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男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改制的利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唐朝好男人 >>唐朝好男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八十三章 改制的利弊

第三百八十三章 改制的利弊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多一半  分類: 兩晉隋唐 | 歷史 | 王子豪 | 陳學穎 | 多一半 | 唐朝好男人 

祝賀歪歪書吧網站整體升級成功!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劉仁軌并不喜歡獨孤復,就像他一開始不喜歡我一樣。認為靠家里背景走后門進農學的人不值一提,充其量不過是個有教養的紈绔而已。

獨孤父子有共同點,外表強健英武又不失文雅,文武雙全。只要不深交,你會認為他是一等一的人才。謙虛好學不說,還為人低調,待人接物彬彬有禮,而且做人有原則,只要干什么就努力給它干好。

獨孤復從來不在紈绔子弟圈子里混,滿京城里除了左武衛上同僚外,幾乎沒人知道他是干什么的。來農學前就和我招呼過這點,身份劉仁軌和我明白就行,其他人就不用告訴了。誰問起來他就推說是從隴西獨孤家的遠族,到農學是專門在了能說上話的人走關系進來的,生活不易云云。

常貴這個少監認真負責,這些年下來也顯示出自己的才干來,幫了劉仁軌給農學打理得蒸蒸日上,就有一樣不好,好嫉妒。

別人也罷了,可忽然來了個走后門的帥小子,人帥不要緊,關鍵這家伙學習能力極強,遇事一點就通,談吐間氣質不凡,尤其見人禮數到家,輕輕兩句話就能讓對方感覺到舒坦并常。才不到一個月工夫里,獨孤復就贏得農學不少資深專家的一致好評,連劉仁軌也逐漸改變初時的看法,認為這小子還是有一定能力的。

這就要了常貴命了,他本身沒什么出身,相貌得負分,模爬滾打這些年好不容易爬了這位子上,那是一步一個腳印過來的,最見不得什么事還沒干出來名堂就落一路好的人。開始對獨孤復有所忌憚,畢竟能走后門的家伙都有點門路,總是暗里朝我打聽獨孤復的真實背景,畢竟隴西獨孤家還是很牛的。

“遠族。”我一臉不屑地撇撇嘴,“和人隴西那獨孤八桿子打不著。不過是娘家在京城有點小產業才托了話,說起來狂話的也不過是個工部小吏。”這有點損了,獨孤娘家的產業嘛,哈哈……

“哦……”常貴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臉上逐漸顯露出欣喜的神情“卻沒見這獨孤復的案底,說是學監親自收著了?”

“好像有點小毛病吧,這獨孤復來前可能在地方上有什么不妥之處,官上調用了幾次。就一直壓了學監那里。”故作種秘的朝常貴擠擠眼晴,正色道:“不管他在地方上有什么不妥,只要來農學里規規矩矩就好。告訴大家,不能因為這點歧視人家,要一視同仁啊!”說完,心里痛快,臭小子耍我,跑我一畝三分地上泡姐姐玩,這就該得報應了!

常貴興奮得撮撮手,會意地點點頭,“怪不得,怪不得。知人知面不知心啊,總是覺得這個獨孤復與眾不同,這是找了根源了。少監您放心,在下一定不會因為這點瑕疵為難他。一視同仁,一視同仁!”

只要我不在農學,常少監的架子比我大,對和一起進來的資深人士還好點,新來農學的都知道農學里學監是活閻王,這常少監起碼得個判官,而平易近人才華出眾出身高貴禮賢下士的王少監則……隱身了?

獨孤復累得和狗一樣蹲在地上劃圈圈。總有干不完的事。為了培養他讓他去整理書卷圖料,說得好聽,其實全體力活,汗牛充棟里的牛就指的是獨孤帥鍋,儀表堂堂地進去,蓬頭垢面的出來,不知道的以為農學里糟殘學生。

替他捏把汗啊,擱我這么個待遇非給常貴宰了不可,不知道獨孤復能忍耐多久,看他干得蠻起勁嘛。

“不認識你。少理我。”獨孤復說完后指我鼻子哈哈大笑,“我如今在農學里都臭了,才幾天工夫就變了作奸犯科之輩。小弟在地方上的官司沒斷呢,明就先去你王家莊子再做一票!”

以常貴的想像力不知道給獨孤復扣了個什么怪案,怕和有傷風化那種比較貼近,獨孤復有犯此類案件的本錢。憋了笑擺擺手,“受著吧,勞動改造也好,以你的出身在這里也學不了什么東西,三五天就松了勁,就是掛個名號不來也無所謂。”

“不然。”獨孤復沒接我著話,“處處皆是學問。既來之則安之,若說半途而廢不是小弟為人之道。”

這話聽的我肅然起敬。若不是生在獨孤家,這家伙前途無量。多少能人都因為出身被禁錮了,相對來說出身低的還有個奔頭,可像獨孤復這種人卻一身本事沒有用武之地,只能無奈地消磨光陰。

憑心而論,我不看重出身。可這些年里下來也長了些見識,以前的世界觀也隨了時間的推移在逐漸改變,大家族出身的人和貧家小戶終究有區別,這點不能否認。就拿農學來說,前些年放開招生到不顯氣,從去年開始有了挑選注重門第以后差別就出來了,新來的學生明顯比前幾屆的接受能力強,老師們也喜歡帶,盡管劉仁軌嘴里不承認,但和我交流時候還是隱晦地肯定了這一點。

不能說出身越好資質越高,但整體能力的確強了那么一籌。至少我很少見像我這么頹廢的紈绔子弟,連遠在天邊的程初我都自愧不如,那一身好武藝不是白給的,天不亮就起來哼哼哈兮,四季不斷。

所以今年朝廷科舉改制的舉動并不得人心,大部分朝臣不反對也不叫好,大家心里清楚,這是李家維護自己利益的舉動而已,并不是說讀書人多了國家就能繁榮富強。寒門的那些人起了念書的心思無疑就是害人害己,這年代一般門戶里供個讀書人實在太辛苦。

什么叫寒士?就是不務正業好高鶩遠能力不足人士。是個壞風氣,挑不來幾個有用的,這類人不能多,多了國家負擔太重,廣開科舉制度就是一個國家沉淪的開始。

“怎么這樣說?”蘭陵對我的論調有點不解,“老頑固們這么說情有可原,可你不是這樣的人啊,連對個街頭小販都一派和氣的,今天怎么就變的難以理喻了?”

“兩碼事。”我有我的看法。不管這次科舉改制在歷史上留下什么好名聲。我堅決反對。我是愛國的,起碼心里己經認為自己是唐帝國的子民了。公民就是扯淡的話,現在不會有,地球爆炸那天也不會有,還是當子民安心,各司其職不會亂,社會發展井然有序,王家好日子能長久些。“這道理我不和你說,自己心里清楚。”

蘭陵搖搖頭。“我不清楚,這事本也不是我參與的。雖說那邊那個平時不對路,可我覺得這次她是對的,圣上也覺得有理。”

果然還是武MM干的,別的不清楚,可這事被后人稱頌為武皇執政時的一大功績。改制后的科舉給了天下寒士們進軍朝堂的機會。加上其大刀闊斧地打壓門閥勢力,短短十年時間就把豪門對朝堂的影響力降至歷史最低點,真正達到了獨裁的目的。

我不能垢病人李家自私自利,門閥勢力的確是國家一個隱患,王家不是。起碼目前還當不起一個閥字,所以這舉動到不會影響王家的利益,但心里總覺得不妥,我不喜歡。

“為什么都要去科考?務農、經商、做工不好嗎?那么些吃閑飯都拉到隴右。也不用為勞力問題打破頭了。”這不是胡攪蠻纏,科舉,這舉就是抬的意思,只要進了這個門就自以為身份被抬起來了,再讓回過頭干這些營生和殺了他沒多大區別,然后眼紅的紛紛效仿,以為幾輩出個讀書人就是天大的榮譽。跳過去是龍門,跳不過去呢?。還不如學些有實用價值的東西去,如今這農學工學織造學就是例子,如此類學校多辦些,各方面人才都有用武之地,說起來吃飽穿暖的日子就在眼前。

蘭陵覺得我說的好像也有道理,如今民風淳樸,這好風氣來之不易,讓我說的那種讀書人攪和了也不好,卻笑道:“怎么一說起讀書你就這么大火?怕是小時候書讀的不好被罵多了。好了,這事就不爭了,是不是你說的那么蝎虎還兩可,豪門大戶的還沒吭聲,你小小個王家跑來反對也不合適。”

這是欺負人的話,王家小是因為王家沒人。等我一口氣生三、五十個,就憑王家這些產業的效益,憑我多年建立起來的人脈,哼哼……算了。

盡力了,擋不住而已,問心無瑰。我還忙,心血來潮管次閑事的機會不多,咱也改不來歷史車輪滾庫藏的方向,該咋轉還咋轉,家里倆大肚子平安才是硬道理。

“天氣又沒熱起來,隨我出去走走。”肚子一天天大,二女一天天懶了,得強行拉她光亮腿才行。等過了農忙農交會就開幕了,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就緒,終于松一口氣。老天開恩,知道我上下忙不少時日的,很體貼地告訴我別因為農學的事耽擱了織造學,趁農交會前的空隙把織造學的事安排安排,這是變相給我放假。有個空閑上在家里歇兩天,督促二女多鍛煉,正直荷花開得最艷的時候,待家里可惜了,魚竿一起帶上,滿荷塘踏青。

面對美景,不由得詩興大發,喊后面丫鬟回去張羅點小酒小菜的在荷塘邊伺候,侯爺我打算作詩了。興頭上,什么煩心事都沒了,看,這說話上詩友就來了,俗話說得好,詩不單行,


上一章  |  唐朝好男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