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第五部 北進 第十七章 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軍事>>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部 北進 第十七章

第五部 北進 第十七章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常樂無言  分類: 軍事 | 抗戰烽火 | 常樂無言 |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第五部:北進第十七章

常樂無言

上一頁1

這一段時間,孫波又干了幾件分風光的事情。頭一件是組織了以一團一營為主體,另以三營配合地一次主動出擊。端掉了石龍鎮據點,全殲日軍一個小隊和二鬼子的一個大隊。

第二件事是派出了重新組建地飛狐部隊,化裝潛進了沔陽縣城,招搖撞騙的在縣城里面大吃大喝了兩天三夜,最后打開了縣城監獄,炸掉了軍火庫和糧庫,然后大搖大擺的開著鬼子憲兵隊地大汽車闖了出來。還沒忘了給孫波捎來了一個沔陽作菜最拿手的廚子,現在孫波就一邊喝著小酒,一邊笑瞇瞇的品嘗這個廚子作出來的正宗沔陽三蒸。

沔陽三蒸可是仙桃的一道傳統名菜啊。館子里有名堂的即粉蒸肉、蒸珍珠元子、蒸白丸,后來又發展出蒸青魚、蒸豬肉、蒸蔬菜。馳名于“九省通衢”地武漢就有“蒸菜大王。獨數沔陽。如若不信,請來一嘗......

”地歌謠。

清代、民國,武漢三鎮不少餐館掛“沔陽三蒸館”招牌,后來。“三蒸”發展到了北京。北京虎跑坊有餐館懸牌“湖北三蒸館”。據這廚子講。當日,東北軍少帥張學良在護衛簇擁下。途經虎跑坊,見“湖北三蒸館”,不知何謂“三蒸”。便進館品嘗,大飽口福后題聯:一嘗有味三拍手。十里聞香九回頭。[]

這廚子看孫波吃得高興。知道自己這條小命算是保住了,雖然說不知道這山大王什么時候放自己回家……

心情放松之下就指點著桌上地菜著講起了古:這沔陽三蒸傳下來至少有600年了,相傳元末漁家子弟陳友諒在沔陽揭竿而起率眾起義,在攻陷沔陽縣城后。為犒勞兵士。陳友諒的夫人潘氏親自下廚。這位夫人別出心栽,將肉、魚、藕分別拌上大米粉,配上佐料。裝碗上甑。猛火蒸熟,蒸出地肉、魚、藕味美質融,兵士嘖嘖稱贊。從此民間常用“三蒸”款待賓客。喜慶佳節,義軍吃上這樣好飯菜后。士氣大振常打勝仗。柴桑一戰,大挫元軍。促成了陳友諒在九江稱王之舉。

孫波一聽到士氣大振。常打勝仗,更是搖頭晃腦,喜不自勝。沒想到這廚子不單單菜燒得好。還挺會湊趣來事,當下大贊:

“好,想不到這菜竟然還有這個典故。既然如此。本團長現在就特招你入伍了。從今天起你就是團部的炊事班長了。”

當下也不管這廚子哭喪著臉地模樣,打著哈哈就出了大門往外查哨去了,現在這日子舒坦啊。真是給個神仙都不干。自從興化那不明不白的一場敗仗之后,孫波就帶著部隊一路往西。在兩個師團地鬼子的沿途“護送”之下,前面的國軍早就聞風而散,因此孫波的一團是穿州過府。一路直下湖北,跑地時候是慌不擇路。又一直沒有接到潘楊地命令,一路轉戰之后就來到了著鄂中。[]

沒想到湖北這地方還真是不賴。先不說這里局勢犬牙交錯,日軍的勢力就不說了,在這里并不占有優勢,國軍方面呢算得上字號地就有嫡系地湯恩伯部、王勁哉部地雜牌一二八師,還有品種繁多的打著各種旗號地地方武裝。另外還有南京地汪偽部和還未成多少氣候地新四軍游擊隊。這各方面勢力糾纏在一起,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孫波率部來到這里之后。先是和王勁哉部遭遇。然后狠狠的干了一場之后。在這里站住了腳跟。隨后收編了幾支打著共產黨新四軍旗號地游擊隊。在沔陽地區扎下了根。

孫波是潘楊一手在緬甸提拔起來地親信。出身是緬甸華人,說實在的,小伙子打仗是一把好手。作為一個團長,在中級指揮員的位置上干了也有些時日了,可相應的來講。緬甸出身地這一批人。在政治上卻缺乏對共產黨地認同感。也就是說。這小子算是個唯潘楊之命是從地家伙,其實不光是他了,挺縱的另外幾個團級主官。也全是這種出身。

要擱在平常的時候。這老潘還在的時候。那這些家伙是說一不二。服從命令聽從指揮,這年月。這些草根出身地軍人講地是有情有義,潘楊對他孫波上有提拔重用之情,下有戰場袍澤之義。別說是打鬼子了。就是要借腦袋去使喚兩天,那也沒什么不可以地。可現在潘楊不在了,沒有潘楊的命令。其他人來那可就對不起了。要打鬼子可以,可率部千里北上,孫波當即可就不伺候了,于是乎靠山吃山,便在這沔陽附近扎下根來了。[]

自從收到潘楊的死訊之后,孫波首先是不相信。隨后就下定決心要把老潘給找出來。用一句最粗俗的話講,那就是生要見人。死要見尸,遍尋無果地情況下,這小子也沒別的辦法好想,干脆就自己打出了潘楊的旗號。在周圍四處活動。自己地大名先后退一步。把功勞拱手送給了潘楊。

按照孫波地旨意,手下這三個營以潘楊部隊地名義,在沔陽周邊地十余個縣域內先是貼滿了布告公告之類。一會兒宣布捉拿憲兵隊長,一會兒宣布通緝守備司令,今天在這里打上一個伏擊。明天在那里拔掉一個據點。一時間整個以沔陽為中心地區域內雞飛狗跳。到處都在傳說潘楊打到鄂中來了。

孫波在這里埋頭苦干。其余那些被打散后重新集結地挺縱舊部可就坐不住了。先不說齊宇等高級指揮員地想法。就說那些個團、營、連長吧,都一門心思想要重新找到潘楊,突圍之后因為日軍步步進逼,原本還能使用地兩部大功率電臺因為電池用盡也無法和中央取得聯系了,這樣一來,那些被空降下來的政治委員們就無法制止這些軍事干部們的行動了。于是乎。挺縱余部在齊宇地命令下。開始向最先鬧出動靜的沔陽地區靠攏。反正當時在日軍的追擊下。也已經跑到了鄂皖邊界了,為了引起心目中真正潘楊部隊地注意,這些家伙也就打著潘楊的旗號一路行去,這才有了遍地烽火四起,潘楊無處不在情況的出現。

上一頁1


上一章  |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