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男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初見效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唐朝好男人 >>唐朝好男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一章 初見效果

第三百三十一章 初見效果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多一半  分類: 兩晉隋唐 | 歷史 | 王子豪 | 陳學穎 | 多一半 | 唐朝好男人 

“你干什么,手舞足蹈的?”

“掏耳朵,”坐了藤椅上伸了指頭猛朝耳朵里挖,沒二女跟前伺候就是不方便。上次巡閱艦隊鼓聲震耳,弄得耳朵里老是癢,每天都得掏一會。看來這年頭領軍人物也受罪,失聰了算不算工傷?躺了蘭陵腿上指指耳朵眼,“幫我拿小棍掏掏,里面有塊大的,就是出不來。”

蘭陵沒給別人干過這么復雜的活,有點猶豫,提起我腦袋朝藤床邊沿抖了抖,在后腦勺拍了拍,試圖借助震蕩和萬有引力清理耳孔。

“嗯,好了,掉出來了。”趁蘭陵猶豫是不是把我腦袋在床沿上磕磕的時候趕緊將頭收了回去。還好,她還沒有拔佩刀掏耳朵的心思,為了安全,往后這種業務還是少麻煩公主。

“是么?”蘭陵不喜歡半途而廢,見我表情明顯不誠實,一手扣住我頭頂的發綸提溜過去又腦門上拍了拍,“先在外面震震,松了就好掏了。”

“你侍女伏侍你的時候這么干的么?”有種翻碗倒糨糊的感覺,很不人道。

蘭陵搖搖頭,“以前宮里跟了教授識字的時候,我們幾個小的想偷懶他就是這么干的,明白么?”

點點頭,她故意的。周詳完善的航海制度想一兩月完成不可能,想從我和蘭陵手里單獨完成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兩人朝港口、船廠里跑了N次想從別人那收集點有用的訊息,訊息不少,可忽然要考慮進去的事情更多了,反倒讓思緒越來越亂。

看來制度本身就和民主不沾邊,想一次完善不可能,只能選按照自己的主觀意識來制定。往后在失敗中吸取教訓,不斷地用挫折來完善。所以我建議倆人分開,你按你的意識制定,我按我的意識制定。然后回京城前將兩人的想法融合一下,必要時再把精英股東們召集起來制定個對我們更有利的政策,反正先行者不能吃虧。

“我覺得錢莊有義務承擔一部分,航海基金會由錢莊牽頭的話……是吧?”

“為什么?”蘭陵朝我瞥了眼,“因為你不滿意我掏耳朵的方式?”

“有一部分關系,”給作業扔一邊,躺藤椅上舒展下四肢。“都撂開換換腦子。你最近怎么樣了?趕緊一生還得去淮南看看,一來是銀監的事我得有個分派,二來王家在淮南的生意籌備工作不知道進展得如何了。”

出來已經四個多月了。蘭陵的肚子終于鼓出來點,可能和她身材高大有關系,從外面看不出來,沒有穎懷孕時候那么明顯,也沒有穎那么嬌弱,主要是我一直讓著蘭陵。

“嗯,”蘭陵起身伸了個懶腰,“慢慢來,孩子還得小半年功夫,過兩天我去循洲一趟,看看那邊造船作坊進展得如何,然后再悄無聲息地回來,再不出門了。”說著一臉賢惠地跪坐在我跟前,輕手輕腳地扳倒我腦袋放了膝蓋上,拔了根簪子下來溫柔地在我耳朵里掏弄。

“好大一個,臟死了!”蘭陵很有成就感地舉望自己的勞動果實,小心地放了窗臺上,又給我腦袋翻一面忘情地投入工作。這就舒服,沒二女那么靈巧,可我能很放心地將耳朵交給蘭陵這個新手,心里莫名其妙地踏實。

“三季稻怎么樣了?”耳朵已經掏干凈,可腦袋還是不愿意離開蘭陵的膝蓋,枕在上面昏昏欲睡。蘭陵也懶懶地拉過個軟枕靠住,倆人又一搭沒一搭地拉扯。

“不好說,”翻個身,朝上枕了點,讓蘭陵適時地給腿彎活活血,“說是三季稻,其實真種三季反倒不合算。從嶺南各地試種區反饋的各種資料看,大部分地區若頭年收三季,二年里則保證不了產量,頂多兩季地就乏了,產量也呈遞減趨勢。”

“江南道呢?”蘭陵給身子朝下蹭了蹭,示意環上她腰上舒服,下巴搭我頭頂上一壓一壓的。

“江南道上兩季是個保證,兩年五季已經是極限了。其實這個稻子產量已經比以前的高了兩成,就算兩年三季都能合算,年產量幾乎已經是原來單季的兩倍。好處是不挑地方,水地旱地都能活,適合在長江流域廣泛推廣。”聞著蘭陵身上的香氣,腦海里卻出現西湖邊上棄耕逃賦稅農戶的印象,心里默默嘆口氣,“記得西湖岸的情形不?往后再過來時候一定有所改觀。”

“不知道,”蘭陵輕嘆口氣,“可能會好點,可能吧。”閉上眼睛,將身體的重量交給我,緩緩道:“靺鞨我們是非要不可的,現在正是好時機,趁了百濟、新羅的戰亂里靺鞨越陷越深,不能讓他們有喘息的機會。”

摸摸蘭陵頭發,輕聲問道:“有個叫張養浩的人你認識不?”

蘭陵搖搖頭,“你農學上的人?”

“干過一陣農學,最后生氣給走了。”輕輕朝起坐了坐,怕壓到蘭陵肚里的孩子,給她身子放平,“我也沒有留他,因為他是個悲觀主義者。”

“什么意思?”蘭陵見我準備講故事,興趣盎然地爬起來,“講講,看看這個人干了什么讓王少監討厭的事情。”

“不,我沒討厭他,就是個比喻,畢竟年代不一樣,他念詩的意境也不同。”說著挽起袖子回憶下,將一首完整的《山坡羊.潼關懷古》齊整地吟誦一遍。不是我記性好,當看看射雕時候對黃蓉念的這首詩很感興趣,開始以為是金大大的作品,佩服萬分,很高興;最后無意翻看了一本中學生課外教材時候才發現竟是個元朝詩人的作品,于是就更高興,斗志昂揚地加入了吹毛求疵搬弄是非的BUG一族。滿足于一種小人得志的喜悅。

“望西都,意踟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蘭陵反復回念了幾遍,皺眉道:“他這么個感慨是為了什么?我大唐哪點對不起他了?”

“沒,我就是隨便說說。”本來是想賣弄下,主要是表達興、亡百姓苦的意境。可想想自己早就脫離百姓隊伍了,念這詩的確不合適。

“當然不是隨便說說的事,亡百姓苦還說得過去,興,百姓苦是個什么狗屁道理?他就那么盼望百姓苦得連西都都做了土?”蘭陵咬咬牙,眼神變得凌厲起來,“下次再見那人直接交給我,本宮讓他嘗嘗什么才是真正的苦!”

“對比,意思就是國家強盛時候擴張無度,對外戰爭不斷時候百姓身上的徭役難免加重的意思。”胡亂解釋幾句,畢竟對西湖畔采菱角的小姑娘印象不錯,替百姓伸張下冤屈嘛;若采菱角的是二娘子那種模樣我巴不得趕緊他餓死,別說山坡羊,就秦川牛都懶得念。

“不用你假慈悲,百姓的見識比你一點都不差。拓疆開土,基業越來越大,百姓的日子才能越來越好。前線將士氣勢如弘就是這個道理。不用見了幾處刁民逃避徭役就唉聲嘆氣。有律令,對這個事情我心里有底,回京再算帳!”蘭陵義憤填膺地說完忽然呵呵地笑了幾聲,“若我沒猜錯的話,我們就算現在去西湖也不會再碰到那個景象了。”

“怎么?”

“若你是地方官員呢?下一步該怎么辦?”蘭陵抽抽鼻子,若有所思地又躺了下去。

我是地方官?問得有意思,我該怎么辦呢?管轄的地界上先來了個侯爺,這侯爺雖說不怎么像樣。可畢竟是京城里掛上名號的人物,還專門在行館里問了這個事情……就算這侯爺的影響力可以忽略不計,可堂堂長公主那邊該怎么解釋?這年頭棄耕追究的是官民共同的責任,小民好跑,可官員怎么辦?若是我該怎么辦?

賴是賴不掉,侯爺看見了,公主也知道了,肯定會有麻煩找上門來。與其這樣不如先自己把責任擔起來向朝廷請罪,不推托,不搪塞,承認自己的罪責,然后再痛心疾首地改正,重塑一個良好的地方形象戴罪立功。這樣不但保住了仕途,還將一幅光桿的能吏形象展示在上位者面前,說不定能因禍得祝。具體怎么重塑形象那就得看手段了,雷霆之勢,不姑息,不近人情,不拖泥帶水……

不好說,這么一來能吏就變成酷吏,怪不得剛提到西湖時候蘭陵表情就怪怪的,不提醒我還真想不到這些,那可比山坡羊更山坡羊了。

看來就是百姓間都沒有所謂的平等可言,都是種地的,一邊上種地種得步入小康,一邊上種得冒了治罪的危險流離失所。我是個心軟的,不管現在站了什么階級立場上也不愿意看到有人受苦。拍拍蘭陵,“你休息,我去試驗田里看看,既然是巡查,就把責任承但起來。徭役是朝廷的事,輕重和我無關,我的責任就是早早把三季稻推廣開來讓大家少挨餓。”

蘭陵閉了眼睛點點頭,“別往心里去,慢慢會好的。”說著輕嘆一聲翻個身,假裝睡過去。

吹吹風,雖然嶺南的風吹起來并不干爽,也適時地緩解了心頭的陰郁,育種的基地的谷場上專家們認真地記錄產量,高高垛起的谷包正一擔擔地卸下來逐一過槲,這邊吆喝個數字,那邊就有人高聲復核一遍,無誤后才錄下來。

正干得熱火朝天,見我過來,幾個跟隨爬過華山的首先跑過來見禮,一個個露出少監親衛隊的表情前呼后擁地來到谷場正中的涼棚里,一本本的記錄捧過來叫我過目。

畝產都說得過去,僅僅以收成多寡來衡量的話,遠超王家良田單位面積上的產量,看得人心里踏實。

“怎么樣?工部上來人了沒?”翻開今年三季稻種的存量作了個大約統計,“他們有沒有規劃好推廣的計劃?”

“已經開始了,”負責嶺南試驗田的張敬慧指了指基地周圍,“由工部負責大部分,也允許農學里按照朝廷定價直接向農戶分發稻種,附近的農戶已經陸陸續續地地來農學里估種子了。”

看來嶺南的政府機構沒有那么多人手負責良種推廣。為不耽誤三季稻的推廣同,非常時期非常制度,農學也趁機得了點好處。

“不一定收錢,等價交換也行。”翻了翻帳頁,陸續地分發良種上的收益不錯,已經有百十貫的收入了。“好,這錢入到嶺南的帳上,劃到收益里。”

“這不合適……”張敬慧聽我這話有點不知所措,“畢竟還是靠農學的撥款,這么一來……”

“不影響農學的撥款。”擺擺手,笑道:“我做主了。”都是千辛萬苦過來的,農學里沒人愿意放棄優越的生活環境朝嶺南跑。有些人一半年,有些人估計就得半輩子扎根在這,若說為國家做貢獻,他們不比前線的將士付出得少。付出比別人多,回報當然要成正比,我每次朝嶺南撥款的時候都考慮到這個問題,無奈劉仁軌死板過人。幾次都沒經過批準,他認為為國效力天經地義,不該享受特殊待遇。

“這么多錢……”張敬慧又想說點什么,我注意到嶺南農學的二把手很隱蔽地給頂頭上司衣襟拽了把,然后張敬慧才領悟其中的好處,尷尬笑著朝我抱拳行禮一,“在下替嶺南的同仁謝過少監美意。”

“不是美意,是你們該當的。”起身朝周圍走走。邊看邊朝張敬慧教導,“吃、住都不慣,這邊偏,生活上和京城里天壤之別。說良心話,若不是為了這該死的稻子,我是一天都不想在這地方多待。”

話一出來就引起農學專家共鳴,從大家眼神里看出來都對我的話持認可態度,張敬慧畢竟是領導,不好在屬下面前迎合我的論調,只好干笑兩聲。

“說這話沒什么丟人的,”靠了一垛子稻種上探手抓了把,“農學如今給大家扔到這窮山惡水,至少現在是這個樣子,對吧?如今連住宿的條件都是個勉強,更別說拖家帶口來的簡直就是讓親人跟了受罪。不論怎么樣,首先給大家把宅子都起來,要像樣,光靠分派種子那點收益遠遠不夠,不過先把工程起來,我會盡快讓農學把剩下的部分批過來,都安心!”

嶺南潮氣重,房子要高,要通風,不是漁家,也不是百越人,是給人才住的地方,每人都有按照自己想法起家園的權利。把我的話朝嶺南所有試驗基地傳達下去,按照個人的條件提出建議,花錢而已,內府的錢我花起來一點都不心疼,不用給李家省錢。

不光是住宅,還有招待所,往后農學各地交流越發頻繁,隨了往后畢業的學生到全國各地實習,出差人員不可能享受我這種身份的待遇,可盡量讓大家在交流期間不受委屈,這些都是必須的設施,既然建了就蓋好的,不簡樸,怎么舒適怎么來。

算算是個大開銷,龍頭大姐搖起來就討帳。

“我欠你的?”蘭陵揉了惺忪睡眼朝我撒下床氣,“長安就忍了,跑這長么老遠出來還沒完沒了?”

“就近,反正內府這邊不如也開個錢莊算了,往后海運一旦紅火起來你可發大財。看,這么好的建議怎么也該有點回報,撥個三五千貫正點來給大家蓋點房子不算大開銷吧?”

“農學在各地有多少這樣的基地?往后還打算再增加多少?還得蓋多少宅子才是個頭?”蘭陵咕嘟說一大串,翻身又打算睡過去。

“不講理的話,”扒拉起來,“不找你要找誰去?有這么當老大的么?”

“我愛當怎么的?”蘭陵胡亂給褂子披身上,埋怨道:“你給我個大數看看,總不能光嶺南有了,淮南要,淮南有了江南要,老掐脖子要錢可不行。”

“那我要個政策,”擰了個涼毛巾下勁捂了蘭陵臉上讓她清醒過來,“往后無論推廣什么種子,工部定價后由農學負責統一分派,按照一定比例上交工部后剩余的作為農學的建設基金,是吧?”

“你以前也提過,不是給你說過其中利弊了么?還糾纏。”

“不,和以前不同。以前這么干的時機不成熟,農學無論是影響力還是實力都不足以這么干,可現在已經具備這個條件了,至少在少數地區具備了。”不等蘭陵反應,大包大攬道:“不勞你費心,具體規劃我來制定,是我的責任絕不會推托,我可不愿意讓手下人跟我混罪受。”

“你含沙射影!跟我混受罪?”

“不敢,不敢。看,就算你不幫忙,我這東西擬好了也有辦法傳到三省去,是吧?”不愿意直接借助我的影響力罷了,畢竟有蘭陵在省心得多,若蘭陵實在不好幫忙的話,咱也不是吃素的。別看人在嶺南,跺跺腳長安照樣有響動。

“厲害呢,這可是見了王侯爺的威風了。”蘭陵轉轉眼珠,接口道:“我幫你,下次可不許隨便做主。”

“嗯,嘿嘿……”半陵怕了,不錯。

親愛的讀者,如果您喜歡本章的內容,請為作者吧,同時請把天天推薦給您的朋友!


上一章  |  唐朝好男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