包圍北平。切斷其與南北聯系,于北平地區與敵進行會戰。

1月12日早晨,在棗園正要吃早飯的主席,接到署名潘楊地這封電報,立即有些火了:這個潘楊,簡直是亂來!大敵當前,弄出這么一檔子事來。弄得前往北平統一指揮的八路軍總部前進機關被日頑軍同時惦記上了不說,在這封電報的字里行間。分明將總部機關當成了他的棋子。

據說,那幾天主席脾氣挺壞,原因是潘楊的故弄玄虛,擅自更改他的戰略意圖,每次都是造成既定事實。

主席有些激動的站起來,馬上給潘楊復電道:

你們想以一新1師同時完成保衛總部機關以及吸引華北日軍注意力地任務,在全盤計劃上是不妥的。如此一來。極易造成日頑合流,同時攻擊總部機關,給彭、林兩位地安全帶來嚴重威脅。集中優勢兵力,分割殲滅敵有生力量,是此戰之基本原則,大規模會戰在當前形勢下是不合適的。

雖然在電文中大多使用了“不妥”“不合適”等較為和緩的用詞,但這封電報的字里行間無不透漏著深深的不快。

兩個小時后,潘楊回電了:

已電令新1、2、3師全力向總部前進機關靠攏。抓住襲擾之不明身份武裝人員后由察南方向向北平方向施加壓力,防止平敵出援并吸引可能北援日軍主力之注意力,此三師部隊統歸彭、林二位統一指揮,新4、5、A、B各一部于次日對天津發起佯攻,估計可于晨6時許打響。我擬待敵遲疑之際,迅速投入主力。可望在較短時間內克復天津,隨后各部轉入打援戰役。

看著電報,主席睿智的目光,很快窺見了其中的妙處:先大規模調動兵力于察南平北地區集結,壓制北平日軍,趁勢威逼北平,吸引崗部直三郎主力部隊之注意力,另一方面在天津開打,造成一個圍魏救趙地假象,堅定日軍主力救援北平甚至圍攻總部前進機關的信心。但隨后天津吃緊。日軍在此情況下則必然分兵。最后便可實現分割殲滅日軍的意圖。

在華北這個大棋局上,天津和北平是最后的兩個氣眼了。要想做活的話,崗部直三郎必須要牢牢的守住這兩個點。但憑他現在手中的那點力量,維持了平漢線沿途的守備任務之后,便只夠支援一個方向地了。正因為如此,崗部一直便不敢貿然分兵,牢牢的將主力抓在自己的手上,在保定這個距離兩地距離都差不多兩天路程的地區虎視眈眈的看著北平和天津,靜靜的等候著潘楊地動作。

保定南苑軍營內

日軍軍樂隊正在高奏著閱兵進行曲。

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崗部直三郎大將在一干將佐的陪同下,站在臨時搭建的檢閱臺上檢閱著方面軍之主力作戰部隊。

華北方面軍的步兵、炮兵、戰車、運輸、通信、鐵道等兵種排成整齊的隊列走過檢閱臺。站在臺上的崗部直三郎頻頻揮手。

檢閱結束后,廣場上站著日軍諸兵種的軍隊。

崗部直三郎大獎歇斯底里的對著胸前的擴音器講道:“大日本帝國的士兵們,你們地武士精神深深地感動著我,我為你們的忠誠和勇敢而自豪。‘一號作戰’‘恢復華北治安作戰’相繼取得了勝利,未來將要進行地‘華北治安肅正作戰’也將以我們的勝利而告終!”

臺下的日軍士兵們在軍官的帶領下以同樣歇斯底里的姿態大聲高呼口號:為天皇陛下而戰!為打敗支那人而戰!為大東亞共榮而戰!

軍樂隊再次高奏閱兵進行曲。

崗部直三郎這才在士兵們的注目禮下和日軍將領們陸續走下講臺。剛走到休息室,參謀長手持電報匆匆的走來:“司令官,剛剛接到情報,由南京方面傳遞過來關于那支八路軍特別車隊的情報完全屬實,我蒙疆駐屯軍察南地區一支騎兵部隊對其進行了試探性攻擊,但被其擊退,估計其有約一個團左右的兵力作為護衛,且加強了大量步兵重火力,使用美制卡車機動,其運動速度很快,正在向北平方向運動。在遭受襲擊之后,一直在平津周圍活動的潘楊部主力約三個師正在向其靠攏,太行山區內的那支一直在騷擾我后方的師級作戰部隊亦在向其靠攏。”

崗部直三郎接過電文看后向各師團長掃了一眼后道:“華北戰區的‘肅正作戰’要加緊進行,這次是我們的機會來了,這一次我們的對手給我們露出了這么巨大的一個破綻,不外乎兩種情況,第一是情報屬實,他們確實發生了一些不可控制的突發事故,以至于其總部機關不得不派出人員接手那支強大的主力部隊;第二便是潘楊故技重施,又給我們制造了一個北平事件相同的圈套,吸引我主力出擊。但不管怎樣,我們的對手出招了,對中共的八路軍來說,我們是很難抓住機會與其進行決戰的。各守備部隊務必要確保平漢鐵路運輸線路的暢通。主力各師團立即開始動員,24小時之后全體出動。”

“是!”

日本人終于動起來了。

一直緊張的監控著保定日軍動向的“狐記”和晉察冀軍區敵工科幾乎在同一時間傳回了情報,這讓這回將總部前進機關都當成棋子的潘楊重重的舒了一口氣。

“日本人動起來就好辦了。”

意見分歧原本是再正常也不過的事了,但是作為一個統兵大將與最高領導人之間發生分歧那就不再于哪個是正確的了,好在主席同意了自己的意見,而日本人又在第一時間做出了相應的行動,真理這回又站在了自己這一邊。不過……把彭、林二人同時當成棋子,以此調動日軍的兵力……這一仗打完之后,自己是不是要考慮自己將來的出路了呢?

或許是為了回應潘楊的這種擔心吧!

1945年1月12日18時,中共中央分別致電彭、林、潘:

為著統一領導華北第二階段戰役,并于而后一個時期(大約有三個月)管理平、津、唐及其附近區域的一切工作起見,中央決定以彭、林、潘、聶四同志組成總前委,彭德H同志為書記,所有政治、財經、糧食、貨幣、外交、文化、黨務及其它各項重要工作均歸其管轄,軍事工作由潘楊同志負責,以一事權而免分歧。

潘楊看到電報之后,不禁為主席深深的信賴而長出了一口氣,自己是不是能夠不負這種信賴呢?

行軍、行軍,還是行軍。

新1師、2師、3師從駐地出發,甩開步伐,以強行軍的速度向察南的小鎮西河營集結,這之前的十多天休整,給部隊積蓄了足夠的體力,一經動員,就刀出鞘、彈上膛了,一路上,在先遣各營連的迅猛突擊下,沿途仍在堅持的日偽各小型據點被先遣部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個個拔除,先后占據昌平、懷來、桑園堡、營山堡等平張公路上的多個戰略要點,做出截斷日蒙疆駐屯軍與華北方面主力聯系的姿態,于14日下午抵達西河營。在這里回合了早一天趕到此處護衛總部前進機關的新3師主力。

而這時,天津城外的炮聲已經響過整整一天了。


上一章  |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