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第五十一章 引火燒身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軍事>>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一章 引火燒身

第五十一章 引火燒身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常樂無言  分類: 軍事 | 抗戰烽火 | 常樂無言 |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與此同時,八路軍總部,晉察冀軍區,冀中軍區,臨近的129師部隊、120師部隊,都在緊張的電文傳送之中。

————打,要堅決的打,要打出咱們八路軍的威風出來————

其實早在1939年底,冀中軍區呈報的一份密電,已經引起八路軍總部的警覺與高度重視。這份由冀中軍區政委程、政治部主任孫給八路軍總部的電報中說:“敵最近修路的目的同過去不同……一是以深溝高壘連接碉堡。由任丘到大城,河間的公路修得比地面高五尺,兩旁溝深八尺到一丈,溝底寬六尺,溝面一丈六,把根據地劃成不能相互聯系支持的孤立的小塊,部隊也不能轉移,便于敵人逐次分區‘搜剿’。第二種修法是汽車路的聯絡向外連筑,安國縣已完成三層,敵人汽車在路上不斷運動,阻擋我軍人其圈內。”

到這時,日軍已在華北修筑了5000余公里的鐵路、3萬余公里的公路、3000個據點。根據地要發展,必須撕毀這張黑網。朱總和彭總的思路漸漸地清晰起來。為了更進一步打擊敵人的“囚籠政策”,大量鉗制敵人的兵力,破壞敵人進攻西安、昆明、重慶的計劃,克服當時嚴重存在的國民黨當局內部的投降危險,朱總、彭總決定調八路軍主力,對日寇來一次破壞交通為主的大破襲戰。

而在這幾日來往的電文中,為了商討應對之策,129師首先發來電文,認為交通斗爭已經成為我軍同日軍進行軍事斗爭的主要形式之一。我區全部斗爭的60%是交通戰。日寇在太行、太岳山區,搶修白晉和臨(汾)邯(鄲)鐵路,妄圖將我太行、太岳區分割開來。現在的敵人已經被完全的調動,冀中軍區主力還有定縣縣城已經吸引了大量日軍的注意力,據冀中軍區的情報稱,為了掃蕩和圍攻定縣,其他的地域守備兵力十分的缺乏,以至到了一個據點僅僅一個日軍班,加上一個偽軍小隊的地步。

而晉察冀軍區也認為:“今年以來,日軍依托平漢路向東擴張,相繼修成石家莊到南宮、內邱至巨鹿、邢臺到威縣、邯鄲至大名等公路干線和許多支線,把我冀南根據地也分割成了很多小塊,同時,日軍還在我平漢線西側積極增筑據點和公路,嚴密封鎖我太行、冀南間的交通,妄想縮小我軍的活動范圍。現在的華北日軍已經到了極為虛弱和疏于防范的地步,如果趁這個機會給日軍的交通線和重要據點來上致命一擊,同時派出有力部隊接應定縣守軍,那么將有可能取得極好的戰果。”

一二九師的劉師長對這個問題補充講得更清楚。他說:“日軍現在加緊搶修道路,在平漢、津浦兩側挖溝,這些實在不單純含有軍事意義,而且包括有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嚴重意義。因此敵人是以戰略眼光來組織它的交通。在軍事上說來,我們可以這樣說,在敵人方面鐵路乃是它的大運兵線,公路乃是它的小運兵線,據點乃是它的兵站,敵人要用鐵路作柱子,公路作鏈子,據點作鎖子,來造成一個囚籠把我們軍民裝進里邊去凌遲處死。現在搞他一下很有必要。”

彭總同意大家的意見,他接著說:“敵人要筑路,要利用交通線達到快速調兵遣將的目的,從而把我們根據地分割成一個一個的小塊,同時在鐵路、公路兩側修建了很多據點,使我們很難接近。現在的形勢按老百姓的話來形容就是‘出門上公路,抬頭見炮樓’。鐵路、公路就像是一根根繩子捆住了根據地。不破壞敵人的道路,我們自己就無法活動,就難以在被動中爭取主動。”

說到要破路,大家的情緒更熱烈了。最后大家一致把目標盯在正太鐵路上。當時華北有七條鐵路干線——正太線、同蒲線、平漢線、津蒲線、平綏線、北寧線和膠濟線。

在縱橫交錯的鐵路網中,從河北石家莊到山西太原的正太線處于中心位置。這條全長200多公里、橫越太行山脈的鐵路,在崇山峻嶺中蜿蜒西去,把巍巍太行劈成兩截,大部分路段處于兩山和峽谷之間,橋梁、涵洞較多。

它連接平漢、同蒲兩鐵路,是貫通山西、河北的重要交通命脈。在這條鐵路線上,有天險娘子關和日軍在華北的重要燃料基地陽泉、井陘煤礦。如果正太線中斷,山西境內日軍的給養補充和外運掠奪的戰略物資將發生極大困難。同時它還是日軍實施“囚籠政策”的重要支柱之一。

日軍在鐵路沿線大小城鎮、車站和橋梁、隧道附近,均筑有堅固據點,各以數十至數百人的兵力守備,并經常派裝甲火車巡邏。鐵路兩側10至15公里的要點,還筑有一線外圍據點。

在200多公里的鐵路線上,日軍部署了第4、第8、第9三個獨立混成旅團,日軍妄稱正太鐵路沿線是“不可接近”的地區,用它隔絕入路軍總部、第129師活動的太行抗日根據地與晉察冀邊區的聯系,并以它為依托進攻抗日根據地,可以說,正太線是我必攻、敵必守的重要交通線。

最后還是晉察冀軍區心疼自己的老部隊,而聶司令員也極為關注潘楊這個能闖禍也能打仗的家伙,在最后決議中決定,冀中軍區派出三個團、晉察冀軍區派出兩個團的兵力對定縣城進行解圍行動,而平漢鐵路周圍虛弱的防御也吸引了這兩個軍區的注意。

這樣,發動一場以襲擊正太鐵路為重點的大破襲戰役便在電文的交流中就確定下來了。接下來,便是選擇開戰的時間了。

大家一致同意馬上部署部隊,爭取在三到五天之內組織好這次戰役,但是彭總同時指出,對于定縣的解圍戰斗要馬上開展起來,地方部隊要積極的開始活動,將日軍的注意力吸引那個方向,只要定縣方向能夠再吸引日軍的注意力三到五天,那么就能夠給不斷抽調兵力往援的日軍華北部隊以致命打擊。

但是定縣的局勢真的還能夠撐到三到五天嗎?

這個時候整個定縣獨立團的南關炮兵觀測所一片混亂,衛生所的陳宏宇親自來給還有呼吸的潘楊動手術,甚至已經組織好戰士準備獻血了。但是當柳妹妹抱著老潘哭了半天的時候,突然昏迷了半個小時之久的老潘醒過來了……

“真是一個用爛了的橋段啊!”原來老潘自從ZIPPO火機送人之后,就一直在尋找替代品,終于在定縣憲兵隊的老鬼子松田的辦公室里面找到了一個汽油打火機。于是老潘就拿來放在身邊,畢竟點喇叭筒的時候比火柴好點不是?醒來之后摸著胸口,看著那個鉆了顆子彈的打火機的老潘,自己對自己說道。

不過反過來想想,ZIPPO火機在戰場上救過多少美國大兵的命啊,現在這個火機救上我一次,那也不算太離譜。畢竟我是老天爺派來的不是?

被眾人的小聲驚醒白日夢的潘楊這才發現柳妹妹正在一邊不好意思的一邊抹著眼淚一邊笑哪,看著胸前那一片水跡,在聯想起剛剛昏迷時總覺得被水淹著了。這才嚇醒,突然明白了洪水的來源了……

在戰后得以幸存的為數不多的定縣攻擊群中的那個曾經打中過潘楊的那個叫西直政雄的日本老兵。最后看過老潘的回憶錄《定縣七日夜之后,曾經萬分感嘆的說:“我差點就改變了整個戰爭的進程,或者說我至少能夠改變定縣戰役。”

從此以后,在日本有大量的YY小說則以當時如果西直政雄擊斃潘楊為起點開始了YY……

但是容不得老潘多想,電臺里面已經傳來冀中軍區那個電臺班的老鄉其他眾人聽起來都別扭的方言:“茲命你部繼續堅守定縣三天,以策應總部大的行動。晉察冀軍區、冀中軍區共計五個團的兵力會來為你部解圍。”

天哪?還要三天!聽到潘楊轉述這個消息后,就連最開始主張堅守的陳前進陳政委在經歷了日軍昨天今天兩天進攻之后也覺得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對于還要堅守定縣縣城三天,潘楊根本就是半點信心都沒有,但是騎虎難下的潘楊現在卻已經是無從選擇,因為計劃可以說是他自己對上級提出來的,估計總部的計劃,就是即將在七月開始的百團大戰,也就是當時叫的正太路破襲戰。現在在老潘的干預下提前開始了。

于是在得知在他昏迷的時候,南關的局勢已經平穩下來,外圍的戰地也已經恢復,敵人現在只是不停的對著突出部的李向陽部三營不停的小波次進攻。

而且尤為有利的是天上已經是陰陰沉沉的一大堆烏云了,據在冀中生活過多年的老鄉稱,這是下雪之前的前兆,得到這個特大的好消息,潘楊一下子就忘記了胸口還是隱隱作痛了,好啊!好啊!這小鬼子的破飛機這下子就不能出來了。這鵝毛大雪快快的下啊!

就在老潘祈求上天趕快下雪的時候,同時準備下令將前沿的損失較大的二營、三營、四營撤回來,換上后面等得嗷嗷叫的預備隊,但是這時城外的日軍又在炮兵的掩護之下發動了對定縣城南的三營陣地的進一步攻擊。

不知道是不是李向陽特別的討鬼子喜歡,反正日軍的大多數攻擊都是由他防守的中央陣地進行突破,而他的兵力雖然經過潘楊昏迷時陳前進調動了預備隊十五營對二營進行了增援,但是十五營的兵力結構組成卻讓潘楊大不放心(百分之八十為民兵),于是馬上趴到炮隊鏡前方進行觀察……

日軍的攻擊似乎又換了套路,火力準備之后,炮火停止,步兵開始進攻,但是在李向陽的部隊一旦開始了進入陣地之后,馬上又開始一輪火力急襲。如果不進入陣地的話,那么日軍就馬上開始快速的推進,在經過兩次刺刀拼殺之后,終于支持不住的李向陽部,開始向后面的二線陣地退卻。

日軍這一手徹底打中了定縣守備部隊缺乏訓練的死穴,潘楊也覺得無計可施,只好招來何及可,命令他一定要想辦法打掉日軍的重炮。


上一章  |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