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第三部第二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軍事>>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部第二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

第三部第二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常樂無言  分類: 軍事 | 抗戰烽火 | 常樂無言 |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延安抗大分校

一間教室里面傳出例行公事地掌聲。臺下地人擠滿了一個教室。這就是抗大的課堂……

臺上地一個身穿灰布軍裝。二十多歲濃眉大眼的年輕人正在對著臺下鼓掌地眾人敬禮:

“同志們,我叫潘楊,來自豫西北部隊,今天我站在這個地方,和大家一起交流的在戰略相持階段小股特種部隊在敵后的使用這一問題。”說到這里,臺下響起一陣嗡嗡聲:“這有什么好講的。咱們平時就是這么干地!”

“別吵吵!聽他說說。豫西北這段時間打得好。指不定有什么新招!”

“也對。他們在小部隊地使用上面確實有心得。像原來黑龍關戰役。大家都知道是晉察冀的主力新五團和山西新軍的兩個團殲滅了鬼子一個聯隊。可是你們不知道在那里。就是這個潘楊帶著三十個人的一個小部隊。端掉了鬼子的一個聯隊部。干掉了炮兵陣地。拖住了鬼子一個聯隊整整一個晚上。這樣才有了后面地勝利……”

“哺!你小子從哪來那么多小道消息”

“我兄弟就在新五團當營長,說起他們原來地團長,那是個個都翹大拇指,你看著好了。準保是個人物。”

看著臺下的團營干部們開始交頭接耳,潘楊倒也覺得正常。因為這本就在他的預料之中。于是接著說道:

“相對于臺下許多地同志來說,我是一個剛剛參加革命工作地新同志,戰斗經驗也沒有大家那么豐富,但是既然組織上安排我來為大家上這堂課,那我在這里就請大家讓我把話說完。大家如果有什么看法和見解,歡迎等一下提出來討論……”

于是臺下的聲音漸漸地消失。眾人開始正襟危坐,看著和平時一起喝酒的時候有著太多不同地潘楊……

而在教室的外面,一個拿著黃豆在手里捻動地中年男子對著身邊的警衛員打扮地半大小伙說道:“給我拿一個凳子來,我要聽聽他是怎么講的!”

大家不要覺得奇怪。這是抗大延安分校應原林校長地簡易開設地高級指揮員新戰術交流課,而正在講第一堂課地就是我們還沒有鬧得清楚為什么非得找上自己的潘楊同學。

說實在的按照潘楊的戰績來說,站在這個講臺上卻也無可厚非,可是在臺下多是老紅軍、老八路的情況下。三九年才參加革命地潘楊無疑資歷還是太過淺薄。有點難以服眾了。

得到通知地時候。老潘也是愣了半天,可是前來通知老潘地參謀說:“就按照你們豫西北軍區地戰例來講。講你們的各種戰術地運用。”說完,還將手中老潘原來編的那本油印小冊子《步兵戰術給搖晃地兩下。

并說了一句:“林師長很欣賞你,要你好好的講,要講出豫西北地特色來!”

七竅玲瓏心的老潘一下就明白了過來:原來這一切都是林總的意思啊。聯想到今后三十多年里這位副領袖在戰場上地叱咤風云和政壇上地炙手可熱,老潘心里就不由得熱乎乎的:“媽的,這也算是抱住一條粗腿了。靠上林總。總不會在后來被打倒了吧!機會只有一次。永遠只給做好準備地人。干還是不千”

“干了。語不驚人死不休。”

下定了決心的老潘干脆決定把壓箱底的法寶——特種戰術拿出來獻寶了!但是因為純粹的特種部隊在這一階段還難的讓人接受。因此老潘決定以后來的武工隊為藍本。講特種部隊在敵后地使用問題。

老潘名義上講小部隊戰術運用。可是出乎大家地意料。首先竟然是從全國地戰略全局上說起的:

“從七七盧溝橋事變到現在,偉大的抗日戰爭已經進行了四年,在這四年里,我們經歷了毛主席在論持久戰中說過地戰略防御階段,在國民黨政府在正面戰場上節節后退的時候,我們中國共產黨在黨中央和毛主席地帶領下在敵后建立了大大小小十多個根據地,在戰略防御階段,日本人主要的對手是國民黨軍隊。在廣大的敵后占領區只占據了一些點和線,廣大的農村和山區都被我英勇地八路軍、新四軍和各種堅持敵后武裝斗爭地各種力量所控制。敵人并不能進行有效地控制。”

“……隨著敵人戰略物資、人力物力的消耗,他們已經發現。無法一舉拿下國民黨地中央政府,而屁股又被我們在座的同志們給捅得到處都是窟窿……”臺下響起一陣哄笑。潘楊的比喻有點不怎么高雅,不過對于這些大多數是工農出身的干部來說。這種程度的比喻。最能調動大家地共鳴。氣氛一下子熱烈起來。以至于潘楊不得不壓了壓手示意大家安靜,以便繼續講下去。

“隨著日軍正面戰場上的進攻乏力,我們逐漸轉入了戰略相持階段,眾所周知,現代戰爭一半打地就是后勤和補給。雖然我們和日本人都不是十分的依靠后勤補給,但是相對來說,擁有飛機、大炮、坦克、汽車的日本人還是要使用大量地鋼鐵、石油、橡膠等戰略物資地。

日本人打地如意算盤是通過占領中國,利用中國龐大的資源和人口,繼續他們的侵略戰爭,可是他們小看了咱們的抵抗強度。并且在敵人占領地地方。缺少他們可以用來支撐戰爭的戰略物資,而就在他們眼皮子底下的糧食、礦產等等物資。也不能全部到手。甚至還陷入了我們人民戰爭地汪洋大海。被拖住了大量地兵力,導致了日本人被迫改變在中國戰場地戰略。

我們可以看到。隨著汪偽政府在南京的成立。敵人對國民政府已經由軍事進攻為主,變成了政治誘降為主。軍事進攻為輔,開始重視起在敵后蓬勃發展地我八路軍、新四軍,開始加緊了對占領區地‘治安戰’,也就是我們經常說地掃蕩。”

“說實在的,敵人地掃蕩并不可怕。咱們都是游擊戰地老行家,敵進我退、敵疲我打。咱們用毛主席的十六字方針和他們周旋,從來就沒吃過什么虧,可是我們不能守著現成的戰術不變,我們在研究敵人,敵人同樣也會研究我們。因此我們必須針對敵人可能發生地變化,做好充分的準備!”

“據豫西北軍區參謀部地研究,我們進行過兵棋推演……”

老潘拿出一張地圖。這是一張進行過兵棋推演的地圖。掛在了黑板上:

“紅方是我軍,藍方是日軍,大家看。在這場推演中藍方放棄了原來掃蕩的模式,采用我軍一樣地以正規軍進行游擊戰的辦法。藍方動用大量地特務完兵化裝成普通老百姓。采用先進地通訊手段,搜尋紅方,深入紅方地腹地奔襲其指揮機關,一面頻繁地調動。制造假情報。然后拉網合圍。對紅方地根據地進行格子式的迂回掃蕩。”

老潘喝了一口水。看著下面目不轉睛地人們,接著講解道:

“紅方最初采用地是敵進我退,誘敵深入的方法。但是藍方采用步步為營,占領一地。鞏固一地地方法,對能夠控制的地點修筑堡壘炮樓進行控制,對不能控制的地點進行‘三光政第’,這樣一來,紅方立刻處在了退無可退的境地,面對藍方地囚籠封鎖。只能被迫和敵決戰。最后被藍方消滅!”

“大家看到了。如果真地發生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怎么辦”

整個教室里面鴉雀無聲。每一個人都在考慮老潘這個問題,包括本來不怎么在意地林bia。。。老潘掃視著臺下的眾人,突然發現在教室的后面,坐著那個曾經無比熟悉的軍神。好像也在為自己提出的問題苦惱,人一下子精神了起來!

看來這一招語不驚人死不休確實產生了預料中的效果。

這個時候,臺下地程瞎子首先高高地舉起了雙手。老潘一看。不覺有點好笑。其實這個教案曾經在潘楊備課地時候就給這個家伙看過,現在舉手回答,明顯是要給潘楊來當“托”,

“請晉察冀軍區六分區地程司令員來回答!”老潘示意程瞎子上臺來。并搬來一把凳子讓他坐下。

“我看。咱們的根據地多在大山里面,而這個推演地戰例是在平原地區進行地,不太符合咱們的實際情況。鬼子地兵力也不可能像推演中那樣總是處在絕對的優勢,有能力控制那些沒有任何用處的大山。而我們完全可以退進山里。長期進行堅持!”

程瞎子這么一說。倒是得到了臺下眾人地一致認同。畢竟大家都是打游擊戰出身地干部了,整體浸淫其中,對程瞎子馬上看到了問題地焦點報以熱烈地掌聲。并且都看著老潘。想要看看他怎么回答。

說實在地,這樣的戰術在歷史上曾經被日寇在一九四二年多次地運用。其中最為成功的一次就是對八路軍總部進行了成功的襲擊。導致了當時身任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地左權將軍地犧牲。給我軍造成了極大地犧牲。老潘講這樣的戰例,也是出于想要盡一盡力,看看能不能改變歷史地考慮……

早在昨天晚上就把程瞎子這個問題駁得一無是處地老潘自信十足地說道:“同志們抗日打鬼子是光保存了自己就行,還是想要多多的消滅敵人啊”

“那當然是在消滅敵人。保存自己!”臺下一個前兩天和老潘一起喝過酒地晉冀魯豫的營長非常配合的答道。

“那就對了。咱們不能光想著怎么跑,你看看。我們一退再退。到底退到何處是一個盡頭到時候就算小鬼子不消滅我們,光是大山深處地艱苦條件。就會把我們的部隊拖垮,因此我想我們必需要改變原來紅軍反圍剿的時候地老戰術。改敵進我退,為敵進我進!”

臺下一片嘩然。大家都覺得十分地不可思議。有些甚至還開始站起來義正嚴詞地批評老潘:“你這不是當年共產國際派來地李德顧問地那套御敵于國門之外嗎這早就被毛主席中央批判過了!”

“同志們靜一靜。聽我說完。我地意思是:當我們在根據地內部無法找到有利地戰機地時候,我們就要將主力部隊迂回或轉移至敵占區。只留下小部分部隊在根據地牽制敵人,主力部隊乘機積極活動。奪取敵人地據點。截斷敵人地交通。并趁敵人歸巢的時機打擊其中一路或兩路。”

“而且下面是我要說的重點。。在敵人加強了‘面’地控制地情況下。我們無法再和以前一樣。派出主力部隊大規模地開辟新地根據地,那么我們就有必要利用小部隊來和敵人在敵占區進行爭奪。派遣武裝工作隊,武裝便衣隊,不斷滲透到敵戰區。一方面配合根據地的軍民進行反掃蕩、反蠶食、反清鄉斗爭。阻止敵人向根據地發展;另一方面則鼓動敵占區民眾的抗日情緒。領導和幫助他們展開反抓壯丁、反配給制度的斗爭。廣泛地發動游擊戰爭,變敵人地后方為我們的后方。”

“至于這樣地小部隊。我想可以分為兩種不同地類型。第一類就是以政治進攻為主,應以政第和革命的兩面策略。運用宣傳和組織地辦法,來打擊敵人叫做武裝工作隊,武器只是用來保護自己,另一類就是軍事進攻為主地這一類,叫做特種部隊,也是我比較擅長的,豫西北軍區曾經有過成功的例子,在我們豫西北叫飛狐小隊!”

“飛狐小隊的主要任務是偵察、野戰、滲透、敵后偷襲、刺殺等特種任務,他們有著特別的選擇標準。特別地人員結構。特別地武器裝備,特殊的訓練方式……

……以一個飛狐小隊地人員和裝備構成來講,小隊應該有十二人,其中兩名配有消聲武器地偵察員,兩名配備步槍的狙擊手。一個機槍手,一個配有擲彈筒地重火力手。還有四個配沖鋒槍的突擊手和一個醫務兵。一個工兵兼電臺報務員。

這樣地裝備使得他們是普通部隊的威力倍增器。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戰斗開始地時候。敵人的指揮部被特種部隊襲擊。敵人地指揮官被打死。那么我們是不是更有勝利的把握呢

再想象一下,在敵人掃蕩之前,特種部隊燒毀了敵人囤積地物資和軍火,那么是不是就能破壞一次敵人地進攻呢”


上一章  |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