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品典當師第一百五十九章 清沽美酒經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金品典當師 >>金品典當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九章 清沽美酒經瓶

第一百五十九章 清沽美酒經瓶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秋雨無痕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秋雨無痕 | 金品典當師 
淘盡黃沙始見金

可能是書院門緊鄰著名的西安碑林博物館的緣故,這條街上一些店鋪專門出售各種碑貼拓片。真跡畢竟只有一份,而且還要很好地保護起來,書法愛好者盡管心向往之卻不能收藏,幸好有這些拓片可以滿足大家的心愿。

這些店鋪里的各種拓片數量之大,質量之精,令季凡大開眼界。這里面有秀美的隸書雕刻的漢碑精品的《曹全碑、王羲之遺留的墨跡選集而成的膾炙人口的佳作《大唐三藏圣教序碑、著名草書家懷素的《千字文,筆意奔放,流利灑脫,為世所珍、顏真卿的《多寶塔感應碑,氣勢雄渾,蒼勁有力,是標準的“顏體”、柳公權的《大達法師玄秘塔碑,筆力遒美瘦挺,勁如削竹,結構峻整,神足韻勝。

面對這些被書法愛好者們奉為圣經的拓片,季凡愛不釋手精心挑選了幾副書法名家的拓片。看著孔子《至圣先師像和達摩《一葦渡江圖畫像栩栩如生,形象逼真,于是也干脆一并買下。

季凡滿載而歸,興之所至,看見前面不遠處走有個賣瓷器的地攤,于是興奮地大聲喊道,“走,咱們瞧瞧去。”

地攤的攤主是個六旬老者,眼巴巴地瞧著太陽快要西沉,可自己擺了一天愣沒開張,正焦慮不安地悶頭吸著旱煙,猛然間聽見低沉的腳步聲向自己的方向走來,抬頭望見季凡三人的身影,立刻喜上眉梢,“幾位老板,想買點什么?”

“噢,只是順路過來隨便看看。”季凡看著無人光顧略顯冷清的地攤漫不經心地回答道。一件形如“高腳杯”狀的東西。造形獨特,上面還畫有美觀花紋,引起了季凡三人的好奇,圍繞著這件東西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唐俊和易明俊爭辨了半天,胡猜了許多樣,也沒猜出它地用途。最后還是季凡笑著揭開了迷底:“這是油燈。有一星、二星、三星的,是過去供家庭、商店、寺廟用的。銷路可好嘍!”

兩人這才看清“高腳杯”上果然有個小孔,原來是油燈嘴斷掉了,不禁啞然失笑。一件有些破損的粗瓷海碗大得出奇,足在洗臉盆大小的碗底,裝上兩尾魚,或是七八斤肉絕對不成問題。

“這回我終于見識到什么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易明俊望著這特大號的瓷碗感慨地說道。

這種大魚斗碗。它是由四川峨眉地區的高橋古瓷窯早些年燒制地,由于什么收藏價值,季凡隨手把它放回原處。

一只清沽美酒經瓶映入季凡眼簾,讓季凡眼前為之一亮。此瓶小口、溜肩、修腹、小平底,其形制與金代時期通常所見的經瓶分毫不差。細審此瓶整體造型挺拔俊秀,風格古拙淳厚。通體白釉黑花,器體采用鐵釉畫地方法,以粗線條的墨筆,勾畫出五組紋飾。頸部繪蓮瓣紋,肩部為叢草紋。上腹主題花紋是四個等距的圓形開光。內填“清沽美酒”四個大字,書體遒勁豪放,意境深邃廣闊,令人不及拔塞嘗酒,僅望其瓶,品其字,便已有三分醉意了。開光外填繪叢草紋,下腹繪蓮瓣紋。花紋簡潔清新。自然大方。瓶上“清沽美酒”四字,明白無誤地指明這件瓷器是盛酒之器。

磁州窯是我國北方影響較大的民間瓷窯,它始燒于晚唐,到宋金時達到鼎盛。而白釉黑花瓷器尤為常見。在磁州窯瓷器中題詩、作詞和繪畫,充分抒發了當時制瓷匠師們的創作激情。生活感受和審美情趣。因而在內容題材方面,與選材苛刻嚴格的官窯相比。更直接、更充分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經濟生活、民俗民風、市井文化思想,具有濃厚地鄉土氣息與民間藝術色彩。

眼前的這件清沽美酒經瓶釉色對比強烈,花紋和器物造型十分和諧自然,巧妙地結合成完美的整體,體現出濃郁的中國傳統水墨畫的風韻,堪稱磁州窯瓷器中的精品。白壁微瑕,只可惜瓶口一個黃豆粒大的缺口分外醒目,令季凡婉惜不已。

“老板,這瓶子怎么賣的?”季凡象是無意地問道。

這三位瞧了半天,雖然沒說什么,但從他們不屑一顧的表情可以看出,人家壓根就沒相中自己的這堆東西。攤主正暗自嘆息自己今天運氣不佳時,聽到季凡開口問價,心里不由一喜。瞧著季凡衣冠楚楚地樣子,顯然非富即貴。對于象他這種有錢的主兒價格自然要高點,他考慮了再三,伸出一個手指,張口開價一萬塊,然后忐忑不安地觀察著季凡的表情。

看來攤主根本不了解這件經瓶的實際價值,季凡心里非常興奮,可臉上平靜似水,波瀾不驚,裝做一副很無奈的樣子地指著瓶口處的缺口說道,“老板,你這個瓶子是個殘器,這個價格好象有點高啊!”

“季先生,象這種破瓶子,我們作坊就能燒制,價格便宜慘了。你要是喜歡,只要花個百八十塊就能搞定,你又何苦大好遠往回折騰它呢!”易明俊有些費解地說道。

攤主聽到易明俊這么說,心里暗暗叫苦,生怕這樁生意黃了,忙說道,“老板別急嘛,咱們價格好商量?要不老板你說個價”

“我只能出一千塊。”季凡神態自若地說道。

“多少才一千塊?”攤主倒吸了一口冷氣,這看似不起眼的年輕人殺價可倒是夠狠的!“老板你這太沒誠意了,這個價格太不貼譜,最少也得五千塊。”

“我再加五百,行,我就拿去,不行我就閃人。”季凡放下手中地經瓶站起身說道,“老唐,我們走。”

“老板,先別走啊,你看我在外面風吹日歸根到底站了一天了,你再給加五百,算你二千塊怎么樣?”攤主裝出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哀求道。

“那好吧,二千就二千吧!”季凡心中暗自竊喜,掏出二千塊付給攤主。

西安作為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是外國人到中國旅游的必選之地,而作為西安市文化中心的書院門更是到西安不可不來地地方。隨處可見藍眼睛高鼻梁地面孔。

前面有一個外國觀光旅行團,成員是黑頭發,黃皮膚的亞洲人,聽著他們嘰哩咕嚕地對話,唐俊有些厭惡地鄒了下眉頭,“是小日本吧?”

“不,是韓國人。”季凡側耳聽了下他們的對話后說道。

“季先生,你怎么知道他們是韓國人呢?”易明俊一臉質疑地問道。

“我從小就在鴨綠江畔長大,我們村里就住著幾十戶朝族人,鄰居就住著一家,時間長了,我多少也能聽懂幾句他們講的話。”季凡說道。

此時,這些韓國旅行團正駐足在一個地攤前觀看,見那個地攤上擺放著不少瓷器,季凡不禁興趣大增,他看了下時間,“嗯,時間還來得及,咱們幾個看完這最后一個點就撤。”

這十幾個韓國人將這個地攤包圍得水泄不通,季凡見此情景,將手中的經瓶往易明俊手里一塞,明俊,千萬幫我拿好瓶子,我到里面看看去。”說完他瞧準人群中的一條縫隙,擠了上去。無意之中他碰了一個穿著一套綠西服的中年男人,綠西服回頭瞪著一雙牛眼,帶著敵意的目光使勁瞪了季凡一眼。

“Sorry”季凡帶著歉意沖著綠西服點了下頭。

綠西服有些不滿地嘟囔了一句,季凡清楚地聽見他嘴里嘀咕的國罵,眼里不由閃過一絲怒意,涵養極好的他強壓住心頭的怒火,選擇了忍耐沒有當場發作,而是把注意力轉移到地上擺放的瓷器上,這堆瓷器中的一對民國產粉彩花觚立刻引起了季凡的極大興趣。

花觚上所繪的白頭翁栩栩如生,牡丹花枝繁葉茂花艷蕾圓,正是晚清民國時期極為盛行的以“牡丹與白頭翁”題材的“富貴白頭瓷”。

晚清民國時期,民間婚嫁流行用景德鎮燒造的成雙成對的瓷瓶、瓷罐、瓷蓋碗等做嫁妝,此類瓷器為晚清瓷中的大路貨,由于所繪題材大多具有美好吉祥的寓意,其中典型的“牡丹與白頭翁”象征富貴白頭,因此這類嫁妝也常被稱作“富貴白頭瓷”和“嫁妝瓷”。此類瓷器一般有將軍罐、花觚、雙耳瓶、粉莊等。這類瓷器中既有青花,也有粉彩、五彩,圖案畫法如其他民窯瓷器作品一樣,較瀟灑隨意,而且風格多樣,題材繁雜,生動地反映了中國民間生活風俗和宗教信仰。

由于“富貴白頭瓷”名家手筆少,而且又是民窯燒制,數量眾多,因此它的價值大打折扣,一直以來根本不被專家和收藏者青睞,甚至連收貨的小商販對它都不屑一顧,敬而遠之。


上一章  |  金品典當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