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臺灣第252章 文化侵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重生在臺灣 >>重生在臺灣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2章 文化侵略

第252章 文化侵略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云的留痕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云的留痕 | 重生在臺灣 

日本把電視叫做放送。

在趙文凱看來,依然只是換一個叫法而已,沒有什么新奇的。

至于日本的傳媒市場,趙文凱到是大致了解一些。比如說日本的報紙、出版和電視廣播一年的營業收入總和為9兆日元。如果加上電影和其他部分,將達到10兆日元。

9兆日元的規模聽起來相當大,但實際上其規模也只是相當于日本豐田汽車公司一年的收入而已。(這個比例是一個大致數字,因為日圓的匯率波動實在是太大,實在是沒有辦法得出具體的數字。不過大致如此,讀者切莫較真。)

這樣一比較,有些人會認為這個數字很小。但是,按照趙文凱的看法,傳媒的影響力遠遠超過一般公司的影響力。因為傳媒具有左右輿論的作用,被稱為僅次于立法、行政和司法的第四權力機構。

日本是報紙大國。同世界各國相比,其發行量僅次于華夏,其普及率僅次于挪威。目前,全日本有2.5萬個報紙銷售點,94的報紙被送到家庭。在日本,幾乎所有家庭都訂閱報紙。日本報業在二戰之后,隨著經濟的,發行量得到很大。但是,隨著經濟的低迷,在1997年報紙的發行量達到最高峰后出現低迷。

而日本的電視廣播業分為NHK(即日本放送協會NipponHosoKyokai)和民間廣播公司。NHK是從放送用戶當中增收收視費作為收入。而民間廣播公司主要以作為收入來源。截止到未來2003年底,日本地民間廣播公司一共有1072家,其中電視廣播有362家;衛星電視廣播有134家;有線電視臺有571家;電氣通信廣播有9家。這些廣播電視業務均要獲得日本政府的營業許可。

在這一點上。臺灣與日本的傳媒市場,到是有很大地像似之處。

當然,提及日本的傳媒。趙文凱的印象之中最深刻地還是對島國地AV女優有著格外地關注之外。還真是想不出有什么特別的所在。當然了,小日本的娛樂節目其內容開放尺度和大膽的程度,也是讓全世界的同行們為之側目。

最起碼趙文凱就不敢在自己的電視臺娛樂節目里,讓主持人去扒女嘉賓地衣服,而且還是真扒的那種,實在是太猥褻了!

就這樣的節目。要是放到內地去播出,都夠槍斃五分鐘的了。不過我喜歡,嘿嘿。

楊文宜可是沒有想過趙文凱現在還有這份閑心向進日本傳媒市場走上一遭,初時也只是稍微透露一點信息為自己謀取一些利益而已。卻不想竟然真地讓這位小祖宗動了心思。頓時心里就和吃了蒼蠅一樣別扭。

畢竟趙文凱如果真的要是和自己“合作”,到時候吃那塊大塊蛋糕的,一定不是自己。

想到這里,楊文宜還抱有一線希望的,訕訕笑道:“呵呵,文凱老弟實在是太會開玩笑了,以你目前的身價和事業的規模,哪里還需要老哥我帶你啊,玩笑了啊!”

看到楊文宜這幅小心的模樣,趙文凱就不由得覺得好笑,于是慢慢提點他道:“老哥是不是怕小弟搶了你的生意啊?”

楊文宜聞聽此言,頭發抹的發亮的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一樣,連忙說道:“怎么會,誰不知道你趙文凱是世界第一富豪,怎么會看得上我們這樣小的買賣呢。”

趙文凱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楊老哥為什么又擔心我插手其中呢?”

聽到趙文凱這樣問,楊文宜不由得覺得語塞,可不是,他那點小生意,趙文凱又如何能夠看的上眼。想到這里,楊文宜不由得覺得有些臉紅,略微尷尬的笑道:“那么不知道文凱你打算和楊某怎么一個玩法?”

趙文凱故作高深莫測狀的一笑,道:“放心吧,與小弟一起玩,這件事情對你只會有好處,而沒有壞處。既然老哥你有門路進入日本傳媒市場,還是不妨說說如何個進法,也好叫文凱長長見識。”

楊文宜此時才徹底明白了趙文凱究竟有多么的滑頭,但是此時是自己求人再先,也只得老老實實,一五一十的把自己那點門路七分真三分假的講述了出來。

什么叫小孩兒沒娘說來話長,到了今天,趙文凱可算是真的長了見識。

要提起楊文宜的門路,這一個話題,一竿子支出去可要從一百年前開始說起,端的是源遠流長。

自1898年6月29日日本的華文報刊的始祖《東亞報在神戶問世,日本的華文報刊發行已有100年以上的歷史了(無限敬仰中,老祖宗們那個年代就知道搞文化侵略了)。

本世紀初,第一次留學日本的熱潮中,華夏留日學生利用當時國內缺少的言論出版自由,通過創辦各種報刊雜志、編譯出版書籍等方式,向廣大留日學生和國內的知識分子大量傳播并介紹西方資產階級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識,在日本掀起了一個興辦華文報刊雜志的高潮,各種報刊如雨后春筍般地冒出來。

在1900年至1911年短短的10來年時間里,由華夏留學生和流亡知識分子在日本創辦的報紙刊物達70多種,在喚起民眾、啟迪民智、制造革命輿論方面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而現代的日本留學生則是繼承并發揚了這一傳統,利用現代的科學手段,除了發行報刊等活字類型的媒介以外,還利用電子媒介,發行英特網上的電子劉物,開播了專門的中文廣播,設立了中文電視臺等等。

這中間在日本地華文媒體大部份由大陸內地留學生創辦。除此之外,還有臺灣、香港、澳門出身的留學生、華俸等辦的報刊雜志。

就當時而言,對于華夏留學生來說。日本新聞出版方面地言論自由,是發行華文報刊最有利的條件。在日本,報刊發行之前。不需要向政府、什么主管部門做任何報告。只要幾個朋友把錢集中起來。寫出幾篇稿子,報刊就編出來了。

可以說,那個時期的日本傳媒市場十分另趙文凱向往了,什么門檻都沒有,要是今天還是如此。趙文凱可以發誓,在幾年之內,就讓全日本地媒體,全部使用華語和中文進行報道播放,到時候,趙文凱就在島國建立一個大大地東亞文化共榮圈。用天朝大國地風范來講,這就叫教化海外番邦遺民。

當各種雜志、周報、雙周報以及日報的相繼問世,從內容到發行,從版面布局到制作手段,各方面都漸趨豐富、充實和正規,各種媒體的形式更趨多樣化,利用新興科技手段的電子雜志、廣播電視等也迅速起來。日本華文媒體出現了現代華夏人留日史上從未有過的旺盛景象。

可是非常令人遺憾的是,華夏所謂地“文人相輕”的傳統惡習在海外、在日本的華文報刊業得到了延續。日本的華文報刊之間交流合作還很不夠,不僅基本上處于互相殺價,惡性循環地局面,甚至出現報紙私有化的傾向,報業人員不顧讀者的立場,在報紙上互相攻訐,嚴重影響了中文傳媒的形象和各自的。

而楊文宜的機會,也正是在此。

“樂聞株式會社目前與日本本地的一家商業公司,有過一個合作建設電視臺的初步構想,但是在這里,這間以報紙雜志為主要業務的公司,并沒有相應的資金實力,不過好在其公司的業務相對穩定,在銀行可以貸到一筆款項。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同是華人的報業公司,就向樂聞進行了惡意收購,和大范圍的針對性打擊,使得銀行方面還是對樂聞失去了信心,追討銀行債務。”

說道這里,不用楊文宜繼續解釋,趙文凱也算明白了,這其中的緣由。很顯然,不知道通過什么渠道,樂聞株式會社的會長聯系上了楊文宜,而楊文宜則希望借助對方在日本的傳媒優勢,進行滲透參股。

想法不錯,可行性也很高。恐怕這也是楊文宜希望從星空傳媒租借衛星頻道的一個最根本的原因。

不過,對于海外華人的內訌,趙文凱則是打心眼里覺得厭煩。但是這種事情趙文凱以前并不知曉,如今知道了,卻真的如同楊文宜所講,是一個進入日本傳媒業不錯的途徑。

在再三的保證,自己不會在樂聞株式會社這件事情上插手之后,楊文宜才帶著趙文凱的保證和,大有斬獲的離開了趙家。

而趙文凱則坐在書房內久久不語,心中暗自盤算著,借著日本目前華人小規模傳媒公司的優勢,如何能夠正面沖擊的日本主要的傳媒空間。

“超越電視臺啊!”趙文凱敲了敲桌子,然后拿起了書桌上的電話,直接打給了負責臺灣地區傳媒市場的陳旭。

電話一接通,趙文凱就笑著對陳旭說道:“在香港的時候,就看到八卦雜志上寫你和女藝人傳出緋聞的事情,打個電話問問你還活著沒?”

對于八卦雜志中時常出現娛樂公司老板和女藝人之間傳出來的緋聞,趙文凱早已經見怪不怪了。不過難得的是,頭一次能夠看到自己熟悉的人的名字在此類雜志上出現,那還真算得上一件新鮮事。而與陳旭傳出緋聞那名女藝人,也算得上是小有名氣,最起碼也算得上影視歌三棲明星了。

只不過,與雷柔相比起來,無論是相貌和氣質還真是差了不是一星半點。

趙文凱在這邊看熱鬧,那邊陳旭卻是滿腦門子官司,現在最近跪搓衣板都不好使了,眼珠子都帶血絲。此人也是妻管嚴病例的典型代表人物。因此一聽到趙文凱在這個節骨眼上,竟然還打電話嘲笑自己,頓時,這位娛樂公司的大老板,立刻怒發沖冠,對著電話大聲喊道:“老子是被冤枉的!”

趙文凱趕緊把電話從耳朵邊拿出去好遠,光聽聲音,都能夠感覺出一股怨念穿過話筒而出。看來最近這段時間,雷柔雷二小姐沒少了修理陳總啊!

“好了,你別喊了,我知道你是被冤枉的成不?”趙文凱也算是深有感觸,因此連忙小心撫慰兩句,才算是把手下這員大將給安撫住。

“我問你一件事情,就是超越電視臺中的日資股份有沒有單方面撤資?”趙文凱和陳旭說了兩句不相關的話后,就立刻把話題轉移到自己的正事上。

聽到趙文凱的問話,陳旭先是疑惑,疑惑大老板怎么又關心起超越電視臺的事情了,不過還是回答道:“現在超越電視臺日資方面的主要股權是在日本的富士電視臺手上,我們到是和富士談過一次,但是人家并沒有撤資的意思。怎么?這家電視臺有出什么問題了?”

趙文凱當即就把楊文宜今天來找自己的事情大致和陳旭講述了一遍,這才說道:“我的意思是能不能和富士那邊溝通一些,問問他們有沒有意思在日本建立一家衛星電視的打算,到時候我們可以適當的給他們一些好處。”

陳旭那邊沉默了片刻,才道:“你的意思是日本的傳媒市場?”

趙文凱想了想道:“這兩年默多克的新聞集團,也有意在日本做衛星電視,只不過中間出了我們星空傳媒阻礙,以至于計劃一直擱淺了下來。我的意思是,接過默多克以前的基礎,爭取占據未來日本的大部分衛星頻道服務。即便是我們做不成電視臺,也要日本的公司用我們的衛星頻道。”

陳旭聽到這里,有些擔心的問道:“這件事情恐怕有些難度,要是簡單的下報紙雜志,估計問題不大,只要一個空殼的日資公司就成了。但是這幾年來日本對外國的傳媒商家管制限制太嚴格,審查制度做的滴水不漏。不好辦啊!另外,這幾年日本經濟持續低迷,我們現在進場,時間也不對啊。

趙文凱心想,我要的是日本的傳媒,至于錢到是其次。再者說,放著日本一億兩千萬人的龐大人口市場,我就是天天在電臺播放《東方紅或者是《三字經也值了啊!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  重生在臺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