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品典當師第三十一章 改刻的會同通寶古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金品典當師 >>金品典當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一章 改刻的會同通寶古錢

第三十一章 改刻的會同通寶古錢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秋雨無痕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秋雨無痕 | 金品典當師 
這時季凡拿起瓶子經過比較,細心的他終于發現了它們之間的不同之處。堆花小瓶的釉是一種天青色,釉層略厚于那幾件高仿品,它有一種白粉狀的東西懸浮釉表,這種“病釉”現象仿品是很難模仿的;而那幾件贗品的青白色略偏向湖綠,釉層表面經腐蝕后有一種很細小的麻點,釉層缺少真品特有的那種“精神”。再從胎質看,堆花小瓶的胎非常干燥,不緊密,白中略灰,有一種經過幾百年后才可能白的蒼老感,而那幾件高仿品的胎表經濃酸腐蝕后留下干澀的一層灰白,初看似乎與前者相像,細看還是能看出兩者的區別。

為了試試販子的眼力,季凡故意也問了一下其中一件的價格,報出的價格居然比剛才那件真品還高,顯然這位老兄不是裝傻就是真的把它們也當成了真出土,季凡于是偷偷一笑,揚長而去。

一件白釉內府銘瓷瓶進入了季凡的視線,瓶高近三十公分,小口卷唇,鼓腹,圈足內未施釉,手工拉壞輪痕明顯,通體施白釉,肩上用褐鐵料行書“內府”款。

季凡心里十分清楚,古瓷上書“內府”款者,有元代孔雀藍釉梅瓶、元代磁州窯系白地黑彩梅瓶、明代景德鎮青花書“內府”款梅瓶等物,此瓶從胎質、形制、釉色等方面分析,應是元代時北方磁州窯系的產品,用心盛放酒類,此瓶堪稱可圈可點之物。一問價,賣主張口要了五十萬,看得出他也是門清的行家。此瓶雖好,一萬塊以下倒可以考慮。面對獅子大開口的賣主,季凡搖搖頭戀戀不舍地放下瓷瓶。

鬼市里倒不乏讓人眼前為之一亮的精品,一個明代象牙雕人物,已經變成黃玉一樣的顏色,光潤可愛,人物寬袍大袖,神情怡然自得,線條流暢生動,讓人百看不厭。

一幅清代唐卡《釋迦牟尼,唐卡是西藏特有的宗教畫,繪制極為復雜,顏料全為天然礦植物原料,色澤艷麗,經久不退,具有濃郁的雪域風格。這幅唐卡背景為天藍色,顏色鮮艷,造型精美,堪稱西藏唐卡的優秀代表。

還有一只清代的放鶴圖竹雕筆筒,顏色深紅,刀工嫻熟,立體感很強。不過這幾件精美的東西要價之高,也讓季凡咋舌不已。

季凡轉了半天,看到的東西不是價格高得離譜,就是難以入眼的貨色。眼看天色就要放亮,看來今天注定是一無所獲要空手而歸了。

一個無人問津有些冷落的地攤上雜亂地散放著一堆銅錢,有的還帶著“青瑩霞翠”般美感的銹色。季凡隨意翻揀之下無意之中在這堆大多為“崇寧通寶”、“至通元寶”、“政和通寶”、“宣和通寶”等北宋時期常見的古錢中發現了一枚“會同通寶”,這段時間閱讀了大量古玩收藏類書籍的季凡知道“會同通寶”是遼早期的錢幣。

中國古錢幣源遠流長,品種紛繁,具有很高的收藏與投資價值。一般初涉古錢集藏領域的古幣愛好者,大多認為古錢幣越古越好,越古價值越高,其實這陷入了古錢收藏的誤區。

年代久遠的古錢的確較為珍貴,然而,并不是所有年代越古老的古錢幣都是越值錢的,年代較近的古錢里也不乏價格十分昂貴的。

距今2300年前的戰國時代燕國貨幣“明刀”,年代可謂久遠且品相上乘,然而由于鑄量可觀,至今仍時有出土,且動輒成百上千枚,市場價格僅為六七十元一枚,而2000年前的漢“五銖錢”、1000多年前的唐“開元通寶”及北宋“宣和通寶”,其價格之低,簡直令人難以置信——錢幣市場里幾角錢即可買上一枚。

但同樣年代的古錢,有些售價之高卻同樣令人匪夷所思,戰國時的“三孔布幣”,售價高達6萬元一枚,且有價無貨。

西漢末年王莽所鑄的“壯泉四十”,也絕不會低于2、5萬元一枚出手。即使僅100多年前問世的清代錢幣,不少品種也高達上萬元,如“祺祥重寶”、太國天國起義時所鑄的“天國通寶”等。

古錢幣價值何以會有如此天壤之別呢?主要原因還在于古錢幣的存世量的多寡。歷史上有些朝代比較強盛,數十年甚至幾百年發行單一品種的錢幣,故這類古錢的數量就十分巨大,多得驚人。

而有些短命王朝剛試鑄了一些樣幣即被改朝換代,這類古錢的數量自然就很少。“物以稀為貴”這條原則尤其適用于古錢收藏。

遼早期主要是用宋錢,而遼錢的鑄造實際上是一種政治目的,是象征性的鑄錢。盡管遼錢的數量少,但是每一個年號都鑄,這樣在中國貨幣史上,這枚錢幣就有可能解釋一段歷史,所以遼錢的價值和其他版別的珍品有一樣的意義。可以這樣說,遼代早期的錢幣存世極少,發現的每一枚都是價值不菲的珍品。

“會同通寶”是遼代早期的錢幣,它更是只在古錢譜上記載過名字,但從未聽說過被發現,眼前的這枚“會同通寶”會是真品嗎?

這枚古錢倒是明顯有遼錢的氣息,只是“會同”的“同”字右邊有一點壓傷,引起了季凡的懷疑,這不會是改刻的吧?改刻是古錢造假高手慣用的手法之一。一般是將一枚同時代的普通古錢上的文字改刻成別的字,以假亂真,炮制出珍稀古錢。季凡認為,這枚“會同通寶”如果是改刻,最有可能利用比較常見的遼代中期錢幣“重熙通寶”,將“重熙”二字改刻成“會同”。

季凡真想好好鑒定一下這枚“會同通寶”的真偽,可是在攤主虎視眈眈之下他不敢輕舉妄動。一旦被攤主發現他對這枚錢幣產生了濃厚興趣,再想低價買進那可是難上加難。

想到這兒他很隨意地把那枚珍貴的“會同通寶”直接扔進了錢堆里,此舉大大出乎攤主的意料之外,令他大失所望。他瞧見季凡剛才關注入神的樣子肯定是相中了這枚錢幣,本打算狠狠斬他一刀,現在看來是沒戲了。

“你這錢幣是論斤賣還是一槍打全部包了?”季凡漫不在乎地沖著攤主發問道。攤主一聽當時有點哭笑不得,古錢買賣都是以枚為單位的,這老兄倒是大手筆,張口就要連鍋端。不過好在自己這堆錢幣里也沒有什么值錢的貨色,他給的價格如果到位也未嘗不可。


上一章  |  金品典當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