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第六部 北進(二)第二十四章 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軍事>>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部 北進(二)第二十四章

第六部 北進(二)第二十四章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常樂無言  分類: 軍事 | 抗戰烽火 | 常樂無言 |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司令員同志。按照昨天的安排。記者團要出發了。但那個林記者堅決要求要留下隨部隊一起行動政治部地意見是不同意她留下來,但那個林記者非要見你一面不可。現在她就在外面,你看是不是見上一面”

部隊已經整裝待發。北進集團總前指正從北戴河出發,準備前往寶坻。看著正在打掃庭院的警衛員,潘楊有些意興蕭索,對于擺在面前地戰局。已經稱得上身經百戰的老潘沒有過多地彷徨。孤注一擲地岡村寧次這一次注定還要吃上一個大虧吧真正讓他心緒不寧地還是柳妹妹的死……

這時,政治部主任過來了,口氣平淡的對潘楊報告著記者團地事,在部隊準備行動地時候。潘楊就讓政治部安排記者團撤回延安的事宜。山海關方面已經聯系了一架美軍飛機,隨時都能將他們送回延安。

由于蘇聯方面兵力的頻繁調動。神經高度緊張地關東軍對于南面的反映不免遲鈍了起來,在關東軍司令部看來,相對于擁兵40萬地蘇聯遠東軍區來說。南面活動的八路軍不過是癬疥之癢罷了。而恰巧就是在這個空子里。冀熱遼軍區已經在210B師這個主力部隊地支持下迅速發展了起來。收編了大量被關東軍圍剿得過不下去的抗聯小部隊和胡子勢力之后。又從自日軍地圍屯和礦山中解救出來地礦工及民眾中吸收了大量的新鮮血液。因此,這段時間來。奉天以南的抗日局面竟然是一片大好。山海關一線儼然成為了北進集團地大后方。

“見我一面”面對著眼前這位政治部主任,潘楊有些警惕的反問道。

九縱地政治部主任是個40多歲的中年人,白白凈凈,戴著一副金絲邊的眼鏡。此人是九縱開到華北之后。隨同延安直接下派來地一批干部來到九縱地。據說此君在延安期間曾在中央黨校、中央社會部等機關任職。在延安整風運動期間。曾在那位學習委員會副主任的廑下工作,是“搶救失足者”運動地干將。對于那位手眼通天人士地嫡系,潘楊從一開始心底里有著一種自然反感和抵觸。具體原因當然不用多說了,大家也能猜想得到,但這些日子以來此君地所作所為。更是讓老潘對他起了提防之心。

————_在條例上,政治部主任地主要職責是:根據部隊政治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基本任務,上級地決議、指示、計劃,同級黨地委員會地決議和首長的指示。依照政工條例對政治機關的有關規定。組織領導部屬履行職責,完成任務。從條令上看。政治部是一個單純的政治工作部門。但實際上。政治部由于下設地敵工部、保衛部等部門。還具有負責了整個部隊內部保衛和對敵秘密工作的職能,也就是說:政治部對這次地暗殺事件負有不可推卸地責任。

潘楊從總部來了之后。在總部的首肯下,九縱和五個新編師被捏合成一個獨立地戰役集群,由潘楊獨立指揮。因為沒有相應地指揮機關,在征得彭z同意的情況下。將九縱指揮機關就地升格成了整個戰役集群的指揮部。潘楊是當然地戰役集群的司令員,在指揮權的問題上,相信沒有人會對此提出任何異議。

但在戰役集群政治委員這個關鍵性的人選上,總部地兩位首長卻有些為難了起來。老潘原本屬意的齊宇現在僅僅是九縱的政治委員而已。而且他是老潘一手提拔上來的“老人”,同時他和老潘同樣。存在著一個資歷太淺這個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還有著一種山頭主義地傾向,總部當時準備讓這位政治部主任擔任政治委員,但卻被老潘堅決拒絕了。原因很簡單:“政委不單單要能作政治工作。還要能獨當一面,能運籌帷幄會打仗的,要他個白面書生干什么”

因為老潘地反對。這件事也就沒成,最后彭、林兩位鑒于戰役集群是一個臨時性地單位,最后地決定竟然是讓老潘自己兼任。這件事情地內幕如果讓某位消息靈通人士知道。說不定便會大為惱火,對于此事。潘楊也心知肚明。有道是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此君是不是與那位消息靈通人士是一路貨色,那還在兩可之間,因此手中掌握著“狐記”這一特殊力量地老潘,對他是關懷備至,也就是怕他給自己弄出什么花活來。可就在。

可今天這位名叫向春地大主任突然親自跑來說了這么個絕對敏感的事情,讓老潘不得不心生疑竇。

“是地,那位林記者堅持要見你,說是還沒有完成對你的專訪,現在絕對不走”

等在外面的林潔心里火燒火燎的。從聽說柳青言出事之始,她就想找個機會去“安慰”一下老潘,她尋思著:潘楊的未婚妻死了,就不會有人罵我挖墻腳、不道德了。這下可以名正言順地接近他了。她表面上不動聲色,但在心底里卻打定了主意。她要在適當的機會。出現在他地面前,利用自己的魅力發起攻勢。

“一個正常男人地身邊怎么能沒有一個女人呢尤其是這么優秀的男人……這個時候男人地感情是最脆弱地時候。只要我表現出溫柔體貼的一面。說不定就成功了”

算盤打得不可謂不精明,可林美人這回卻有些失算了。雖然北戴河這塊彈丸之地。地方那么小。平日里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但事件發生之后,前指迅速加強了警戒級別。記者團雖然沒有限制他們地自由,但潘楊的指揮部卻恰好是不經允許不得進入地禁地,林潔琢磨著日子長了,見到潘楊的機會應該還是不少地。只要有心,沒有機會也會創造見面地機會,但沒想到卻收到了:“部隊就要開拔。記者團撤回延安。”地命令。這可讓林美人坐不住了心急火燎的找上了向主任。

前指所在的北戴河雖說是前線。但畢竟周邊的日偽勢力都已被清除。周圍還有整個新刮幣作為保衛性質的存在。不像前方那樣,終日戰火紛飛。炮火連天。硝煙彌漫。刀光劍影,出生入死。讓人整天一顆心提到嗓子眼上。

因此在刺殺事件發生之前。這里雖然緊張。但還是有張有弛地,特別是隨同記者團前來地還有平北、平西兩個軍區派來地一個小的劇團。在這個什么娛樂活動都沒有地戰場上,看上一次戲劇無疑是天大的享受了。這天下午。早已對林潔這位風姿卓著的人物留上心了地向大主任,忽然靈機一動準備去記者團地駐地探望一下,走到相鄰的平西軍區戰地慰問團是。鬼使神差的聽到幾個人正在談論這位“空降”到戰地地新聞人物。向大主任豎矗己耳朵聽著。

“林記者的文章寫得好,人長得也漂亮,思想也挺進步地。聽說當年還偷著從家里去延安。結果在西安被哥哥發現了。抓回去的。”說地人繪聲繪色,眉飛色舞:“聽說她這次來了就不想回去了,說是要跟著我們打鬼子。”

“這可感情好,留下來咱們就有機會了,指不定花落誰家呢。林記者可是個大美人啊。”說這話的人一臉地春色。仿佛自己就是那個抱得美人歸地幸運兒了。當兵三年。老母豬賽貂蟬。當時男多女少。就算當時合乎條件地干部結婚,找對象地條件簡單得很——“女人、大腳、識字就好。”這也為日后全國解放之后,大批干部進城被那些大學生迷得分不清東南西北埋下了伏筆。

“奇貨可居啊林記者的人品相貌。擱在北平、上海這些大城市里也是一等一地。更別說咱們這里了你還指望她看上你”一個不服氣地人插話道。

“那可說不定。昨天我見著她的時候。她還對我笑來著。想我是堂堂燕京大學畢業,文采人才都出眾,還真指不定就是看上我了”一臉春色地小伙子倒是頗會自我安慰,搖頭晃腦也不管身邊人全都一副鄙視地面孔。

“奇貨,你也知道是奇貨物以稀為貴。咱們啊。都別想了。那些首長們還都打著單身哪

“就是,就是。我聽說就這幾天不少回前指的師、團首長都圍著記者團轉悠呢”

“拉倒吧我看他們都沒指(電腦小說站)望,咱們也沒指望。我倒是聽說她看上了咱們司令員,現在整天纏著司令員哪說是什么請教文章……”一個一直沒有吭聲地神神密密的說道:“別地人她都是愛理不理的,唯獨纏著司令員,你們自己想想吧……”

這時。向大主任再也聽不下去了。在窗欞邊重重的咳嗽了一聲。屋內正在海闊天空地眾人一聽外邊有人來了。頓時不吭氣了。畢竟背后議論他人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定下神來之后。有的人就探頭探腦地往外看。可此時向大主任已經去得遠了……

走出劇團的駐地,向大主任也沒了再去記者團地心思,慢慢地往回走,結合這些日子地觀察和這些小年輕地話。他再想想昨天看戲時地遭遇。不覺一拍大腿:果不其然啊有問題……


上一章  |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