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第三部第十六章 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軍事>>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部第十六章

第三部第十六章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常樂無言  分類: 軍事 | 抗戰烽火 | 常樂無言 |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1泄紀。資本主義國家掀起了一股掠奪殖民地地狂潮,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將手伸進了東南亞。也就是俗稱的“印支”,除了英國控制了的緬甸之外。還有老牌帝國法蘭西不甘落后。赤膊上陣,幾經拼殺,控制了地越南和柬埔寨,1887年。法國人將越南和柬埔寨并為“印度支那聯邦”(注:這也就為后來意圖在東南半島稱霸地越南侵略柬埔寨提供了荒唐的法理基礎),1g世紀末。法國又將老撾并入。而“印度支那聯邦”地首腦自然是由法國人擔任。

然而,法國人的殖民美夢并沒有持續多久。1939年。納粹德國悍然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翌年6月。德軍僅用不到一個月地時間就降服了法軍。法國的一部分抗戰者撤到英國堅持流亡政府。德國則在法國南部維持了一個傀儡性質地維希政府。

日本帝國主義可說是沒有趕上那一段瘋狂瓜分殖民地的好時光。對于戰略資源豐富地東南亞早就覬覦已久。眼見法國地經濟、軍事實力江河日下,認為有機可乘,1940年9月22日,日軍精銳部隊從廣西入越,進攻諒山,同時以6000人的部隊在海防附近的涂山登陸,自詡為保護者地法軍卻僅僅做了有限地抵抗。不過幾個小時,久全軍潰敗,法國總督德古海軍中將投降,但是日軍考慮到不過分刺激在緬甸唇亡齒寒、兔死狐悲的英軍,另一方面不打算分兵過多,遂與德古達成一項協議。法國地殖民統制將繼續維持下去。日軍可在印度支那駐軍。并使用越南地各大機場,由法軍控制地印度支那殖民地要向日本駐軍提供連年增長的財政支持。

面對法、日帝國地侵略和壓榨,越南地一大批有識之士認識到必須奮起反抗。才能自救,于是就有了這次護送地舉動……

在昆明郊外,新三十八師臨時軍營大門口外百余米。

站著一個身著筆挺灰布軍裝,胸口綴著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番號地年輕人。進進出出的新三十八師地官兵無不必恭必敬地敬禮之后才側身通過。身后站著一群全副武裝地士兵。雖然不甚起眼,但只要有人和他們眼神對視一下,那種從骨子里透出來的剽悍之氣,立刻讓你從頭到腳猶如冰澆一般。頓時能冷了那么三分。這就是正在門口準備迎接掛名為觀察團地潘楊和閃電小隊。

三輛美式中吉普。從視線所及地地方帶著滿天地塵土。風馳電掣一般地沖到了軍營門口。車尚未停穩。上面就呼啦啦的跳下來了一群身穿灰布軍裝地戰士。領頭地就是越發精干了地蔡京閃電小隊的戰士看到這幫人招呼不打就這么沖了過來。正要上前阻攔,孰料蔡京華一個跟頭。就越過了剛剛伸出手來的周宏,哇地一聲就和已經張開了臂膀地老潘擁抱在了一起:

“司令員。可想死我了!”

“同志們都好吧!”

“好!都好,”

“部隊地情況現在怎么樣”

“部隊現在擴編成了一個師,不過特種兵和炮兵、工兵、騎兵部隊都有部分成建制的劃到了其他地部隊,咱們現在是新四軍了,可是老蔣不承認,咱們到這里來。還是只能掛八路軍地番號!”蔡京華地話里還是帶著慣有的那種玩世不恭。正當他還想握著老潘地手多說兩句地時候。身后的戰士一個個的擠了上來:

“報告司令員,我們也來了!”

定睛一看。把個老潘高興得不行。看看都是什么人

領頭地劉二蛋就不用說了。楊翼、張漢等原飛狐部隊地老隊員……幾乎每一個都是小隊長、中隊長級別地。最后則是這次行動名義上的領隊薛不語上前一步:“報告司令員!全隊十五人。護送人員三名。全部安全抵達,現在移交,請接收!”

潘楊仔仔細細的打量了一番之后。十分滿意地說道:“從今天起,你就是我地參謀長了!不過。讓你從一個團長來我這個剛剛三十人地小部隊當參謀長。怕是委屈了哦!”

“報告司令員,不委屈!”

“很好,我們把客人們接上。我給你們接風洗塵!那位是阮愛國同志”

“潘楊同志,我就是阮愛國。不過接風洗塵就不用了!最好是能夠盡快地啟程。我們可是歸心似箭啊!”一個面容清瘦地老人手里拿著一把芭蕉扇,地道地商人打扮。一襲長衫。提著一個藤制的箱子。從這副打扮來看。潘楊很難想象他就是那位主席和總理地親密戰友。

“你好,阮愛國同志。既然您要馬上上路。那么我們就馬上開拔好了。正好新三十八師的先頭團馬上就要出發!”

“這樣再好不過了!不過從跨越國境開始,請各位同志稱呼我為胡志明,這是我的新名字。”

潘楊半點沒有驚訝。因為在他的心里。這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何況。胡志明到底是誰,現在整個世界都還不知道哪!

胡志明原名阮必恭,上學后取名阮必成。他地父親精通漢文,曾考中過候補進士。任過幾年的平溪縣知縣。阮必成20歲的時候當上了海員,這使他了解到了越南之外地世界,他先后在英國和法國居住過。對西方地文化和現代文明有過一定程度地了解。俄國十月革命爆發之后。他加入了法國社會黨,1923年前往莫斯科,成為一名真正的人。1924年他作為第三國際代表鮑羅廷地秘書兼翻譯來到中國。結識了許多地中國地領袖人物,并與現在在延安地主席、重慶的周副主席,和遠在新四軍地劉少q等結下了深厚地友誼。這次他離開蘇聯經過延安回國,準備在越南和印支展開武裝斗爭。化名阮愛國。

戰爭年代。取一個化名可謂是司空見慣,戰士們也沒有太過大驚小怪。登車之后。徑直駛入新三十八師先頭團地車隊之后。一行人就此融入了滾滾的車流。向著滇緬公路行去……

十一月十八日

滇緬公路上突然塵土飛揚旌旗揮舞,浩浩蕩蕩地中隊好像一條望不到頭的灰色長龍。開始向緬甸境內大規模挺進。首批入緬的是剛剛完成全美械化整編,接受了潘楊山地叢林戰訓練地新三十八師。不過放棄不了慣性思維地蔣委員長還是為這個山地師加強了坦克、裝甲車、反坦克炮和大口徑火炮。在他看來,火力仍然是第一位的。不過就當前新三十八師即將擔負的守備任務來看,這樣的安排也不無道理。畢竟守備狀態下。多一些重火力也是好地,不過孫立人已經做好了準備,一旦后續部隊入緬,就將這些裝備移交,因為孫立人已經迫不及待要在叢林里好好讓敢于進犯地小鬼子好好地喝一壺了……

快速挺進地新三十八師先頭團已經開過了臘戌,前出到了曼德拉。按照潘楊的安排。胡志明一行人將隨同新三十八師先頭部隊行動。途中會合前來接應的越盟成員,和新三十八師一起前往緬甸薩爾溫江口地要港毛淡棉。協助英軍防御泰緬邊境。這樣一來,經泰國輾轉前往柬埔寨。最后到達越南南部。這樣地行程可以說是最為安全地,因為中越邊境已被封鎖。胡志明等人正在為不能回國而一籌莫展。但是得聞潘楊安排,覺得十分滿意,胡志明更是握著潘楊地手。連連稱贊:“中國同志好!”

新三十八師一部沿仰曼公路南下。重裝備則利用鐵路進行運輸。兵貴神速,從曼德拉只花了不到三天時間,就到達了毛淡棉,迅速從英軍駐軍司令地手中接過了一段長達八十余公里地泰緬邊境防御任務,并且迅速完成了部隊展開及部署工作。看得隨同觀摩的英軍咋舌不已,隨即《泰晤士報評論員酸溜溜地寫道:“中國人決心重返緬甸地行為表明。昔日白種人在亞洲地統治權威已經破碎了……中隊經過四年地抗戰已經具備了第一流軍隊的戰斗力,保衛緬甸的戰役將在英、中軍隊地攜手作戰中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11月5日,天皇御前會議批準了南方作戰。

日軍進一步加快了發動太平洋戰爭地準備步伐。

而新三十八師入緬。恰巧刺中了日軍大本營地要穴。因為時間已經到了11月25日,龐大地特遣艦隊已經在千頁群島集結。等待他們地是出發地命令,目標將直指3000英里之外的夏威夷珍珠港。而第十五軍也亦已做好了由泰國進攻緬甸的準備。精銳地第十八師團和第五十六師團正在登船。他們地目標是美屬的菲律賓和哥打馬魯……而這個時候突然傳來中國遠征軍入緬參與防御地消息。不由得令日本大本營驚疑不已。

“是不是美、英方面發現了我們地企圖”

“不可能!在華盛頓進行的談判十分地順利。美國方面的態度十分地傲慢,他們不相信我們會進攻!”

“國民黨方面派出了一個師的部隊參與緬甸地防御,這在暗示著我們什么”

“不!永野君。中隊不是大日本皇軍的對手,按照在中國戰場的經驗,一個中國師地戰斗力頂多相當于皇軍地一個大隊,我們現在需要考慮的僅僅是英國人是不是(16k.cn)會允許更多的中隊進入緬甸。”

“彬山大將,我多慮了。不過英軍也對緬甸地駐軍進行了加強,我們是不是應當給前線地指揮官提個醒”

“不!現在開展在即,任何不必要地通訊聯絡都是要盡量避免的,美國人不是傻瓜。英國人雖然不難對付。但是他們一旦引起了注意,也會給我們造成很大地麻煩!”

“一切都按照原定計劃實施”

“是地!一切。”

在日本帝國設計的“共榮圈”中,南太平洋諸島國,尤其是盛產石油的荷屬東印度群島,都是他們地疆域和重要的戰略武器石油、橡膠地獲得地,而為得到東印度群島,必須經過英國地新加坡和美國地菲律賓。

從1940年9月德、日、意的軸心國條約開始,太平洋和大西洋已經不可避免地聯系在一起,在美國通過租借法案J后。大西洋的局勢已經日趨明朗,同時美國也意識到了日本的野心。并漸漸收緊了日本脖子上地經濟鎖鏈,到1941年中期。美國已全面禁止向日本出口航空汽油、加工機械和廢鋼鐵等戰略物資。

同時德軍入侵蘇聯后。日本又面臨一個選擇,是向北進軍西伯利亞攻擊蘇聯。還是向南進攻南太平洋。最后。日本決定在蘇德局勢明朗之前。不能北進。而最終目標選擇了南進。

在隨后的談判中,美國堅持日本必須從中國撤軍并維持南太亞洋現狀。同時不斷加強美軍在菲律賓以及太平洋諸島的防御兵力。包括部署了作為戰略轟炸力量的B一17飛機。英國也向太平洋派出了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和反擊號戰列巡洋艦以增強新加坡地防御,而日本要求以美國停止援助蔣介石并解除出口限制為先決條件進行談判,并在各方面加強進攻準備。

可以說日本人的戰略欺騙是成功的,如果不是多方面地證據全都指向了日軍的南進計劃。美、英當局斷然不會想到。日本人會瘋狂到這樣的程度。可是由于慣性思維的誤導和美國錯誤地相信英美在太平洋地威懾力量。隨英美戰略防御部署的逐漸形成以及日本石油儲備的不斷消耗,喪失耐心地日本選擇了開戰。

11月26日傍晚。龐大的戰艦群靜靜地駛出集結地千頁群島的單冠灣,目標是3000英里外的夏威夷珍珠港,“赤城”號上南云忠一中將拿著山本五將的最后指示:“如果同美國談判成功。特遣艦隊立即返回本土”。其實,到了這個時候,弓已拉滿,箭已在弦,誰也阻止不了戰爭地進程了。

潘楊抵達毛淡棉之后。送別了胡志明之后。立刻進行的就是召集當地的華人士紳,進行抗戰宣傳,號召所有的華人華僑團結起來。為抗戰有錢地出錢,有力地出力。當地地士紳們卻對此不屑一顧。甚至對于潘楊地身份嗤之以鼻。因為英國當局的宣傳讓他們相信,日本不敢進攻大英帝國地屬地……

在潘楊說破了嘴皮之后。終于動用了最后一招——以聯防總司令孫立人的名義,征集一千人地義勇軍,在潘楊借來地一個連的新三十八師士兵們有意無意的晃動著槍口地成逼下。說是義勇軍,實際上就是從這些種植園主、大商人那里強征的壯丁。不過嘴巴里老潘還是大談特談,一定要堅持自愿地原則,不過在潘楊觀察。這些士紳們眼睛偷看自己的時候可一個個都是冒著火花啊!


上一章  |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