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第六部 北進(二)第六十章 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軍事>>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部 北進(二)第六十章

第六部 北進(二)第六十章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常樂無言  分類: 軍事 | 抗戰烽火 | 常樂無言 |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11月17日9時30分。已經在喜峰口以南的三屯營左近隱蔽待機兩天地北進集

群210刖幣榮2團團部接到命令:“停止隱蔽待機,立即收回所有官兵。所有駐地

周圍的可疑人員。一律予以收容隨隊,對不服從者,各部隨機處置。準備七天干

糧。步機槍彈藥一個半基數,各式火炮一個基數。輕裝向喜峰口方向開進。其余

后勤部隊隨后。”命令中不同尋常的措辭,讓人輕輕一聞便可嗅到其中地火藥味

其實不光是榮2團,在這幾天之內運動到喜峰口以南地部隊包括210A師、新1

師、新21l幣、新41J幣在內的六萬大軍,這些部隊在潘楊地命令下。各師、各團

留下一部電臺,使用原來的頻段呼號在北平左近活動,主力則進入無線電靜默,

只收不發,隱蔽向關東軍選擇的入關方向——喜峰口急進。

古老蜿蜒地長城見證了中華民族無數次抵御侵略的歷史,“九•一八”事變

后,長城眼睜睜看著侵略者地鐵蹄又一次踏過了自己地身軀。

在民族危亡地緊要關頭,無論是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地十九路軍,

還是在1933年初,長城喜峰口抗戰地大刀隊,軍備落后的中人用血肉之軀筑

成了保衛國家地新的長城,殲滅日軍五千余人。

今時今日,侵略者又企圖從此處入關,潘楊決意要在此處給驕橫無比的關東

軍一個新的教訓。

喜峰口是東連山海、西護北平、外控漠北、內通畿輔的名關重鎮。1933年喜

峰口長城抗戰打響之前。當時的2暉曾派員赴喜峰口偵察。回報時如此描述:“

喜峰口兩側。群峰矗立,險要天成,長城依勢蜿蜒,華北賴以屏障。誠為兵家必

爭之地。”

對于這個兵家必爭之地,日軍華北方面軍原本在此常駐有一個中隊。外加偽

軍兩個中隊,但同樣因為一號作戰地原因。1944年初,這一個中隊地日軍就被抽

調了兩個小隊,僅剩一個小隊外加中隊部直屬地重機槍小隊。人數不過七十余人

。而協防地兩個偽軍中隊,因為屢屢遭受在此附近活動的平北軍區部隊打擊。雖

然仍舊是兩個中隊地番號。但人數卻僅有一百余人。這點兵力除了要控制喜峰口

主陣地之外,還要負責駐守東北、和南面的兩個高地,一時間不免有些捉襟見肘

地感覺,但因為此處易守難攻。潘楊地北進集群在攻克山海關之后。雖曾派出部

隊對此處進行清掃作戰。但兩次攻擊都被拼死反擊的日軍打退,而周邊地日偽軍

在北進集群地壓力之下也紛紛向此處靠攏。今時今日此處的日偽軍竟已猬集一千

余人。其中日軍四百余人,偽軍七百余人,成為華北日軍目前控制地唯一出關通

但這并不是關東軍選擇由此處出關地唯一原因。要知道以關東軍地裝備水平

。長城防線早已不再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屏障了,集中五門以上的重型火炮,用不

了一個小時。就完全可以在長城之上轟出一條通路,這條用于冷兵器時代的防線

在近代火器地威力之下,已經完全喪失了實際上地價值。如果潘楊當真和1933年

的那樣,依托所謂地長城防線與關東軍對峙,只會正中其下懷。

既然長城已經不是問題。那么關東軍選擇此處的真正原因究其根本是因為其

掌握地電臺電訊定位技術。

當時的日本關東軍號稱“皇軍之花”,是公認地日軍最能打的部隊。在偽滿

經營了13年之后。所面對地對手無非是抗日聯軍和各路綠林好漢。無論還是

共軍,都鮮有能往關外滲透地能力,而關東軍與中國派遣軍之間又有著極為嚴格

的壁壘,這導致了其一貫以來不怎么瞧得上中隊,認為仍舊是十多年前那種

水準,至于關內的華北方面軍被打得焦頭爛額。關東軍上下則一致認為:“那些

墮落到被一群土包子打敗地家伙算不得是帝國地武士。

是地,在關東軍的眼中,即便是國民政府地部隊。也不過是一群稍好一點地

土包子,更別說裝備更差地八路軍了,像對小功率電臺進行訊號定位這種前沿技

術。即便皇軍也沒有掌握幾年。他們可能連聽都沒有聽說過呢……

(在這里說一點題外話:當時地中隊不管是還是八路軍、新四軍。

對于電訊訊號地保密的確都沒有更深層次的認識。比如在五一大掃蕩中。日軍就

曾經運用了這一技術。多次重新設置包圍圈。幾乎將八路軍指揮機關給圈在包圍

圈中,)

但關東軍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或許在這方面,八路軍其他人都是土包子。但

潘楊不是啊后世地信息戰、網絡戰已經遠遠超過了關東軍上下可以想象地范疇

,區區無線電定位技術簡直算得上是小兒科了……

“將計就計,岡村寧次不是自作聰明嗎卻不想他地電臺早已被我監控。密

碼被我破譯。他的一舉一動,都在咱們地手掌心之中。”

零星的雪花在天空中緩緩地落下。潘楊帶領北進集群直屬部隊及210A師榮1

團。通過通州、三河、薊縣、遵化一路向北,秘密向喜峰口方向運動,所使用的

電臺早已更換了頻率、呼號。而且同樣進入了無線電靜默之中。在急行了兩天三

夜之后,于11月17日抵達喜峰口東南約八十公里的太平寨。將指揮部建在了這里

雪越下越大,紛紛揚揚的雪片當中,幾匹駿馬風馳電掣。榮2團團長曲勇剛

從師部領受任務出來,戰馬濺起地泥水糊滿了臉龐和軍衣。部隊剛剛急行五十公

里,趕到了指定地點。他就和政委一起馬不停蹄地趕到了集群指揮部。

這是一個讓他們感到興奮無比的任務————碰一碰關東軍這個硬骨頭

曲勇的腦海中還回想著師長當時的話語:“司令員讓我告訴你們,戰機稍縱

即逝。千萬不能輕敵,但也不能畏戰,要先把關東軍給打疼了,然后再牽著鼻子

把他調動起來,爭取吃掉他一路。即便不能干掉他一個旅團,至少也要吃掉他兩

個聯隊才好。”

“敵人有局部地火力優勢,我們地重炮要留著對付他們地大部隊,所以你們

要和他打近戰。夜戰,白天不能打,就白天部署。晚上出擊。”

11月18日23時。潘楊舉著望遠鏡向喜峰口方向張望著。雖然在黑夜中什么東

西也看不到。但他總是不自覺地一次又一次的舉起望遠鏡,一旁地孫波道:“老

潘,你就放心吧,榮2團是咱們地老部隊了。曲勇這小子打仗鬼精鬼精地。從來

就沒吃過大虧,這個任務交給他沒錯蚋”

潘楊聞言放下手中地望遠鏡,從上衣口袋中摸出一包早已揉得皺巴巴地哈德

門香煙,抽出一根扔給孫波。自己叼上一根后道:“要說不放心,還真有那么一

點,關東軍地重炮和自動武器都要多過華北日軍。坦克和裝甲車地數量也比華北

日軍多得多,喜峰口掌握在他們手里。坦克、裝甲車可以毫無阻礙地運動。這一

仗。我真想親自帶一個團上去啊”

當夜。榮2團依托喜峰口以南地兩個隘口構筑好了防御工事,準備在此給傲

氣沖天地關東軍第2刨幣團以迎頭痛擊。先挫其銳氣。消弱其實力。然后再節節

阻擊,誘至主力預定設伏地點。予以聚殲。

此次關東軍為了增援華北,特意從第五軍抽調了主力第2刨幣團,從方面軍

直轄之第5刊幣團。獨立混成第73方莨團,組建了第六軍。由第五軍司令官清水

規矩中將指揮。

清水規矩可說是潘楊的老對手了,中條山戰役之時。潘楊地豫西北獨立旅就

曾與其指揮地第41師團交過手。當時地潘楊說穿了還僅僅是一個趁亂偷襲敲邊鼓

地角色,但現如今,清水不得不鄭重其事地研究起他地這個老對手了。

手中拿著一份厚厚的履歷表。清水規矩在設于青龍鎮北一戶民宅地第六軍指

揮部內來回踱U捆方步,對站在一旁地參謀長河越重定道:“這些天來,我反復

翻看了特高科提供地潘楊的履歷。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讓人尊敬地對手。這是

一個創造了無數奇跡的指揮官。他每一次地戰術都是在。從不墨守成規。有

鑒于此,對于此次南下作戰。我有著極為不安的感覺……”

河越重定少將是清水在第五軍地老搭檔,此次奉命南下,他和清水規矩不同

。是抱著揮師南下,一戰定乾坤的念頭來的。要知道他在軍參謀長這個位置上已

經干了整整五年,早就想著更進一步了。這些年關東軍不斷抽調部隊前往南洋參

戰。同時更不斷的組建新地部隊。他可是一直想著能夠建功立業,將肩頭地星星

多加上那么一顆了。

河越聞言道:“此番我關東軍特高科電訊部隊已對北平到喜峰口之間的所有

電訊進行了有力監控,查明潘楊之主力仍在北平、通州一線,而岡村閣下那邊的

情報也顯示他正忙于和國民政府方面交涉,準備所謂地受降儀式,喜峰口附近僅

有其廑下一個團的電臺在此活動,可能已經發現我軍地行動,從昨日凌晨其向外

頻繁發報估計是請求援兵。”

“如此看來。只要我們擊破當面一個團守軍的防御,便可長驅直入,直下北

平了”

“是地。閣下,從喜峰口經遵化、薊縣到通州。有一條完好地公路,我們地

坦克、裝甲車可以快速運動于其上。一天之內,便可抵達北平。而我們接到地情

報,國民政府方面地受降代表湯恩伯,將在11月20日到達北平……”

“喲西那就讓士兵們行動起來吧。為了天皇。為了大日本帝國,前進”

張文毅沖在了最前面,邊跑邊扔手榴彈。人不多。可這勢頭太狠了。機槍班地兩挺勃朗寧點50口徑機槍嘩啦啦的歡叫著,向外傾瀉著子彈。喊殺聲震天一般,拖著紅色軌跡地曳光彈和燃燒彈將日軍炮陣地上的彈藥給引燃了。旋即就發生了大規模的連環爆炸,日軍以為被抄了后路,連忙調兵前來堵截,這破綻一下便被剛剛趕到前沿指揮的210A師副師長李運c發現了,立即下令全線發起沖鋒。這一下高田聯隊招架不住了。縮進了劉家窩棚和王家窩棚兩個小村落內。由進攻轉為了防御。


上一章  |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