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品典當師第二百二十三章 波日季腰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金品典當師 >>金品典當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三章 波日季腰刀

第二百二十三章 波日季腰刀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秋雨無痕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秋雨無痕 | 金品典當師 
淘盡黃沙始見金

“不知季總是否聽說過保安腰刀?”厲振海問道。

“保安腰刀?”對于刀具沒有過多研究的季凡聽到這里,神情不由為之一振,腦海中突然靈光一閃,“你說得莫非是產自甘肅省積石山大河家鎮一帶的腰刀吧?”

“正是此刀。”厲振海說道,“看來季總對此并不陌生啊!”

“保安腰刀我可從未見過,只不過對這保安腰刀的起源倒是略知一二。”季凡淡然一笑接著說道,“七百多年以前,隨著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橫掃歐羅巴,在中亞諸國俘虜了大量的回回、哈刺魯、康里、阿爾渾、撒爾塔、汪古等各色名目的人。

當時這些被元朝統治者通稱為色目人的戰俘里不乏鑄造刀劍武器的能工巧匠。于是,蒙古將帥把他們組建成探馬赤軍和各色技術營配屬在自己的麾下。這兩支勁旅的組建,大大增強了蒙古鐵騎的戰斗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戰爭的進程。

1227年,蒙古人從歐洲回馬東征,把部分來自中亞的官兵和色目人工匠留在青海省同仁地區。六年后,他們又受命隨處入社,于編民等,用現在的說法,就是集體轉業成為務隆河畔亦兵亦農的屯墾者。

幾百年下來,他們與當地的蒙、漢、藏、回、土各族人民結鄰而居互通聯姻。逐漸形成了保安民族。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清朝同治年間才發生轉變,保安人遷離同仁,在甘肅省積石山大河家鎮定期居下來。

雖然我未曾領略此刀地風采,但我想它能從幾百年前傳承至今,必定有它獨到之處。振海,那就有勞你帶領我們前往一觀啦!”

北京到上海相去不遠,季凡三人打了輛出租車,在厲振海的引導下,幾個小時后,出現在上海市內一處不太顯眼的店鋪前。

“季總。就是這里。”厲振海付過車費,打發走司機,指著頭頂處非常醒目的“保安腰刀”招牌說道。

招牌上白底黑地的幾個大字蒼勁有力,黑白分明,顯然是出自名家手筆,如銀勾鐵劃散發著冷兵器特有的冰冷刺骨的寒光。

整潔肅穆的店鋪內,柜臺里整齊地擺放著各種各樣的腰刀,既有刀柄端直的古典傳統型腰刀“波日季”、“十樣錦”、“細羅”、“曼把”、“雅吾其”,也有曲線玲瓏裝飾別致地新式腰刀“尕腳”、“鞭刀”、“算盤珠”,迎面墻壁上一幅篆體書就的“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中堂,筆意樸拙古茂,意境幽遠。

“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詞好意更佳。”季凡看著這漂亮的玉筋篆字體忍不住隨口贊道。

“歡迎幾位貴客光臨小店。”一位頭戴白色小帽,臉色紅潤,精神矍鑠的六旬老者迎上前招呼道,他注視著季凡贊許地說道,“我這幅玉筋篆的中堂掛在此處已有些時日,卻一直無人能猜出到底寫的是什么,這位先生能夠一語道破。聞君言當知雅意,想必你也是位喜歡舞文弄墨精通書法的同道中人了。”

“精通談不上,不過在下閑來無事時。倒是喜歡胡亂涂鴉,剛才隨口胡言讓你見笑了。”季凡說著回答道。

“還沒請教你貴姓?”老者眼光敏銳,閱人無數的他自然一眼就看出這群人中隱然以季凡為首。

“免貴姓季。”

“原來是季先生,我是這家店的店主馬敬如,本店是甘肅大河家鎮在此開設的分店,大河家鎮自古以來就是盛產各式腰刀聞名。店里經營地各種刀具都是出自保安制刀名家之手,不知季先生來此,想買把什么樣的腰刀啊?”老者馬敬如問道。

“我對刀具知之甚少,還是由馬老板先給我做一下介紹吧!”季凡環視店內的刀具說道。

季凡隨手拿起一把短刀,此刀刀柄是采用黑色牛角制成,深褐色的皮鞘式樣簡樸,色調低沉發從外表看起來很不起眼。季凡抽刀出鞘,精光閃閃的刀身散發著奪目的光芒。“馬老板,請問此為何刀?”

“這是保安腰刀中最為常見普通的波日季短刀。”馬敬如回答道。

“這方頭直刀是保安腰刀標志性造型,你看它刀背厚實、刀板平直、刀刃轉折突兀,形成三角形尖和強勁的切割面,顯得剛直威猛,體現出沉郁的霸氣。”

“這是馬頭刀,它式樣簡樸,刀板薄,刀身寬,刀刃彎長,用來切、割、刮、削、剁都十分順手,是牧人理想的生產生活用具,深受甘南、川北、滇西等藏區和阿拉善等蒙古族地區人民地喜愛。”

“這是鞭刀,在鞘的頂端可系馬鞭,鞭和刀合成一體,非常適宜牧區生產生活。”

季凡在仔細看過了店內的刀具后,發現這些刀售價才不過一百多元,這個價位與國際名刀地價格實在是相去甚遠,因此也很難做為一件藝術品被哈拉法大使這種真正的刀迷和專業收藏家所接納,想到這里他不輕意地鄒了下眉頭問道,“馬老板,你這里的刀我已經看過了,制作非常精細,堪稱精品。不過我想買把更為精致的珍品,不知你這里是否有貨?”

“珍品?讓我想想。”馬敬如猶豫了片刻,抬起頭略帶深意地注視著季凡說道,“季先生,實不相瞞,店里的確有一把波日季腰刀,是我們店的鎮店之寶,也是我地心愛之物,平時很少拿出示人。難得和你有緣,倒可以拿出來讓你見識一下。”

馬敬如說著走進內室。一會兒功夫,小心翼翼地捧著一只紫檀木地木匣放在柜臺上,“季總,請賞刀。”

季凡輕輕掀開匣蓋,一把波日季腰刀映入了大家的眼簾,刀柄和刀鞘均采用寶石藍、咖啡紅、瑪瑙黃等色的景德鎮材料,運用鑲金錯銀復雜工藝精制而成,做工考究而又不失高貴典雅的氣派。滴水形的刀身,線條流暢富于動感,銳利的刀鋒閃鑠著陰沉而又冰冷地光芒。

“此刀是我祖上傳下來之物。不但外表華麗,而且據說刀身是采用特殊材質打制而成,鋒利無比。”馬敬如說道。

“振海,你是玩刀地行家,你給品評一下此刀品質如何?”季凡說道。

厲振海接過這把刀,仔細審視了半天,并試了下刀鋒,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他這次居然也贊不絕口地說道,“不錯,此刀雖然達不到吹毛斷刃那種程度。但卻非常柔韌銳利,確實是一把并不多見地好刀。”

“馬老板,你開個價吧?”季凡問道。

“季先生,你這可有點強人所難啊!這把刀我珍藏多年,我實在是不想出手啊!”馬敬如面露為難之色說道。

“馬老板,我可是誠心想買下這把刀,至于這價格嘛我出五萬塊,你覺得如何呀?”季凡不慌不忙地說道。

“這。。。。。”馬敬如雖然沒有立即答應下來,但口氣已有松動之意,看樣子事情有轉機。

“如果馬老板嫌少地話。我可以再加一萬。”

“你讓我再考慮考慮,要不你明天再過來吧!”面對如此高的價格,馬敬如也不禁有些砰然心動。

對于這把腰刀。季凡是勢在心得,為避免夜長夢多,他干脆將價格提高至十萬塊這令馬敬如根本無法拒絕的高價,終于如愿以償地得到了這把腰刀。

“季總,此刀雖好,但十萬塊這個價格是不是有點高啊!你看那間店普通的一把刀才不過一百多塊。而你這把刀卻足足花了十萬塊,我總感覺有點不值啊!”在返回北京的路上,厲振海問道。

“振海,我倒認為絕對是物超所值。收藏講究手工制作的原汁原味,講究老牌子和其中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含量,這幾點此刀全都具備,這時其一;另外這用來盛裝腰刀的木匣乃上好的紫檀木材質。光這木匣的實際價值就不低于五萬塊;第三、我們買它只是做為禮物送給人。一旦此事成功,公司將帶來數千萬。甚至上億地進項,與之相比,十萬塊根本不值得一提。”季凡解釋道。

“原來季總你是早有預謀啊!”林楓說道。

哈拉法非常舒適地坐在大使館寬大的板臺前閉眼養神,屈指算來自已出任迪拜駐中國大使已經長達七年之久了。出身于一個沒落的阿拉伯貴族家庭,整日里看慣了大漠黃沙飽受風沙之苦的他,現在越來越享受和回味在中國的這段生活,美味可口的食物、風景如畫的城市、溫度適宜的氣候,令他有樂不思蜀的感覺。

傳聞今年年底外事部準備對派駐各國的大使們進行調整,也不知此次自己是否會受到波及,聽到這個不確切地消息時,著實令他有些惶恐不安。雖然現在距離年底還有半年之久,可為了避免被動,還是要想做打算啊!想到這時,本來心情不錯的他忽然變得無比沉重起來。


上一章  |  金品典當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