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關于火藥及火器、蒸氣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 >>《明》最新章節列表 >> 關于火藥及火器、蒸氣機

關于火藥及火器、蒸氣機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酒徒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酒徒 | 《明》 
今天回到北京,有讀者問及蒸氣機和火藥成分與提純問題,其實這個答案很好找,網上很容易查到。

火藥是我國古代煉丹家于公元七世紀,在煉制丹藥的過程中發明的。火藥發明后,首先被古代軍事家所利用,制造出火藥武器,用于戰爭。《武經總要記有火藥配方和火藥武器。火藥的主要成份是硝石、硫磺和木炭,這是目前世界上所知年代最早的軍用火藥配方。據記載,唐昭宗天佑元年(904)鄭璠攻豫章(今江西南昌)時,曾用飛火攻城,這是我國目前已知使用火藥武器的最早記錄。飛火是用弓發射的火箭,在箭桿上綁一火藥團,點燃引線,用弓發射,以燒傷敵人。宋元時期,人們利用火藥所具有的束縛力越緊爆炸力越強的特性,制成了爆炸性火器,如霹靂火球、火蒺藜、震天雷等。這類火器用生鐵或陶器做外殼,內裝火藥,點燃后能發出極強的爆炸力。

一硝二硫三炭只是大致的比例,近代軍事上用黑火藥的成分是:75的,10的硫,15木炭。明初焦玉著《火龍神器陣法,記載了十幾種3成分火藥的配方,可根據引燃、發射、爆炸、噴火等不同用途配制出各種火藥,其中有的成分很接近于近代黑火藥的標準配比(硝75%、硫10%、炭15%)。明萬歷年間,趙士楨在《神器譜中,記述了制火藥時,用蘿卜、蛋清提純硝的方法,強調了火藥的顆粒要細而均勻,上粗大者不用,下細者不用,止取如粟米一般者入銃,認識到火藥燃燒速度與火藥顆粒大小的密切關系。

我國古代對火藥及火器的研究還是很透徹的,特別是明代初期,為了對抗蒙古人,火器成了明軍的標準配置。最近在內蒙赤峰出土的明代火炮居然用的是開花彈(空心可爆炮彈),可見技術的進步絕非一般。只可惜到了清代,我們又回歸到了大刀長矛階段。

酒徒的小說中,很多發明的確是我國古人的杰作,所以不敢把它們安在武安國的頭上。酒徒一直認為科技的進步會有一種蝴蝶效應,一個方面的進步會起到連鎖反應,帶動一串飛越。問題是,什么時候蝴蝶才能第一次拍動翅膀。

中國的火器在明代就成了官府專營,清代則火器制造實行更為嚴密的控制。康熙時火炮有御制、廠制、局制之別,最好的槍炮制造廠局設在皇宮養心殿內,由皇帝直接控制。精良火器由皇室和滿洲八旗使用,京城漢軍只能用質量最差的局制火器,而外地根本不允許制造使用精良火器。所以中國的火器只能越來越差,差到不如冷兵器,差到從開花彈退回實心彈。

最為可笑的是,那個被一些歷史盲或坐奴才狂們捧上天的,提著一手臭不可聞的詩四處亂提還硬逼著人叫好的狗屁皇帝乾隆,在其80壽辰時,英國特使馬嘎爾尼帶著西方軍事變革的最新成果訪華,包括新式天球儀、地球儀、自來火槍、船舶模型和望遠鏡等29種科技含量和軍事價值高的禮物,他只當“貢品”、“玩好”收藏。馬戛爾尼邀請清軍將領福康安觀看英國使團衛隊操練新式武器,福康安拒絕說:“看亦可,不看亦可。這火器操作,想來沒有什么稀奇。”

酒徒有時候聽著為這些狗屁皇帝歌功頌德的作品,就忍不住想跳起來問那些名作家,名導演一句,既然皇帝那么圣明,怎么這么快人家的軍艦就打到家門口來了。

本書中火器的應用還會很多,但考慮到當時的科技情況,中國沒有精確數量概念的理論方法,也沒有初步的化學理論,所以不敢安排那么快的發明硝棉。

同理,在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時代到來之前,也不敢讓故事中的人發明蒸氣機。發明了也沒用,因為工廠不需要,所以蒸氣機形不成生產規模,中國的古代的商人很少干賠錢的事,煉長生藥除外。況且,如何控制壓力,相關溫度和壓力測量儀表如何生產,水的溫度如何界定,速度如何控制。還有如何對大型部件進行焊接,總之,涉及的問題太多了。

酒徒雖然在小說中讓武安國改進了火銃,遵循著改進鋼材質量,改進鑄造工藝,通過給排水管道的大規模應用,促進鋼管鑄造業的發展,因大規模加工需要,發明車床,通過車床,促進精密原件的量產,然后才有后膛槍的誕生。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貿然讓蒸氣機出現,中間的過程酒徒實在很難安排,所以雖然有讀者一再提示,酒徒一再不敢這么寫。

接下來的章節中,武安國會有一段空閑時間,在這段時間里,他會聽從周無憂的建議,立言,即整理出一套科技入門資料。從而逐漸使科技得到普及。隨著航海家的腳步,東西方的文化開始交流,西方的古代科學和一些發明會逐漸溶入明朝的社會,明朝的國力會進一步發展。

最近酒徒出差較多,所以更新會很慢。酒徒是搞電力設備調試的,大家看看周圍缺電到什么程度,就能想到酒徒所在的企業工作多到什么程度,也就理解酒徒為什么沒時間更新了。總之,向關注本書的人表示謝意,向提建議的人表示尊重,向催稿者表示歉意。

又即,要送我人頭馬的那位仁兄,你住哪里,我路過時順便去取。


上一章  |  《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