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男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終身大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唐朝好男人 >>唐朝好男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三章 終身大事

第二百四十三章 終身大事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多一半  分類: 兩晉隋唐 | 歷史 | 王子豪 | 陳學穎 | 多一半 | 唐朝好男人 

祝賀歪歪書吧網站整體升級成功!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優越感這個東西比較復雜,按我的理解,應該和相對論相去不遠?就好比認識倆字的在文盲面前就成了學究,獨眼龍嘲笑盲人,瘸子大破肢截癱者一個道理。而王家莊子的莊戶們明顯有了這個趨勢,相對的優越感讓大伙覺得自己成了人上人,至少和后村比是這個樣子,

就讓后村的莊戶和地主很惱火。

后村的地主老財人品不錯,姓趙,老四口(仨婆娘)和王家睦鄰友好幾十年,說不上富貴人家卻一家都知書達理中規中矩。穎擴建學堂的時候趙夫人就找上門來,提議學堂由兩家共同出資,條件就一個,后村的娃娃享受與王家莊子相同的入學條件。

“那就答應吧,老鄰居的,咱家的石灰窯還在人家后村上呢,要求又不過分。”老趙家靠了七百多畝良田過日子,既不經商,朝廷里也沒多大背景,倆兒子才過了考,在地方上當小吏,充其量算個殷實人家。

“也不單為這個,就是找了拉話呢。”穎覺得別人求上來很有面子的事,尤其近兩年上王家在地方上陡然崛起,前后找她辦事的人不少,場面上也支得開。“話里話外提她家雖然地少,可莊子大,沒幾家農戶,幸虧有個石灰窯才顯得熱鬧點。”

“哦,那不錯,人家想你讓陳家過去投資呢。外面人不知道,以為王家莊子這幾年好轉是陳家過來建作坊的功勞,想給自家和莊戶謀點福利。”王家老莊子是塞不下作坊了,新莊子起了個碩大的織造作坊,雖然空地還有,可有了以前的教訓再不敢多建,免得織造興旺起來沒地方擴建。“好事,看二女老四倆還有啥打算,不是想把香水和花露水分拆開嗎。這下有地方了。”

“這么一來先生不夠用。”穎聽說學堂,沒搭香水的話,看來心里有打算。

“我意思,你既然弄大了就好好請倆先生,錢咱家出了。娃娃們交了糧食是來上學的,從學堂外過了幾次,里面都鬧哄哄逛西市的感覺。”沒有想像中學堂的樣子,連武術學校都不如,培養響馬很合適。“你照了人家什么郡主家的學堂的規矩試試,咱家胡來可不行。”

“那可花錢,人家給族里子弟的學堂,咱是給農戶辦的。”穎不情愿地咧咧嘴,“說起來就是裝個樣子,也沒指望過鄉貢的。”

“看,糊弄人吧,出發點就不對。才鄉貢,你弄好點說不定出進士呢,”想想也不可能,這年頭科舉科目繁雜,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秀才等等,光合格的教師都不夠。指望幾個省試不過關的考生能教出什么樣的學生出來。撓頭道:“算了,盡量弄好點,別糊弄人就行了。”

穎聽我這話笑了,“就按您說的辦,不過進士就算了。聽他們說,明年開制科,若有考明算的貢生進京頭一件事情就是拜竭您,能得您力薦,甲第乙第跑不了。”

“少胡說,少在外面招搖。這說話就到學生過來的時間,就和那年謝寶一樣再被你打個半死,我還不給拉大理寺去?”頭疼,這年頭考試風氣不好,學生一來不說溫習功課,先滿京城攀附業內知名人士,指望混個好風評。這樣間接制造不少學霸學匪。

“少提那事,怪丟人的。”穎被我逗個大紅臉,不好意思地推了把,“謝寶呢?怎么長時間不見您提?”

“算算該回京了,有杜、泰兩家照應,稍微磨礪幾年或許有個指望。”謝寶一直想去邊疆去殺吐蕃人,可能要失望了。現在吐蕃人值錢,殺多了不說別人,穎可能再次派遣二娘子打斷他另外一條胳膊。杜風已經開始著手戰后的善后事宜,按那邊細作傳回的情報分析,吐蕃明年有可能大面積鬧饑荒,國內抵觸情緒暴漲,政局紛亂,更別說維持大軍同唐軍對峙了。此消彼漲,就算這時候唐軍撤下來,吐谷渾的軍隊就夠吐蕃人喝一壺,抗戰兩年,終于能出口惡氣,當然不會放過痛打落水狗的機會。

火器送上去太晚,戰事接近尾聲,拿遠程打擊配合吐谷士兵作戰有點浪費,也不指望火器能左右戰局,主要是考核新型武器的實戰能力,要經過軍方的認可才能大規模裝備,而曹老伯就盼望這一天的到來。

從傳回來的軍報看,雖然在山地作戰制約了火器的發揮,但效果還是令人滿意,在唐軍牽制下,得到遠程打擊配合的吐谷渾解放組織戰果輝煌,已經逐漸收復三岔口的控制權,離打通劍南的補給線僅一步之遙。勒在吐蕃人脖子上的絞索越來越緊,一旦三岔口失守,吐蕃人就葬送了唯一的戰略優勢,再沒有同聯軍對峙下去的理由。

程老爺子近期送來的軍報已經有邀功的意思,而蘇定芳已經連續報回兩份有功人員的名單,鄭弘的名字排在功勞簿首位。令人費解的是,兩位老爺子在軍報上也頻頻提到我的名字,作為最早的戰術研討人員之一,其中提出不少影響戰局的策劃謀略,加上又是一戰成名悍將鄭弘的薦舉人,王修其人有著不可推卸的功勞。

“看來是推卸不了了。”無奈地聳聳肩膀,“不好辦啊。”

“朝誰家推?本就是咱家的功勞!”穎當仁不讓,反正我的功績就是她的功績,我沒地方顯擺,滿大街招搖會遭來唾罵。穎不同,她那圈子里全勢利眼,連多打幾斤糧食都好意思拿出來掰掰,更何況是軍功。得意道:“要說小輩里能抬頭說話的,除了妾身就屬秦家夫人了。”

“別惡心,成天仰個頭就不怕尾巴骨折了,連打石膏的地方都沒有。”這是個在西安釣魚界廣為流傳的典故。以前有個漁友大價錢買了幅瑞典遮光鏡,號稱半年獎金都砸里面了,為了顯示其眼鏡的價值所在,釣魚時不看魚漂看太陽晃花了眼睛失去平衡,一屁股坐了地下正好擱在卵石上摔斷了尾巴骨。再見面寒暄的時候,有個壞家伙問:“咋不打石膏呢?”經典提問從此傳為佳話。

穎當然不知道這個典故,但也聽出不是恭維她的話,使勁推搡我幾下,給正在炕上瞎咕咚的二女揪過來用刑。

“不許虐待孕婦!”提了腳給二女搶救過來,伸手朝她衣衫里掏了包首飾的布包出來,“藏啥?假裝大肚子就指望公交車上有人給你讓座了!”

穎一把搶過去攤在炕上檢閱,翻來翻去品評,“這丫頭現在有錢了,我都舍不得買的,盡讓她買走了。”捻起個鑲指甲蓋大珍珠的簪子插自個頭上,端了銅鏡左看右看,臨了滿意地點點頭,“我戴幾天。”

二女張了張嘴,無奈地點點頭。

“娃的東西少搶。”給包裹收拾好扔給二女,“趕緊收起來,一會就沒了。”

二女連滾帶爬躲炕角上朝自己箱子里藏,穎笑著摘了發簪飚過去,“也收了,小氣樣子。”回頭對我道:“這丫頭藏私房錢不少,那一包首飾拿出去沒百十貫下不來。”

“你意思往后讓我朝二女要花銷?”看二女給箱子鎖嚴實才拖過來朝身上摸索,“賊著呢,身上就一把散錢。”

“朝外面放了多少帳?”穎笑著給二女下巴捏了捏,“上次被你混過去,今天交代!”

二女嬉笑著豎倆指頭晃了晃。

“二百貫?”穎照頭拍一巴掌。“你說二百我就當四百算,老四沒良心的放一千多貫出去,家里著急用錢卻假裝看不到。”

“咱家用錢和老四有啥關系?你就管得寬。”翻身下來朝房檐下搬了把躺椅,“都出來夏涼,外面星星多好,照得地都是亮的。”

“燈籠照的。和星星沒關系。”穎搬了板凳坐了跟前,“云家池塘里蛤蟆聲音吵得心里亂,覺都睡不好。”

“盡胡說,那是咱家池子里的聲音。云家池塘離了多遠,你真成順風耳了。”去年不顯氣,今年家里花園的各種兩西動物滿了。青蛙吵點能原諒,癩蛤蟆卻給人惡心透了,沒天敵,使勁地繁衍。昨天和二女打算在花園里那啥一會,剛坐下,一頭大半斤癩蛤蟆旁若無人地從二女腳面上爬過去,才穿兩天的新鞋就被二女扔上了房。

“不管誰家的,咱花園里算是進不去了,蟲蟲河馬的滿處蹦。管家說那東西招蛇和夜貓子,要不清理些,家里就五毒聚會了。”穎抽個臉,苦菜花一個樣子,“要不是家里錢緊,就給園子翻修了去。”

“嘿嘿,美很。”穎一說花園的表情我就想笑,有意思很。這就是當年穎鑒賞能力的真實寫照,“千萬別翻修,得給留著當參考,往后子孫不聽話,直接罰去花園過夜。對,從今開始就立這家法!”

“那就二女先去!”穎使勁擰過來,“都尉遲家害人,早說要翻修,可一花錢就只好朝后推,”扭臉朝二女道:“給你放的帳都收回來,拿咱家修園子!”

二女溜到我身邊,狐假虎威地搖搖頭。

“還會仗勢了,”穎擱著我給二女揪過去,照屁股兩下,“著說話就忘了,達萊到出嫁年齡了,有上門問的呢,不知道她什么意思。”

“誰家?”穎不說這話我根本就沒這個覺悟,心里把十六七模樣的女孩怎么都和婚嫁扯不到一起。

“管家問的,好像是附近莊子的托他說親,”穎想了半會沒想起來誰家,“光記得說家景不錯,看能不能攀個親。”

“誰攀誰?”

“當然是他攀咱家。達萊說出去也是管家的親戚,如今王家錢叔的名聲在外面能當錢使。”穎說著笑了起來,“二娘子蓋新房時候的事。跑出去拉家具,身上錢不夠,光說是王家錢叔叫他拉的,人家二話不說就給他裝車了。臨了賣家具跑來找管家要帳,鬧得老錢發一天火。”

“得問問來,”既然老錢能開這個口,看來男方條件也說得過去。老管家面子還得給的。“要不你去?”

穎門外叫個丫鬟傳達萊過來,“要嫁了怪可惜的,才給作坊打理順當。”

“作坊是作坊,既然給了她身份,這婚姻大事就別給耽誤了。咱家還沒霸道到認錢不認人的地步。”見達萊過來,讓丫鬟給對面搬了板凳,指了指,“坐下,夫人有話問你。”

達萊小心道聲謝,怯生生朝穎看了眼,粘了凳子沿坐下了。

“十七了吧?”穎和氣地遞了個桃子過去,“算算來家里快三年了?”

“就快了。”達萊捏個桃子沒敢吃,抓手里偷眼看我倆。

“有人托管家朝咱家說門親事,男方家里也算殷實。”穎見達萊緊張,笑著招招手拉到跟前,順著腕子把自己的鐲子過到達萊手腕上,“別怕,沒打算給你朝外推。就看你意思,行了咱就找人過去細細查查對方底細,不行也就一句話就推掉了。”

達萊低頭不語,看不見表情不知道她想什么。

“說起來你在家是個大丫鬟。如今又頂了一個作坊,左膀右臂的,我這邊也不情愿就這么放了。可年歲大了終歸要嫁人。王家使喚過的人手出去也沒人敢給你臉色看,你也幾十貫的身家,一家之主是坐定了。”穎低頭看了看達萊,笑道:“要不你先想好,拿定主意再來給我說,回去好好琢磨琢磨。”

達萊點點頭,行禮走了。

麻煩事,一旦給嫁出去家里作坊肯定得換人管理,這手上沒幾個好用的人手。尤其是織造行業,一廠房都女人,派個男的過去不好管,可二女和穎手上都顧不過來,從別處物色一個我又不放心。

農學里一天都琢磨這事。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啊。端了碗酸梅湯坐在茅草亭子下看著欣欣向榮的試驗田,農學剛成立時覺得這園子太大,荒得凄涼,如今又覺得小了,還得另外圈地,農學能有今天看來都是我的功勞,和遠處那姓劉的老家伙無關。

農學里才把承包皇家宗室特供高產麥種的風聲放出去,好多人都打了姓李的旗號跑來訂購,既然是特供,價錢定高點無所謂,農學幾位專家建議按一般菜籽兩倍的價錢合適,這么算下來,多少有點收益。

“頭兩年就這個樣子,要是真的放開賣,那收益就可怕了。”估算下,除去田畝、專家、勞力等攤的成本,若不購置田產的話幾乎是個平手。“先就這個樣子,也算是邁出第一步了。”

“嗯,”蘭陵點點頭,“若全國都能推行下去,光是多這兩成產量就很驚人了。”

“全國也不盡然,麥子的面積到底少。稻子、糜子、高梁、油麥這些都需要改良,要適應不同的氣候和地理條件,僅僅一處農學太少。”

“不能著急,踏踏實實來。”蘭陵捏了捏指節,“回去同劉仁軌說說,我打算就這幾天親自到農學上露個臉。”

“干事啥?都下苦人,你跑來搗誰家的亂?”

“我去買麥種,給農學提提氣,把這個事坐實了,免得有人亂嚼舌頭。”蘭陵按住腳面拉了拉筋,“你別亂想,農學是內府掏錢資助的,我不去誰去?”

“那你帶點獎品來,”也是個辦法,長公主親臨視察,并為農學一干專家發放來自皇家的慰問品,傳出去的確很有面子。“順便表彰個先進工作者啥的,也能激勵下農學里力爭上游的風氣。”

“就是這么打算的,你和劉仁軌擬定個名單上來,就當眾表彰幾個,提個名號什么的。”說到這里笑了,“不許你報自己,你和劉仁軌都是有官職的人,要表彰都是從朝廷走,少打內府主意。”

“當我稀罕!”給蘭陵看出來了。想當年我年年評先進,這一回古代竟然就沒份了,令人失望。“提什么名號?盡量不要和朝廷的官職掛鉤,哪怕做點獎狀勛章的,有名聲沒官職的那種。”

“嗯,我和皇兄商量過這事,就憑空加些稱號,虛銜,由皇家統一頒發獎勵。你說的獎狀勛章怎么個說法?”

“貴重金屬,別吝嗇。”這我在行,提手就畫,兩邊麥穗,中間鐮刀等幾個農具,加幾顆星星,左看右看,抬笑從左到右寫了“伍分”二字,圓滿了。“這是勛章的圖案。獎狀就容易多了,你找皇上寫幾句勉勵的話刻成陽板,拿上好紙張多印幾張,發獎時候臨時加上當事人名字和年月日就成。”

“畫的什么?”蘭陵拿起看半會,疑惑道:“兩條蛇?炒勺、筷子?幾塊切壞的鍋盔?還寫倆字?是字吧?”

太可氣了,長安畫派創始人的作品竟然沒說對一樣,大怒:“我決定一個月不和你說話,你今后少理我!”


上一章  |  唐朝好男人目錄  |  下一章