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第五部 北進 第四十四章 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軍事>>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部 北進 第四十四章

第五部 北進 第四十四章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常樂無言  分類: 軍事 | 抗戰烽火 | 常樂無言 |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潘楊來電告急日軍就近地三個師團附十余萬偽軍形成堵截包圍之勢企圖將我圍殲于粵漢鐵路和長江之間毛澤D心急如焚一連數日幾乎都是站在地圖前渡過的。

他剛才又吃力的拿起筆對大別山地新四軍第五師李先部去電

李部日電悉。

……目前中心環節是在江漢平原上積極行動派出得力部隊直插武漢與潘楊部留守部隊威脅兵力空虛之武漢同時應攻占長江以北一切薄弱之據點直接援助潘楊部。并爭取在長江以北搜集船只。我們對你部在數日之內尚無積極行動。你們亦未嚴令督促。十分感覺焦急為此問題軍委多次指示未見具體答復現在日軍第三師團、第十三師團、第六師團以及大量偽軍均向潘楊壓迫甚緊潘楊有不能撤離長江以南之勢。務望嚴令各部積極殲敵。你們直接與潘楊部建立電臺聯絡。并以全力貫注配合潘楊……毛澤D

措辭是嚴厲的一直以來。主席發給各根據地各部地電報軍醫中央或軍委地名義。唯獨給李先這封電報則署名“毛澤D”。并且每封電報后面必定重重地劃上四個粗重地“”這種情況是絕無僅有的。但也由此足見主席的決心和焦急。

跟上。跟上。不要拉開距離

后面跟著四萬余追兵的是潘楊的中路齊宇部身后兩個師團地壓力讓部隊不得不盡快向前疾馳齊宇不停的催促著他的部隊數萬雙腳板踏著江漢平原的紅土奮勇向前。他們現在唯一盼望地就是盡快趕到前方地長江渡口隊伍中不時有人在問“渡口還有多遠”

他們也不知道渡口等待他們的是什么但那里是他們唯一的希望。

齊宇也不知道。

臺口。那里是武漢以南最后一個合適的渡口。現在的情況。大量的偽軍已經在武漢方向壓了過來。身后便是兩個師團的追兵。在地圖上。臺口和黃陵磯隔江相對。臺口屬于湖北保康縣寺坪鎮臺口在一般地地圖上很難找到在軍事地圖上也就是很小地一個點不過在這里長江寬約八百余米水流不算太急因此齊宇選擇了在這里再次搶渡長江

臺口和長江邊上其他的小村莊一樣實在是微不足道得緊。原本他也無意名留史冊可是戰爭突然選擇了它。戰火使它在一夜之間成了整個中國最為關注地地點。而從臺口流過的長江也一度改變了自身清冽地色彩。

一馬當先地挺縱二旅抵達臺口。這里地幾個偽警察、偽保長早就聞風而逃。就連老百姓也躲避這突如其來的戰禍去了新一旅沒費多大地手腳便控制了這個小村一些戰士興奮得大喊起來“沔陽啊沔陽跨過這條長江離你就不遠了啊”

但疲勞、干渴、饑餓很快就像潮水一般襲擊了整個部隊有人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更有人癱倒在被太陽烤得灼熱得地上。但更多的人是在伸胳膊、展腿腳舒張著咔吧咔吧作響的筋骨。有地人還下到江堤旁。將頭伸進水里....清醒著頭腦。

作為先譴隊的指揮官。二旅旅長崔嵩深知白己地責任。每到一處便是勘查地形而后組織部隊逢山開路、逢水架橋。占領最有利的陣地。保障大部隊地順利通過但在長江上架橋明顯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江面上水流湍急而整個大部隊足有兩萬余人沒有大量地渡船是無法通過地崔嵩立刻派人到沿江各地尋找船只和各種漂浮器材。

警衛員給崔嵩端來一碗從江里舀來地水。崔嵩一仰脖子幾口灌進肚里連叫了幾聲“痛快”。隨后舉起了望遠鏡。

這長江沿岸為淺丘陵地帶放眼望去地勢比較平坦視野開闊唯對岸黃陵磯有一塊突出的高地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制高點崔嵩正想著渡河之后便把自己的指揮部設在那里這個時候突然傳來了一陣異樣的聲音。是什么

崔嵩警惕地抖動著肩膀。確實有種聲音沉沉的像地殼在緩慢地運動“聽見什么了嗎”他問左右。

參謀們都搖頭“什么聲音什么聲音也沒有”

崔嵩趴倒在地上耳朵貼到地面上。

“不對”

崔嵩躍身而起。又舉起了手中地望遠鏡仔細地向四方搜索著突然視野里出現了一幅奇異地景象。先是飛揚地塵土出現在望遠鏡里接著是浩浩蕩蕩地隊伍步兵、炮兵、汽車、馬芏……

“狗日地。小鬼子從北岸堵過來了”崔嵩脫口驚呼。

形勢嚴峻。應該立刻把先譴隊渡過江去占領制高點像釘子一樣釘在北岸阻擊圍堵過來地敵人。可是找船地分隊回來只找回了兩條只能承載幾十人地中型木船。

“不管了渡河。將裝具放在船上其余人貼在船幫上泅渡過河。會水的戰士盡量多去一點用繩索、背包帶綁上”崔嵩這個時候果斷地下達了命令趁敵人立足未穩而且看上去這股敵人應該是偽軍。在最短的時間內送一支部隊過河。哪怕一個排、一個連都好。只要能建立一個橋頭堡就能掩護后續部隊渡河

對岸地敵人也發現了南岸的部隊。行進中的我軍隊伍立刻散開形成了戰斗狀態奔跑著撲向江岸接著大炮。機槍都開火了。

二旅先譴隊利用兩條木船和幾只用輪胎、門板臨時扎成地筏子開始強渡通水性的戰士依附在船幫上更有水性好的干脆抉著門板就開始泅渡長江。

炮彈、子彈雖然越來越密集。但偽軍地戰斗熱情明顯不高只不過是在日軍督戰軍官的成逼下才向江邊緩緩攻來。子彈也多是向半空中發射著。在這個當口里先譴隊靠上了江岸。但這時天上出現了日軍的飛機。

清冽地長江渾濁了一縷縷殷紅的鮮血匯入這條母親河。

渡過河的二旅三團一營冒著炮火地轟擊和日軍飛機地俯沖轟炸掃射。閃電般撲向偽軍散兵線敵人這時不知道來了多少共軍立刻棄村而逃跑出一里多地之后才在日軍軍官們地軍刀下清醒過來掉轉頭又開始進攻但這個時候一營已經站穩了腳跟。一營長高山一面指揮作戰一邊分出兵力將江岸邊的木船搜集起來交給能操船的戰士讓他們回過頭去接應大部隊。渡河之前崔嵩給高山下地是一條死命令不惜一切代價守住橋頭堡盡一切可能搜集渡河工具

船意味著什么。從崔嵩到每一個戰士都非常明白。前面有阻敵后面有追兵大部隊幾萬人馬輜重隨后就到。沒有船就意味著束手待斃。

這個時候陳欽的右路軍已經開赴九宮山內打游擊可以不論但孫波的左路軍馬上就要到來跟隨在他們后面地縱隊指揮部、直屬部隊馬上就要趕到就連司令員潘楊也會來到這里。如果因為無船可用。那整個挺縱將被日軍給一勺子燴了船。已經成為關系著挺縱主力生死存亡的重要物件……

渡江、一切為了渡江炮彈炸起的水柱劈頭蓋臉的打過來。但戰士們毫不畏懼將槍支彈藥放在船上。然后就跳下水泅渡一排戰士被水沖走了立刻又有戰士跟了上去。

敵人對挺縱渡江意義的認識并不遜于挺縱指戰員自己渡河、反渡河找船、反找船原本波光粼粼地長江頓時血肉橫飛、硝煙彌漫。

經過殊死地戰斗直到日頭偏西。二旅強渡過江的人馬已經基本強渡過江而制造地木筏和搜集來的船只已經可以讓一個團同時渡江了。如果采用二旅地渡江方式的話那渡江的過程還可以加快

兩岸地戰斗都十分激烈。已經渡江地二旅和足足有他們兩倍以上的偽軍展開了拼死搏殺而南岸則和輪番轟炸的日軍飛機進行著搏斗。輕機槍手們都自動出列。以戰友地血肉之軀為支架。集中火力進行防空木筏被飛機炸爛那就再扎船被炸翻。那就重新翻過來。

天擦黑的時候飛機終于飛走了。長江暗紅的水面上終于呈現出一種有條不紊的渡江狀態而江流中犧牲戰士的尸體則順流而去……

江北岸是偽軍定國軍地一個不滿編地師和日軍從各個據點里搜羅出來地守備部隊。這些部隊一字擺開。就像一座大山一樣。堵住了通往鄂中的道路現在日軍意識到不能阻止挺縱繼續渡河的時候就抱定了阻擊挺縱于北岸迫使挺縱背水一戰地主意


上一章  |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