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步兵第二百零六章 帝國風貌(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星河步兵 >>星河步兵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六章 帝國風貌(上)

第二百零六章 帝國風貌(上)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血族皇儲  分類: 科幻 | 星際戰爭 | 血族皇儲 | 星河步兵 
血族皇儲作品

簡介:第一卷

收藏好書,發表原創

第一卷

星河步兵第一卷

歡迎您

2084年8月23日下午7時,于巴納德星系出發的‘集結號’順利穿越RN黑洞完成空間躍遷,成功抵達相隔太陽系162光年之遙的布雷迪星系。()

自羅賓從溫蒂妮行星啟程,短短四個小時之后他們便跨越了一百多光年的遙遠距離,踏上了一塊完全陌生的土地與一個陌生的國度,這期間的心理轉變讓羅賓感覺自己猶如是回到了三年前的那個時候,而自己則又將再次面對三年前那種如履薄冰般的步步驚心。

松開將自己固定在座位上保險帶,羅賓起身深吸一口氣,開始按照常規模式向艦橋內的各級官兵下達命令。而類似啟動雷達系統進行星際探索、啟動通訊系統接收航行電波這種事,也在羅賓有條不紊的安排下一一實施。

“讓瑪莎進行船員身體檢查,塞西莉婭,先找個空曠的地方停靠一下讓開航道。”

現如今這個宇宙時代中,人們雖然對星際航行早已習以為常,但穿越四維空間對于人類這種三維空間的生命體來說依然有可能造成一定的影響。

離開地球、跨入宇宙這個未知的巨大空間后,作為地球生命的人類幾乎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接受著大環境改變后的巨大考驗。各種基因病的瀕發和人類的進化似乎隨時都處于一個觸發狀態,而躍遷又是各種太空行為中最容易形成觸發的一個事件。所以,為了保障船員的生命安全,宇宙艦在完成躍遷后往往會進行一次全員身體檢查,以便能提前發現是否有船員觸發基因病,并提前進行救治。

這聽起來似乎很奇怪,但事實上人類在接受一種新事物時,往往都需要一個很漫長的過程才能完全適應,而這種適應的過程,其實也是一種基因上的進化。

就猶如舊時代的輻射,在放射性物質剛剛被發現時,從沒有接觸過這種物質的人類對輻射的免疫力很差。{}一般情況下,150rad劑量的放射性照射就足以對常人造成傷害,并會在身體中不斷累積傷害,往往會在二十年后形成癌變等生理病發癥狀。而400rad劑量的照射下,便會達到百分之五的直接死亡率。650rad劑量以上放射性照射的直接死亡率則為百分之一百。

而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后,輻射便開始成為人類正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元素。醫療上的X光、電腦、手機等等各種輻射源無時不刻的在人類的正常生活中出現,這使得人類本身的抗輻射劑量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增強。

一直到現如今這個宇宙時代,輻射早已不再是高危能量。原本直接死亡率為百分之一百的650rad劑量放射性照射,到現如今已經成為了絕對安全劑量。正常情況下,新時代人類的抗輻射劑量通常都會在4000rad以上,而像羅賓這樣的特殊各例,甚至可直接承受60000rad左右的直接照射劑量。這個數字是舊時代人類的一百五十倍,幾乎已經接近了蟑螂的抗輻射數字。

人類用了近兩百年的時間,完成了對放射性能量的接近免疫。但對四維空間的負能量這種新高危能量,卻還不能做到完全免疫。

畢竟從2023年首次跨越黑洞接觸四維空間負能量開始,到現在才不過六十年的時間。在這六十年的時間中,高速進化的人類雖然在對宇宙的適應力上完成了一個本質上的蛻變,但因躍遷而產生的非戰斗減員依然不可避免。所以,只有在躍遷完成的第一時間便進行身體檢查,提前發現基因異變癥狀,才能提早一步控制病情將其徹底根治。

半個小時后,瑪莎很快的便完成了全艦一千七百名船員的身體普查。[]最后統計下來的結果非常樂觀,除了有四名后勤人員有出現頭暈、惡心等躍遷正常表現外,其他包括羅賓在內的所有人都身體情況良好,并無基因病觸發癥狀。

此后,全力運轉的雷達系統也終于完成了對布雷迪星系的星際掃描,得到了整個布雷迪星系的星航圖資料。這讓一直在焦慮等待中的導航官博格終于有事可做,開始忙碌的標注各行星、恒星與行星衛星之間的位置,根據掃描出的行星、恒星密度、質量計算出各天體的引力范圍與恒星能量風的輻射范圍,并以這些數字為基礎,擬算出抵達各行星的最佳航線。

另外直接負責著通訊系統的通訊聯絡官克里斯汀那邊也開始有了進展,捕捉到了布雷迪星系的公共通訊頻道,并在其中查找出了導航訊息以及一些行星資料,為羅賓確定下一步的抵達目標提供參閱資料。

僅僅花費了半個小時的時間便掌握到了這個陌生星系的第一手資料,這種效率無疑是極為罕見的。通常情況下,人類探險隊在開發一片未知星系時,往往要花上數天的時間才能掌握到一些有限的信息,而相比之下,羅賓的團隊之所以能這么高效,一方面是這個團隊訓練有素、配合默契,另一方面也是中央電腦分機強大的運算能力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集結號’艦橋指揮臺。

在得到布雷迪星系的第一手資料后,羅賓立即召集各部門指揮官召開集體會議。其中,賽拉和塔柏兄弟本來并沒有資格參與這樣的會議,但羅賓考慮到他們出身于雇傭軍,曾在多個星系執行過作戰任務的緣故,特令其出席這次會議。

在聯邦的軍事編制中,雇傭軍的身份相當尷尬,因此雇傭軍從來就沒有參與這種核心會議的資格。而在兩手空空的投靠羅賓后,賽拉和塔柏兄弟本已做好了受人排擠的心理準備,可卻萬萬沒想到羅賓在幾個小時后,便在這個重要場合中抬舉了他們,給了他們一個正式加入核心團隊的機會。因此,當他們奉命來到艦橋指揮臺后,立即乖乖收斂了雇傭軍特有的乖張作風,開始像正規軍一樣對長官敬禮立正,完全遵守共和國軍隊嚴明的軍事紀律。

“有關布雷迪星系的第一手資料已經到手了,大家可以先看一看。”

坐在指揮臺的主座上,羅賓習慣性的將目光在眾人的臉上掃了一遍,隨手將剛剛得到的最新資料發布到每個人的個人電腦上。

在銀河系中,一共有兩千多億顆恒星,其中光是太陽系所在的獵戶旋臂上便有近六百億顆恒星。而以每顆恒星為一個恒星系來計算,銀河系獵戶旋臂上約有六百億個類似太陽系這樣的恒星系。

當然,這個數字并不準確。因為恒星的運行有少數并不是以單一恒星為個體,其中有除了太陽系這樣的單恒星星系外,還有雙恒星星系,以及類似比鄰星與阿爾法雙星這樣的三合星星系。再加上恒星的不斷湮滅與誕生,要準確統計銀河系內的恒星系數字無疑難如登天。

不過,為了方便星際探險者們尋找出最合適進行開拓的星系,還是有一些標準可以作為參考。

其中,一個星系的大小多多少少都以作為星系核心的恒星有關。對比單一恒星星系,雙恒星星系無疑覆蓋的面積就要大得多,而像比鄰星與阿爾法雙星這樣的三合星星系無疑就更大了。不過除了恒星的數字不同外,恒星的年齡以及質量也是一個非常具有參考價值的資料。

以太陽為例,太陽的亮度、溫度、質量都是標準主星序,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恒星,也都與太陽一樣屬于主星序之一。除此之外,恒星中還有巨星、超巨星和矮星之分。

一般來說,質量越大的恒星壽命越短暫,許多大質量的恒星往往只有一百萬年左右的壽命。所以,在這些恒星通常都是還沒形成自己的行星群,便已經曇花一現。而類似紅矮星這樣的恒星雖然質量最輕,但是因為它們都以很慢的速率燃燒自己的燃料,所以壽命都至少有一兆年。不過,像紅矮星這樣的恒星質量太輕,自身引力不夠強大,所以也很難形成龐大的行星群。因此,單一的紅矮星星系也并沒有很大的開拓價值,只有像阿爾法星系這種由三顆紅矮星組合而成的三合星系,才能形成一個龐大的行星群。

而星系與銀河系星核的距離,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要素。一般情況下,越是靠近銀河系星核,星系密度便越大。從恒星的角度來看,那里完全就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幾乎無視不刻的要承受其他恒星的干擾,侵蝕與被侵蝕成為了星核區域恒定不變的主旋律。因此,選擇靠近星核區域星系開拓的話,所冒的風險也極大,恒星的湮滅與小行星的突然撞擊成為了不可避免的要素。

像太陽系這樣距離銀河系中心兩萬六千光年,處于銀河系中圈、星系相對稀疏區域的恒星星系才是佳的選擇,而且在銀河系中圈區域,屬于主序星恒星的恒星系也往往誕生生命率最高。

以太陽系為標準,恒星太陽的年齡約為46億歲,有八顆固定的行星組成了行星群。這個恒星年齡以及結構意味著太陽系已經步入中年,因此再此之后,太陽系也許很快便會面臨巨大的星群變化,各行星環境也將因此出現巨大改變。

相比之下,布雷迪星系的恒星亞當星與太陽一樣同為單一的主星序恒星,而且相較已經步入中年的太陽,亞當星的年齡約為30億歲左右,正值恒星的青年時期。而包括布雷迪行星在內的六顆巖質類行星也結構良好,其中有四顆行星探明有誕生生命跡象,而這四顆行星毫無疑問都是霍夫曼帝國的勢力集中區域。。.。

更多到,地址

歡迎您


上一章  |  星河步兵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